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p><p>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p><p>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生物都能繁殖,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丽用显微镜观察黄瓜果肉细胞时,发现有多个气泡影响观察。为找到较好的观察视野,正确的做法是</p><p>A. 擦拭物镜 B. 转动反光镜 C. 移动载玻片 D. 调节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如果发现有多个气泡影响观察,由于气泡主要是存在于装片上,因此应移动装片,寻找没有气泡的清晰物像进行观察。擦拭物镜只是可以去除污点;调节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等操作,只是改变视野的明暗和物像的清晰度,不能去除气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生态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p><p>B.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p><p>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弱</p><p>D. 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即包括此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如一块麦田,一片草原等都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p><p>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故A错误;生态系统即包括此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B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故C错误;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 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p><p>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参与脂肪的消化</p><p>C. 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D. 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不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而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p><p>蛋白质在开始在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所以牛奶主要含蛋白质,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故A正确;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了物理性消化,故B正确;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不能为身体提供能量,故C错误;淀粉开始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所以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38103286428_ST/SYS201910230809338103286428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④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p><p>B. 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p><p>C.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p><p>D. 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反应式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38103286428_DA/SYS201910230809338103286428_DA.001.png" width="302"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分析可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④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故A错误;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故B正确;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故C错误;如果过度密植,植物的枝叶会互相遮挡,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过多的被呼吸作用所消耗,所以会造成作物减产,其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77c1413/SYS201712302327099333338559_ST/SYS201712302327099333338559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p><p>B.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p><p>C.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p><p>D.图中最短的食物链为:阳光 → 草→兔→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故A错误;蛇和鹰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故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没有分解者,故C错误;食物链没有非生物因素,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根起固着作用</p><p>B.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靠叶吸收水和无机盐</p><p>C. 苏铁属于裸子植物,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p><p>D. 蒲公英属于被子植物,植株矮小是因为体内没有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p><p>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故A错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有了茎、叶的分化,靠茎、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B正确;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有了根、茎、叶和种子的分化,无真正的花和果实,靠种子繁殖,故C错误;蒲公英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并且体内输导组织发达,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用气囊辅助呼吸</p><p>B. 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p><p>C. 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属于两栖动物</p><p>D. 鲫鱼体表有鳞片,通过鳍的摆动产生游泳的动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鸟类体温恒定,肺后面有气囊,有辅助呼吸的作用。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据此答题。</p><p>山雀属于鸟类,体温恒定,气囊辅助进行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飞行生活,故A正确;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故B错误;海龟属于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虽然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但不属于两栖动物,故C错误;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躯干和尾的摆动产生游泳的动力,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p><p>A. 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p><p>B. 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p><p>C. 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p><p>D. 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球迷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这种反应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关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47502725160_ST/SYS201910230809347502725160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脱臼是指①从④滑脱出来。 B. ②和⑤使关节更加牢固</p><p>C. ③是关节囊 D. ④是关节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47502725160_DA/SYS201910230809347502725160_DA.001.png" width="229"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p>脱臼主要是指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滑出,此时关节无法正常活动,故A正确;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使关节运动灵活,故B错误;③是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故C错误;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④关节窝组成,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每条染色体上包含许多个DNA分子</p><p>B. 男性可产生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p><p>C. 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p><p>D. 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故A错误;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故B正确;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故C错误;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并且是特定的,成对的,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无机物可以合成简单有机物</p><p>B. 胚胎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p><p>C.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p><p>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大气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不是原始海洋,故A错误;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故B错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故C正确;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p><p>A. 朋友间发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p><p>B. 焚烧不可降解的塑料等垃圾</p><p>C. 火力发电厂将废气高空排放</p><p>D. 加速私家车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是最终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方法。