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市垦利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p><p>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p><p>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p><p>C.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p><p>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察人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对地球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系统破坏。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责任。</p><p>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p><p>B.垃圾分类处理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B正确。</p><p>C.多引来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所以,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C错误。</p><p>D.新能源的推广能够减轻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使用新能源是正确的环保措施,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选项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表达,与其他三个选项表达的关系明显不同的是( )</p><p>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p><p>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C.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p><p>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许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p><p>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意思是靠近水面的楼台,得到开阔的空间之助,能够先照到月光;地势朝阳的花木,总是先一步承受春天的气息,是表达环境对生物影响,A不符合题意。</p><p>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思是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是表达生物对生物影响,B符合题意。</p><p>C.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意思是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是表达环境对生物影响,C不符合题意。</p><p>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是表达环境对生物影响,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41028748026_ST/SYS202007220718241028748026_ST.001.png" width="46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abdc</p><p>B.图甲中,步骤a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p><p>C.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①,它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p><p>D.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②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图甲表示操作步骤,其中a是滴,b是刮,c是染,d是盖。图乙表示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其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图丙表示显微镜构造图,其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反光镜。</p><p>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归纳为:擦、滴、刮、抹、盖、染。由于图甲的a是滴,b是刮,c是染,d是盖,因此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abdc,A符合题意。</p><p>B.步骤a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而滴加清水会导致细胞会吸水过多而爆裂,B不符合题意。</p><p>C.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①细胞核,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而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C不符合题意。</p><p>D.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③细准焦螺旋,而②是粗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见过彩色面食吗?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制作的吗?原来是将新鲜的不同颜色的蔬菜放在热水中,一会热水就变了颜色,然后用这种热水和面,彩色面食就做出来了。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p><p>A.位于蔬菜表面的色素将水染成紫红色</p><p>B.蔬菜细胞的细胞壁破裂,失去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p><p>C.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液泡内的细胞液流出来</p><p>D.细胞核破裂,细胞核内的色素、营养物质等流出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积累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代谢产物,如色素等。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A.蔬菜的色素位于液泡中,而不是蔬菜表面,A不符合题意。</p><p>B.蔬菜细胞的细胞壁破裂,失去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但细胞膜完好,色素不会流入水中,B不符合题意。</p><p>C.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营养物质等。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液泡内的细胞液将流出来,从而导致水变成有颜色的,C符合题意。</p><p>D.蔬菜的色素、营养物质位于液泡中,而不是细胞核中,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44020892312_ST/SYS202007220718244020892312_ST.001.png" width="314"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过程b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p><p>B.细胞b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p><p>C.过程c中,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再平均分配</p><p>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化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图片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a是细胞生长,b是细胞分裂,c是细胞分化。</p><p>A.过程b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A不符合题意。</p><p>B.过程b表示细胞分裂,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B不符合题意。</p><p>C.过程c表示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而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再平均分配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C符合题意。</p><p>D.过程b表示细胞分裂,过程c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的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进一步构成系统和动物体。因此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下列关于几种常见的植物叙述正确的是( )</p><p>A. 卷柏、圆柏都可以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p><p>B. 海带依靠根吸收水和无机盐,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C. 松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其果实通常称为“球果”</p><p>D. 豌豆粒表层的种皮有保护幼嫩胚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A、卷柏属于蕨类植物,可以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A错误</p><p>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p><p>C、松是一种常见的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能称其为果实,C错误</p><p>D、豌豆粒表层的种皮有保护幼嫩胚的作用,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完“被子植物的一生”后,小明在奶奶的院子里种了两株丝瓜,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以下记录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45292265161_ST/SYS202007220718245292265161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丝瓜藤的触须遇到硬物即会缠绕攀援生长,说明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B.图B中甲花是“谎花”,不能结果</p><p>C.丝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推测花中应该有多枚胚珠</p><p>D.白色丝瓜瓤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生物的特征之一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单性花是指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p><p>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对于丝瓜藤来说,硬物是外界刺激,当丝瓜藤的触须遇到硬物即会缠绕攀援生长,则说明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p><p>B.丝瓜的花是单性花。谎花是指是植株的雄性花,不结果的花。图B中甲花为雄性花,即为谎花,不能结果,B不符合题意。</p><p>C.胚珠发育成种子,丝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则可以推测出花中应该有多枚胚珠,C不符合题意。</p><p>D.