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04:09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30/08/6e433c33/SYS201911300805370746953687_ST/SYS201911300805370746953687_ST.001.png" width="523" height="2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p><p>B. 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p><p>C. 纸盒底部都铺细干土</p><p>D. 10只鼠妇太多了,改成2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的是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水。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水是惟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p><p>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小明所要探究的是“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水,就要设置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所以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某生物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设计。底部应一半是湿土一半是干土形成对照,为了避免偶然性,用2只鼠妇太少,10只鼠妇不需修改,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目的是保持变量唯一,此修改是正确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玉米种子结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cb18ea3/SYS201904220922202591758953_ST/SYS201904220922202591758953_ST.001.png" width="520"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p><p>B. 制作口腔皮细胞装片时选用图乙中的清水</p><p>C. 图丙中的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②处不变蓝</p><p>D. 要使图1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如图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生理盐水;碘液遇淀粉变蓝;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目镜是5×,物镜是40×,所以放大倍数是5×40═200倍,A错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状,B错误;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图中的①是胚乳,内含丰富的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色。②是子叶,不含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C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使图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p>B.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p><p>C.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p><p>D. 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不是分裂的结果,A错误;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B正确;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要进行复制,使新产生的细胞含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C错误;细胞的分化不仅形态还有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组织在胃中不存在的是(   )</p><p>A.上皮组织&#xa0;B.保护组织&#xa0;C.神经组织&#xa0;D.结缔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据此作答。构成人体的组织主要有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p><p>胃的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最里面的胃腺上皮属于上皮组织,胃能收缩和舒张,有肌肉组织,胃的内外布满了血管和神经,血管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其中胃里不存在的是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人体不含有),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成一株小麦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下列关于小麦的结构或物质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p><p>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小麦个体</p><p>B.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小麦个体</p><p>C.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小麦个体</p><p>D.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器官、组织、小麦个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之间的关系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由器官组成植物体。</p><p>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分子结构是螺旋形。基因控制遗传信息,是有遗传功能的DNA片段;DNA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一株小麦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小麦的个体,小麦的结构或物质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是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小麦个体。</p><p>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①衣藻②马尾藻③酵母菌④草履虫⑤变形虫⑥蚜虫⑦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p><p>A. ①③④⑤⑦    B. ①④⑥    C. ④⑥⑦    D. ②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①衣藻、③酵母菌、④草履虫、⑤变形虫、⑦眼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②马尾藻、⑥蚜虫的身体由多个细胞构成,属于多细胞生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f695e14/SYS201808081132385439200404_ST/SYS201808081132385439200404_ST.001.png" width="111"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叶芽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枝条</p><p>B.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p><p>C.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生长</p><p>D.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叶芽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枝条,A正确;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B正确;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C错误;绿色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临沂)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p><p>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p><p>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p><p>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p><p>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p><p>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p><p>C、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错误;</p><p>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xa0;&#xa0;&#xa0;&#xa0;)</p><p>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p>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阳光、空气、水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只是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B正确;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p><p>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p><p>D.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沙蒿在西北干旱的土壤中生长,表明沙嵩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且能固沙,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p><p>B.海洋生态系统被喻为“绿色水库”</p><p>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D.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p><p>A生物圈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A错误。</p><p>B被喻为“绿色水库”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故B错误。</p><p>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C正确。</p><p>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D错误。</p><p>所以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p><p>C.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p><p>D.油松与樱桃相比,最主要不同之处是樱桃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p><p>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故A正确。</p><p>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故B正确。</p><p>C、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C错误。</p><p>D、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樱桃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故D正确。</p><p>所以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麦播种后如果大雨连绵,会出现缺苗的现象,原因主要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p><p>A. 空气    B. 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有生命力的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播种后大雨连绵,使土壤中的空气大量减少,种子不能正常萌发。因此小麦播种后大雨连绵,会很难全苗,原因主要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p><p>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xa0;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p><p>C.地壳变迁造成的&#xa0;D.人类乱砍滥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乱砍滥伐,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p><p>A. 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p><p>B. 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p><p>C. 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p><p>D.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移栽秧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而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A不符合题意;<br />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因为合理密植是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B符合题意;<br />早春温度还较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C不符合题意;<br />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在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070311216134_ST/SYS202007200608070311216134_ST.001.png" width="236"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它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p><p>(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中含有液泡、细胞壁和_____。</p><p>(3)具有保护细胞内部,且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③    细胞膜    </p><p>【解析】</p><p>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观图可知: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壁、③是细胞膜、④是细胞质、⑤是叶绿体、⑥是线粒体。</p><p>(1)结构①的名称是细胞核,里面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p><p>(2)植物细胞相比于动物细胞,其内特有的结构有液泡、细胞壁和⑤叶绿体。</p><p>(3)③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把细胞内部和细胞外部环境分隔开,并且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图一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体内总能量,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072002987571_ST/SYS202007200608072002987571_ST.001.png" width="393"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图一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螳螂和黄雀是_____关系。</p><p>(2)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p><p>(3)若图二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蝉所在最短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2    捕食、竞争    自动调节能力    黄雀    </p><p>【解析】</p><p>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 →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注意每条食物链的最后一个必须是最高级消费者。</p><p>(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图一中共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绿色植物→蝉→黄雀→蛇。由此可见:螳螂和黄雀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p><p>(2)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p><p>(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图二中的能量从多到少依次是甲、乙、丙、丁。因此四种生物体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与食物链绿色植物→蝉→黄雀→蛇对照,可见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黄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甲是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073574536086_ST/SYS202007200608073574536086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0/06/00516d98/SYS202007200608073574536086_ST/SYS202007200608073574536086_ST.002.png" width="247"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_____构成雌蕊(填序号),此桃花授粉后,_____能发育成种子;_____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p><p>(2)图乙中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①②③(或①②③④)    ④    胚珠    ③    子房    10    胚乳    </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花的结构及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区别。分析甲图可知: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④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p><p>(1)图甲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构成雌蕊,此桃花授粉后④胚珠能发育成种子;③子房会发育成果实,一旦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p><p>(2)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10 胚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0/09/d140d0e6/SYS201909100931421654827896_ST/SYS201909100931421654827896_ST.001.png" width="474"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研究人员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测得某植物一天中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并绘制成曲线如图甲,甲图是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AB段表示植物正在进行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p><p>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p><p>(2)甲图中C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________________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p><p>(3)某同学栽培了一株新植物如乙图所示,他去掉了植物的多数叶片,这样做的目地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__________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甲图中E点的出现也是植物为防止水分的散失,植物叶片中的____________闭合,从而影响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导致植物各项生理作用减弱。</p></div></div>
<div><p>【答案】A    等于    蒸腾    气孔    </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p><p>(1)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图甲中AB表示植物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p><p>(2)甲图中C点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平衡。</p><p>(3)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树时去掉部分叶片移栽,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树苗的保水能力。在光照过强的情况下,分布在叶片表皮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二氧化碳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七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