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在受精完成后,继续发育的是( )</p><p>A. 雄蕊 B. 子房 C. 萼片 D. 花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认识及形成.花在受精后,胚珠继续发育形成种子,子房壁继续发育果皮,最终形成果实.</p><p>解: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589987394044_DA/SYS201901041718589987394044_DA.001.png" width="249"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所以,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切取一段玫瑰的枝条,插入湿润的沙土中,这种繁殖方法属于 ( )</p><p>A.压条 B.组织培养 C.嫁接 D.扦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p><p>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因此,切取一段玫瑰的枝条,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不久,枝条下端萌发出新的根,这种繁殖方法属于扦插。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来的,在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p><p>A. 幼虫期 B. 卵期 C. 蛹期 D. 成虫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p><p>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在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幼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属于生物相对性状的是 ( )</p><p>A.狮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B.豌豆的圆粒和黄粒</p><p>C.玉米的高茎和矮茎 D.狗的长毛和卷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总和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p><p>A、狮、猴是两种生物,因此“狮的长毛和猴的短毛”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p><p>B、圆粒是种子的形状,黄粒是种子的颜色,圆粒和黄粒不是相对形状,B错误。 </p><p><br />C、“玉米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p><p>D、“狗的长毛和卷毛”, 长毛和卷毛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些特定性状,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p><p>A.DNA</p><p>B.基因</p><p>C.蛋白质</p><p>D.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基因,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p><p>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4/08/7ddeef7c/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4/08/7ddeef7c/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002.png" width="132"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4/08/7ddeef7c/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003.png" width="124"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4/08/7ddeef7c/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SYS202001040810260350364927_ST.004.png" width="124"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A选项的图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p><p>A. 2N→2N→2N B. 2N→N→N C. N→2N→N D. 2N→N→2N</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p><p>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5/08/05e9449d/SYS201907150811288004817872_DA/SYS201907150811288004817872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马 B. 果蝇 C. 向日葵 D. 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p><p>A.阴囊和阴道</p><p>B.输精管和输卵管</p><p>C.睾丸和卵巢</p><p>D.附睾和子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病难治而且危害大,下列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p><p>A.血友病 B.唐氏综合征</p><p>C.夜盲症 D.色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p><p>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唐氏综合症、血友病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夜盲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不属于遗传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感病毒不断产生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种变异属于 ( )</p><p>A.退化 B.有利的变异</p><p>C.不利的变异 D.由于用药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变异是指亲子间与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p><p>流感病毒不断产生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种变异有利于流感病毒的生存,因此属于有利的变异。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进化顺序中错误的是 ( )</p><p>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p><p>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可以从生物进化的历程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生物进化树解答。</p><p>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原始生命。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体、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含有叶绿体、能自养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从生物进化树可见,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动物。 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因此进化顺序错误的是D. 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始祖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p><p>A. 鱼类和两栖类</p><p>B. 鱼类和爬行类</p><p>C. 爬行类和鸟类</p><p>D. 爬行类和哺乳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通过始祖鸟化石,能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就是说通过始祖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爬行类和鸟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科学家推测,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分别是 ( )</p><p>A.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B.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p><p>C.都是原始海洋 D.都是原始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 )</p><p>A.生殖和发育 B.生存斗争</p><p>C.适者生存 D.遗传和变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生殖和发育不是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错误的是( )</p><p>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p><p>C. 由水生到陆生 D. 个体由小到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br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都是生物进化趋势;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个体由小到大”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所以有关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错误的是个体由小到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技术中,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是 ( )</p><p>A. 发酵技术 B. 克隆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扦插技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但是不属于动物繁殖技术,A不符合题意;“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B符合题意; 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动植物在媒 体上常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能够改变动植物的基因,C不符合题意;扦插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但属于植物的繁殖技术,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胡萝卜素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生产出了“黄金大米”,这种生物技术属于( )</p><p>A.仿生 B.嫁接 C.转基因 D.发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的技术。</p><p>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黄金大米”主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胡萝卜素基因转入到水稻细胞中而获得。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环境能影响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p><p>“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陆地生态系统</p><p>C. 生物圈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岩石圈表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俣病是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小鱼→大鱼”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p><p>A.水草 B.大鱼 C.小鱼 D.蜻蜓的幼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富集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p><p>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在“水草→虾→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大鱼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最多。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p><p>A.保护生物数量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p><p>C.保护生物的种类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谓稳定,指的是物种和数量的相对稳定,只有D图中的狼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 )</p><p>A.包装生活垃圾 B.不处理就扔掉</p><p>C.打结后再扔掉 D.