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8:58:51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三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植物的尸体过一段时间就会不见了,其原因是(&#xa0; )</p><p>A.被土壤吸收&#xa0;B.被其他动物吃掉了</p><p>C.被水冲走了&#xa0;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据此解答。</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动植物的尸体过一段时间就会不见了,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英很喜欢吃奶奶家的板栗、甜玉米、蕨菜和银杏,她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她不可能得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p><p>A.板栗&#xa0;B.玉米&#xa0;C.蕨菜&#xa0;D.银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p><p>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题中的板栗、甜玉米和银杏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而蕨菜则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她不可能要到蕨菜的种子。</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进化历程中,爬行动物要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    )</p><p>A.用肺呼吸&#xa0;B.有四肢&#xa0;C.体外有鳞片&#xa0;D.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A、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成体也用肺呼吸,A错误。</p><p>B、爬行动物能在地上爬行,两栖动物也能在陆地上爬行,如蝾螈,B错误。</p><p>C、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陆生,而两栖动物水陆两栖,C错误。</p><p>D、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长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动物,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晋江沿海常现海豚踪迹,引起同学们对其“身世”的兴趣。下列动物与海豚亲缘关系最近的是</p><p>A. 鲨鱼    B. 娃娃鱼    C. 鳄鱼    D. 鲸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鲨鱼属于鱼类,娃娃鱼和鳄鱼是两栖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海豚也是哺乳动物,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鲸鱼与海豚亲缘关系最近.</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p><p>A.环节动物&#xa0;B.节肢动物&#xa0;C.两栖动物&#xa0;D.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p><p>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是(    )</p><p>A.荚膜&#xa0;B.芽体&#xa0;C.芽孢&#xa0;D.孢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当外界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存时,细菌会形成能抵抗高温、低温、干旱等恶劣环境的休眠体以渡过恶劣环境,这个休眠体叫做芽孢,据此答题。</p><p>A、荚膜属于细胞的结构,起保护作用,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也不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p><p>B、D、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而芽体是酵母菌和水螅繁殖后代过程中形成的幼体,B、D不符合题意。</p><p>C、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增厚,且不易透水,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又会萌发成一个新个体,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侵入人体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xa0;B.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p><p>C.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xa0;D.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p><p>(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p><p>流感病毒体积非常微小,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p><p>流感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正确。</p><p>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动物病毒,C正确。</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细胞结构可表示为(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6/06/a4b3e9c9/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001.png" width="87"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6/06/a4b3e9c9/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002.png" width="81"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6/06/a4b3e9c9/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003.png" width="87"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6/06/a4b3e9c9/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SYS202007260607077519899320_ST.004.png" width="85"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解答即可。</p><p>A、图示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A图是酵母菌,A不符合题意。</p><p>B、B图是衣藻,属于单细胞的植物,B不符合题意。</p><p>C、C图中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属于植物细胞,C不符合题意。</p><p>D、蚕是动物,D图中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为动物细胞,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明明妈妈养了一只波斯猫,欢欢爸爸养了一只德国大狼狗,乐乐爷爷养了几箱小蜜蜂,天天外婆养了一群下蛋的老母鸡,如将这4种动物放于相同的分类等级,该分类等级应该是(  )</p><p>A.界&#xa0;B.门&#xa0;C.目&#xa0;D.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如果将猫、犬、蜜蜂、鸡放于相同的分类等级,该分类等级应该是动物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试验田中的杂交水稻成为冬季大棚中的明星,它是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才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下列科学家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p><p>A.海尔蒙特&#xa0;B.恩吉尔曼&#xa0;C.普里斯特利&#xa0;D.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家的相关事迹,思考解答。</p><p>A、海尔蒙特是比利时化学家,生物学家,医生。他在化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从而成为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转变时期的代表人物,A错误。</p><p>B、恩吉尔曼是德国科学家,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错误。</p><p>C、普里斯特利是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批评家,1929年出版代表作流浪汉小说《好伙伴》,1931年与诺布洛克合作将其改编成同名剧本,后又拍成影片,并于1974年改编为音乐剧,于是成为当时最有吸引力的剧作家之一,C错误。</p><p>D、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田里有许多种蔬菜,反映出生物物种多样性;同时辣椒也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体现出(     )</p><p>A.物种的多样性&#xa0;B.基因的多样性&#xa0;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xa0;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的。</p><p>田里有许多种蔬菜,反映出生物物种多样性,同时辣椒也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体现出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同时还表明生物具有变异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长在我国南部常绿阔叶林中的红豆杉,千百年来未被人们注意,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从中发现了具有治疗乳腺癌功效的紫杉醇,从而备受瞩目。