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0:56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p><p>A.提出问题&#xa0;B.作出假设&#xa0;C.制定计划&#xa0;D.实施计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p><p>科学探究的过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科学探究过程</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基本要求</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提出问题</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出假设</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制定计划</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拟定计划;②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施计划</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得出结论</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达和交流</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p></td></tr></table><p>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制定计划。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p><p>A.生物能影响环境&#xa0;B.环境能影响生物</p><p>C.生物能适应环境&#xa0;D.环境能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影响生物,此题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解答。</p><p>A. 生物能影响环境是指的生物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大树底下好乘凉,A不符合题意。</p><p>B. 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p><p>C. 生物能适应环境强调的是生物的某些结构特征或某些生活习性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如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就是鱼对水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p><p>D. 环境不可能适应生物,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0月17日河南商丘一工厂发生火灾,现场作业的11名工作人员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事后认领遇难者尸体过程中,用到了DNA鉴定。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p><p>A. 细胞壁&#xa0;B. 细胞膜&#xa0;C. 细胞质&#xa0;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p><p>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p><p>A. 阳光、温度&#xa0;B. 土壤、水分&#xa0;C. 水分、温度&#xa0;D. 空气、阳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p><p>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特征下列说法正确是(  )</p><p>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p><p>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C. “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D. “蜻蜒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A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错误;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蜻蜒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7f096808/SYS201904151037072077157406_ST/SYS201904151037072077157406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装片、目镜    B. 装片、装片    C. 目镜、目镜    D. 目镜、装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移动①装片,污点动说明在装片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然后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②物镜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B. 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p><p>C. 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D. 能观察到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滴加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A正确;观察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了观察的更清楚,应该用稀碘液染色,B正确;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C正确;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学们,你了解你自己的身体吗?你知道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的单位是什么吗?(  )</p><p>A.细胞&#xa0;B.组织&#xa0;C.器官&#xa0;D.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器官、系统。</p><p>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符合题意。</p><p>组织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p><p>器官是多种组织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C不符合题意。</p><p>系统是多个器官联合在一起,具有一种或几种功能的结构,如循环系统,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物体不同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7/10/992a3a08/SYS201902271004137909722586_ST/SYS201902271004137909722586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图中的④内具有遗传物质</p><p>B. 乙图中的衣藻既是一个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植物体</p><p>C. 丙图中叶片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保护组织</p><p>D. 丙图和丁图中的生物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图中的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A正确;乙图中的衣藻是单细胞植物体,B正确;丙图中的植物体,在其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表皮细胞具有保护叶片内部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C正确;丁图表示人体,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具有系统,植物体没有,所以丙图和丁图代表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不相同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813d9ff1/SYS201904260924394303362585_ST/SYS201904260924394303362585_ST.001.png" width="370"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p><p>B.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p><p>C. 观察到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p><p>D. 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E、试题首先是在光下调节显微镜看到雪白的视野;将载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调节准焦螺旋看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同时向相同的方向左下方调节到视野的中央;为了看到细胞更清楚的结构,转换转器将低倍镜转了高倍物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物像更加清晰,选项A正确;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的倍数越高,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小;目镜无螺纹,越短放大的倍数高,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长,选项B不正确;观察到的视野在④左下方,移到②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选项C不正确;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应转换成反光镜的凹面镜,选项D不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4个物像,其中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5c8050a2/SYS201904101028465511499198_ST/SYS201904101028465511499198_ST.001.png" width="527"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图中,是植物的表皮,因为此视野中有两种细胞:一种是呈半月的保卫细胞,它们两两相对,中间有气孔;另一种是呈形状不规则且相互嵌合的表皮细胞,A错误;B图中,是叶片的结构图,有上表皮细胞、下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叶脉组成,B错误;C图中,是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壁,C正确;D图中,是叶脉的输导组织,能运送水和无机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384169951208_ST/SYS202007140606384169951208_ST.001.png" width="191"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到②,②到③、④、⑤的过程表示细胞分裂</p><p>B.①到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p><p>C.④⑤与①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同</p><p>D.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数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384169951208_DA/SYS202007140606384169951208_DA.001.png" width="573"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p><p>A.图中①到②表示细胞分裂,而②到③④⑤表示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故A错误。</p><p>BC.在①、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故B正确,C错误。</p><p>D.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端,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p><p>A. 蒸腾作用&#xa0;B. 吸收作用&#xa0;C. 光合作用&#xa0;D. 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2)蒸腾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p><p>(3)意义:①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②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③增加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p>A.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B.降低夜间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p><p>C.秋季刚采摘下来的玉米种子堆放在一起会发热——种子霉而发热</p><p>D.