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05:24

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p><p>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B.唯有葵花向日倾——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p>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的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p><p>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p><p>唯有葵花向日倾,这句话描述了向日葵的生长特点,说明了生物向日葵能对外界刺激光做出反应,B正确。</p><p>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物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说明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下一代的能力,C正确。</p><p>桂实生桂,桐实生桐,体现了亲子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氧生物学”的研究,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p><p>A.细胞膜&#xa0;B.叶绿体&#xa0;C.线粒体&#xa0;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p><p>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故A不符合题意。</p><p>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p><p>C.利用氧气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的过程,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所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氧生物学”的研究,细胞中利用氧气的结构是线粒体,故C符合题意。</p><p>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我国将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人群已达1.14亿人。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激素是(  )</p><p>A. 甲状腺激素&#xa0;B. 胰岛素&#xa0;C. 生长激素&#xa0;D. 肾上腺激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p><p>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如果口服会被消化液消化掉而失去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59195684205_ST/SYS202007220719359195684205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表示生产者进行呼吸作用固定的能量</p><p>B.该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为太阳光</p><p>C.箭头④⑤⑥⑦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循环利用</p><p>D.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p><p>A.①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A错误。</p><p>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B正确。</p><p>C.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C错误。</p><p>D.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用高倍镜观察根尖细胞时,需要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物镜</p><p>B.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p><p>C. 草履虫摄取食物后,体内会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按一定方向流动</p><p>D. 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能够在水中白由运动并摄取水中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观察根尖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清楚后再换用高倍物镜,A正确;</p><p>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B正确;</p><p>草履虫摄取食物后,体内会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按一定方向流动,C正确;</p><p>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不能够在水中自由运动并摄取水中的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下图中的哪个过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8138ec0/SYS202005251950250961140056_ST/SYS202005251950250961140056_ST.001.png" width="32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xa0;B.②&#xa0;C.③&#xa0;D.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p><p>图示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心肌细胞的原理是④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如图。本实验可以说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61147408386_ST/SYS202007220719361147408386_ST.001.png" width="256"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种子萌发需要光&#xa0;B.温度对种子萌发没有任何影响</p><p>C.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xa0;D.种子在25℃时比18℃更容易萌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A.据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的问题是温度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A错误。</p><p>B.据图可知温度影响种子的萌发,在不同温度下,从第一天到第七天,相同天数种子萌发的数量不同,B错误。</p><p>C.此题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缺少对照组,不能证明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C错误。</p><p>D.从第一天到第七天,25℃温度下的种子萌发数量均高于18℃温度下种子萌发数量,因此种子在25℃时比18℃更容易萌发,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62287681233_ST/SYS202007220719362287681233_ST.001.png" width="519"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甲中④储存营养物质</p><p>B.图乙中的①是由图甲中的②发育而来的</p><p>C.图丙的花只能自花传粉,花粉从②落到①</p><p>D.图丁中的①是我们食用的部分是由图丙的⑤发育而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是种子的结构①是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乙是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①叶、②茎、③根;图丙是花的结构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丁是果实的结构①果皮、②种子;据此分析解答。</p><p>A.图甲中④是子叶,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A正确。</p><p>B.图乙中的①叶是由图甲中的②胚芽发育而来,B正确。</p><p>C.传粉可以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两性花既可以进行自花传粉也可以进行异花传粉,图丙中的花是两性花,C错误。</p><p>D.桃子的可食用部分是①果皮,是由图丙中的⑤子房壁发育而来的,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63959699930_ST/SYS202007220719363959699930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制作装片时要用刀片迅速切割,保证切片薄切口整齐,便于观察</p><p>B.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p><p>C.与叶肉②处相比,①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p><p>D.据图可推测迎春叶片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其中①是栅栏组织,②是海绵组织,①②组成叶肉部分。</p><p>A.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时,要用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叶片,以便切出完整且较薄的横切面,A正确。</p><p>B.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表皮细胞内不含叶绿体,B正确。</p><p>C.叶片的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称为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称为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①是栅栏组织,②是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的叶绿体多,C正确。</p><p>D.大多数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据图不可推测迎春叶片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3/09/298e40aa/SYS201905130908472849786905_ST/SYS201905130908472849786905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p><p>C. 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br />(3)图中好氧细菌多,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好氧细菌少,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少。</p><p>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图中有好氧细菌,因此表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A正确;图中表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不能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错误;绿光处好氧细菌少,表明绿光处氧气少,因此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光照不同处好氧细菌的多少不同,表明光照不同产生的氧气不同,因此不同颜色光的光合作用效率不同,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为研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65220972778_ST/SYS202007220719365220972778_ST.001.png" width="411"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部分要对上下两面都遮光</p><p>B.