白色丝瓜瓤是果皮,是由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1/08/875bc778/SYS201911210807127552568978_ST/SYS201911210807127552568978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点表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p><p>B. BC段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强度</p><p>C. C点以后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p><p>D. AB段表示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依据所学的知识可知:(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降低。 </p><p>(2)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p><p>(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积累。 </p><p>(4)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a点不吸收二氧化碳,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为零界点,从A到B光越来越强,到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呼吸作用分解的物质与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相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A、图示中A点放出氧气为0,但能消耗氧气,说明A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p><p>B、BC段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 </p><p>C、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并C点以后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C正确; </p><p>D、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如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东营不仅有风光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各种特色小吃。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史口烧鸡”中的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的重要原料但不能供能</p><p>B.“黄河口大米”中的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p><p>C.“西宋蜜桃”“新户冬枣”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p><p>D.“渤海湾紫菜”中含有丰富的碘,可以治疗因缺碘所造成的甲状腺肿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p><p>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史口烧鸡”中的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的重要原料,也能供能,A符合题意。</p><p>B.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的。因此“黄河口大米”中的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不符合题意。</p><p>C.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因此“西宋蜜桃”“新户冬枣”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p><p>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人体缺少含碘的无机盐时,人体的甲状腺出现代偿性增长,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很多海产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海菜中也富含碘,经常食用也有补碘的作用。因此“渤海湾紫菜”中含有丰富的碘,可以治疗因缺碘所造成的甲状腺肿大,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基因身份证,制作基因身份证非常简单,从一滴血、任何组织细胞提取 DNA,进行基因型分析就可以制作一张基因身份证。如果要从血细胞中提取 DNA,最好选择图中的哪种细胞?(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8/08/80cc9f4f/SYS201911080809135871696675_ST/SYS201911080809135871696675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abc均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p><p>在三种血细胞中,a红细胞和b血小板无细胞核,c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因此“亲子鉴定”从血液中提取的DNA来自于白细胞,因为只有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图解,1~5 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48114986522_ST/SYS202007220718248114986522_ST.001.png" width="49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1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小肠</p><p>B.2过程可以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C.经过3、4过程,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p><p>D.完成4这个过程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中1吸收、2重吸收、3表示氧气进入血液、4二氧化碳进入肺泡、5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p><p>A.1吸收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小肠,A正确。</p><p>B.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B正确。</p><p>C.经过 3、4 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正确。</p><p>D.4表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的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市中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等措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49666105220_ST/SYS202007220718249666105220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p><p>B.盲人对盲道刺激作出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p><p>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p><p>D.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视网膜上形成视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受。</p><p>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再由躯体运运动中枢发出指令来完成行走动作,A正确。</p><p>B.盲人对盲道刺激作出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p><p>C.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C正确。</p><p>D.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最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之后该病在全国扩散,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各地市民纷纷戴上口罩,该措施属于( )</p><p>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p><p>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的是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戴口罩能够阻断空气或飞沫中的病原体进入体内,所以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维持健康。下列描述不属于正常免疫功能的是</p><p>A.将体内衰老、死亡的红细胞及时清除</p><p>B.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p><p>C.通过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侵入的细菌</p><p>D.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哮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免疫有三大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属于自身稳定,监视体内异常的细胞属于免疫监视。</p><p>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br />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br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r />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br />特别提醒: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哮喘属于免疫功能过强。<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则</p><p>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188881992909_ST/SYS201904161040188881992909_ST.001.png" width="522"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一的操作是为了畅通呼吸道,这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p><p>B. 图二是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情况,判定有无心跳</p><p>C. 图三中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①</p><p>D. 图四是心肺复苏的正确做法,乙先做30次心脏按压,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图一是通过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为保持呼吸道畅通,若病人的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是人工呼吸的准备工作之一,这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故A说法正确;</p><p>B、图2触摸颈动脉,通过颈动脉是否与搏动,来判断是否有心跳,B正确;</p><p>C、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端1/3处,故为图3种的部位②,C错误;</p><p>D、图四是心肺复苏的正确做法,心肺复苏要先做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人的祖先们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携手让食物转化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被时间二次发酵制造出来的新食物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p><p>下列发酵食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利用乳酸菌的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p><p>B.