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兴趣小组在调查长沙月湖公园中的生物种类时,发现一种植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 )</p><p>A. 具有假根 B. 生活在阴喑处</p><p>C. 具有叶绿体 D.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据此解答。</p><p>A、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因此具有假根不属于藻类植物,A不正确;</p><p>B、生活在阴暗处的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以及种子植物,B不正确;</p><p>C、具有叶绿体,是所有绿色植物的共同特点,C不正确;</p><p>D、没有根茎叶分化是藻类植物的特征,因此某兴趣小组在调查红石公园月波湖中生物种类时,发现一种植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没有根茎叶分化,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p><p>A.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p><p>B.都不产生种子</p><p>C.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p><p>D.都属于多细胞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p><p>(2)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据此解答。</p><p>A、藻类植物无根、叶、茎的分化,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p><p>B、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繁殖后代,都不产生种子,故B正确;</p><p>C、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C错误;</p><p>D、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多细胞植物体;而藻类植物有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桫椤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非常珍稀.下列植物与桫椤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p><p>A. 地钱 B. 龙棕 C. 荷叶铁线蕨 D. 水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桫椤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p><p>选项中,A地钱属于苔藓植物,B龙棕属于被子植物,D水杉属于裸子植物,C荷叶叶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雨后的墙壁上经常有蜗牛往上爬,蚯蚓也常常钻出土壤到地面来活动,那么蜗牛、蚯蚓分别属于( )</p><p>A.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B. 爬行类 环节动物</p><p>C.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D. 爬行类 线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p><p>(2)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3)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p><p>由分析知道: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有贝壳,具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属于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具有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属于环节动物。</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两栖动物的生殖己经摆脱了水的束缚</p><p>B. 爬行类是真正陆生动物</p><p>C. 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上产卵</p><p>D.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p><p>(2)鱼类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鱼类幼体成体均生活在水中。</p><p>(3)鸟类、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在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无变态发育。</p><p>A、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上的特点不能摆脱了水的束缚,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这是其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错误;</p><p>B、爬行类是真正陆生动物,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水环境的依赖,能终生生活在陆地,正确;</p><p>C、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上产卵,正确;</p><p>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哺乳动物的是:( )</p><p>A. 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扬子鳄</p><p>B. 大熊猫、金丝猴、蒙古野驴、白鳍豚</p><p>C. 蒙古野驴、白鳍豚、朱鹮、大熊猫</p><p>D. 丹顶鹤、白鳍豚、扬子鳄、朱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扬子鳄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丹顶鹤属于鸟类,扬子鳄是爬行类,C、蒙古野驴、白鳍豚、朱鹮、大熊猫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朱鹮属于鸟类,D、丹顶鹤、白鳍豚、扬子鳄、朱鹮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丹顶鹤、朱鹮属于鸟类,扬子鳄是爬行类,故ACD都不符合题意;</p><p>B、大熊猫、金丝猴、蒙古野驴、白鳍豚都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哺乳动物,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细菌中,营腐生生活的是:( )</p><p>A. 结核杆菌 B. 痢疾杆菌 C. 肺炎双球菌 D. 枯草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p><p>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营寄生生活,ABC不符合题意;枯草杆菌营腐生生活,能使水果腐烂,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p><p>A. 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p><p>B. 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p><p>C. 属于细菌病毒</p><p>D. 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p><p>A、病毒个体微小,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而不是肉眼,A正确;</p><p>B、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错误;</p><p>C、肝炎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是动物,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C错误;</p><p>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特征的相似程度</p><p>B.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p><p>C. 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越高等</p><p>D. 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特征越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通过生物的分类,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历程。</p><p>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特征的相似程度,正确;</p><p>B、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正确;</p><p>C、D、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C错误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数量巨大的野生生物将在开发新药、改良生物品种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上描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哪一价值?( )</p><p>A. 药用价值 B. 直接价值 C. 间接价值 D. 潜在价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p><p>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1)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p><p>(2)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p><p>(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p><p>据此可知,野生生物在提取新药材、改良品种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属于潜在价值。</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 )</p><p>A.野生生物栖息地丧失 B.环境污染在加剧</p><p>C.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 D.外来物种的入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据此答题。</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想关爱生命、守护地球,就要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p><p>A. 遗传多样性</p><p>B. 生物数量多样性</p><p>C. 物种多样性</p><p>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p><p>A. 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 B. 偷猎和过度放牧</p><p>C. 栖息地的丧失 D. 自然条件的恶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必须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才能生存,若栖息环境被破坏,生物不能获得食物将无法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峡大坝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 )</p><p>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p><p>B.建立种质库</p><p>C.建立自然保护区</p><p>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p><p>(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p>(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p><p>(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p><p>(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p><p>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了,这时迁地保护,即易地保护是最好的补充办法。可见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p><p>B.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p><p>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p><p>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p>(2)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的,错误;</p><p>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错误;</p><p>C、盲目引入外来物种,破坏了生态平衡,错误;</p><p>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诞生原始生命的场所是</p><p>A. 原始大气 B. 原始森林 C. 原始陆地 D. 原始海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 )</p><p>A. 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 B. 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p><p>C. 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 D. 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p><p>B. 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p><p>C. 在新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p>D. 