结合这一事实,以下态度正确的是(   )</p><p>A.关爱身边的生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xa0;B.一些无名植物和动物对人类价值不大</p><p>C.生物自生自灭,人类无所作为&#xa0;D.人类现有认识足以评价各种生物的生存价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p><p>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生长在我国南部常绿阔叶林中的红豆杉,千百年来未被人们注意,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从中发现了具有治疗乳腺癌功效的紫杉醇,从而备受瞩目。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可见:关爱身边的生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全部属于我国的特产珍稀动物的是(  )</p><p>A.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企鹅</p><p>B.白唇鹿、扭角羚、中华鲟、大熊猫</p><p>C.猕猴、黑颈鹤、大熊猫、扬子鳄</p><p>D.扬子鳄、黑颈鹤、褐马鸡、猕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金丝猴、丹顶鹤、朱鹮、扬子鳄、大鲵等。</p><p>A.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企鹅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故A错误。</p><p>B.白唇鹿、扭角羚、中华鲟、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故B正确。 </p><p>C.黑颈鹤、大熊猫、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猕猴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猴,也称为猢狲,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故C错误。</p><p>D.扬子鳄、黑颈鹤、褐马鸡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猕猴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猴,也称为猢狲,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p><p>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p><p>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p><p>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我国物种多样性、裸子植物的丰富性、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减少方面来切入。</p><p>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在全世界现存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我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约占世界种数的14%,A正确。</p><p>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B正确。</p><p>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我国生物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多达17300余种,占我国高等植物种数的57%以上。脊椎动物中特有种占10.5%,C正确。</p><p>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如水葫芦自1901年作为牲畜饲料引进我国以来,现已分布在从华北到华南17个省份的河道、湖泊和池塘中,覆盖率高达100%,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滇池周围日益干旱,气候调节功能大减。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亿至10亿元人民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p><p>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p><p>B.生存斗争推进生物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p><p>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p><p>D.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p><p>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故A正确</p><p>B、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生物进化的动力,B正确。</p><p>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p><p>D、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新的“超级细菌”时有出现,已经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这是由于(    )</p><p>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降低&#xa0;B.抗生素引发了人体的过敏反应</p><p>C.“超级”细菌已经变成病毒&#xa0;D.“超级”细菌产生了能抵抗抗生素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p><p>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这样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因此,近年,新的“超级细菌”时有出现,已经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这是由于“超级”细菌产生了能抵抗抗生素的变异。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xa0;B.运动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p><p>C.运动有利于动物节约能量&#xa0;D.运动有利于动物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能够依靠运动寻找和摄取食物,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后代。 据此答题。</p><p>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选项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p><p>A.动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xa0;B.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p><p>C.呼吸作用使能量释放出来&#xa0;D.所有的食物都能提供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p><p>AB、动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AB正确。</p><p>C、动物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C正确。</p><p>D、动物所摄取的各种食物成分中,糖类、脂肪、蛋白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质都能提供能量,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10米栏比赛中,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关于这时候运动员身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只有一组肌群参与了运动</p><p>B.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p><p>C.运动仅靠神经系统就能完成</p><p>D.运动除了运动系统参与外,还需要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密切配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p>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中,分别描述了两类昆虫的(    )</p><p>A.防御行为、繁殖行为&#xa0;B.觅食行为、繁殖行为</p><p>C.觅食行为、攻击行为&#xa0;D.繁殖行为、觅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可从动物各种行为的概念着手结合题意解答此题。</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攻击行为: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p><p>“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属于觅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动物行为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  )</p><p>A.研究者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p><p>B.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p><p>C.研究者是否对研究的动物施加外界的影响</p><p>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p><p>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因此,研究动物行为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研究者是否对研究的动物施加外界的影响。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的苍梧绿园始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428亩,是江苏省最大的城市生态绿地。下列关于苍梧绿园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統的是(     )</p><p>A.苍梧绿园中所有的植物&#xa0;B.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动物</p><p>C.