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殖过程不受水限制的植物是</p><p>A.紫菜 B.月季花 C.石松 D.葫芦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各种环境中。</p><p>在自然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为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各种环境中。</p><p>题干中,月季花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而紫菜是藻类植物,葫芦藓是苔藓植物,石松是蕨类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下才能完成。故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适合在水中生活的特征不包括</p><p>A.身体呈流线型 B.有比哺乳类更为发达的神经系统</p><p>C.体表覆有鳞片 D.身体两侧有侧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类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p><p>①形态: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减小运动时的阻力。</p><p>②运动: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动力。</p><p>③呼吸:用鳃呼吸。</p><p>④协调:胸鳍、腹鳍能维持鱼体平衡,尾鳍决定鱼体运动的方向。</p><p>⑤感知: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线叫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是感觉器官。</p><p>ACD、由分析知,鱼类的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身体两侧有侧线,都属于适合在水中生活的特征,不符合题意。</p><p>B、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有比鱼类更为发达的神经系统,叙述错误,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生从未靠鰓呼吸的动物是</p><p>A.狼 B.青蛙 C.鲤鱼 D.蟾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p><p>(2)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p><p>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呼吸。青蛙和蟾蜍均属于两栖动物,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狼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用肺呼吸。故一生从未靠鳃呼吸的动物是狼。</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p><p>A.鼠 B.大雁 C.金鱼 D.蝙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p><p>(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p><p>(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p><p>ABD、鼠和蝙蝠是哺乳类、大雁是鸟类,它们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都属于恒温动物,不符合题意。</p><p>C、金鱼是鱼类,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变温动物,因此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金鱼,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生物分类有等级大小之分</p><p>B.将生物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并加以利用</p><p>C.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比豹与喜鹊的亲缘关系要近</p><p>D.生物分类只需要根据形态结构就可以完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p><p>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正确。</p><p>B、将生物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并加以利用,B正确。</p><p>C、豹与虎都属于哺乳纲,而喜鹊属于鸟纲,所以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比豹与喜鹊的亲缘关系要近,C正确。</p><p>D、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是主要的分类依据,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过有性生殖,马和驴产下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p>A.马有生殖能力,骡没有生殖能力 B.马和骡都有生殖能力</p><p>C.马没有生殖能力,骡有生殖能力 D.马和骡都没有生殖能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做起来有些难度,主要原因是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些模糊并且超纲。如果细读揣摩题干,意在考查“物种”这个概念。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p><p>因为不同种生物存在生殖隔离,若强行杂交,则产生的受精卵等发育会有各种障碍,所以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如果不考虑生物个体存在的生理缺陷,比如基因突变或者其他变异导致的生物个体不育,同种生物有性生殖的后代一般都具有繁殖能力。马和驴不属于同种动物,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不具有生殖能力。因为物种的定义就是可以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痰火草的花非常漂亮,叶子扁宽,贴地而生。在众多植物中,痰火草看上去很普通,但它可以预防癌症,这体现了生物的</p><p>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观赏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直接价值指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等;生物体的间接价值,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气候的作用,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碳氧平衡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红杉树提炼强效抗癌药物紫杉醇,将来利用这些野生生物改良品种方面有重要作用等。</p><p>由分析可知,在众多植物中,痰火草看上去很普通,但它可以预防癌症,这是痰火草的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不包括</p><p>A.偷猎 B.过度砍伐森林 C.火山爆发 D.给珍稀动物做标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A、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例如人类的乱砍乱伐,滥捕滥杀(偷猎)使生物多样性受到明显的威胁,导致生物而死亡,A不符合题。</p><p>B、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B不符合题意。</p><p>C、火山爆发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因素,C不符合题意。</p><p>D、给珍稀动物做标记不会威胁生物多样性,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马和始祖鸟化石分别证明了</p><p>A.不同种和同种生物间可以进化 B.都证明不同种生物间可以进化</p><p>C.同种和不同种生物间可以进化 D.都证明同种生物间可以进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马最原始时就像狐狸那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肢体都有了较大变化,最重要的是挖掘到的化石能够证明这种变化是连续的,因此马化石研究的成果是同种生物从古代到现代的进化的最有力的证据。</p><p>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证明了不同种生物间可以进化,可见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如古代鱼类物进化为原始两栖类,古代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爬行类,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原始鸟类。进化为原始哺乳类的是</p><p>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古代鸟类 D.一些古代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p><p>如图生命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4/06/e59ad7a4/SYS202007240607139259104762_DA/SYS202007240607139259104762_DA.001.png" width="320" height="3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p>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 _________ 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作为补充保护措施,_______也很重要。</p></div></div>
