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21:44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科学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   )</p><p>A. 水蒸气&#xa0;B. 甲烷&#xa0;C. 氢气&#xa0;D. 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p>ABC水蒸汽、甲烷、氢气,都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ABC不符合题意;<br />D、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   )</p><p>A. 几十年&#xa0;B. 上百年&#xa0;C. 几千年&#xa0;D. 若干万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化石的形成需要若干万年。<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晚,则(   )</p><p>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xa0;B. 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p><p>C. 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xa0;D. 物种A一定是从物种B进化而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p><p>根据进化论,B化石在A化石之前,所以A化石是经过了物种竞争之后生存下来的,相对来说,A的结构肯定比B复杂,但是A是否由B进化而来,取决于他们的亲缘关系。<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证明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实例可以说明(   )</p><p>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xa0;B.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而来的</p><p>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xa0;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p><p>A、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B、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r />D、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物的分类,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远的等级是(   )</p><p>A. 界&#xa0;B. 门&#xa0;C. 科&#xa0;D. 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远的。故A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命法表示一种生物的正确方法是(   )</p><p>A. 种名+属名&#xa0;B. 属名+种名&#xa0;C. 种名+科名&#xa0;D. 科名+种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是发明了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p><p>双名法又称二名法,是林奈提出的,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类植物中,没有出现输导组织的是(   )</p><p>A. 苔藓植物&#xa0;B. 蕨类植物&#xa0;C. 裸子植物&#xa0;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没有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矮小。</p><p>A、苔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矮小,A符合题意;<br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B不合题意。<br />C、裸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C不合题意;<br />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不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是生态学研究范畴(   )</p><p>A. 研究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xa0;B. 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p><p>C.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xa0;D. 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p><p>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海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北方地区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p><p>A. 空气&#xa0;B. 阳光&#xa0;C. 土壤&#xa0;D. 水和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p>在寒冷、干旱地区与温暖、潮湿的地区,不同的主要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地区,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在寒冷、干旱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要比温暖、潮湿地区要少。<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p><p>A. 小麦田间的杂草&#xa0;B. 管理小麦田的农民</p><p>C. 麦田上空飞过的大雁&#xa0;D. 小麦田里的害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ABD、“小麦田间的杂草”、“管理小麦田的农民”、“小麦田里的害虫”,都是生物,因此都属于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C、“麦田上空飞过的大雁”是生物,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没有影响。<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   )</p><p>A. 生活环境&#xa0;B. 生态系统&#xa0;C. 生物因素&#xa0;D. 非生物因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土壤、水、阳光、空气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微生物则是分解者额。在这个空间中,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这样就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p><p>A. 无机环境&#xa0;B. 草&#xa0;C. 羊&#xa0;D. 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因此食物链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即草。</p><p>狼吃羊,狼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羊的体内的有机物;羊吃草,羊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草的体内的有机物;草体内的有机物是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狼体内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草。<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p><p>A. 光合作用&#xa0;B. 呼吸作用&#xa0;C. 蒸腾作用&#xa0;D.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首先明确植物具有哪几个作用。</p><p>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内的过程。故符合题意。<br />B、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碳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故不符合题意。<br />C、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与碳的循环无关。故不符合题意。<br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生物体内的碳进入大气中。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特点是(   )</p><p>A. 单向传递、逐级不变&#xa0;B.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p><p>C. 循环流动、逐级增加&#xa0;D. 往复循环、逐级不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p><p>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传递的效率是10%-20%。<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p><p>A. 阳光→植物→兔→狼&#xa0;B. 草→蛙→虫→蛇</p><p>C. 草→鼠→鹰&#xa0;D. 草→羊→狼→细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A、阳光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该项不符合题意。</p><p>B、蛙捕食虫,而不是虫捕食蛙,该项不符合题意。<br />C、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鹰是次级消费者,“草→鼠→鹰”正确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该项符合题意。<br />D、细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该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p><p>A. 生产者&#xa0;B. 消费者&#xa0;C. 分解者&#xa0;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变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无机环境,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能把有机物变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黄土高原本来是林不茂盛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p><p>A. 地壳频繁运动&#xa0;B. 长期干旱</p><p>C. 冰川侵袭的结果&#xa0;D. 过度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乱砍滥伐,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   )</p><p>A. 水&#xa0;B. 矿产资源&#xa0;C. 粮食&#xa0;D. 环境质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的能量来源,没有粮食人类就不能生存。</p><p>生物与环境之间既相互影响,同时生物为了生存在相应的环境中,必须适应环境。粮食是人类的能量来源,没有粮食人类就不能生存,故粮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创造了世界奇迹,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   )</p><p>A. 22%&#xa0;B. 26%&#xa0;C. 18%&#xa0;D. 3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个奇迹的背后,便是以灌溉为基础的精耕细作农业。</p><p>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个奇迹的背后,便是以灌溉为基础的精耕细作农业。中国可灌溉耕地面积占全部耕地的45%,但这45%的耕地生产了70%的粮食,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是一种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农作物。<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下列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p><p>A. 植树种草&#xa0;B. 开垦林地、围湖造田</p><p>C.