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05:30

广东省江门市八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的水族箱里放入金鱼藻、小石头和适量的池塘水,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最应补充(    )</p><p>A.非生物部分&#xa0;B.生产者&#xa0;C.消费者&#xa0;D.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水族箱里的空气、小石头和池塘水等构成非生物部分,金鱼藻属于生产者,水体内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消费者。</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36445541622_ST/SYS202007220719136445541622_ST.001.png" width="245"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③⑤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p><p>B.②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p><p>C.④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p><p>D.⑦是动、植物细胞中唯一的能量转换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36445541622_DA/SYS202007220719136445541622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线粒体。</p><p>A.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中的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A正确。</p><p>B.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B正确。</p><p>C.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p><p>D.⑦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还有叶绿体,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一种单细胞生物,下列与疟原虫的结构最相近的生物是(    )</p><p>A.水绵&#xa0;B.草履虫&#xa0;C.流感病毒&#xa0;D.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能使人患疟疾。</p><p>A.  水绵是多细胞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与题意不符。 </p><p>B.  草履虫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与题意相符。 </p><p>C.  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题意不符。 </p><p>D.  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形成的</p><p>B.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系统</p><p>C.植物的叶和人体的皮肤都属于相同的结构层次</p><p>D.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血液都属于器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p><p>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细胞群。</p><p>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p><p>A.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A错误。</p><p>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无系统,B错误。</p><p>C.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皮肤、心脏、肺等属于人体的器官,根、茎、叶都属于器官,C正确。</p><p>D.植物的种子是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植物输导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藻类植物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p><p>B.除种子植物外,其它三大类群的植物都没有输导组织</p><p>C.植物中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而筛管属于机械组织</p><p>D.输导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植物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能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p><p>(2)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p><p>(3)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p><p>(4)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p><p>A.藻类植物无根、茎和叶的分化,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依靠孢子繁殖后代,A错误。</p><p>B.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B错误。</p><p>C.植物中的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C错误。</p><p>D.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能力,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甘薯(番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其块根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p><p>A.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xa0;B.甘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无机盐</p><p>C.甘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xa0;D.甘薯根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p><p>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42930281528_DA/SYS202007220719142930281528_DA.001.png" width="69"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p><p>光合作用主要器官是叶,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的作用是输导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供给叶、果实,将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给根、果实,因此人们常食用的甘薯块根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由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实验设计或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44311407118_ST/SYS202007220719144311407118_ST.001.png" width="537"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xa0;B.乙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p><p>C.丙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xa0;D.丁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图示中的四个实验装置分别是用来验证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p><p>A.1与2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是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A正确。</p><p>B.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也能产生水珠,因此该装置不能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B错误。</p><p>C.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正确。</p><p>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下图的过程1和2分别是绿色植物两种重要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46953375738_ST/SYS202007220719146953375738_ST.001.png" width="415"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p><p>B.若①表示在叶绿体中进行,则②表示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p><p>C.过程1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过程2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p><p>D.绿色植物通过过程1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21.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99.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区别与联系</p></td><td style="width:117.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合作用</p></td><td style="width:167.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呼吸作用</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rowspan="5" style="width:18.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区别</p></td><td style="width:69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部位</p></td><td style="width:117.7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p></td><td style="width:167.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所有的活细胞</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9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p></td><td style="width:117.7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光</p></td><td style="width:167.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有光、无光均可</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9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料</p></td><td style="width:117.7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width:167.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9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物</p></td><td style="width:117.7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width:167.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二氧化碳、水</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9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量转变</p></td><td style="width:117.7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p></td><td style="width:167.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8.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3" style="width:378.