<div><p>【答案】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p><p>【解析】</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异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p><p>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同时,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组讨论时,有四位同学分别说猫属于哺乳纲、猫科、食肉目、动物门。请你按照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对它们进行排列 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p><p>【解析】</p><p>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答题。</p><p>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基本分类单位。猫的分类地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猫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_____多样性、_______多样性和 ______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类型的多样性构成了___________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物种 生态系统 遗传 生态系统 </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分别为细菌、真菌和植物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病毒结构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4/06/e59ad7a4/SYS202007240607143603374638_ST/SYS202007240607143603374638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d为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根据结构特点判断a,b、c所属的生物类型。a是 ____b是 ____ ,c是 ____ </p><p>(2)与d相比,a、b、c都没有的结构是 _____ 因此它们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3)a图中序号为3的结构是 ____ , 从这个结构看它属于___ 细胞。</p><p>(4)C由 ____ 外壳和内部____构成。</p></div></div>
<div><p>【答案】细菌 真菌 病毒 叶绿体 DNA集中区域 原核 蛋白质 遗传物质 </p><p>【解析】</p><p>图中a是细菌,b是酵母菌,c是病毒,d是植物细胞。</p><p>(1)图中a是细菌,具有1荚膜、2细胞壁、3DNA集中区域、4细胞质、5细胞膜、6鞭毛;b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c是病毒,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是植物细胞。</p><p>(2)与d相比,a、b、c都没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因此它们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p><p>(3)a是细菌,图中序号为3的结构是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从这个结构看它属于原核细胞。</p><p>(4)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距今大约54亿年前出现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当今动物所在的大部分门类,都在那个时候“唰”地一下冒了出来。</p><p>长久以来,展现寒武纪生物风貌的最著名的两个“化石宝库”,莫过于自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云南澄江生物群。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寒武纪化石群吗?</p><p>2007年夏季,西北大学的张兴亮教授带领科学考察团队,来到湖北宜昌的长阳地区附近进行野外踏勘。挖掘工作进行了仅仅半小时左右,张兴亮教授就发现了第一块化石——来自寒武纪的林乔利虫(这块化石展示出非常精细的结构细节,包括大量附肢)。接下来的数年中,一块又一块珍稀的化石标本也相继被挖掘出来。因为该化石群位于湖北清江与丹江河交汇处,于是就被命名为“清江生物群”。</p><p>目前,研究人员在清江生物群中一共发现了4351件标本。其中包括了一些极其罕见的动物种类和首次面世的新物种。通过鉴定和分类,将这些动物分为109个属,包括101个后生动物属和8个藻类属新发现的属种占据了总量的53%,无论是新属种比例还是物种多样性比例,都远超现今发现的其他地点的同类型化石库。</p><p>与此同时,各类化石尤其是软体类化石的保存的完整情况也令人惊叹。比起遭受了变质作用的布尔吉斯页岩,以及遭受风化作用的澄江生物群,“清江生物群”中的化石的原始状态得到了更为充分地保留。这种“高保真”的化石群,几乎刷新了人们对化石保存程度的认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4/06/e59ad7a4/SYS202007240607145575421743_ST/SYS202007240607145575421743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据推测,清江生物群曾经应该生活在远离海岸的、较深的水域中,被带到了风暴难以达到的海面之下。它们在厌氧环境中被快速埋藏,避免了外界环境的扰动和其他生物的破坏。</p><p>这里的挖掘工作仍将继续,相信在未来,清江动物群一定涌现出更多的奇妙发现。</p><p>请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完成以下题目</p><p>(1)关于生物进化人们掌握了大量证据,其中_____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是科学家视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和清江生物群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三大宝库的重要原因。其中,最能体现寒武纪生物群面貌的化石群是 _______ </p><p>(2)从张兴亮教授发现的林乔利虫化石的描述来看,林乔利虫属于____</p><p>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扁形动物 D、两栖类</p><p>(3)与乔利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____</p><p>A、青蛙 B、苍蝇 C、蜗牛 D、珊瑚</p><p>(4)资料中为我们展现了五幅被挖掘出来的化石图。从所属类群上考虑,以下化石特殊的一幅是____</p><p>A、分枝藻类化石 B、新藻类化石 C、罗纳虫化石</p><p>(5)每一块化石上的生物,从分类等级上来说都属于 ________-----生物分类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p>(6)关于清江化石群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p><p>A、经过一定的自然界作用,化石有可能被破坏原貌</p><p>B、清江化石群的高保真与形成时特殊的环境有关</p><p>C、清江化石群的挖掘并未结束</p><p>D、无脊椎动物不可能形成化石</p><p>(7)资料中看不出的是_____</p><p>A、我国为“寒武纪爆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p><p>B、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p><p>C、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p><p>D、清江化石群中既有植物的化石,也有动物的化石</p></div></div>
