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氧生物学”的研究,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p><p>A.细胞膜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p><p>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故A不符合题意。</p><p>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p><p>C.利用氧气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的过程,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所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氧生物学”的研究,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线粒体,故C符合题意。</p><p>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梨形四膜虫是草履虫的近亲,它的营养方式接近高等哺乳动物。下列关于梨形四膜虫的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36442667653_ST/SYS202007220713236442667653_ST.001.png" width="81"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只由一个细胞构成</p><p>B.靠纤毛在水中运动</p><p>C.可以独立完成摄食</p><p>D.可以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生活在水中,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p><p>A.梨形四膜虫和草履虫是近亲,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都是单细胞动物,正确。</p><p>B.梨形四膜虫是草履虫的近亲,草履虫和梨形四膜虫都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正确。</p><p>C.梨形四膜虫是草履虫的近亲,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都是单细胞动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由这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摄取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正确。</p><p>D.梨形四膜虫和草履虫是近亲,都是单细胞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123898395849_ST/SYS202007200608123898395849_ST.001.png" width="558"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和④ B.②和⑥</p><p>C.③和④ D.①和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p><p>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 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1、2、3是目镜,4、5、6是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大,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越小,越多。目镜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的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据此,若要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1和6。</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使用显微镜时,甲同学说:“视野内一片漆黑”;乙同学说:“看到了重叠的细胞”;丙同学说:“找不到任何物像”;丁同学说:“看到一些物像如黑点,但不是我要观察的e字母”。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p><p>A.甲同学的物镜可能未正对通光孔 B.乙同学的材料可能没有展平</p><p>C.丙同学可能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D.丁同学应将反光镜擦拭干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等。</p><p>①取显微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p><p>②分别安上物镜和目镜;</p><p>③在对光时先转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野视呈雪白色。</p><p>④观察标本时,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毫米为止;</p><p>⑤注视目镜的视野内,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然后再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地清晰。</p><p>在使用显微镜时,甲同学说:“视野内一片漆黑”,物镜可能未正对通光孔,使光线不能进入镜筒,A正确。</p><p>乙同学说:“看到了重叠的细胞”,材料可能没有展平,或者材料没有涂匀,B正确。</p><p>丙同学说:“找不到任何物像”,可能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毫米为止。注视目镜的视野内,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C正确。</p><p>丁同学说:“看到一些物像如黑点,但不是我要观察的e字母”,可能是因为物镜或者装片上有污点,应擦物镜和装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材料便于观察植物营养组织的是( )</p><p>A.黄瓜果肉 B.番茄表皮 C.芹菜叶脉 D.菜豆种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p><p>A.黄瓜果肉中储存着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A符合题意。</p><p>B.番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B不符合题意。</p><p>C.芹菜叶脉属于输导组织,C不符合题意。</p><p>D.绿色开花植物体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菜豆种子属于六大器官之一,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不同部位的结构,选取的实验材料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p><p>A.观察气孔可撕取叶下表皮 B.观察保护组织可挑取叶脉</p><p>C.观察分生组织可选取根尖 D.观察叶肉细胞可做叶片横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p><p>A.气孔位于叶的表皮,其中下表皮多,所以观察气孔需要观察叶下表皮,A正确。</p><p>B.观察保护组织应该挑取表皮,B错误。</p><p>C.根尖的分生区有分裂增生能量,所以观察分生组织可选取根尖,C正确。</p><p>D.为了观察叶肉细胞,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开有白色菊花的花茎插入色素染液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了彩色的。关于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p><p>A.染液通过导管运输到花瓣,导管属于机械组织</p><p>B.染液从下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p><p>C.色素能进入花瓣细胞,是由细胞壁控制的</p><p>D.这朵白色菊花的基因发生了改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导管运输无机盐和水,由下向上。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p><p>A.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由下向上,所以染液通过导管运输到花瓣,导管属于输导组织,故A错误。</p><p>B.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所以染液从下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故B正确。</p><p>C.色素能进入花瓣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而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故C错误。</p><p>D.这朵白色菊花的基因没有发生了改变,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工开物》中记载:“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麦幼苗期需水量多,水分充足可促其生长;而在成熟期水分过多,小麦易倒伏,倒伏后会引起叶片重叠,且由于深处的根得不到充足氧气,导致烂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p><p>A.小麦幼苗根的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 B.小麦通过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p><p>C.成熟期水分过多所以蒸腾作用旺盛 D.成熟期小麦倒伏会影响合成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据此解答。</p><p>A.小麦幼苗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p><p>B.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B错误。</p><p>C.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所需要的水分是不同的,成熟期需要的水分过多,会导致小麦倒伏,叶片重叠,影响蒸腾作用,C错误。</p><p>D.小麦倒伏后会引起叶片重叠,遮挡了光照,不利于光合作用,影响有机物的合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p><p>A.