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初二结业测试模拟大考卷(二) 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是病毒的特征的是( )</p><p>A. 由细胞构成 B. 能遗传变异 C. 能生长 D. 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靠从这些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一旦离开了活的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p><p>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故A符合题意;</p><p>B、病毒是生物,能遗传变异,故B不符合题意;</p><p>C、病毒是生物,能生长,故C不符合题意;</p><p>D、病毒是生物,能繁殖后代,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p><p>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p><p>科学探究的过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科学探究过程</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基本要求</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提出问题</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出假设</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制定计划</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拟定计划;②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施计划</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得出结论</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达和交流</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p></td></tr></table><p>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制定计划。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的写法准确的是( )</p><p>A. 草→羊→狼 B. 草→兔→狼→细菌</p><p>C. 兔→狐→细菌 D. 阳光→草→昆虫→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羊、狼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A正确;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不正确;兔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不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D不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p><p>A.水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p><p>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A.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地理因素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前者又可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后者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B.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p><p>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p><p>A.以目镜的倍数为准 B.以物镜的倍数为准</p><p>C.目镜与物镜的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的倍数之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镜头及其放大倍数,据此分析解答。</p><p>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是放大物像。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因此,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故A、B、D错误,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p><p>A.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p><p>C.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有两个: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p><p>植物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叶的表皮细胞和根的细胞内就没有叶绿体;但所有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因此蚕豆的根细胞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而叶的细胞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四种植物中,具有根、茎、叶,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001.png" width="102"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002.png" width="64"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003.png" width="78"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SYS202007220720210611935019_ST.004.png" width="10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p><p>A.图A表示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但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A符合题意。</p><p>B.图B表示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B不符合题意。</p><p>C.图C表示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用孢子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p><p>D.图D表示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用种子繁殖后代,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很多农作物享誉全国,比如水稻.大豆等等。你知道它们的营养物质分别贮存在( )</p><p>A. 胚 子叶 B. 子叶 胚乳 C. 胚乳 胚 D. 胚乳 子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其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br />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水稻和大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胚乳和子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p><p>A.根 B.根系 C.根尖 D.根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根属于器官,并且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正确;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和徐根系,所以根系不是器官,B错误;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所以根尖不是器官,C错误;根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不是器官,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朵花由花到果实的发育经历的生理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p><p>A. 受精→传粉→开花→果实 B. 受精→开花→传粉→果实</p><p>C. 开花→受精→传粉→果实 D.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141637606573_DA/SYS201910200811141637606573_DA.001.png" width="36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一朵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所以一朵花由花到果实的发育经历的生理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经过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下图)。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主要是因为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72ca444/SYS201901041727085318741875_ST/SYS201901041727085318741875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氧气太多 B. 缺乏二氧化碳</p><p>C. 缺水 D. 温度太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而该实验装置中,在密闭的玻璃瓶内放了氢氧化钠,由于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玻璃瓶内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了,这样的话,玻璃罩内的叶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整片叶都不变蓝。</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p><p>A.其他动物的入侵 B.生活环境发生变化</p><p>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自然条件: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据此解答。</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是</p><p>A. 卵巢、输卵管、子宫 B. 卵巢、阴道、子宫</p><p>C. 输卵管、子宫、卵巢 D. 卵巢、子宫、子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br />(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胚胎与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发育,成熟之后,分娩产出。产生卵细胞的场所,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4/08/ddb11242/SYS201911040809341889768257_DA/SYS201911040809341889768257_DA.001.png" width="384" height="2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因此,人体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卵巢、输卵管、子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是</p><p>A.糖类、脂肪、蛋白质 B.糖类、脂肪、无机盐</p><p>C.糖类、脂肪、维生素 D.糖类、脂肪、纤维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p><p>A.鼻 B.喉 C.气管 D.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p><p>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等构成的肺,其中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肺能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p><p>A.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p><p>B.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p><p>C.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p><p>D.