<div><p>【答案】化石 清江化石群 A B C (物)种 D C </p><p>【解析】</p><p>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数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p><p>(1)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化石直接反应了生物的存在、生物的结构、生物的生活特点。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据资料可见:清江化石群最能体现寒武纪生物群面貌的化石群。</p><p>(2)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足、触角、附肢均分节。乔利虫这块化石展示出非常精细的结构细节,包括大量附肢,可见林乔利虫属于节肢动物。</p><p>(3)乔利虫属于节肢动物。选项中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苍蝇属于节肢动物,C蜗牛属于软体动物,D珊瑚属于腔肠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p><p>(4)图片中的AB都属于植物化石,而C罗纳虫化石属于动物化石。可见C是特殊的一幅。</p><p>(5)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p><p>(6)据推测,清江生物群曾经应该生活在远离海岸的、较深的水域中,被带到了风暴难以达到的海面之下。它们在厌氧环境中被快速埋藏,避免了外界环境的扰动和其他生物的破坏。这里的挖掘工作仍将继续,相信在未来,清江动物群一定涌现出更多的奇妙发现。无脊椎动物能形成化石,如林乔利虫化石,可见D错误。</p><p>(7)A、据资料可见:我国为“寒武纪爆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A正确。</p><p>BC、林乔利虫属于节肢动物,是比较低等的生物,可见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B正确;C错误。</p><p>D、研究人员在清江生物群中一共发现了4351件标本。其中包括了一些极其罕见的动物种类和首次面世的新物种。通过鉴定和分类,将这些动物分为109个属,包括101个后生动物属和8个藻类属,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的化学结构于1955年由英国的科学家桑格测定。桑格因此在195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p><p>1959年另一位英国著名科学家在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评论文章中预言:“人工合成胰岛素还有待于遥远的将来”。然而在1958年的上半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科技人员提出研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一意义重大、难度很高、国际上还没有人开始研究的基础科研项目</p><p>氨基酸是构成牛胰岛素的原料之一,在生物化学家沈昭文的指导下,氨基酸的生产工艺建立起来,胰岛素B链中几个小片段人工合成完成。在此同时,按照设计的方案,其他工作也都在探索中进行。</p><p>1965年,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我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科学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是揭示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可喜的一大步。</p><p>请根据以上资料,参与以下讨论:</p><p>(1)英国著名科学家在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评论文章中预言:“人工合成胰岛素还有待于遥远的将来。”这对于有意探索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各国科学家来看,在当时意味着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 ?而从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科技人员毅然提出研究“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来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倾向性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 </p><p>(2)有关牛胰岛素,文中提到它的原料之一氨基酸,米勒实验证明生命起源的第 ______ 步是由______________ 转变为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p><p>(3)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牛胰岛素这种蛋白质分子的成功证明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中的第 __________ 步是可能发生的。</p><p>(4)除了化学演化学说,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还有很多。但无论哪种观点都必须有充分的____来支持,这有待于现在的科学家及未来的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去研究发现,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p></div></div>
<div><p>【答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能不能在当时(条件下)实现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能在当时实现 一 无机分子(原始大气) 二 证据 </p><p>【解析】</p><p>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p><p>(1)据资料可见:对于有意探索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各国科学家来看,在当时意味着一个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能不能在当时条件下实现?由此做出假设: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能在当时实现。</p><p>(2)米勒的模拟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p>(3)牛胰岛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牛胰岛素,由此可见:有机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有机物是由可能的。此项成功也就很好证明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中的第二步是可能发生的。</p><p>(4)由资料可见:米勒的模拟实验和我国合成牛胰岛素等科研成果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因此,除了化学演化学说,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还有很多。但无论哪种观点都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校园内有月季花、松树、法国梧桐、槐树等多种多样的植物。道路两旁的冬青是一类开花植物,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荜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干后呈红褐色,有光泽。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p><p>在绿化带、树干、墙角、楼房或石块的上面,我们发现了许多矮小的植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它们的叶多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茎和叶内都没有输导组织。</p><p>除了植物,动物也不少。花园中有飞舞的蝴蝶、蜜蜂,有忙碌的蚂蚁。树上有穿梭其间的麻雀、灰喜鹊等。刨开花园里的湿土,还能看到蚯蚓。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体表湿润。</p><p>通过校园内生物的观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冬青属于在现存植物中占有绝对优势的 _______ 植物,因为它具有_____ 和_____这两个器官。</p><p>(2)第二段话中提到的矮小植物属于_____植物,它对 _____气体十分敏感,可以作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p><p>(3)蝴蝶、蜜蜂、蚂蚊等都有两对翅,三对足,具体来看它们属于________ </p><p>(4)从结构特点上看,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动物</p><p>(5)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校园生物体现了___________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被子 花 果实 苔藓 有毒 昆虫 环节 生物/遗传/物种 </p><p>【解析】</p><p>(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每个细胞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没有根,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的包被。</p><p>(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1)资料中的冬青有花和果实,可见冬青属于被子植物。</p><p>(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茎叶的分化,苔蘚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蘚植物当作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p>(3)蝴蝶、蜜蜂、蚂蚁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具有两对翅、三对足。</p><p>(4)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p><p>(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因此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校园生物体现了生物/遗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