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p><p>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br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p></td></tr></table><p>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但两者并非简单的逆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46953375738_DA/SYS202007220719146953375738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据分析可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A正确。</p><p>B.①是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是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进行,B正确。</p><p>C.过程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过程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错误。</p><p>D.绿色植物通过过程1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用错误的是(    )</p><p>A.用碘液染色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p><p>B.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p><p>C.用放大镜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p><p>D.用沸水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来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p><p>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染色便于观察,用碘液染色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A正确。</p><p>B.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判断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B正确。</p><p>C.用放大镜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C正确。</p><p>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酒精隔水加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52158890053_ST/SYS202007220719152158890053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内部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p><p>B.与③、④相连的血管分别是①主动脉和②肺动脉</p><p>C.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心房</p><p>D.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图中③左心室、④右心室。</p><p>(2)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p><p>A.心脏四腔中,内部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A正确。</p><p>B.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与③左心室、④右心室相连的血管分别是①主动脉和②肺动脉,B正确。</p><p>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错误。</p><p>D.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肾小球两端的血管都是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p><p>B.原尿中一般含有大分子蛋白质,但尿液中没有</p><p>C.等量的原尿和尿液含有等量的无机盐</p><p>D.某病人出现“尿血”现象,病变部位最可能是肾小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p><p>A.肾小球一端连接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接出球小动脉,并且都流动脉血,A正确。</p><p>B.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形成的,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不能将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因此原尿、终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B错误。</p><p>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等量的原尿和终尿含有无机盐的量不同,C错误。</p><p>D.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不能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因此原尿和尿液中没有血细胞,某病人出现“尿血”现象,病变部位最可能是肾小球,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学生参加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育”,如果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屏幕就有可能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而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54401789900_ST/SYS202007220719154401789900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1角膜&#xa0;B.2晶状体&#xa0;C.3视网膜&#xa0;D.4玻璃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p>(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p><p>(3)图中,1角膜、2晶状体、3视网膜、4玻璃体。</p><p>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2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时戴凹透镜。因此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屏幕会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2晶状体。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xa0;B.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p><p>C.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xa0;D.所有的反射都要受大脑控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55582162749_DA/SYS202007220719155582162749_DA.001.png" width="375"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A正确。</p><p>B.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B正确。</p><p>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C正确。</p><p>D.简单反射没有大脑的控制也能完成,如脊髓从胸部横断的病人仍具有排尿反射、膝跳反射。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动物体表有鱗片,卵表面有坚切的卵壳,可初步判断它属于</p><p>A. 鱼&#xa0;B. 两栖动物&#xa0;C. 爬行动物&#xa0;D. 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题干可知,题干给出了某动物的某些特征,因此只需要根据特征来判断所属生物。</p><p>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题干中给出了体表有鱗片,卵表面有坚切的卵壳,所以属于爬行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相对应的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的一组是(    )</p><p>①蚯蚓一体壁  ②河蚌一鰓  ③蝗虫一肺  ④成蛙一肺和皮肤  ⑤家鸽一肺和气囊</p><p>A.①②③&#xa0;B.①②④&#xa0;C.②③④&#xa0;D.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p><p>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正确;</p><p>②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正确;</p><p>③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错误;</p><p>④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p><p>⑤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中不进行气体交换,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58254131369_ST/SYS202007220719158254131369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p><p>B.细菌、球菌、杆菌、酵母菌</p><p>C.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维生素</p><p>D.脊椎动物、鱼、昆虫、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由题干图知:甲包含乙丙丁,即甲与乙丙丁之间是包含关系,乙、丙、丁之间属于并列关系。</p><p>A.病毒包括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之间属于并列关系,A符合题意。</p><p>B.细菌包括球菌、杆菌,而酵母菌属于真菌,B不合题意。</p><p>C.激素包括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而维生素不属于激素,C不合题意。</p><p>D.脊椎动物包括鱼、鸟,而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D不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引体向上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下列对完成该动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59915902807_ST/SYS202007220719159915902807_ST.001.png" width="116"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需要多系统的配合&#xa0;B.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p><p>C.需要多组骨骼肌参与&#xa0;D.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p><p>A.人完成该项动作需要多系统的配合,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A正确。</p><p>B.人完成该项动作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B正确。</p><p>C.人完成该项动作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如屈肘动作,肱三头肌会舒张,肱二头肌会收缩,C正确。</p><p>D.人完成该项动作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们通过实验测量绘制的不同温度下对某种人体有害细菌的成活情况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61727774245_ST/SYS202007220719161727774245_ST.001.png" width="173"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p><p>B.该细菌最适合在50℃左右的环境中生活</p><p>C.气温的转暖,该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增大</p><p>D.该细菌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就不能存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p><p>(2)观图可知:图中在-20℃和120℃时细菌成活数是0,在50℃时细菌成活数最多,在-20℃~5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成活数增多,在50℃~12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成活数减少。</p><p>A.图中在-20℃和120℃时细菌成活数是0,在50℃时细菌成活数最多,在-20℃~5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成活数增多,在50℃~12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成活数减少。