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xa0;D. 建设生态农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p><p>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可以植树种草美化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开垦林地,围湖造田会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家居环境与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增加室内换气次数有利于减轻居室环境污染</p><p>B. 房子装修越豪华越好</p><p>C. 儿童和家中宠物玩耍,对孩子健康有利</p><p>D. 任何一种观赏花卉都可在室内种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p><p>A、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开窗通风,增加室内换气次数有利于减轻居室环境污染。A正确;<br />B、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B错误;<br />C、家中宠物,如狗、猫等,身体往往带有寄生虫,还能传播狂犬病等疾病,儿童和宠物玩耍,对孩子健康不利。C错误;<br />D、有些花卉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中不含的有毒物质是(   )</p><p>A. 甲醛&#xa0;B. 甲苯&#xa0;C. 乙醇&#xa0;D. 氯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p><p>住宅装修及家具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氯仿也是有毒物质,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乙醇俗称酒精,挥发气体没有毒性。<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属于现代生物技术(   )</p><p>A. 酿制米酒&#xa0;B. 制作泡菜&#xa0;C. 沼气发酵&#xa0;D. 克隆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p><p>A、酿制米酒采用发酵技术,酿酒技术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属于传统的生物技术,A错误;<br />B、制作泡菜采用发酵技术,制作泡菜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属于传统的生物技术,B错误;<br />C、沼气发酵技术,不是现代生物技术,属于传统的生物技术,D错误。<br />D、克隆是利用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的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p><p>A. 胚胎移植&#xa0;B. 细胞融合&#xa0;C. 转基因技术&#xa0;D. 克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21世纪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世纪。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类应对食物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挑战的能力。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p><p>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br />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简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1/08/6b131e15/SYS202001210809233794562214_ST/SYS202001210809233794562214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_____因素;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____的角色。</p><p>(2)请写出图中陆地部分有捕食关系的两条食物链:①______;②______。</p><p>(3)下列哪一个图可表示上述一条较长的食物链?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1/08/6b131e15/SYS202001210809233794562214_ST/SYS202001210809233794562214_ST.002.png" width="513"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4)为了防止害虫对禾谷类的危害,农民常喷洒农药。经检测,在鱼体内也发现了这种农药,这是因为_____。</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    分解者    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禾谷类→兔→鹰    D    农药随雨水污染了河水    </p><p>【解析】</p><p>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识图填空题,涉及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以及自然选择等的知识。</p><p>(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非生物部分是指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br />(2)分析图形可知,图中陆地部分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禾谷类→兔→鹰。<br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因此食物链“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所以D图可以表示食物链:“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故选D。<br />(4)经过检测,在鱼体内也发现了这种农药,是因为农药经雨水冲到河里,通过食物链富集在鱼体内,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的原理家喻户晓。家庭制做甜酒时,常将煮好的精米冷却后,加入酒药,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p><p>(1)酒药中主要含有_____等微生物。</p><p>(2)加入酒药的目的是:首先将精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和____。</p><p>(3)加入酒药前,常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______。</p><p>(4)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_____。</p><p>(5)酿酒过程中,需要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酵母菌    葡萄糖    酒精(或乙醇)    二氧化碳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等微生物    低温会影响酒精发酵    形成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或有氧时会拟制酒精发酵)    </p><p>【解析】</p><p>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我们把此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p><p>(1)(2)(3)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药,加入酒药的目的是:接种酵母菌,酵母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过低又会降低酵母菌的活性,因此一般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后再接种酵母菌。<br />(4)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去发酵,影响产酒,因此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br />(5)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的环境,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才能发酵产生酒精,因此要将器皿加盖密封目的是形成缺氧的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同时也防止了杂菌的进入。</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下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1/08/6b131e15/SYS202001210809237768656423_ST/SYS202001210809237768656423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p><p>(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图中的食用菌属于______。</p><p>(3)该生态系统的自动_____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微生物种类少,_____简单。</p><p>(4)该生态农业比传统的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是因为:①_____,②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人    农作物    分解者    调节    营养结构    光能转化率高    能量利用率高    </p><p>【解析】</p><p>1、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br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1)在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生物以农作物、家禽、家畜为主,如果没有了人类的照料,农作物的优势就会被杂草取代,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br />(2)农作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食用菌属于真菌,能分解农作物的遗物(下脚料)和动物粪便、废弃物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br />(3)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而该生态系统该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自动调节能力较小。<br />(4)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①大棚的利用提高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物质能量的消耗,作物枝叶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资料,然后回答问题:</p><p>苏云金杆菌体内能产生一种杀虫蛋白,农作物害虫吃下这种杀虫蛋白就会死亡,这种杀虫蛋白对人、畜无毒害作用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玉米等作物体内,使农作物能有效抵御害虫,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p><p>(1)培育出的棉花、玉米等作物被称为什么?______,种植这种作物有什么优点?______。</p><p>(2)培育抗虫棉花、抗虫玉米来这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p><p>(3)该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_____中的生物技术。</p><p>(4)现代生物技术除了该生物技术外,还包括______技术。</p></div></div>
<div><p>【答案】转基因植物(或转基因作物)    抗虫能力强,减少了农药污染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    转基因技术    DNA    克隆    </p><p>【解析】</p><p>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p><p>(1)、(2)、(3)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DNA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玉米等作物体内,使农作物能有效抵御害虫,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培育出的棉花、玉米等作物被称为转基因植物(或转基因作物)。<br />(4)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以克隆技术为核心的细胞工程外,还有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