移栽植物后遮阴——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p><p>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p><p>合理密植是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A正确。</p><p>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增高产量,B正确。</p><p>潮湿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秋季刚采摘下来的玉米种子堆放在一起会发热,是种子呼吸作用而释放的热量,C错误。</p><p>移栽植物后遮阴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底,武城县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建成区绿地率≥32%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0m2,大面积增加了绿地植被,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p><p>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p><p>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p><p>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p><p>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错误。</p><p>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下列将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p><p>A. 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p><p>B. 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C. 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p><p>D. 完成这个动作所需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错误;推门时属于伸肘动作,肱三头肌会收缩,肱二头肌会舒张,B错误;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C错误;完成这个动作所需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人体运动的有关结构模式图,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182731847225_ST/SYS201905280844182731847225_ST.001.png" width="256"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的1从5中脱落出来叫脱臼</p><p>B. 甲图与灵活有关的是4和3内的滑液</p><p>C. 乙图屈肘时6收缩,7舒张</p><p>D. 乙图7&#xa0;两端的肌腱都连接8肱骨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6肱二头肌,7肱三头肌,8肱骨,9肘关节。</p><p>1关节头从5关节窝脱落出来叫脱臼,A正确;<br />关节囊产生的滑液进入3关节腔和4关节软骨能使关节灵活,B正确;<br />屈肘时6肱二头肌收缩,7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br />7肱三头肌 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p><p>B. 学习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形成的</p><p>C. 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的</p><p>D.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学习性行为的基础,A正确;<br />学习行为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正确;<br />学习行为不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C错误;<br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动物还形成等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呼吸器官是气门</p><p>B.蛔虫——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p><p>C.河蟹——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p><p>D.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p><p>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p><p>蝗虫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用气管呼吸,A错误。</p><p>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错误。</p><p>河蟹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体表有外骨骼,C错误。</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一般指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单细胞动物。它们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p><p>B.有的真菌能使人得病,因此多数真菌对人类有害</p><p>C.不同类型的病毒,其组成物质的成分也不同</p><p>D.细菌和真菌都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p>细菌和真菌通过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而使其患病,A错误。</p><p>有的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如足癣、灰指甲等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但有的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B正确。</p><p>病毒都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错误。</p><p>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活环境不同,有的需要氧气,如醋酸杆菌;有的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有的有氧无氧均可,如酵母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 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 一丝不苟 ” 、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p><p>A.生活环境的不同</p><p>B.体内有无脊柱</p><p>C.运动方式的不同</p><p>D.呼吸方式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类群。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蚯蚓、春蚕、蚂蚁的体内都无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长颈鹿、丹顶鹤、鳖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7/08/128514c2/SYS201909070808593283667748_ST/SYS201909070808593283667748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p><p>B. 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p><p>C. 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p><p>D. 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降低。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积累。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A点不吸收二氧化碳,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为零界点,从A到B光越来越强,到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呼吸作用分解的物质与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相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B点为零界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分解的物质与合成的物质相等,而不是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故A错误;图示中A点吸收二氧化碳为0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 C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趋于平衡,说明BC段植物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并且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故C正确;光照强度大于D时,表明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植物体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关闭了部分气孔,使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p><p>2019年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p><p>(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p><p>(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p><p>(3)“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同时它也是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进行_____所必需的一个条件,绿色植物通过这一生理过程对维持大气中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p><p>(4)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就会破坏生物的_____,使生物失去它们的家园,这也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p><p>(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但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导致了温室效应,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据此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答案合理即给分)。(答两点即可)</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    空气    光合作用    碳—氧    栖息地    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成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    </p><p>【解析】</p><p>(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p><p>(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p><p>(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3)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光就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一个条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p><p>(4)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p><p>(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如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条、少用塑料袋、植树造林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裏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394170433991_ST/SYS202007140606394170433991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p><p> (2)“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_____。</p><p>(3)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请写出甲植株的结构层次:_____→植物体。</p><p>(4)乙图中,选择标有40×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调节(___)____可使物像更清晰</p><p>(5)丙图中,小明同学绘细胞结构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_____,少画了_____。