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A正确。</p><p>B.在50℃时细菌成活数最多,因此“这种细菌最适合于50℃的环境中生活”,B正确。</p><p>C.在-20℃~5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成活数增多,因此“随着气温的转暖,该细菌对人体的危险增大”,C正确。</p><p>D.细菌的生活环境因素不仅跟温度有关,还跟环境中的水分、有机物的多少等有关,图中在-20℃和120℃时细菌成活数是0,在0℃~-20℃时细菌能存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地衣中真菌和藻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地衣中真菌和藻类是共生关系</p><p>B.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p><p>C.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叶绿体</p><p>D.真菌和藻类都属于真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p><p>A.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A正确。</p><p>B.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B正确。</p><p>C.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藻类植物一般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自养,C错误。</p><p>D.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选项中只属于人类对细菌的合理利用的是(    )</p><p>A.制作米酒&#xa0;B.制作酸奶&#xa0;C.制作面包&#xa0;D.制作酱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p><p>A.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p><p>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风味,B符合题意。</p><p>C.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C不符合题意。</p><p> D.制酱要用到曲霉,曲霉属于真菌,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校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对校园各角落进行消毒处理,该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    )</p><p>A.特异性免疫&#xa0;B.控制传染源&#xa0;C.切断传播途径&#xa0;D.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p><p>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p><p>新冠肺炎的传播特点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学校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校园各角落进行消毒处理,该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切断传播途径。</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通过嫁接栽培的新会驳枝柑属于有性生殖</p><p>B.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p><p>C.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p><p>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筑巢、育雏等三个阶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p><p>(2)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p><p>(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p><p>(4)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p><p>A.通过嫁接栽培的新会驳枝柑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p><p>B.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p><p>C.青蛙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C正确。</p><p>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行为,有的鸟类没有筑巢和孵卵行为,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的性别决定示意图,据图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67862915560_ST/SYS202007220719167862915560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理论上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p><p>B.由受精卵b发育的胎儿性别为男性</p><p>C.父亲产生的精子中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两种类型</p><p>D.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2)图示为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受精卵a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受精卵b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p><p>A.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A正确。</p><p>B.受精卵b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发育的胎儿性别为男,B正确。</p><p>C.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C正确。</p><p>D.由图示可知: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子一代中基因控制性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凡是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p><p>B.子一代中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p><p>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子一代中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还会遗传下去</p><p>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有时也受环境的影响。</p><p>(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p><p>A.当亲代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子一代可能会有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A错误。</p><p>B.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子一代中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B正确。</p><p>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子一代基因是杂合体,虽然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它会遗传下去,正确。</p><p>D.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xa0;B.人类的祖先是现代类人猿</p><p>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xa0;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可结合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进行分析。</p><p>(2)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p><p>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确。</p><p>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p><p>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C正确。</p><p>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时,应先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p><p>B.打篮球不慎摔倒导致骨折时,应立即在现场对骨折处进行复位</p><p>C.某人因交通意外导致腿部动脉出血时,应立即用手指、绷带等在出血点的远心端止血</p><p>D.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应尽快贴上创可贴并拨打电话“12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等。</p><p>A.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先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再用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急救,A正确。</p><p>B.骨折后不能继续运动或移动,以免再次伤害,要及时就医,B错误。</p><p>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动脉出血时,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p><p>D.擦伤皮肤有血渗出时,是毛细血管出血,贴上创可贴就可以,不需要拨打“120”,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技术中,一般不会改变生物体基因组成的一组是(    )</p><p>①发酵技术   ②扦插技术  ③杂交技术 ④转基因技术 ⑤无土栽培技术</p><p>A.①②③&#xa0;B.①②⑤&#xa0;C.③④⑤&#xa0;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这项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等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已成为解决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技术。</p><p>①发酵技术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生产出人们喜爱的风味食品和饮料,如酸奶。一般不会改变生物体基因组成,与题意相符。   </p><p>②扦插技术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一般不会改变生物体基因组成,与题意相符。   </p><p>③杂交技术是用不同品种的个体杂交获得杂交后代后,在杂交后代中选育符合要求的新品种的技术。涉及到基因重组,与题意不符。</p><p>④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涉及到基因重组,与题意不符。</p><p>⑤无土栽培是不依赖于土壤的作物栽培方式。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一般不会改变生物体基因组成,与题意相符。</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图理解</p><p>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新冠病毒到底如何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现在有许多科研人员将蝙蝠和穿山甲等动物作为重要研究对象。请依据下面图片,回答有关蝙蝠和穿山甲的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74278802724_ST/SYS202007220719174278802724_ST.001.png" width="460"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_______________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蝙蝠和穿山甲在分类上都属于哺乳动物,理由是它们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p><p>(2)蝙蝠类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上图中的蝙蝠正在花丛中吸食花蜜的同时,其实也在帮助植物_______________。科学家们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的比较,发现它们虽有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特征,得出它们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研制的雷达属于_________________学的成果。