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p><p>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p><p>C.五月不热,稻谷不结</p><p>D.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p><p>A.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体现温度和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正确。</p><p>B.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森林对环境的影响,错误。</p><p>C.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体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正确。</p><p>D. 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体现水对生物的影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用如下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134959728555_ST/SYS202007200608134959728555_ST.001.png" width="342"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实验所用植物先进行暗处理,以消耗储存的有机物</p><p>B.将经过暗处理后的叶片取下直接进行隔水加热</p><p>C.内侧小烧杯中装有酒精,外侧大烧杯中装有清水</p><p>D.待叶片褪色后取出漂洗,滴加碘液染色检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叶绿素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步骤是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的目的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让淀粉运走耗尽;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叶片的一部分光照,一部分没有进行光照,形成了对照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才科学合理;将植物进行光照2—3小时;取下实验的植物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的方法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叶片;给植物叶片滴加碘液染色;结果未遮光的叶片染成蓝色,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变化,说明遮光的叶片部分没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物质,未遮光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物质,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说明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否则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A. 实验所用植物先进行暗处理,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让淀粉运走耗尽,以消耗储存的有机物,故A正确。</p><p>B.暗处理后的叶片要在光下照射 2-4 小时之后再进行隔水加热,故B错误。</p><p>C. 内侧小烧杯中装有酒精用于溶解叶绿素,外侧大烧杯中装有清水进行水浴加热,故C正确。</p><p>D. 待叶片褪色后取出漂洗,滴加碘液染色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发展和繁行的基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p>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B.绿色植物的全部器官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p><p>C.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p><p>D.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保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p><p>A.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A正确。</p><p>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的根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错误。</p><p>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保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故C正确。</p><p>D.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p><p>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 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p><p>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p><p>A、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错误。</p><p>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正确。</p><p>C、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错误。</p><p>D、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冰箱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p><p>A.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B.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p><p>C.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的含量,减缓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受温度,含氧量等因素的影响。</p><p>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冰箱内温度较低,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藏时间。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p><p>A.胚芽 B.胚轴</p><p>C.胚根 D.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有些种子中还含有胚乳,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p><p>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有些种子中还含有胚乳,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植株、雌蕊和果实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477874948828_ST/SYS202005251956477874948828_ST.001.png" width="525"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丁的④</p><p>B.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的②发育形成的</p><p>C.过传粉、受精后,图乙中的④会发育成图丙中的①</p><p>D.图丁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⑤的是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尽管不同种子的形态各异,但都有种皮和胚。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它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有的植物种子(如大豆),胚有两片子叶。子叶中贮存着养料,这样的植物是双子叶植物;而有的植物种子(如玉米),胚只有一片子叶, 但却有胚乳,胚乳里有丰富的养料,这样的植物是单子叶植物。当种子萌发时,子叶或胚乳中的养料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胚,以保证胚发育的营养供应。</p><p>甲图①是茎和叶、②茎和根之间连接的部分、③根;乙图①花柱、②花粉管、③子房壁、④胚珠;丙图①果皮、②种子;丁图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p><p>A. 豆子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所以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丁的④子叶,正确。</p><p>B. 图甲中的①茎和叶、②茎和根之间连接的部分、③根分别是由图丁的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发育形成的,正确。</p><p>C. 过传粉、受精后,图乙中的③子房壁、④胚珠分别发育成图丙中的①果皮、②种子,错误。</p><p>D. 图丁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⑤的是③胚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人群设计的饮食方案不合理的是( )</p><p>A.贫血者应适量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p><p>B.坏血症患者应适当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p><p>C.青少年应摄入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p><p>D.糖尿病患者排出了大量糖,应补充含糖量高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p><p>A.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A不符合题意。</p><p>B.