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模拟演练:生命演化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p><p>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B.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p>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错误;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C正确;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p><p>A. 数量越多 B. 种类越丰富 C. 越简单、越低等 D. 越复杂、越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命的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p><p>A. 原始陆地  B. 原始海洋  C. 原始大气  D. 原始火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 由简单到复杂</p><p>C. 由低等到高等 D. 由水生到陆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四种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图解,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251397235302_ST/SYS201904161040251397235302_ST.001.jpeg" width="170"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小熊猫和熊猫的亲缘关系最近</p><p>B. 熊猫和熊食性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p><p>C. 四种“熊”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不同</p><p>D. 海豚与四种“熊”的生殖发育特点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通过图中进化树可以看出,四种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他们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分析题中的进化树可知,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有共同的祖先,其祖先由于某种原因朝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了浣熊和小熊猫,一支进化成了大熊猫和熊.可见浣熊和小熊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熊猫和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p><p>A. 数量越多 B. 种类越丰富 C. 越简单、越低等 D. 越复杂、越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p><p>A. 产生语言和文字 B. 会使用工具 C. 大脑发达 D. 能直立行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只有人类有语言,A正确;<br />人会制造工具,类人猿也会使用工具,使用工具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B错误;<br />类人猿也属于很高等的哺乳类,大脑也很发达,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进一步发达,C正确;<br />类人猿是臂行,人是直立行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一种化石可以作为古代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这种化石是</p><p>A.蕨类化石 B.种子蕨化石 C.恐龙化石 D.被子植物化石</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种子蕨是在石炭纪时期演化的重要植物群体,它们有蕨类般的树叶,但是与真正的蕨类不同。因为种子蕨是带有种子的植物,或称裸子植物。这代表它们不像真正的蕨类需要水来繁殖,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因此可以作为古代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是种子蕨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厚,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 )</p><p>A. 遗传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阳光照射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根、茎肥大,具有贮存水的作用,是干旱环境对仙人掌进行长期的选择的结果。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右图表示几类植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261007442418_ST/SYS201904161040261007442418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p><p>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p><p>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p><p>D.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进化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甲是最低等的,可能生活在水中,因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丁和戊是由丙进化而来,所以丁的结构比病复杂,戊比丁又复杂些,戊是不可能生活在水中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物质放在特殊的溶液中,发现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还有类似于膜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收某些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排出。请问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p><p>A. 形成细胞 B. 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p><p>C. 形成原始生命 D. 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进化与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用进废退”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p><p>B.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生物的进化方向是不定向的</p><p>C.亲代的基因在遗传给子代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然选择”</p><p>D.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自然界中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自然选择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时淘汰的过程,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只有有利变异的过个体经过生存斗争容易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不利的变异个体淘汰。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学说,选项A不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进化方向是定向的,选项B不正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的现象,亲代的基因在遗传给子代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然选择,选项C正确;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选项D不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便直接用实验探究的问题,以便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263628411038_ST/SYS201904161040263628411038_ST.001.jpeg" width="165"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 ②内模拟了水蒸汽凝结降雨</p><p>C. ③内模拟了原始的海洋 D. 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米勒在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生物进化树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5/10/2f9c81a1/SYS201902251004219970869259_ST/SYS201902251004219970869259_ST.001.png" width="282" height="3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名称:A___;B___;C___;D___;E___;___;.</p><p>(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 .</p><p>(3)苔藓、蕨类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其___过程离不开水.</p><p>(4)中生代繁盛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 .</p><p>(5)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___ . 开始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___;脊椎动物中最高级动物类群是___ .</p></div></div>
<div><p>【答案】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扁形动物 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受精 爬行动物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p><p>【解析】试题分析:据题中的图分析可知,A是哺乳动物,B是两栖动物,C是节肢动物,D是扁形动物,E苔藓植物,F是被子植物。</p><p>(1)如图生命树:</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5/10/2f9c81a1/SYS201902251004219970869259_DA/SYS201902251004219970869259_DA.001.png" width="249" height="2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与题中的图比较可知,A是哺乳动物,B是两栖动物,C是节肢动物,D是扁形动物,E苔藓植物,F是被子植物;(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3)苔藓、蕨类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它们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没有脱离水的限制;(4)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5)从生物进化树可见,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是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身体有两层细胞结构的是腔肠动物身体只有一个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哺乳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狼的进化过程。</p><p>(1)狼群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它为狼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p><p>(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的减少,跑得快、凶猛的狼能获得食物生存下来,这就是 ;跑得慢的狼得不到食物,则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 。</p><p>(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1)变异 (2)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生存斗争</p><p>【解析】试题分析:(1)达尔文认为:遗传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狼群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说明狼存在着变异,它为狼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p><p>(2)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的减少,具有跑得快、凶猛的变异的狼能获得食物生存下来,这就是适者生存,具有跑得慢的变异的狼得不到食物,则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不适者被淘汰;</p><p>(3)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狼的进化过程也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p><p>(1)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诺如病毒被称为 ________(选填“传染源”“病原体”)。</p><p>(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专家建议“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这属于 _____ 。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p><p>(3)患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或者流感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主要是 ______而不是病毒。 </p><p>(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的原因之一是健康人体内缺少抵抗该病毒的 ______ ,不能发挥 ______(选填“特异性”“ 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p><p>(5)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强,请你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p><p>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对教室进行消毒,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细菌 抗体,特异性 细菌有耐药性变异,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并逐代积累的结果</p><p>【解析】(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诺如病毒病毒属于病原体。</p><p>(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专家建议“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除此之外还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p><p>(3)抗生素的作用对象主要是细菌而不是病毒。</p><p>(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的原因之一是健康人体内缺少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不能发挥特异性免疫的作用。</p><p>(5)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强。这是因为细菌有耐药性变异,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并逐代积累的结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生物的进化树,请填写</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0/10/c0645101/SYS201903101004047402246348_ST/SYS201903101004047402246348_ST.001.png" width="257" height="3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种子植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脊椎进化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____。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 </p><p>(4)现在的爬行动物还能不能进化成鸟类和哺乳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裸子 被子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和哺乳 古代鱼 原始爬行 不能</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从无脊椎到有脊椎,可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p><p>(1)图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3)由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可知: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鱼类,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原始爬行类进化而来的;(4)现在的爬行动物不能够进化成鸟类和哺乳类,有两方面的原因:在内因方面,现在的爬行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方面同古代的爬行动物有很大的区别;在外因方面,现在的地球环境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和哺乳类进化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也就是说现在的爬行类不具备向鸟类和哺乳类进化的条件。</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