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趋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p><p>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B正确;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错误;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趋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p><p>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A错误.</p><p>B、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B错误;</p><p>C、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C正确;</p><p>D、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p><p>B. 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p><p>C. 人类进化的过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p><p>D.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是目前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A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所以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B正确;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C错误;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杏树和银杏树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种子外面是否有_____包被。</p></div></div>
<div><p>【答案】果皮</p><p>【解析】</p><p>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p><p>杏树和银杏树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杏树是被子植物,银杏树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所以这两种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地球上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被子植物</p><p>【解析】</p><p>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类群。</p><p>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有果实使得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在地球上的30多万种植物中,被子植物就占20多万种。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类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没有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脊柱</p><p>【解析】</p><p>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据此答题。</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没有脊柱。</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___ 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p></div></div>
<div><p>【答案】节肢</p><p>【解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100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活动范围大,利于其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两栖类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种动物的发育称为_____发育。</p></div></div>
<div><p>【答案】变态</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因此属于变态发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_____等三种类型。</p></div></div>
<div><p>【答案】螺旋菌</p><p>【解析】</p><p>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因此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p><p>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3/08/6f99d0bc/SYS202001230810171638425148_DA/SYS202001230810171638425148_DA.001.png" width="152"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真菌和多数细菌的细胞质中不含有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依靠分解动植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叶绿体 腐生 </p><p>【解析】</p><p>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包括寄生和腐生。</p><p>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腐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存竞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p></div></div>
<div><p>【答案】自然选择</p><p>【解析】</p><p>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_____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p></div></div>
<div><p>【答案】脑容量增加</p><p>【解析】</p><p>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p><p>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3/08/6f99d0bc/SYS202001230810177603713721_ST/SYS202001230810177603713721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科学家_____设计的。</p><p>(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p><p>(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为其提供能量。</p><p>(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____,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p><p>(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生成_____是完全可能的。</p><p>(6)该实验初步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_____步。</p></div></div>
<div><p>【答案】米勒 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水蒸气 原始海洋 氨基酸 无机分子 有机小分子 一 </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1)如图这一实验装置是米勒设计的,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p><p>(2)、(3)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条件。</p><p>(4)、(5)(6)B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3/08/6f99d0bc/SYS202001230810178985409493_ST/SYS202001230810178985409493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p><p>(2)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p><p>(3)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_____。</p><p>(4)据图可推测,c比a_____等。(填“高”或“低”)</p></div></div>
<div><p>【答案】f b f 高 </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f是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地层中出现的最早;a和b在同一分支上,a和c不在同一分支上,所以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c一般应该比a高等。</p><p>(1)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b→a;f→e→d→c。因此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p><p>(2)从图中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f→b→a,f→e→d→c。因此,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b。</p><p>(3)从图中得出f最古老,因此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p><p>(4)据图f→b→a比f→e→d→c的进化历程短,因此可推测,c比a高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3/08/6f99d0bc/SYS202001230810181477955189_ST/SYS202001230810181477955189_ST.001.png" width="491"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曾经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与图_____中的结构相似(填字母)都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构成。</p><p>(2)以上生物中真核生物有_____(填图中的字母代号)。</p><p>(3)图E是_____的形态结构图,与前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p><p>(4)图中A、B、C都是多细胞真菌,生殖方式是_____,单细胞真菌是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F 内部遗传物质 ABCD 细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孢子生殖 D </p><p>【解析】</p><p>图中的A是曲霉,B是蘑菇,C是青霉菌,D是酵母菌,E是细菌,F是病毒。</p><p>(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埃博拉病毒是与F中的结构相似的。</p><p>(2)(3)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CD中都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E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因此E细菌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p><p>(4)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图中ABC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真菌,属于多细胞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D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实验</p><p>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使用DDT,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p><p>(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后,使没有抗药性的家蝇和抗药性较弱的家蝇被淘汰,___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___给后代。</p><p>(2)B组家蝇抗药能力弱的原因是: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有没有抗药性的家蝇都存活了下来。</p><p>(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这是_____的结果。</p><p>(4)该探究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抗药能力强 遗传 自然选择 有无DDT </p><p>【解析】</p><p>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后,使没有抗药性的家蝇和抗药性较弱的家蝇被淘汰,抗药能力强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p><p>(3)B组家蝇抗药能力弱的原因是: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有没有抗药性的家蝇都存活了下来。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4)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故该实验中的变量是DDT的有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