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新鲜的柑橘;因此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B不符合题意。</p><p>C.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因此运动员要补充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C不符合题意。</p><p>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秋风起,蟹黄肥,九月正吃洞庭蟹”。大闸蟹味美且营养丰富,每一千克蟹肉中含有蛋白质140克,脂肪59克,糖类70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食用大闸蟹可以获得物质和能量</p><p>B.蛋白质在胃中全部被消化为氨基酸</p><p>C.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p><p>D.大闸蟹中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结果。在口腔内形成的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通过食管的蠕动,食团被输送到胃,食物在此处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4~5h)。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消化液使食糜变成乳状,再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残渣、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动被推入大肠。</p><p>A. 大闸蟹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重要能量物质,食用大闸蟹可以获得物质和能量,正确。</p><p>B. 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分解成多肽,在小肠中被全部被消化为氨基酸,错误。</p><p>C.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正确。</p><p>D.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大闸蟹中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部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06/06/5093472d/SYS202007060608195218979564_ST/SYS202007060608195218979564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若①为胰腺,则②为胰液 B.若②含有脂肪酶,则①是肝脏</p><p>C.若④为毛细血管,③表示消化 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为淀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结果。在口腔内形成的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通过食管的蠕动,食团被输送到胃,食物在此处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4~5h)。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消化液使食糜变成乳状,再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残渣、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动被推入大肠。人的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水分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p><p>A. 若①为胰腺,则②为胰液,胰液通过胰管进入十二指肠,发挥作用,正确。</p><p>B. 若①是肝脏,可以分泌消化液——胆汁,胆汁内没有消化酶,错误。</p><p>C. 若④为毛细血管,③表示吸收,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水等,透过小肠绒毛壁进入毛细血管,运至全身,错误。</p><p>D.淀粉为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是</p><p>A.淀粉 B.脂肪</p><p>C.维生素 D.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解答即可。</p><p>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被分解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均衡膳食是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以下叙述不属于均衡膳食内涵的是</p><p>A.能量的摄入与消耗要平衡 B.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要均衡</p><p>C.要注意摄取食物多样化 D.摄入食物中肉蛋奶类比例最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合理营养是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p><p>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五类食物的摄入量由多到少依次是谷类、果蔬类、鱼肉蛋类、奶豆类、油脂类,故 D 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被利用以及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分别是( )</p><p>A. 细胞、细胞 B. 动脉、静脉</p><p>C. 肺泡、细胞 D. 细胞、心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气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氧气被利用以及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都是组织细胞,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系统下列结构特点中,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无关的是( )</p><p>A.肺泡数量极多 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C.肺泡内有纤毛 D.肺泡外包绕丰富的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系统。包括气体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肺。鼻、咽喉和气管等通称为呼吸道;支气管以下则称为下呼吸道。新鲜的肺是粉红色的,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最细的支气管末端有许多囊泡,这就是肺泡。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而积约有100m2;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结构特点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p><p>呼吸系统中适于肺泡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极多,增大气体肺泡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透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肺泡外包绕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故A、B、D正确。肺泡内没有有纤毛,气管内壁有纤毛,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世界卫生组织对电子烟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这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p><p>A.电子烟产生的蒸汽可以经过呼吸道到达肺</p><p>B.尼古丁等有害气体从肺泡内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p><p>C.呼出烟雾时,肋间肌与膈肌处于收缩状态</p><p>D.吸食电子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健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呼吸的环节包括肺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p><p>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电子烟产生的蒸汽可以经过呼吸道到达肺,故A正确。</p><p>B.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尼古丁等有害气体从肺泡内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故B正确。</p><p>C.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所以呼出烟雾时,肋间肌与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故C错误。</p><p>D.电子烟的烟液主要含有烟碱、溶剂、香精,其中烟碱及尼古丁,具有成瘾性。电子烟中的尼古丁经过雾化吸入后对人的呼吸系统具有危害,所以吸食电子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健康,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展示了婴儿与成人呼吸道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46411150436_ST/SYS202007220713246411150436_ST.001.png" width="568"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p><p>B.婴儿的呼吸道短因此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强</p><p>C.婴儿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p><p>D.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p><p>A.