酿酒时要经常打开容器盖子,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p><p>C.豆豉、腐乳等食品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发酵</p><p>D.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相同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p><p>A.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的品质,A正确。</p><p>B.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要密封,B错误。</p><p>C.制豆豉、腐乳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C正确。</p><p>D.由AC可知,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相同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p><p>B.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p><p>C.鲫鱼体表覆盖滑的鱗片,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p><p>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p><p>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A正确。</p><p>B.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分节可使躯体运动更灵活,这与飞行生活无关应,B错误。</p><p>C.鲫鱼体表覆盖滑的鱗片,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C正确。</p><p>D.虎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这大大提高了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能力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p><p>A.水螅主要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很少移动身体</p><p>B.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只能缓慢蠕动</p><p>C.蜗牛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p><p>D.企鹅与飞行有关的肌肉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骨骼,飞行速度快,距离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p><p>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主要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很少移动身体,A正确。</p><p>B.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没有骨骼支撑肌肉,是导致它移动缓慢的原因,B正确。</p><p>C.蜗牛依靠腹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由腹部肌肉做波状蠕动,缓慢爬行,C正确。</p><p>D.企鹅不会飞,其适于飞行的结构已不发达,但属于鸟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p><p>B.进入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p><p>C.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p><p>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p><p>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与物质循环无直接联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哪一组属于无性生殖( )</p><p>①水螅的出芽生殖 ②豌豆的种子繁殖 </p><p>③月季的扦插繁殖;④鱼的受精卵繁殖 </p><p>⑤细菌的分裂生殖 ⑥鸡的受精卵繁殖</p><p>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p><p>①水螅的出芽生殖、③月季的扦插繁殖、⑤细菌的分裂生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②豌豆的种子繁殖、④鱼的受精卵繁殖、⑥鸡的受精卵繁殖,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染色体和基因,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56612920791_ST/SYS202007220718256612920791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和B两个显性基因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生殖细胞内</p><p>B.A和B分别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p><p>C.该个体也能表现出a控制的性状</p><p>D.该个体可以产生1种生殖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p><p>(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A.A和B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随染色体一同进入一个生殖细胞内,A正确。</p><p>B.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错误。</p><p>C.该个体只能表现A控制的性状而不是不能表现出a控制的性状,C错误。</p><p>D.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可以产生2种生殖细胞即含AB和含ab的生殖细胞,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现存的众多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叶子,从而使颈和前肢都变长</p><p>B.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定向产生了白色的有利变异</p><p>C. 曼彻斯特桦尺蠖的体色由深色变为浅色是环境对其不定向变异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p><p>D.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结果获得匍匐的生活习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p><p>A、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p><p>B、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p><p>C、曼彻斯特桦尺蠖的体色由深色变为浅色是环境对其不定向变异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C正确;</p><p>D、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属于错误的用进废退的学说原理,而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生物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象中,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 )</p><p>A.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今天仅有 20.36%</p><p>B.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已濒临灭绝</p><p>C.近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难觅影踪</p><p>D.绵阳安昌江曾经水葫芦疯长,使江中鱼虾大量死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p><p>A.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现在仅有20.36%,主要是乱砍滥伐(或破坏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减少,A不符合题意。</p><p>B.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B不符合题意。</p><p>C.白鳍豚急剧减少的原因有:过度的渔业捕捞和非法渔业、航行船舶和水下噪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水质污染,以及河道采沙等,C不符合题意。</p><p>D.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水葫芦疯长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甚至绝迹,破坏水域生态系统,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7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8/08/35534482/SYS201906080827575162247602_ST/SYS201906080827575162247602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细胞结构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p><p>B. 将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B类的依据是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p><p>C. 将衣藻和叶肉细胞归为C类的依据是细胞结构中都有叶绿体</p><p>D. 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但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核。</p><p>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叶肉细胞、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其它6项归为C类的依据是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其它6项都具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将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其依据是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故B正确;图中将衣藻和叶肉细胞归为B类,其依据是衣藻和叶肉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故C正确;叶肉细胞(植物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观察下图展示的情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58985566487_ST/SYS202007220718258985566487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2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泛</p><p>B.