</p><p>(6)小明同学按正确的操作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洋葱叶内表皮细胞,他非常激动地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太暗。要想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____。</p><p>(7)用显微镜观察管状叶的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丁变为戊,请选择出正确操作步骤并排序:______(填序号)。</p><p>①上移动玻片②向下移动玻片③转动转换器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p><p>(8)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394170433991_ST/SYS202007140606394170433991_ST.002.png" width="277"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适应性    液泡    叶绿体    细胞→组织→器官    【②】    细准焦螺旋    叶绿体    细胞壁    重新对光    ②③④    A    </p><p>【解析】</p><p>临时装片的制作是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生物技能,也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多以实验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是制作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p><p>(1)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其中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液泡中。</p><p>(3)管状叶伸展于空中,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中没有叶绿体。</p><p>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4)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小且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因此,乙图中,选择标有40×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调节【②】⑥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p><p>(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小明同学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叶绿体,少画了细胞壁。</p><p>(6)显微镜观察时,应先对好光,对好光后显微镜就不能再动了;如果移动显微镜,则光源会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进行对光,因此该生要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是重新对光。</p><p>(7)从图丁和图戊可以看出,图丁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下边,且图戊中的图像比图丁中的图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②;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③;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即④。</p><p>(8)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396357804020_ST/SYS202007140606396357804020_ST.001.png" width="490"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游泳,用_____呼吸。</p><p>(2)B类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_____呼吸。</p><p>(3)C类动物的呼吸方式非常特殊,叫_____,因为它的肺上连着许多______。</p><p>(4)D类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p><p>(5)E类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_____。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p>(6)蝗虫不仅喜欢成群结队地飞,而且在地面上栖息时也总是保持着合群性。蝗虫喜欢成群活动,那么蝗虫的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呢?_____(填“是”或“不是”)。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____和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p><p>(7)请把以上五类动物进行分类:_____是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鳍    鳃    湿润的体壁    双重呼吸    气囊    胎生哺乳    外骨骼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不是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B、E或A、C、D    体内有无脊柱    </p><p>【解析】</p><p>图中A是鱼类,B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是家鸽属于鸟类,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p><p>(1)A是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2)B是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p><p>(3)C属于鸟类,营飞行生活,需氧量大,体内有气囊,与肺相同,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4)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p><p>(5)E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p>(6)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蝗虫成群结队地飞行,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p><p>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p><p>(7)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A、C、D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B、E都属于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其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398389851125_ST/SYS202007140606398389851125_ST.001.png" width="536" height="2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____(用箭头和序号写完整)</p><p>(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_____。</p><p>(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_____;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p><p>(4)进行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p><p>(5)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_____。</p><p>(6)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既离不开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又离不开______作用释放能量。同时还需要浇大量的水,绝大部分水都通过_____散失了,但它对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p><p>(7)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请答出两条即可)。</p></div></div>
<div><p>【答案】⑦→①→③→②→⑤→④→⑥    小烧杯盛酒精,大烧杯盛清水,隔水加热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淀粉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步骤是:⑦黑暗处一昼夜、①氢氧化钠处理并光照、③取下叶片、②酒精脱色、⑤滴加碘液、④清水漂洗、⑥观察叶色变化。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⑦→①→③→②→⑤→④→⑥(用箭头和序号表示)。</p><p>(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所以上述图②操作有误,改正为: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p><p>(3)步骤①中,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没有二氧化碳,所以A,B两个装置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p><p>步骤⑥中,a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处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4)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p><p>(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p><p>(6)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吸收氧气,在线粒体中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也需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0%以上。</p><p>(7)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依次为动植物细胞、细菌、酵母菌及艾滋病毒的结构图,请据此分析作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4/06/7417c239/SYS202007140606401982916927_ST/SYS202007140606401982916927_ST.001.png" width="573"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丙通过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有些丙在其生长发育后期能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_____,对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p><p>(2)上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戊(填序号)它结构简单,一般由_____和_____组成。</p><p>(3)丁与乙相比,丁不含有的结构是______,故其营养方式为______。(填“自养”或“异养”)</p><p>(4)同学们生物学知识的获得需要我们的亲自调查,体验与实践,请你写出你曾经调查过的我们当地的一种食用菌,它的名字叫______,这种食用菌有哪些特征?______。</p><p>(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植物的枯枝落叶可被这些微小生物分解成无机盐和_____、_____,被植物重新利用。</p></div></div>
<div><p>【答案】分裂    芽孢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叶绿体    异养    香菇,木耳,银耳,金针菇,杏鲍菇,平菇,双孢菇等    有菌丝,菌盖,菌柄组成,依靠孢子繁殖,营腐生生活    水    二氧化碳    </p><p>【解析】</p><p>观图可知: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在甲乙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质、③是细胞核、④是叶绿体、⑤是液泡;丙是细菌;丁是酵母菌属于真菌,其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④是细胞膜、⑤是液泡;戊是病毒,据此解答。</p><p>(1)丙是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体,能进行分裂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芽孢对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p><p>(2)戊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是异养。</p><p>(4)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等。食用菌由菌丝、菌盖、菌柄组成;真菌能产生孢子,依靠孢子繁殖;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p><p>(5)枯枝落叶可被这些微小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七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