由图表可知婴儿没有鼻毛,而鼻毛的作用是清洁吸入的空气,所以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A正确。</p><p>B.婴儿的呼吸道短,对空气的处理能力会弱,B错误。</p><p>C.会厌软骨的作用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所以婴儿的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C正确。</p><p>D.婴儿的呼吸道结构不完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弱,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使空气温暖、清洁、湿润。所以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分别表示发生在肺泡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46bac6a5/SYS201906070825437482984216_ST/SYS201906070825437482984216_ST.001.png" width="378"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p><p>B. c为毛细血管,图中单行通过的是白细胞</p><p>C. 图甲所示的肺泡壁薄,利于进行气体交换</p><p>D. 图乙中只能进行气体交换,不能进行营养物质交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图甲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p><p>图中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A错误;<br />c为毛细血管,管内径级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B错误;<br />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br />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发现,缺氧环境下细胞中的低氧诱导因子水平会升高,促使人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尽快恢复氧气供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成熟的红细胞形态为双面凹圆饼状,利于运输氧气</p><p>B.在缺氧环境下,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减少</p><p>C.红细胞数量不足,直接影响人体的止血和凝血功能</p><p>D.人在高原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红细胞数量会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p><p>A. 成熟的红细胞形态为双面凹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利于运输氧气,故A正确。</p><p>B. 在缺氧环境下,人体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减少,产生的能量减少,故B正确。</p><p>C.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故 C 错误。</p><p>D.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人从平原到高原生活一段时间后,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会增多,以适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的气候特点,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143236339899_ST/SYS202007200608143236339899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p><p>B.⑨的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p><p>C.④收缩,血液流向⑥</p><p>D.④与⑨交替收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p><p>2、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p><p>分析图可知:①主动脉,②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下腔静脉,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左心房,⑨左心室。</p><p>A.主动脉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A正确</p><p>B.左心室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B 正确。</p><p>C.右心室收缩,血液流向肺动脉,C正确。</p><p>D.左心室右心室同时收缩,D 不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且决定了血液流动方向。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是 ( )</p><p>①心脏有四个腔   ②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③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   ④心室内是动脉血 ⑤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⑥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 ⑦ 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p><p>A.③⑥⑦ B.②③⑦ C.①②③ D.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心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48113451692_DA/SYS202007220713248113451692_DA.001.png" width="246"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出现倒流。综上分析可知,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且决定了血液流动方向。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是 </p><p>③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 ,⑥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 ⑦ 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A.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活鱼便于观察</p><p>B.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p><p>C.尾鳍薄,毛细血管在此处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p><p>D.血液从心脏流向尾鳍、且逐渐分支的是动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p><p>A. 显微镜观察的材料是薄而透明的,所以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活鱼,有利于光线透过,便于观察,故A正确。</p><p>B. 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故B正确。</p><p>C. 小鱼尾鳍色素少,有利于光线透过,有利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同时,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多,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故C错误。</p><p>D. 动脉是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所以血液从心脏流向尾鳍、且逐渐分支的是动脉,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体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1625194569_ST/SYS202007220713251625194569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血管Ⅰ破裂出血,需近心端按压止血</p><p>B.Ⅱ内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p><p>C.血管Ⅲ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p><p>D.Ⅲ内的血液流回心脏,Ⅲ内是静脉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1625194569_DA/SYS202007220713251625194569_DA.001.png" width="553"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血管Ⅰ血流速度最快,表示动脉,动脉的管壁最厚,弹性大,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所以动脉破裂出血,需近心端按压止血,故A正确。</p><p>B.Ⅱ是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故B正确。</p><p>C.血管Ⅲ是静脉,管腔最大,血流速度慢,四肢的静脉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故C正确。</p><p>D.Ⅲ表示静脉,其内的血液流回心脏,但并不都是流的静脉血,若Ⅲ表示上下腔静脉,内是静脉血,若Ⅲ表示肺静脉,则内流的是动脉血,故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进入体内的茶多酚,部分随 尿液排出。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茶多酚主要由小肠绒毛吸收入血</p><p>B.茶多酚随血液回心脏,最后到达左心室</p><p>C.肺部血管的血液中不含茶多酚</p><p>D.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可检测到茶多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p>A.