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微生物&#xa0;D.苍梧绿园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A、苍梧绿园中所有的植物,只是生产者,没有动物、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p><p>B、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动物,只是动物,没有生产者、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p><p>C、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微生物,只是微生物,没有生产者、动物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p><p>D、苍梧绿园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即包括了苍梧绿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萤火虫能发出好看的荧光,它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p><p>A.ATP&#xa0;B.植物&#xa0;C.太阳&#xa0;D.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都是由两部分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四种成分组成: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阳光、空气和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是生物部分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p><p>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萤火虫的闪光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但是终来自于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农田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链。当地有群众大量捕捉青蛙贩卖,这样会造成的(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9/06/a2840924/SYS202004190607298781797069_ST/SYS202004190607298781797069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虫害严重,水稻减产&#xa0;B.老鼠增加,粮食减产</p><p>C.蛇的数量大大增加&#xa0;D.青蛙减少了,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正是由于这种制约,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才会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2)题干中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的量增加,水稻的数量减少,水稻减少使老鼠因缺乏食物而减少,所以蛇也减少,另外大量捕杀青蛙也导致蛇因缺乏食物而减少,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A、大量捕杀青蛙,害虫的数量增加,所以水稻虫害严重,导致水稻减产,A正确。</p><p>B、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的量增加,水稻的数量减少,水稻减少使老鼠因缺乏食物而减少,B错误。</p><p>C、捕杀青蛙,蛇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p><p>D、由于生态平衡与生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少生态平衡越不容易维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创建文明城市是赣榆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全区广大群众的共同期盼,有利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创文”和保护生物圈的是(  )</p><p>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用水</p><p>B.节能减排,少用煤作燃料,禁烧秸秆</p><p>C.工厂为节省废水处理经费,直接排放废水</p><p>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的宣传主题,逐项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这一主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很多,如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开发新能源等。</p><p>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用水,能创建生态安全文明城市,故A不符合题意<br />B、节能减排,少用煤作燃料,禁烧秸秆,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故B不符合题意<br />C、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直接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破坏生物圈。故C符合题意;<br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保护生物圈,防止环境污染。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6/06/a4b3e9c9/SYS202007260607083294864968_ST/SYS202007260607083294864968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病毒是图中的_____(填字母)。</p><p>(2)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_____,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的生殖方式是_____。</p><p>(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_____(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它需要生活在_____(有氧无氧)的环境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能分解污水中的_____;在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_____(填字母)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______。</p></div></div>
<div><p>【答案】B    细胞核    叶绿体    孢子生殖    C    无氧    有机物    D    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p><p>【解析】</p><p>(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p><p>(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p>(4)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霉菌(曲霉)。</p><p>(1)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是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p><p>(2)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是霉菌,生殖方式主要用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p><p>(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C酵母菌;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D霉菌属于真菌。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说明这些粮食、衣物和皮鞋上有霉菌滋生,“长毛”是霉菌在粮食、衣物和皮鞋上面的利用营养物质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能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 M 用铅铂套遮住,另一端 N 在光下照射。 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 M 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应舒展身体; 用电棒刺激涡虫,他的反应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棒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 100 次。第 101 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 涡虫对光的反应液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p><p>(1)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 M 端,这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______。</p><p>(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受_____控制的,由_____决定的:而“第 101 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时一种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阴暗    先天性    神经系统    遗传物质    学习    </p><p>【解析】</p><p>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1)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属于扁形动物。一端M用铅箔套遮住,因此不透光;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有光;结果发现涡虫停留在黑暗环境的数量明显多,而且呆的时间久分析实验现象从实验的进行,可看出涡虫总喜欢暗环境。</p><p>(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本能,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涡虫经过101次的重复,结果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分析实验现象由此看出,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得出结论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或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蜗牛和黄鹂鸟》这首儿歌相信你一定很熟悉,小蜗牛的执着让我们难忘。请你根据这首儿歌回答以下问题:</p><p>(1)小蜗牛的运动方式是_____,除了蜗牛外,还有很多其他动物也是用这种运动方式,请列举至少两种动物_____。</p><p>(2)黄鹂鸟在空中运动时交替使用_____和_____两种方式。</p></div></div>
