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07:06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部分学校--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p><p>A. 蘑菇&#xa0;B. 感冒病毒&#xa0;C. 电脑病毒&#xa0;D. 草履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蘑菇、感冒病毒、草履虫都具有生物特征,所以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p><p>电脑病毒是一种破坏性的软件,不具有生物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p><p>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xa0;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能生长和繁殖&#xa0;D. 能进行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p><p>A. 能够生长发育&#xa0;B. 能够奔跑运动</p><p>C. 能够说话交流&#xa0;D. 能够复制克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能够生长发育,属于生物的特征,A符合题意;</p><p>能够奔跑运动、能够说话交流和能够复制克隆都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机器人能够奔跑运动、能够说话交流,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调查完公园生物种类后,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p><p>A.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类&#xa0;B.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p><p>C.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xa0;D. 以上答案都不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家禽、家畜、作物、宠物。</p><p>A.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类是按形态结构划分的,A符合题意;</p><p>B.把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B不符合题意;</p><p>C.把生物划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是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划分的,C不符合题意;</p><p>D.综上,A答案正确,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该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 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 桃花    B. 江水    C. 光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桃花盛开了(表明春天来到了),河水解冻开始流淌了,这时候鳜鱼的生命活动变得旺盛了,长得肥了;因此该诗句描述的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  )</p><p>A. 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B. 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同</p><p>C. 变量可以随意设置    D.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有利于进行防御,这一事例说明( )</p><p>A. 生物适应环境&#xa0;B. 生物影响环境</p><p>C. 生物改变环境&#xa0;D. 生物依赖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和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p><p>“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变色龙”的体色变化的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称为保护色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杂草与水稻的关系是(     )</p><p>A. 寄生&#xa0;B. 竞争&#xa0;C. 捕食&#xa0;D. 合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p><p>A.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A不符合题意;</p><p>B.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田里的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等,田间杂草长势旺盛,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p><p>C.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C不符合题意;</p><p>D.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角色的是(&#xa0;&#xa0; )</p><p>A. 蝗虫    B. 水稻</p><p>C. 蘑菇    D. 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所以水稻属于生产者。蝗虫属于消费者,细菌和蘑菇属于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圈中生产者的是</p><p>A. 乳酸菌    B. 蓝藻    C. 蘑菇    D. 枯草杆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蓝藻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而乳酸菌、蘑菇、枯草杆菌属于分解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将直接造成(  )</p><p>A. 植被被破坏&#xa0;B. 食物链被破坏&#xa0;C. 环境被破坏&#xa0;D. 害虫密度减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大肆捕捉青蛙的危害。可以从生态平衡和食物链方面来切入。</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植物→害虫→青蛙。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用,会使青蛙大量减少;害虫因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数量剧增,害虫密度增加;会严重破坏植物,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因此人类大量捕杀青蛙,将直接破坏食物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草原上所有的牛羊&#xa0;B. 农田中全部的田鼠</p><p>C. 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xa0;D. 沙漠及沙漠上全部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A、草原上所有的牛羊,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生物部分的植物、微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B、农田中全部的田鼠,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生物部分的植物、微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C、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生物部分的植物、微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D、沙漠及沙漠上全部的生物,即包括了沙漠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p><p>A.海洋  B.湿地    C.森林    D.城市</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4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种类</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E</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4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54</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33</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0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161</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10</p></td></tr></table><p>&#xa0;</p><p>&#xa0;</p><p>A. A—→B—→C—→D—→E&#xa0;B. E—→D—→C—→B—→A</p><p>C. D—→A—→B—→E—→C&#xa0;D. C—→E—→B—→A—→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农药从少到多依次是C0.002、E0.010、B0.033、A0.054、D0.161。根据题中这五种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即C→E→B→A→D。D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依图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6fb552e/SYS201712310128036104224822_ST/SYS201712310128036104224822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这个生态系统中有____个消费者。草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p><p>(3)食物网中狐和兔关系是____,狐和鹰的关系是____。</p><p>(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和____是相对稳定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  5  草→鼠→蛇→鹰  草  很多  生产者  捕食  竞争  种类  数量</p><p>【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此食物网中有 5条食物链.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这个生态系统中有5个消费者,草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3)食物网中狐和兔关系是 捕食关系,狐和鹰的关系是 竞争关系;(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 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33a872bf/SYS201906070827311470783441_ST/SYS201906070827311470783441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图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_。</p><p>(2)图中所有的动物统称为_____,鹰与蛇之间既是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关系。</p><p>(3)该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组成。</p><p>(4)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作用。</p><p>(5)如果当地开办工厂导致该草原的土壤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_______体内积累的重金属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    捕食    竞争    5    光合    鹰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所以此图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r />(2)图中所有的动物统称为消费者。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鹰与蛇属于捕食和竞争关系。<br />(3)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此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br />(4)在该生态系统中只有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草的光合作用。</p><p>(5)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如果当地开办工厂导致该草原的土壤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鹰体内积累的重金属含量最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部分学校--学七级10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