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内壁具有环形皱襞与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茶多酚主要由小肠绒毛吸收入血液,A正确。</p><p>B.小肠吸收的茶多酚由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由血液循环图可知:茶多酚随血液回心脏,最后到达左心室,B正确。</p><p>C.小肠吸收的茶多酚由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在肺部血管的血液中含有茶多酚,C错误。</p><p>D.进入体内的茶多酚,部分随尿液排出,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是可检测到茶多酚的,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 B.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p><p>C. 尿液形成和排出不耗氧 D. 对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起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代谢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p><p>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故A正确;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故B正确;尿液形成和排出需要耗氧,氧气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能量是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提供动力,故C错误;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还能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下图为正常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肾小管不 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存在 a、b、c 三种形态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268798102558_ST/SYS202005251951268798102558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中①是个血管球,里面不含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p><p>B.血液中的所有物质进入②肾小囊中,形成原尿</p><p>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全部的葡萄糖</p><p>D.据图中三种细胞形态推测,b 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而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成为尿液而被排出体外。</p><p>A.图中①是个毛细血管球(肾小球),里面的成分和血液的成分是一样的,包括血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故A 错误。</p><p>B.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故B 错误。</p><p>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成为尿液而被排出体外,故C 正确。</p><p>D.据图中三种细胞形态推测,a 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 a 细胞所在区域表面有绒毛,能够增大吸收的表面积,故D 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p><p>B.正常人的原尿中检测不到葡萄糖</p><p>C.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在肾小管中浓度高</p><p>D.若肾小球发生病变,有可能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p><p>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肾单位,故 A 选项正确。</p><p>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其中具有葡萄糖。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所以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故 B选项不正确。</p><p>C.肾小管处重吸收大部分水,所以尿液和尿酸的浓度高,故 C 选项正确。</p><p>D.肾小球处进行滤过作用,如果此处发生病变,通透性增高,原本不应该透过的大部分蛋白质有可能滤过到肾小囊中,进而出现在尿液中,故 D 选项正确。</p><p>故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 )</p><p>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p><p>C.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D. 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由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最后成为终尿。然后进入输尿管,进入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是,压迫括约肌,尿液进入尿道,排出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 书”。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p><p>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p><p>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p><p>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p><p>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p><p>A.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故A错误。</p><p>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组成,所以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病毒内,故B错误。</p><p>C.伊蚊是传播黄热病病毒的媒介生物,属于传播途径,所以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故C正确。</p><p>D.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所以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p><p>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 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p><p>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p><p>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p><p>B、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是先天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D不符合题意。</p><p>C.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蚤是一种身体透明的小型节肢动物。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6069787369_ST/SYS202007220713256069787369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6069787369_ST/SYS202007220713256069787369_ST.002.png" width="321"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水蚤身体透明便于观察心脏跳动 B.每个浓度下选取一只水蚤进行观察</p><p>C.将心脏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由该实验推测,酗酒有损人体健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A.水蚤又叫“金鱼虫”或“红虫”,是甲壳纲中的淡水小动物,它身体半透明,是观察、测定心率的好材料,故A正确。</p><p>B.取一只水蚤统计一次数据,实验误差较大,具有偶然性,为提高可信度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并对多只水蚤的心率进行统计,当把收集到的多组数据进行整理后,通过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故B错误。</p><p>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蚤心脏位于右上方,则将心脏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故C正确。</p><p>D.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浓度过高时,水蚤死亡,所以由该实验推测,酗酒有损人体健康,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遇到突发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其挽救生命。正确的急救步骤是 ( )</p><p>①拨打120电话 ②开放气道 ③胸外按压 ④服用急救药物 ⑤人工呼吸</p><p>A.①③②⑤ B.④①②⑤ C.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p><p>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既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因此,生活中遇到突发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其挽救生命。正确的急救步骤是①拨打120电话,③胸外按压,②开放气道,⑤人工呼吸。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p><p>A.