乙装置中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p><p>C.丙装置中倒水的目的是为了排气,让气体进入试管</p><p>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甲装置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装置。乙装置是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丙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丁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装置。</p><p>A.该实验就是以“光”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因此要对叶片的上下两面都进行遮光,使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正确。</p><p>B.在光下,该装置中的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形成的,错误。</p><p>C.丙装置所示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消耗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时倒水的目的是为了将瓶内的气体排入试管,正确。</p><p>D.丁装置所示的所示的实验:燃烧的蜡烛放入瓶内后立即熄灭,说明瓶内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自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66702521292_ST/SYS202007220719366702521292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过程①发生在输卵管中</p><p>B.过程②到移入子宫前,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卵黄</p><p>C.过程③④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p>D.两个胚胎的性状极为相似,性别不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同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然后发育成为两个个体。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因此他们性别相同。</p><p>A.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而过程①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因此该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正确。</p><p>B.卵细胞有丰富的卵黄,而卵黄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因此过程②细胞分裂所需能量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正确。</p><p>C.过程③④属于胚胎发育到个体的过程,那么会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等,正确。</p><p>D.两个胚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因此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c55f2afa/SYS201905160909244536181388_ST/SYS201905160909244536181388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p><p>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p><p>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p><p>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细长,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水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同时小肠壁、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本图表示小肠绒毛结构图。小肠绒毛壁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司机被拦下做酒精呼气试验完成呼气时,膈肌应处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67953794140_ST/SYS202007220719367953794140_ST.001.png" width="88"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xa0;B.B&#xa0;C.C&#xa0;D.均有可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p><p>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图中当膈肌由状态A向状态C转换时,膈的顶部下降,因此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此时膈肌收缩,肺随胸廓的扩大而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图中当膈肌由状态C向状态A转换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完成呼气。因此,当呼气时,膈肌应处于A状态。</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p><p>A.肾小体&#xa0;B.肾小囊&#xa0;C.肾小管&#xa0;D.肾小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p><p>(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p><p>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被滤过;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所以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多处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A. 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内    B. 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p><p>C. 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    D. 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条件反射。</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能接受盲文刺激并产生冲动的是手指皮肤中的感受器,故A正确;阅读盲文属于条件反射,并且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故B错误;阅读盲文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C错误;阅读盲文需要语言中枢参与,对抽象的文字符号做出反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生态系统中,一些细菌属于消费者&#xa0;B.真菌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p><p>C.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原核生物&#xa0;D.某些细菌可产生抗生素,如青霉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A.生态系统中,一些细菌属于消费者,即寄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属于分解者,A正确。</p><p>B.真菌即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p><p>C.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C错误。</p><p>D.某些真菌可产生抗生素,如青霉产生青霉素,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初,特大蝗灾在非洲暴发并向南亚蔓延。据媒体报,南亚某国用“鸭子军队”帮助灭蝗,并取得很好战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蝗虫有三对足,有翅能飞行,属于昆虫&#xa0;B.蝗虫属无脊椎动物</p><p>C.蝗虫的运动方式有三种&#xa0;D.以鸟治虫,是仿生的成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据此答题。</p><p>A.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有2对翅能飞行,属于昆虫,A正确。</p><p>B.蝗虫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p><p>C.蝗虫的运动方式有三种:爬行、跳跃、飞行。蝗虫有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同时蝗虫可以通过振翅飞行;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爬行运动,C正确。</p><p>D.以鸟治虫属于生物防治,不是仿生的成果,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股骨头是骨坏死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严重时表现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对晚期患者普遍认为唯有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治疗方法才有效。如图甲所示为正常的髋关节,乙为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丙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71896565425_ST/SYS202007220719371896565425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图中A为关节窝,B为关节头</p><p>B.乙图中发生病变的部位为髋关节</p><p>C.置换结构的C模拟的是结构A,D模拟的是结构B</p><p>D.结构A与结构B组成的髋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起动力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p><p>A.图甲中A为关节窝,B为关节头,两者合称关节面,正确。</p><p>B.乙为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正确。</p><p>C.比较甲和丙,置换结构的C模拟的是结构A关节窝,D模拟的是结构B关节头,正确。</p><p>D.结构A与结构B组成的髋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起支点的作用,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p><p>B.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p><p>C. 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p><p>D. 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A正确;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社会行为往往有明确的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C正确;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发现,人的酒量大小与基因有关;若体内缺乏某种显性基因(用B表示),会导致酒精的彻底分解受阻而易脸红,这样的人酒量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喝酒易脸红的人基因型为bb</p><p>B.喝酒不易脸红的人的基因型一定是BB</p><p>C.该事例表明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片段</p><p>D.