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p><p>(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p><p>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2/08/f8935192/SYS201912020806150087863535_DA/SYS201912020806150087863535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3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图片的一个视野图(④指血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8/10/94209519/SYS201807181006469979860848_ST/SYS201807181006469979860848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p><p>B. ②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p><p>C. ③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p><p>D.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据此解答.</p><p>解:A、①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p><p>B、②是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明显增多,以尽快消灭侵入人体的病菌;而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过少引起的,B错误;</p><p>C、③是血小板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C错误;</p><p>D、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①红细胞,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排泄,可以排出体内的物质不包括</p><p>A、食物残渣</p><p>B、代谢废物</p><p>C、二氧化碳</p><p>D、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检中心对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时,得到甲、乙两种成分的数据(见下表),甲、乙分别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14685599412_ST/SYS202007220720214685599412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p><p>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p><p>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尿液中都不含有蛋白质;在血浆和原尿中都含有而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故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p><p>A. 大脑 B. 脊髓 C. 脑干 D. 心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p><p>A、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皮层的表面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它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A错误;</p><p>B、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包括灰质和白质,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B错误;</p><p>C、脑干中有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一旦损伤会危及生命,所以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C正确;</p><p>D、心脏是人的内脏器官,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刻缩回手,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p><p>A.感受器 B.效应器 C.反射弧 D.神经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p><p>(2)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p><p>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兴奋,A不符合题意。</p><p>效应器的作用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p><p>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叫反射弧,C符合题意。</p><p>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搭配合理的是</p><p>A.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p><p>B.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p><p>C.脚气病——缺维生素A</p><p>D.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B正确;</p><p>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缺少含碘的无机盐,B错误。</p><p>维生素B1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B1,就会患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等维生素缺乏症,C错误。</p><p>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酸雨对麦苗生长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配制三种不同酸性程度的酸雨溶液,每天用等量的三种酸雨溶液分别浇灌长势相同的三组麦苗,每组麦苗20株,观察并记录麦苗生长的差别。要达到实验的探究目的,上述实验需要修改的是 ( )</p><p>A.三种酸雨溶液的浇灌应有差别 B.每组所观察的麦苗总数应该用2株</p><p>C.应该设置浇灌清水的空白对照组 D.观察酸雨浇灌的各组麦苗的时间应有差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A.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麦苗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其它条件应相同,三种酸雨溶液的浇灌应一样,不符合题意。</p><p>B.如果每组所观察的麦苗总数用2株,2株具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要用多用几株如20株,不符合题意。</p><p>C.对照实验,要有对照组,因此应该设置浇灌清水的空白对照组,符合题意。</p><p>D.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麦苗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其它条件应相同,用酸雨浇灌各组麦苗的时间应相同,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环节动物的身体出现了分节现象。动物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 )</p><p>A.有利于灵活地运动 B.有利于呼吸和生殖</p><p>C.有利于美观 D.有利于人类的利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身体分节,可以增加它运动的灵活性,使转换方向比较灵活。</p><p>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加运动的灵活性,使转换方向比较灵活。与呼吸和生殖、美观、利于人类的利用无关。</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p><p>A.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 体表有外骨骼</p><p>C. 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D. 足和触角分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A不符合题意;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共同特点,C符合题意;节肢动物的触角和足也分节,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p><p>A.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B.鲤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p><p>C.家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D.猎豹体表被毛,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鱼类的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p><p>(2)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3)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p><p>(4)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p><p>A.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错误。</p><p>B.鲤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正确。</p><p>C.家燕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正确。</p><p>D.猎豹属于哺乳动物,体表有毛,具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 )</p><p>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p><p>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家燕筑巢”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飞鸽传书”,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后天学习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p><p>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所以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一种 ( )</p><p>A.绝对平衡 B.动植物的数量相对平衡</p><p>C.动态平衡 D.永久的平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被破坏而失去平衡,动、植物的数量也不会相等,植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草食动物的数量,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肉食动物的数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p><p>A.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有细胞壁</p><p>C.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细胞内无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结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结构、营养特点与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扮演消费者。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肺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p><p>A.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B.十分微小,没有细胞结构</p><p>C.可以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可以在空气中独立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p><p>A B.病毒结构极其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体积非常微小,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B正确。</p><p>C.病毒能够寄生在人体内,并在人体内繁殖,C正确。</p><p>D.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不能独立生活,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分类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p><p>B. 同科单位比同种单位的生物具有更多的共同特征</p><p>C. 同纲单位的生物比同科单位的生物数量少</p><p>D. 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如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他们相似程度多,亲缘关系就近。</p><p>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故A正确;同科单位比同种单位的生物具有更少的共同特征,故B错误;同纲单位的生物比同科单位的生物数量多,故C错误;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9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澳大利亚特有的啮齿类动物珊瑚裸尾鼠已灭绝,这是第一种因全球气候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p>A.