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2:32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冲刺训练:免疫与健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孩吃“糖丸”是为了预防</p><p>A. 结核病    B. 破伤风    C. 麻疹    D. 脊髓灰质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如吃“糖丸”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16a47a6c/SYS201904141947104830104262_ST/SYS201904141947104830104262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p><p>B. 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p><p>C. 该防线能抵御多种病原体</p><p>D. 该过程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BD、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D错误;</p><p>C、该防线为第二道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政府规定,对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其目的是(   )</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因此在人群中进行计划免疫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4月,我市某初二学生小李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发现这种病后,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你认为该病的病因是</p><p>A. 缺少某种营养物质    B. 某种病原体入侵</p><p>C. 某激素分泌异常    D.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某初二学生小李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因此该病属于传染病,该病的病因主要是某种病原体的入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曲线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16a47a6c/SYS201904141947108023424215_ST/SYS201904141947108023424215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注射抗原X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后,抗体数量逐渐减少。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抗体水平会基本保持不变或有所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特征是(   )</p><p>A. 发病快、死亡率高    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p><p>C. 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弱引起的    D. 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由于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因此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用药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非处方药也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p><p>B. 处方药不能随意购买,但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服药</p><p>C. 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p><p>D. 拒绝毒品,远离烟酒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不符合题意.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符合题意.C、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不符合题意.D、拒绝毒品,远离烟酒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要随地吐痰是为了预防( )</p><p>A.呼吸道传染病        B.血液传染病</p><p>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或作法正确的是</p><p>A. 带“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p><p>B. 当上臂肱动脉破裂出血时,应在破裂血管的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p><p>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p><p>D. 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也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A不符合题意;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当上臂肱动脉破裂出血时,应在破裂血管的近心端用止血带止血,B不符合题意;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符合题意;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因此,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原而不是抗体,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你的朋友或家人因病需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你应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  )</p><p>①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 ②是不是广告推荐的 ③功能、用法、用量 ④不良反应、禁忌症等</p><p>A. ①②③</p><p>B. ①③④</p><p>C. ②③④</p><p>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其中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否是广告推荐的,与安全用药没有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小明、王凯等同学在一起嬉水玩耍,突然小明不小心落入水底,其他几个同学一起赶紧救捞,拖上岸时,发现小明已奄奄一息。王凯想起在校学习的急救方法之一——人工呼吸,可以对小明进行急救。下面是王凯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p><p>①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p><p>②捏住病人的鼻孔防止漏气</p><p>③颈下垫高,使其头后仰</p><p>④敞开病人的衣领并解开腰带</p><p>⑤抢救者先吸一口气,再对准病人的口吹入,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p><p>A. ①②③④⑤</p><p>B. ①③④②⑤</p><p>C. ③④①②⑤</p><p>D. ①③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工呼吸是紧急情况下的救人方法,要掌握其具体措施,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使病人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将病人的衣服解开,腰带放松;③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④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吹气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①③④②⑤。<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安全用药是指(    )</p><p>A. 根据病情需要,恰当地选择药物,发挥药效,避免对人体的危害</p><p>B. 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才能服药</p><p>C. 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药物</p><p>D. 不服用过期药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情况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 溶菌酶溶解病菌</p><p>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D.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溶菌酶溶解病菌、吞噬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B、C错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中药、中成药对人体无副作用</p><p>B. 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p><p>C. 到药店购买有Rx标志的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p><p>D. 到药店购买有OTC标志的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不合题意;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不合题意;处方药(Rx)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不符合题意;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但服用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溺水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用手指勾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目的是( )</p><p>A. 方便胸外心脏按压    B. 防止污染救护者</p><p>C. 确保病人呼吸道畅通    D. 防止病人吞吃污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一旦患有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他人。</p><p>(1)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它的结构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p><p>(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隔离腮腺炎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p><p>(3)在人出生14个月时常规给予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可起到较好的免疫效果,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免疫。</p></div></div>
<div><p>【答案】腮腺炎病毒    遗传物质    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    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隔离腮腺炎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br />(3)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在人出生14个月时常规给予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可起到较好的免疫效果,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了的一种传染病。某个班级里,A同学患了流行性感冒,不久B、C也患上了流行性感冒,班主任赶快让A、B、C同学回家休息,让其他同学接种流感疫苗,并让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并进行消毒,医生给A、B、C同学吃了感冒药。请回答问题:</p><p>(1)引起人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p><p>(2)A同学属于流感的______________,B、C在未患病之前属于 ___________。</p><p>(3)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让其他同学接种流感疫苗,这属于___________措施,;并让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并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__ 措施。</p><p>(4)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进去的疫苗属于_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p></div></div>
<div><p>【答案】  流行性感冒病毒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p><p>【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分析资料可知,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p><p>(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了流行性感冒的A同学;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患病的B、C。</p><p>(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让其他同学接种流感疫苗,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让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并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4)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进去的疫苗属于抗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几个步骤,根据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要求,进行正确的排序,并回答后面的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7/10/37ba7512/SYS201903071004304985251196_ST/SYS201903071004304985251196_ST.001.png" width="258"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当有人因为煤气中毒而停止呼吸时,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急救,那么,正确的操作步骤应该是(填字母序号后位置表示):________.    </p><p>(2)清除被抢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是为了________.    </p><p>(3)捏紧被抢救者的鼻孔吹气是为了________.    </p><p>(4)在给被抢救者吹气的过程中,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与正常人的________相同.    </p><p>(5)如果被抢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________,并且气体能从________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p></div></div>
<div><p>【答案】  BCA  保持呼吸道畅通  避免气体从鼻孔漏出  呼吸频率  隆起  口</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p><p>(1)人工呼吸正确的操作步骤:B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C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A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5-20次,即操作顺序一般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故正确的操作步骤应该是:BCA;(2)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是为了保持呼吸道畅通;(3)人工呼吸吹气时应捏紧患者的鼻孔,是为了避免气体从鼻孔漏出;(4)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5)吹气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冲刺训练:免疫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