若某人喝酒易脸红,则其父母必有一方喝酒易脸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判断生物的相对性状依靠表现规律来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题中显性基因为B,显性性状为“酒量大,喝酒不易红脸”;隐性基因为b,隐性性状为“酒量小,喝酒易脸红”。</p><p>A. 若体内缺乏某种显性基因(用B表示),会导致酒精的彻底分解受阻而易脸红,这样的人酒量较小。由此可见:喝酒易脸红的基因是bb,A正确。</p><p>B. 喝酒不易脸红的人的基因是BB或Bb,可见喝酒不易脸红的人能够产生一种配子或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B错误。</p><p>C. 该事例不能表明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片段,只能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p><p>D. 喝酒易脸红的基因是bb,其父母的基因可能都是Bb,表现为喝酒不易脸红;也可能都是bb,表现为喝酒易脸红,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p><p>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p><p>②菜豆种子繁殖成植株</p><p>③试管婴儿的诞生</p><p>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①④&#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p><p>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是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直接长成新个体。②菜豆种子繁殖成植株是有性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③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这个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①④属于无性繁殖,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p><p>A. 20条+X&#xa0;B. 20条+Y&#xa0;C. 20对+XX&#xa0;D. 21条+X</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成对,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每对体细胞的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因此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成单,是体细胞的一半。</p><p>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为XY时,是男性,性染色体为XX时,是女性。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时,是雄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时,是雌性。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产生的生殖细胞是21条,那么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条+X。A符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与运用的生物技术匹配正确的是(  )</p><p>A.制造酶制剂﹣﹣发酵技术</p><p>B.抗冻番茄的培育﹣﹣杂交技术</p><p>C.太空椒﹣﹣转基因技术</p><p>D.脱病毒植株培养﹣﹣无土栽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p><p>A.制造酶制剂用到微生物的发酵,与发酵有关,属于发酵技术,正确。</p><p>B.抗冻番茄的培育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错误。</p><p>C.太空椒运用的是太空育种(基因突变),错误。</p><p>D.培养无病毒植株利用的是组织培养技术,不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双黄连口服液”部分说明书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75720806893_ST/SYS202007220719375720806893_ST.001.png" width="394" height="2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双黄连口服液为非处方药</p><p>B.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治疗新冠肺炎</p><p>C.双黄连口服液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可以大量服用</p><p>D.市面上有多个牌子的双黄连口服液,买越贵的越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标志位Rx,必须由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药物“双黄连口服液”属于非处方药,A正确。</p><p>B.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双黄连口服液用于病毒性感冒,服用“双黄连口服液”不可以治疗新冠肺炎,B错误。</p><p>C.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因此应该按照“用法与用量”服用,C错误。</p><p>D.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 书”。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p><p>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p><p>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p><p>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p><p>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p><p>A.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故A错误。</p><p>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组成,所以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病毒内,故B错误。</p><p>C.伊蚊是传播黄热病病毒的媒介生物,属于传播途径,所以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故C正确。</p><p>D.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所以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为某地区男性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图,分析该图得出正确的信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77301355408_ST/SYS202007220719377301355408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2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吸烟的多少对肺癌的发病率影响小&#xa0;B.吸有过滤嘴的香烟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p><p>C.吸烟主要影响的是神经系统&#xa0;D.吸烟有助于提高记忆力,集中注意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吸烟的危害。解答时可以从吸烟对呼吸系统、对他人的危害、长期吸烟的危害方面来切入。</p><p>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成正比例的关系,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②吸非过滤嘴的烟比过滤嘴的烟引起肺癌发病率要高,由此吸有过滤嘴的香烟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吸烟主要影响的是呼吸系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赛前早餐要以清淡为主;赛中要调整好呼吸,注意补充水分;赛后要迅速保温、补水等。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78222452589_ST/SYS202007220719378222452589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氧气进入循环系统时,氧气透过___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一过程的原理是_____,一共穿越了_____层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经过的主要路径依次是_____(填选项)。</p><p>a.左心室 b.肺静脉  c.主动脉  d.左心房  e.各级动脉</p><p>A.a→b→c→d→e</p><p>B.b→d→a→c→e</p><p>C.c→e→d→a→b</p><p>D.e→d→c→b→a</p><p>(2)肾脏中有百万个肾单位,在每一个肾单位里,葡萄糖从中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_____→_____→毛细血管。</p><p>(3)甲图中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_____(填序号)和⑤。</p><p>(4)人体主要通过消化系统摄入营养物质,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特别迅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补充_____和钙。</p><p>(5)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写出其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答两点即可)。</p></div></div>
<div><p>【答案】肺泡    气体扩散    两    B    肾小囊    肾小管    ④    蛋白质    小肠细长(5﹣6米);小肠内表面积大(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p><p>【解析】</p><p>此题综合考查了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循环、呼吸和排泄的有关知识以及学生的试图能力。从甲图可以看出,①表示吸气,②表示呼气,③表示排遗,④表示排尿,⑤表示排汗,ad表示二氧化碳,cd表示氧气。</p><p>(1)氧气进入循环系统时,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一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实现的,一共穿越了两层细胞即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p><p>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78222452589_DA/SYS202007220719378222452589_DA.001.png" width="505" height="2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综上图分析可知,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肺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所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经过的主要路径依次是b肺静脉→d左心房→a左心室→c主动脉→e各级动脉。</p><p>(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葡萄糖从中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毛细血管。</p><p>(3)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④尿液和⑤汗液。</p><p>(4)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磷等丰富的食物,即人体主要通过消化系统摄入营养物质,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特别迅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p><p>(5)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植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p><p>(1)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_____因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_____环境。