人为活动大大加速物种灭绝</p><p>B.我国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不会面临威胁</p><p>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p><p>D.人们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森林,使动物失去栖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等知识分析解答。</p><p>A.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正确。</p><p>B.我国虽然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但不加以保护,同样会面临威胁,错误。</p><p>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是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出现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正确。</p><p>D. 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人们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森林,使动物失去栖息环境,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下列植物产生新植株的方式与该种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27597226482_ST/SYS202007220720227597226482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小麦种子繁殖 B.苹果嫁接繁殖</p><p>C.竹地下茎繁殖 D.月季枝条扦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p><p>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p><p>A. 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是有性生殖,所以用小麦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p><p>B. 苹果嫁接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p><p>C. 竹地下茎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p><p>D. 月季枝条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p><p>马铃薯块茎发芽后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新的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所以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精鸡蛋能发育成小鸡的结构是( )</p><p>A. 卵白 B. 卵壳 C. 卵壳膜 D. 胚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不能发育成小鸡,A错误;卵壳具有保护作用,不能发育成小鸡,B错误;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不能发育成小鸡,C错误;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小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p><p>A. 体细胞 B. 受精卵 C. 生殖细胞 D. 胚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的是 ( )</p><p>A.精子 B.卵细胞 C.体细胞 D.不能确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p><p>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双眼皮(由A基因控制)对于单眼皮(由a基因控制)是显性,一对新婚夫妻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则他们未来的孩子( )</p><p>A. 可能是单眼皮 B. 可能是双眼皮</p><p>C. 一定是单眼皮 D. 一定是双眼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对新婚夫妻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因此他们的孩子都是双眼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3f726cc3/SYS201904161037257901844491_DA/SYS201904161037257901844491_DA.001.png" width="36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据推测,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p><p>A.氧气 B.甲烷 C.氨气 D.氢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p><p>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上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p><p>A. 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是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p><p>B. 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p><p>C. 工业区的桦尺蛾体色深色居多,这是被煤烟熏黑的结果</p><p>D.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眼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A错误;<br />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不是农药长期作用的结果,B错误;<br />工业区桦尺蛾体色深色居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br />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与鹰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鹰的锐利目光同样是与野兔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野兔不具有保护色便容易被鹰吃掉,鹰没有锐利的目光就不易发现野兔,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就形成了,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p><p>A. 水传播与饮食传播 B. 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p><p>C. 饮食传播与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与接触传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据此答题。</p><p>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会再患麻疹,这属于( )</p><p>A. 自然免疫 B. 特异性免疫</p><p>C. 非特异性免疫 D. 人工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p><p>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如得过麻疹的人不再得麻疹,麻疹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抗体仍然存留体内,以后就不在感染麻疹。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OTC”表示的含义是 ( )</p><p>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消炎药 D.止痛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非处方药(简称OTC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p><p>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OTC药,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下列关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你不认同的是 ( )</p><p>A.按时作息,合理膳食 B.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悦</p><p>C.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D.参加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p><p>通过分析可知:按时作息,合理膳食、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悦、参加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饭后吸烟,其危害性更强,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32201819282_ST/SYS202007220720232201819282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__________ ,消费者是 __________ 。(填图中对应的字母)</p></div></div>
<div><p>【答案】A C (或 B 和 C ) </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组成了食物链。</p><p>图中的A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是生产者;B和C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所以B和C是消费者;D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D是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和动物、植物细胞图。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请比较三个图并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aaed7e91/SYS202007220720233342769205_ST/SYS202007220720233342769205_ST.001.png" width="580"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传播途径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疾病属于 __________ 传染病。抗生素对于SARS病毒不起作用,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并给予最好的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____ 。我们开窗通风预防“新冠肺炎”,这种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__________ 。</p><p>(3)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_____ 等微生物,而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__________ 。</p><p>(4)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 __________ 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无细胞结构 呼吸道 抗生素杀灭不了病毒,只能对付敏感的细菌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细菌 新型冠状病毒(或病毒) 基因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由题意可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抗生素对于“SARS”病毒不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杀灭不了病毒,只能对付敏感的细菌。</p><p>(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并给予最好的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开窗通风预防“新冠肺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3)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等微生物,对病毒不起作用。而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所以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p><p>(4)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遗传(基因)多样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