</p><p>(3)上图中的穿山甲正在吃白蚁或蚂蚁,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节肢动物的白蚁或蚂蚁都营群体生活,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行为;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胎生、哺乳    传粉    共同的祖先(或爬行动物)    仿生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社会    外骨骼    </p><p>【解析】</p><p>(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p><p>(2)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p><p>(3)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p><p>(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p><p>(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蝙蝠和穿山甲在分类上都属于哺乳动物,因为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p><p>(2)图中的蝙蝠正在花丛中吸食花蜜的同时,其实也在帮助植物传粉。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胳的比较,发现他们虽有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说明他们具有同源器官,推测这些动物是从共同的祖先(或爬行动物)进化来的。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雷达是人类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研制出来的,属于仿生技术。</p><p>(3)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消费者”。如图中的穿山甲正在吃白蚁或蚂蚁,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蚂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分析</p><p>研制疫苗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D-19)疫情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已有多款新冠疫苗获批临床研究!其中,我国陈薇院土团队牵头研发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又据网络媒体报道,3月17日,我国科学家的研究论文“ABO血型与 COVID-19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在线发表于预印本平台 medRxiv上(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并非是正式发表),该研究发现,人群中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肺炎,O型血相对风险较低,说明血型跟新冠肺炎感染之间有相关性。请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分析回答:</p><p>(1)新冠肺炎是一种具有高度_______________的传染病,此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此类病原体只能寄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p><p>(2)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的或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__________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p><p>(3)已知人类的ABO血型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类型。假如你是A型血,成年后可输给的血型是__________;假如你是O型血,是不是就不用预防新冠病毒吗?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传染性(或流行性)    新冠病毒(或新型冠状病毒)    (人或动物的)活细胞    失活    减毒    计划免疫(或预防接种)    四(或“4”)    A、AB    不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首次被发现,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对应的疫苗)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或:不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该病毒具有人群易感性]    </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p><p>(1)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新冠肺炎能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空气或气溶胶)传播。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无细胞结构,新型冠状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p><p>(2)疫苗是由低毒的、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p><p>(3)已知人类的ABO血型共有A型、AB型、B型、O型4种不同的类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所以A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也要预防新冠病毒,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首次被发现,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对应的疫苗)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探究</p><p>植物果实的表面覆盖着果皮,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果实内部的各种组织。为探究新会柑果皮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实验:取10多个新鲜的新会柑果实,用水冲洗干净并抹干后,平均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并用塑料袋分装好。A组用牙签划破柑皮,摆放在饭桌旁的果篮里;而B组不作处理,放在温度适宜的冰箱里。若干天后,观察发现A组的柑果开始腐烂,B组的柑果完好。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p><p>(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A组和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设计对照实验时应体现________________变量原则。</p><p>(3)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后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节约成本,A、B两组能否都只放一个柑果?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新会柑果实是由花中的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里面的种子由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我们吃柑肉时,剥下的柑皮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组织。柑果腐烂时,发霉柑皮上的“霉”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吗(或新会柑的果皮有保护作用吗)    不能    单一(或一个)    果皮的完整性    不能,因为探究实验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子房    胚珠    保护    青霉(或真菌)    </p><p>【解析】</p><p>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p><p>②植物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p><p>(1)因为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为探究新会柑果皮的保护作用”,所以实验问题是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吗?</p><p>(2)对照实验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要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其他条件适宜且相等,但是A组和B组的变量不唯一,A组果皮破损,处于室温条件,B组果皮不破损,处于低温条件,故不能构成对照实验。</p><p>(3)根据实验目的,应设置的单一变量是果皮的完整性。A组用牙签划破柑皮,B组不作处理,同时放在温度适宜的冰箱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选择10多个新鲜的新会柑果实,而不是一个柑果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p><p>(4)新会柑果实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里面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柑皮主要属于保护组织,起着保护作用。发霉柑皮上的“霉”是青霉,营养菌丝深入组织吸收营养,气生菌丝的作用是繁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综合应用</p><p>2019年国庆期间上映的《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艰险以及1975年再一次从北坡征服珠峰的伟大,是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登山题材电影。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登山队员的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181825492553_ST/SYS202007220719181825492553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负重攀登时,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围绕着_____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深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__________________收缩,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氧气进入肺泡后依次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壁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p><p>(3)攀登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食物具备高热量、高糖、高蛋白等特点。其中, ____________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调节糖类在体内吸收、利用和转化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成功登顶时高兴得欢呼雀跃,并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的原因是:当情绪激动时,他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特别兴奋,因而促使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p></div></div>
<div><p>【答案】关节    运动    膈肌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小肠    胰岛素    大脑皮层    </p><p>【解析】</p><p>(1)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p>(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流出,形成呼气运动。</p><p>(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p><p>(4)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p><p>(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p><p>(2)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是静脉血,含氧量低于肺泡内的含氧量,二氧化碳血液内高于肺泡内,氧气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过这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p>(3)小肠长约5-6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p><p>(4)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因而显得面红耳赤。</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江门市八级中考模拟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