<div><p>【答案】爬行    蛇和马陆    鼓翼飞行    滑翔    </p><p>【解析】</p><p>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p><p>(1)蜗牛依靠腹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由腹部肌肉做波状蠕动,缓慢爬行。因此,小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行,除了蜗牛外,还有很多其他动物也是用这种运动方式,比如蛇和马陆。</p><p>(2)鸟类飞行常用两种方式,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鸟的身体获得起飞的速度,以及上升和前进的动力,鼓翼飞行此种飞行类型为鸟类中最为常见。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可以是在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力后进行,并显示出不同幅度的波浪形飞行路线,同时滑翔也是鸟类着陆前的必要飞行方式;滑翔是飞行动物的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大型鸟类在飞行时,这两种方式是交替使用的,能用最小的能量达到最大的速度。因此,黄鹂鸟在空中运动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和滑翔两种方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螳螂外部形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17/06/dba29736/SYS202005170607178671747524_ST/SYS202005170607178671747524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这是因为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分布在_____。</p><p>(2)螳螂的运动中心是_____。这一部位有 3 对_____,从形态上看,该结构和触角都是_____的,所以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螳螂还有 2 对_____,可以飞行。</p><p>(3)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该结构可以_____,适于螳螂在干燥的陆地生活。</p></div></div>
<div><p>【答案】③    腹部    ②    胸部    足    分节    翅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p><p>【解析】</p><p>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具有三对足,一般具有两对翅,大多能够飞行,气管是昆虫呼吸的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图中:①头部、②胸部、③腹部。</p><p>(1)螳螂属于昆虫,在螳螂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螳螂体内的门户,所以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会因为不能呼吸,生命活动将会停止。</p><p>(2)螳螂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用于爬行、跳跃和飞行,并且足和翅都分节,为螳螂的运动器官。</p><p>(3)螳螂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67年,俄勒冈大学的田径赛教练包尔曼和专门研究心脏的医学家哈里斯合著的《慢跑》一书出版,大大促进了慢跑活动的普及。慢跑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0/0a5ed858/SYS202005251023048573768861_ST/SYS202005251023048573768861_ST.001.png" width="279"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p><p>(2)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右上肢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_____。</p><p>(3)图乙中,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是_____和关节腔里的_____。</p><p>(4)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部位是图乙中的[]_____。</p><p>(5)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图乙中的结构从中滑出,这种现象叫做_____。</p></div></div>
<div><p>【答案】骨    收缩    关节软骨    滑液    4关节囊    脱臼    </p><p>【解析】</p><p>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关节包括1关节软骨,2关节头,3关节腔,4关节囊,5关节窝。</p><p>(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在运动中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p><p>(2)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因此,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右上肢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3)运动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关节软骨,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关节腔内,滑液有润滑的作用,从而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因此,图乙中,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是1关节软骨和关节腔里的滑液。</p><p>(4)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因此,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部位是图乙中的4关节囊。</p><p>(5)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图乙中的结构2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滑出,这种现象叫做脱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p><p>普洱茶作为云南的一大名片而蜚声海外。其中的乔木茶生活在樟树林下,樟树能为茶树遮荫,还可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例如:樟树枝叶上的蜘蛛,捕食茶树上的小绿叶蝉等昆虫。这种普洱茶产量低但营养价值高。云南某些地方为了追求产量,砍伐树林,只种植茶树,俗称台地茶,万亩茶园常有严重的虫害,为了防止虫害常常施加农药,所以台地茶产量虽高但价值低。</p><p>(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茶树属于_______________,分解者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请写出资料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如果蜘蛛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小绿叶蝉数量会_________(选填“减少”或“增加”),但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一段时间后小绿叶蝉的数量又会趋于稳定。</p><p>(4)台地茶喷洒农药后,农药中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损害人体健康。</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细菌和真菌    茶树→小绿叶蝉→蜘蛛    增加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茶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茶树属于生产者;蜘蛛、小绿叶蝉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主要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p><p>(2)蜘蛛捕食小绿叶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蜘蛛与小绿叶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p>  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资料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茶树→小绿叶蝉→蜘蛛。</p><p>(3)如果蜘蛛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小绿叶蝉因捕食者减少而数量会增加,但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小绿叶蝉的数量又会趋于稳定。</p><p>(4)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很难被分解,无法被排出,因此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所以台地茶喷洒农药后,农药中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损害人体健康。</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三城初中八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