青少年饮酒有助于生长发育 B.常熬夜不会影响身体健康</p><p>C.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D.不吃早餐是健康的生活习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p><p>A.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饮酒,故A错误。</p><p>B.晚上熬夜读书,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故B错误。</p><p>C.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易患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故C正确。</p><p>D.不吃早餐,上午时营养物质和能量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按时进餐能够保证人体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大枣种植中果实开裂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展了一 系列研究。</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ST/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ST.001.png" width="515"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上图所示,科研人员制作装片,对枣果皮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 C 视野,若想进一步观察清晰指针所示部位的细胞,需要将装片向_____方移动,同时换成高倍物镜,调节转动显微镜的_____,可清晰看到图 A 视野。</p><p>(2)①大枣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大枣果实主要是由_____发育而来的。②图_____(填A或B)为开裂枣果皮细胞显微图,此开裂部分属于_____组织。③开裂枣果皮发生的变化是_____。</p><p>a. 细胞层数多 b. 细胞层数少 c. 细胞排列整齐 d. 细胞排列散乱</p><p>(3)研究发现果皮细胞吸水,果肉膨胀是导致裂果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观测并记录 了不同降雨量及降雨天数对枣裂果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ST/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ST.002.png" width="330"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4)科研人员发现在枣果发育不同时期,喷洒相应试剂,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试剂 A 能保持果肉的硬度;试剂 B 使果皮细胞排列紧密;试剂 C 在果面上形成薄膜, 透光透气不透水。为减少降雨对枣裂果的影响,最佳选择是喷洒三种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右上方 细准焦螺旋 细胞 子房 B 保护 bd 随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的增加,枣裂果率增加 C </p><p>【解析】</p><p>(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p><p>(2)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p><p>(3)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DA/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DA.001.png" width="393"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若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由于物像和实际物体是相反的,因此,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就可以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同时换成高倍物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可清晰看到图 A 视野。</p><p>(2)①除病毒外其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此,大枣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DA/SYS202007220713259823705913_DA.001.png" width="393"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大枣果实主要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p><p>②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图B为开裂枣果皮细胞显微图,此开裂部分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p><p>③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整齐, 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但是开裂枣果皮发生的变化是细胞层数少,细胞排列散乱。故选bd。</p><p>(3)分析图可知,降雨量越大,枣裂果越多,降雨天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裂果率更高。因此,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的增加,枣裂果率增加。</p><p>(4)枣果出现裂果引起果皮中的细胞排列散乱,细胞层数少。因此,科研人员发现在枣果发育不同时期,喷洒相应试剂,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最佳选择是喷洒三种试剂中的C,试剂C在果面上形成薄膜,透光透气不透水,解决于A和B试剂的两者作用,而试剂A和B是只在某一方面防止枣裂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ST/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ST.001.png" width="34" height="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马铃薯也叫土豆,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ST/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ST.002.png" width="532"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土豆块茎富含淀粉,在人体内最终消化为_____,主要在____________被吸收,并 由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中,通过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2)土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块茎繁殖后代(如图 1 所示),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但是土豆也能开花结果,图 2 中④______中的花粉落在①上后,再经过_____过程,最终发育成果实。果实内含 100~300 粒种子,可以推测土豆花③子房中含有 100~300 枚_________。在条件适宜时,土豆种子也能萌发产生幼苗,幼苗的茎和叶是由种子的_____发育而来,只不过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种子繁殖比利用块茎 繁殖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且生长周期更长。</p><p>(3)土豆开花后,农民一般会给土豆 “打顶去花”,将花蕾摘掉,以提高土豆的产量。这样做的原因_____。</p></div></div>
<div><p>【答案】葡萄糖 小肠 呼吸 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花药 受精(双受精) 胚珠 胚芽 减少开花结果时有机物的消耗,使更多的有机物运输到块茎储存 </p><p>【解析】</p><p>淀粉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花粉位于花药中,桃花的花粉从一朵花的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DA/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DA.001.png" width="430"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p><p>(1)淀粉开始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细长,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的面积,而小肠壁,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因此,土豆块茎富含淀粉,在人体内最终消化为葡萄糖,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并 由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中,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2)有性生殖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无性生殖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一朵花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花粉位于花药中,桃花的花粉从一朵花的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DA/SYS202005251954449896713652_DA.001.png" width="430"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土豆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块茎繁殖后代(如图 1 所示),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但是土豆也能开花结果,图 2 中④花药中的花粉落在①柱头上后,再经过受精过程,最终发育成果实。