</p><p>(2)澳大利亚的原有植物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_____,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的关系是_____。(填选项)</p><p>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p><p>(3)这段材料说明我们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影响本地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了_____多样性、_____多样性和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它的主要措施是_____。</p><p>(4)请写出这个资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    影响    B    A    物种    基因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仙人掌→昆虫    </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据此解答。</p><p>(1)仙人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因此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生物因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仙人掌)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植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说明仙人掌也能影响环境。</p><p>(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生活在一起时为争夺阳光、水分、空间而竞争属于竞争关系;昆虫吃仙人掌,因此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捕食关系。</p><p>(3)这段材料说明我们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影响本地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p>(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上述材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仙人掌→昆虫。</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得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关于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疫情,你了解多少呢?请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p><p>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大小约120纳米、具有类似王冠外形的病毒,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得疫情快速爆发。疫情严重期间,政府要求市民居家生活,杜绝聚集,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p><p>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注射疫苗是一种很常见的措施。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冠疫苗: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据报道,目前我囯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此次试验将志愿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经过筛选和体检后,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抵御病毒了。</p><p>(1)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构成,病毒营_____生活。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p><p>(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哪些?_____。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具体做法是什么?_____(回答三个即可)。</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RNA或核酸)    寄生    非特异免疫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隔离治疗新冠患者、消毒、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加强营养(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p><p>【解析】</p><p>(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组成。</p><p>(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p><p>(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隔离治疗新冠患者、消毒、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加强营养(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金鱼藻是悬浮于水中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植物体从种子发芽到成熟均没有根。叶轮生,边缘有散生的刺状细齿;茎平滑而细长,可达60厘米左右。金鱼藻多年生长于小湖泊静水处,曾经于池塘、水沟等处常见,可做龙虾饲料。</p><p>(1)从分类学的角度看金鱼藻属于_____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p><p>(2)金鱼藻可以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_____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氧气。</p><p>(3)为研究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课外小组的同学们选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同学们按照图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即在量筒内加入250mL清水和一段新鲜的金鱼藻,然后将该装置置于离台灯(冷光源)不同距离处分别进行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e1e39994/SYS202007220719382896468314_ST/SYS202007220719382896468314_ST.001.png" width="97"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实验初始时,实验装置与台灯的距离为20cm,之后的每组实验,依次将实验装置向台灯移近5cm。通过调节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改变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实验过程中,计数1min内_____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观察记录每组实验结果,连续统计3次,将3次测得的数据取_____,主要是为了避免_____。记录数据在下表中。</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7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28.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cm)</p></td><td style="width:16.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width:54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width:54.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5</p></td><td style="width:33.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28.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的气泡数(个/min)</p></td><td style="width:16.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8</p></td><td style="width:1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3.6</p></td><td style="width:54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7.0</p></td><td style="width:54.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1.8</p></td><td style="width:33.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3.4</p></td></tr></table><p>&#xa0;</p><p>②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p><p>(4)光合作用强度除了受光照强度影响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_____。(写出三种因素即可)</p></div></div>
<div><p>【答案】被子    二氧化碳    光照强度    释放的气泡数    平均值    实验误差    光照强度    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加    二氧化碳、水、温度    </p><p>【解析】</p><p>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p><p>(1)金鱼藻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草本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叶轮生,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无花被;可做猪、鱼及家禽饲料,以全草入药。</p><p>(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金鱼藻可以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p><p>(3)①光源与植物越远,植物接受的光量越少,光源与植物越近,植物接受的光量越多;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改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越强,释放的氧气越多,放出的气泡数也越多,反之则越少;因此可以计算一定时间内释放的气泡数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常采用的措施是取多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p><p>②本实验以光照强度为变量,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装置离光源越近,释放的气泡数越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加。</p><p>(4)光合作用的强度除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外,还受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水等因素的影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梅州市八级中考模拟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