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生物技术</p><p>C.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代代人的不断努力</p><p>D.生物科学技术为治疗人类疾病、解决粮食短缺、尖端仪器的制造等提供了广阔的前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p><p>A.二十一世纪许多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正确。</p><p>B.人类对生物技术的掌握还不够成熟,错误。</p><p>C.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代代人的不断努力,正确。</p><p>D.生物科学技术为治疗人类疾病、解决粮食短缺、尖端仪器的制造、人造物种等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河与海的交汇,孕育出这片神奇的土地——黄河口湿地。早春时节,近18万亩人工刺槐花盛开,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养蜂人;暮秋时节,绵延数百里的芦苇荡,形成了壮观的“芦花飞雪图”。这里的湿地成为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据调查,芦苇荡中有近1500种动物,其中鸟类就有289种,成千上万只丹顶鹤、白天鹅、白琶鹭等珍禽鸟类飞翔嬉戏,令人叹为观止。</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60706437926_ST/SYS202007220718260706437926_ST.001.png" width="389"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槐花是两性花,它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槐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p><p>(2)“千树万树槐花开,招引蜜蜂采蜜来”,槐花适合吸引昆虫前来采蜜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蜜蜂采蜜属于____________行为。</p><p>(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相对于鸟,芦苇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p><p>(4)白琶鹭飞行时,通过______________的呼吸方式获得充足的氧气。</p><p>(5)芦苇荡中有近1500种动物,其中鸟类有289种,这体现出__________的多样性。</p><p>(6)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雄蕊和雌蕊 传粉 受精 颜色鲜艳,具有芳香的气味 先天性 系统 双重呼吸 物种 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p><p>【解析】</p><p>解答此题时从花的类型、果实种子的形成、动物行为的类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鸟的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等方面切入。</p><p>(1)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和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槐花是两性花,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p><p>(2)虫媒花花形大、花被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槐花就属于虫媒花。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蜜蜂采蜜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芦苇属于植物,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p><p>(4)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白琵鹭属于鸟类。</p><p>(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芦苇荡中有近1500种动物,其中鸟类有289种,这体现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6)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图一是油桃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黄瓜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三是密闭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63418406546_ST/SYS202007220718263418406546_ST.001.png" width="486"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________。</p><p>(2)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是植物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p><p>(3)在大棚环境中,由于昆虫缺乏,黄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果农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p><p>(4)图三中曲线bd段,黄瓜叶片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可以用图二中的数字_________表示。</p><p>(5)菜农在大棚内将南瓜秧的芽切去并留下合适的切口,再插入黄瓜秧的芽,用嫁接植株生产黄瓜,实现了黄瓜的丰产丰收。在这里,黄瓜秧的芽是作为____________(填“砧木”或“接穗”)使用的。</p><p>(6)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叶绿体 蒸腾作用 ④气孔 人工辅助授粉 ①③⑤⑥ 接穗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p><p>(2)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p><p>(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1)图一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叶绿体只有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的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叶绿体。</p><p>(2)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因此,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图一所示的④气孔散发到大气中。</p><p>(3)在种植瓜果的大棚周围放养蜜蜂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原因是蜜蜂帮助果树进行传粉,增加产量。在大棚环境中,由于昆虫缺乏,黄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果农通过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p><p>(4)在图四中,bd段二氧化碳浓度减少,说明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在图三中①③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强因此可以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释放到大气中,都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因此⑤⑥可以进行。</p><p>(5)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所以黄瓜秧的芽是作为接穗。</p><p>(6)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同学们经历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在家上网课,停课不停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丽同学网课期间的学习和生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65490453651_ST/SYS202007220718265490453651_ST.001.png" width="518"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饿是起床的动力”,伴随着闹钟声,小丽起床吃早饭,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每天需要多吃一些图1 “膳食宝塔”中第_____________层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p><p>(2)小丽坐在电脑前听课,老师的声音刺激了图2中的( )______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p><p>(3)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脑,导致小丽眼球的( )____________凸度过大,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需要佩戴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p><p>(4)大课间时小丽练习“八段锦”来强身健体,当她做到“左右开弓似射雕”时,图4中胳膊在伸肘动作中由( )____________提供动力,使骨绕__________运动。</p><p>(5)小丽最近出现了生气、焦虑甚至烦恼的情绪,你有哪些良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条)。</p></div></div>
<div><p>【答案】三和四 蛋白质 ③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⑤晶状体 凹 ⑨肱三头肌 关节 听音乐、读书等转移注意力,找同学倾诉等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 </p><p>【解析】</p><p>(1)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平衡膳食宝塔的第一层是含糖类丰富的食物,第二层是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水果类,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第五层是油脂类食物。</p><p>(2)观图2可知:①半规管、②鼓膜、③耳蜗、④咽鼓管。</p><p>(3)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图3所示眼球的结构:⑤晶状体,⑥视网膜,⑦视神经。</p><p>(4)图4所示:⑧肱二头肌,⑨肱三头肌。</p><p>(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p><p>(2)小丽坐在电脑前听课,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声波引起②鼓膜的振动,振动经过听小骨,刺激了③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p>(3)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或⑤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⑥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凹透镜加以矫正。预防近视,除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在摇晃的车船上看书等,课间时间需要坚持做眼保健操、不在强光和弱光下读书写字、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保护和恢复视力。