</p><p>朋友间发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故A正确;焚烧不可降解的塑料等垃圾,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故B错误;火力发电厂将废气高空排放,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故C错误;私家车的发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泪液、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p><p>B. 计划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C. 一般来说,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会再患这种病</p><p>D. 人体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肾脏、扁桃体等</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56090938150_DA/SYS201910230809356090938150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泪液、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溶解,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A正确;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一特定的传染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水痘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水痘病毒的抗体,抗体和水痘病毒结合后,水痘病毒失活被吞噬细胞吞噬,水痘病毒被消灭后,抗体还会存留,因此当再有水痘病毒侵入时,抗体立即发挥免疫作用,因此就不会患水痘了。所以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会再患水痘,故C正确;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故D错误。故选A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A为植物细胞模式图,B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58281245196_ST/SYS201910230809358281245196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图中植物细胞有,而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壁、③叶绿体、[   ]______。</p><p>(2)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能进行运动、呼吸、消化、生殖等多项生命活动。其体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是[   ]______。 </p><p>(3)在草履虫的培养液中滴加红墨水,几分钟后,取一滴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最有可能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⑤ 液泡 ④ 细胞核 食物泡 </p><p>【解析】</p><p>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同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p><p>(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同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因此,A图中植物细胞有,而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p><p>(2)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能进行运动、呼吸、消化、生殖等多项生命活动。其体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是④细胞核。</p><p>(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红色墨水,墨水会随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因此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熟的生物个体能繁殖后代。C图和D图是与生物生殖发育有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61034746758_ST/SYS201910230809361034746758_ST.001.png" width="450" height="2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C图中,当桃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花被展开,露出花蕊。这时,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____上。在黏液的刺激下,花粉开始萌发,长出____,它穿过雌蕊,到达子房,释放出精子,完成受精作用,结出果实和种子,这就是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p><p>(2)D图中,___将来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___(填序号)提供。</p></div></div>
<div><p>【答案】① 柱头 花粉管 ⑤ 胚盘 ②③ </p><p>【解析】</p><p>发育成熟后,花药里的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内部,释放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称为受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p><p>(1)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为: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的胚珠,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因此,在C图中,当桃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花被展开,露出花蕊。这时,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在黏液的刺激下,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它穿过雌蕊,到达子房,释放出精子,完成受精作用,结出果实和种子,这就是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p><p>(2)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部位。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因此,D图中,⑤胚盘将来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②卵白和③卵黄提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64167279548_ST/SYS201910230809364167279548_ST.001.png" width="367"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的器官是[ ]_______。</p><p>(2)肾单位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p><p>(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丁大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_______。</p><p>(4)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重吸收作用。重吸收的物质除了大部分的水,还有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2 输尿管 6、7、8 6 肾小球 无机盐 </p><p>【解析】</p><p>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p><p>(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因此,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2输尿管输送尿液,3膀胱储存尿液,4尿道排出尿液,所以人体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的器官是2输尿管。</p><p>(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因此,肾单位的结构包括6肾小球、7肾小囊、8肾小管。</p><p>(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若发现某人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和红细胞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和红细胞,此蛋白质和红细胞随尿排出。因此,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丁大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6肾小球。</p><p>(4)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重吸收作用。重吸收的物质除了大部分的水,还有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66689633852_ST/SYS201910230809366689633852_ST.001.png" width="507"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人一氧化碳中毒,吸入一氧化碳后首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_(填序号)</p><p>(2)②所代表的气体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中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p><p>(3)血液经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后,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血液在两条循环途径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________→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p></div></div>
<div><p>【答案】B 线粒体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心室 </p><p>【解析】</p><p>心脏有四个腔:B左心房、A右心房、D左心室、C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3/08/01eda909/SYS201910230809366689633852_DA/SYS201910230809366689633852_DA.001.png" width="340"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p><p>(1)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所经过的路线是:一氧化碳→呼吸道→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B左心房。</p><p>(2)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②所代表的气体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p><p>(3)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分析可知,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有两个,一个是肺周围毛细血管,一个是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流进肺部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肺泡除外)、肝脏、心脏上的组织细胞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血液经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后,发生的变化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p>(4)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血液在两条循环途径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