果实内含 100~300 粒种子,可以推测土豆花③子房中含有 100~300 枚胚珠。在条件适宜时,土豆种子也能萌发产生幼苗,幼苗的茎和叶是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只不过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种子繁殖比利用块茎 繁殖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且生长周期更长。</p><p>(3)人们吃的土豆实际是马铃薯的变态茎,因此土豆“打顶去花”能够减少开花结果时有机物的消耗,使得更多的有机物运输到块茎储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安全用药不仅指根据病情恰当地选择药物种类、剂量,还包括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使药物顺利到达病灶处,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009b13f/SYS202005251953164877137378_ST/SYS202005251953164877137378_ST.001.png" width="237" height="2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国际通行的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将药物分为处方药和_________。</p><p>(2)某些药物口服时药效会降低,如胰岛素会依次在_______、________内被蛋白酶分解而几乎完全失活。胰岛素尚未到达病灶,已经失效,该现象称为首过清除。</p><p>(3)有些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如图所示,经消化道吸收后全部经过_________入肝。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到达病灶前,先经过肝脏,可能被肝脏代谢而失去药效,这种现象也叫首过清除。</p><p>(4)为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常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给药,原因是药物可以经过上、下腔静脉到达心脏,再随______循环、______循环到达病灶,从而保证了绝大部分药物到达病灶时具有正常药效。</p><p>(5)除静脉注射以外,下列给药方式能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的是________。</p><p>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 ②肌肉注射</p><p>③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 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p></div></div>
<div><p>【答案】非处方药 胃 小肠 静脉 肺 体 ①②③④ </p><p>【解析】</p><p>(1)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能自已购买,按照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br />(2)蛋白质开始在胃内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为氨基酸。<br />(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p><p>(1)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能自已购买,按照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因此,国际通行的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将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p><p>(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在消化系统的胃中被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胰岛素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从而失去药效,所以胰岛素不宜口服而只能肌肉注射。因此,某些药物口服时药效会降低,如胰岛素会依次在胃、小肠内被蛋白酶分解而几乎完全失活。</p><p>(3)图示可见,有些药物到达消化道的小肠后,通过肠壁吸收直接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到达肝脏,然后经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相应的病灶部位。因此,有些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经消化道吸收后全部经过静脉入肝。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到达病灶前,先经过肝脏,可能被肝脏代谢而失去药效,这种现象也叫首过清除。</p><p>(4)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009b13f/SYS202005251953164877137378_DA/SYS202005251953164877137378_DA.001.png" width="398"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为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常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给药,原因是药物可以经过上、下腔静脉到达心脏,再随肺循环、体循环到达病灶,从而保证了绝大部分药物到达病灶时具有正常药效。</p><p>(5)给药的方法有多种,如口服给药,直肠给药,舌下给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其中有些给药方法是可以避免首过清除。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吸入气雾剂到达肺部,不仅能迅速起局部作用,而且可以迅速吸收并起全身作用。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②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③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舌下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舌下含服可使硝酸甘油迅速通过血管壁而被人体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消除效应,迅速起效。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药物可直接由皮肤角膜层,以及皮肤的附属结构如毛囊、汗腺导管的开口等透入皮下,进入毛细血管。此给药途径具有方便、简单和药效持久等优点。且安全、没有肝脏首过作用。因此,除静脉注射以外,给药方式能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的是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②肌肉注射,③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研究酒精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按照以下表格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试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变化和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并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简单反应时越短,能力指数相对值越高),结果如曲线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ST/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ST.001.png" width="544" height="2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步骤Ⅱ测试的是志愿者在_______状态下的简单反应时,步骤Ⅲ的空白处应填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ST/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ST.002.png" width="554"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据上图可知,在饮酒后______小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最高,根据能力指数相对值推算,此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时间______。之后酒精浓度逐渐下降,受试者能力指数相对值逐渐___________。实验说明,酒精对神经行为能力有一定的______(促进/抑制)作用。</p><p>(3)饮酒后,酒精首先经消化道被器官______________吸收。之后酒精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最先回到下图中心脏的[]_______,最终达到大脑。青少年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期,因此不建议饮酒。</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ST/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ST.003.png" width="134"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未饮酒(自然、正常) 等量的 1.5 最长 增大(升高) 抑制 小肠 ①右心房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 , 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量。