</p><p>(4)肱三头肌收缩时产生动力,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完成伸肘动作。大课间时小丽练习“八段锦”来强身健体,当她做到“左右开弓似射雕”时,图4中胳膊在伸肘动作中时,⑨肱三头肌收缩,⑧肱二头肌舒张,其中⑨肱三头肌收缩时产生动力,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完成伸肘动作。</p><p>(5)小丽最近出现了生气、焦虑甚至烦恼的情绪,她可以听音乐、读书等转移注意力,找同学倾诉等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真阅读以下材料,请分析回答:</p><p>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p><p>材料二:2020年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体外膜肺氧合(ECMO)成功救治了一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资料显示,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用于协助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急救设备。图为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67622823680_ST/SYS202007220718267622823680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三:2020年3月7日,我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并于3月16日获批展开临床试验。</p><p>(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____________;与细菌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材料二中,氧合器的功能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 ,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人体中外界气体进入肺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若吸气,此时的呼吸肌应为___________状态。</p><p>(3)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人体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p><p>(4)材料三中,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究出的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作为中学生,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至少答两条)</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肺 呼吸运动 收缩 小肠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出门戴口罩 ,勤洗手,经常消毒,加强体育锻炼等 </p><p>【解析】</p><p>(1)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p><p>(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2)当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体外膜肺氧合机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成分的主要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p><p>(3)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p><p>(4)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p><p>(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21 时06分,遨游太空近三年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预定的时间内返回了地球,通过与大气的摩擦全部焚毁,少量的残骸坠落在南太平洋安全海域,为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香港学生提出的“太空养蚕”计划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升空,6只秋丰白玉蚕宝宝度过长达31天的“太空之旅”。 </p><p>(1)航天员景海鹏在“天宫二号”指尖“遛蚕”的视频令网友大呼过瘾。蚕宝宝在太空中吐丝、结茧,吐丝处于发育中的______时期,其发育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p><p>(2)科学家对太空蚕与地面蚕的蚕丝进行了详细的对照研究。太空蚕吐出的蚕丝在强度、刚度和韧度都优于地面家蚕。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变异。</p><p>(3)“秋丰白玉”是我国自己培育的新蚕种,这是__________选择的结果。除此之外,“春玉明丰”蚕种以“一带一路”大战略为契机“走出去”去往越南,蚕茧的不同颜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_。</p><p>(4)家蚕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A对a显性),结白色蚕茧的家蚕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结黄色蚕茧的家蚕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Aa×aa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_;对应的比例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幼虫 完全变态发育 不可遗传的 人工 相对性状 aa AA或Aa 黄色和白色 1 :1 </p><p>【解析】</p><p>(1)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p><p>(2)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p><p>(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4)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或者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或性状叫人工选择。</p><p>(5)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p><p>(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中的吐丝属于发育时期的幼虫时期。</p><p>(2)太空蚕吐出的蚕丝是在失重状态下吐出的,蚕丝的质量与地面家蚕吐的不一样,这与环境有关,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能遗传,属于不遗传的变异。</p><p>(3)“秋丰白玉”是我国自己培育的新蚕种,这是通过人工方法进行选择新蚕种的结果,因此属于人工选择。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蚕茧的不同颜色就属于相对性状。</p><p>(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由于黄色基因A属于显性基因,白色基因a属于隐性基因,因此结白色蚕茧的家蚕基因型为aa,结黄色蚕茧的基因型有两种一种是AA,另一种是Aa。Aa×aa产生的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69794723526_DA/SYS202007220718269794723526_DA.001.png" width="213"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有两种黄色和白色,比例是1:1。</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p><p>小明: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p><p>小强: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p><p>小丽: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p><p>(1)若以小明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下图是同学们对小强提出的问题进行的讨论,请用4位同学的代号,将他们的操作环节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31209aad/SYS202007220718272046193557_ST/SYS202007220718272046193557_ST.001.png" width="474"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在该实验中怎样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培养基主要为细菌和真菌提供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p><p>(5)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_____________(细菌、真菌)菌落。</p><p>(6)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洗手后比洗手前手上的细菌要少(洗手前比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多) 丙、乙、甲、丁 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几下,然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有机物 异养 细菌 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 </p><p>【解析】</p><p>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探究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p><p>(1)作出假设是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若以小明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做出的假设是洗手后比洗手前手上的细菌要少(洗手前比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多)。</p><p>(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最后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所以图片表示4位同学们对小强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则操作环节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是丙、乙、甲、丁。</p><p>(3)接种是指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因此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几下,然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p><p>(4)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中不含有叶绿体,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因此培养基主要为细菌和真菌提供有机物,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p><p>(5)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因此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细菌菌落。</p><p>(6)因为洗手可以减少手部皮肤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所以预测实验的结果: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