经回收再利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叫做白色污染。</p><p>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叫做白色污染。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容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家实施“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所以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使用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经回收再利用。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p><p>A.我们的学校 B.卧龙山公园里的所有生物</p><p>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D.涪江中的鱼类和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p>A、我们的学校,既包括学校所有的环境,又包括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正确。</p><p>B、卧龙山公园里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B错误。</p><p>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错误。</p><p>D、涪江中的鱼类和水,只包括了部分生物和部分非生物,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使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 ( )</p><p>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p><p>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所有的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分解者促进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对如图四种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其中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d2cccf5a/SYS201905050927584828730532_ST/SYS201905050927584828730532_ST.001.png" width="235"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甲、丁、乙、丙 D. 甲、丙、丁、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br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br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图中:甲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乙是鱼类,丙是鸟类,丁是节肢动物昆虫。因此四种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甲、丁、乙、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成堆的灰烬,有被烧过的动物骨骼、木头等,这说明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p><p>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猿人是猿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还不能称之为现代人,能直立行走,所以属于直立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东海钓鱼岛是中国的,岛上经常刮大风,岛上生存着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p><p>A.无翅或残翅昆虫更能适应环境 B.有翅昆虫全被刮没了</p><p>C.有翅昆虫被天敌捕食 D.无翅或残翅昆虫繁殖能力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p>由于东海钓鱼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常常被风吹到海水中被淹死,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那些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后,岛上的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增多。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表明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更能适应东海钓鱼岛经常刮大风的环境。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部分生物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3/06/be535c19/SYS202007230608013015782748_ST/SYS202007230608013015782748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是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它的起点是__________。</p><p>(2)甲、乙两图中生物发育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在图丙中,供给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是_________。</p><p>(4)丁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法是嫁接,操作时应将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将基因组成是AA的芒果枝条①,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所结芒果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应该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两者都有变态发育过程 卵黄 形成层 AA </p><p>【解析】</p><p>此题可根据生物的生殖、发育、鸟卵的结构和嫁接的特征等分析解答。图甲是青蛙发育过程图,图中①是受精卵,②是蝌蚪,③是幼蛙,④是成蛙;图乙是昆虫发育过程图,图乙中①是幼虫,②是受精卵,③是成虫,④是蛹;图丙是鸟卵结构图,1是卵壳,2是系带,3是卵白,4是卵黄膜,5是胚盘,6是气室,7是卵壳膜,8是卵黄;图丁是植物嫁接图,①是接穗,②是砧木。</p><p>(1)图甲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它的起点是①受精卵;其幼体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发育成青蛙后,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2)甲图中的青蛙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乙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两者都有变态发育过程。</p><p>(3)在图丙中,供给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是8卵黄,卵黄位于鸟卵的中央,呈黄色。(4)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AA的芒果枝条作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应该和接穗的一样,即AA型接穗的性状,因此所结芒果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应该是A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这对夫妇男为有酒窝,女为无酒窝,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3/06/be535c19/SYS202007230608014826506929_ST/SYS202007230608014826506929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B过程叫_________,后代个体具有_________的遗传物质。</p><p>(2)已知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所生女孩无酒窝,则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p><p>(3)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有酒窝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p><p>(4)若母亲实施了有酒窝美容手术,这种性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受精 亲代双方 Bb 25% 不能 </p><p>【解析】</p><p>生物体内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生物体内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者一个显性,一个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如果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为隐性性状。</p><p>(1)观察图示可知:B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受精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发育成的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物质。</p><p>(2)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是显性性状,则无酒窝由隐性基因b控制,是隐性性状。这对夫妇男为有酒窝,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女为无酒窝,基因组成是bb。若所生女孩无酒窝,则女孩的基因组成为bb,而她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因此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3/06/be535c19/SYS202007230608014826506929_DA/SYS202007230608014826506929_DA.001.png" width="254"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3)根据(2)的遗传图解解答过程可知: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有酒窝的几率是50%,同时人的性别遗传过程生男生女的机会各是50%。所以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有酒窝男孩的几率是50%×50%=25%。</p><p>(4)通过手术变成有酒窝,而体内控制有酒窝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她的有酒窝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其原因是她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关系图,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3/06/be535c19/SYS202007230608016748701292_ST/SYS202007230608016748701292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和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若此简图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者。</p><p>(2)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__者。</p><p>(3)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若草遭到破坏,各生物数量会受到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相对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p><p>(5)图中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 环境 非生物 分解 草 生产 5 草→鼠→蛇→鹰 自动调节 捕食和竞争 </p><p>【解析】</p><p>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非生物因素和分解者。</p><p>(2)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有机物含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有机物含量越少。因此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草,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p><p>(4)兔和鼠直接以草为食,正常情况下,若草遭到一定的破坏,直接受到影响的生物有兔和鼠;经过一段时间后,各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又恢复相对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5)图中,鹰既捕食鼠,也捕食蛇;蛇以鼠为食,鹰和蛇之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