</p><p>(2)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p><p>(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是否饮酒,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根据题目表格中的实验步骤可知,步骤II中志愿者均未饮酒,测试的是未饮酒(自然、正常)状态;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步骤III 中各志愿者饮酒量应等量的,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p><p>(2)从题目中曲线图可知,血液中酒精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饮酒后1.5时;根据题目中能力指数相对值的定义(简单反应时越短,能力指数相对值越高)可知,此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时间最长。因此,据图可知,在饮酒后1.5小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最高,根据能力指数相对值推算,此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时间最长。之后酒精浓度逐渐下降,受试者能力指数相对值逐渐增大(升高)。实验说明,酒精对神经行为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p>(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酒精主要被小肠吸收。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DA/SYS202007220713263746947380_DA.001.png" width="463"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分析可知,酒精最终随血液从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的毛细血管。因此,吸收进入血液的酒精,首先进入图中心脏的①右心房,先后经过肺循、体循环达到大脑。青少年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期,因此不建议饮酒。</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普阅读</p><p>每年 12 月~1 月是我国北方地区流感高发季节,为控制流感传播,人们通常会通过接种 疫苗来进行预防。鼻内接种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抗呼吸道感染免疫途径。近日,中国 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我国研制的一种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如图)预计很快会 上市。</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bf3cad73/SYS202007220713267410543000_ST/SYS202007220713267410543000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我国常见的流感疫苗几乎都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IIV),这种疫苗内含有裂解且已死亡 的病毒,这些病毒已失去致病力但是保留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IIV 的安全性已 经非常高了,科研人员为什么还要研制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呢?</p><p>主要是由于 IIV 只能引起短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且对于变异产生的新流感病毒无中和 作用。 而 LAIV 属于减毒活疫苗,疫苗内含有活的已减毒的流感病毒。这种病毒能在人 鼻腔温度(约 32℃)下繁殖,但不能在肺部等内脏器官温度(>37℃)下繁殖。当人们 通过喷鼻免疫接种 LAIV 时,如同模仿自然感染过程,可引起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 疫反应。</p><p>同时,LAIV 还有一些优于 IIV 的特点。首先,LAIV 通过鼻腔喷入方式接种,无需打针, 有助于提高儿童等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其次,LAIV 不仅能刺激机体在体内产生抗体, 同时还能够在鼻黏膜等处产生分泌型抗体,这些抗体能在鼻腔黏膜提供一层保护,从而 增强了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三,从临床角度看,有数据表明 LAIV 比 IIV 提供了更 好的“群体免疫”(由于部分人群打了疫苗,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所获得的保护)。第四, LAIV 对变异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好于 IIV。 疫苗上市除了关注有效性,还要关注安全性。俄罗斯科学家对约 13 万名 3~15 岁儿童 的接种研究表明,除小于 1%的暂时性发热外,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根据美国疾控 中心数据显示,LAIV 最普遍的不良反应是短暂的流鼻涕、鼻塞及低热,无严重副作用, 且对照组也有相近的同样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科学家研究认为 6~23 月龄婴儿接种 LAIV 后,哮喘的发生率增加,但在 2~5 岁婴幼儿中未见增加。从全球来看,LAIV 的使 用可能仍需一段时间的观察。</p><p>(1)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________。接种的疫苗相当 于_______________,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 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p><p>(2)流感病毒之所以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是因为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是 RNA,相比于 DNA 两条链的结构,RNA 单链的结构并不稳定。</p><p>(3)LAIV 是通过鼻内接种的疫苗,结合文章中的信息和流感病毒传播的途径,分析LAIV能引起“群体免疫”的原因是:由于部分人群接种了 LAIV,减毒的病毒可以在 人体的鼻黏膜细胞内繁殖,以_______________作为传播途径,传播给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 使得这些人群也相当于接种了疫苗,从而获得保护。 由此可见,“群体免疫”对于学校 群体抵御流感病毒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p><p>(4)结合文中信息,若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在中国上市,在不考虑“群体免疫”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统流感疫苗吗?理由是什么? 。(写出 一条理由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抗体 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 遗传物质 空气(飞沫) 会,因为鼻喷流感疫苗通过鼻腔接种,减少了注射时的疼痛和注射器不洁净带来的安全隐患。或因为鼻喷流感疫苗能够产生分泌型抗体,在鼻腔就能提供保护。或因为LAIV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疫等。</p><p>不会,因为目前仅有俄罗斯有3~15岁儿童的安全性实验检测数据,不具有全球性,对中国人的安全性上是否可靠还不确定。或因为科学家提供数据表明在6~23月龄型婴儿接种LAIV,哮喘的发生率增加,2~5岁不明显,但没有其他年龄段的安全性数据等。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赫尔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 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剌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p><p>(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剌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因此,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剌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p><p>(2)流感病毒较易发生变异,导致流感病毒“外貌”多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容易发生改变。</p><p>(3)文中表示这种病毒能在人鼻腔温度(约32°C)下繁殖,但不能在肺部等内脏器官温度( >37°C)下繁殖。首先,LAIV通过鼻腔喷入方式接种,无需免疫反应打针,有助于提高儿童等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其次,LAIV不仅能刺激机体在体内产生抗体,同时还能够在鼻黏膜等处产生分泌型抗体,这些抗体能在鼻腔黏膜提供一层保护,从而增强了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因此,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 LAIV )能在人鼻腔内繁殖,入侵鼻黏膜后剌激机体产生抗体。流感为呼吸道染病,以空气、飞沫为传播途径。 因此,LAIV是通过鼻内接种的疫苗,结合文章中的信息和流感病毒传播的途径,分析可知LAIV能引起群体免疫"的原因是:由于部分人群接种了LAIV,减毒的病毒可以在人体的鼻腔黏膜细胞内繁殖,以空气(飞沫)作为传播途径,传播给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使得这些人群也相当于接种了疫苗,从而获得保护。由此可见,“群体免疫”对于学校群体抵御流感病毒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p><p>(4)结合文中信息,若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 )在中国上市,在不考虑"群体兔疫"的情况下,①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统流感疫苗。理由是因为鼻喷流感疫苗通过鼻腔接种,减少了注射时的疼痛和注射器不洁净带来的安全隐患。或因为鼻喷流感疫苗能够产生分泌型抗体,在鼻腔就能提供保护。或因为LAIV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疫等。</p><p>②不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统流感疫苗。理由是目前仅有俄罗斯有3~15岁儿童的安全性实验检测数据,不具有全球性,对中国人的安全性上是否可靠还不确定。或因为科学家提供数据表明在6~23月龄型婴儿接种LAIV ,哮喘的发生率增加,2~5岁不明显,但没有其他年龄段的安全性数据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