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鸟类运动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前肢变成翼 B.四肢变成翼 C.后肢变成翼 D.四肢变成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因种类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器官都有所不同,鸟类的运动器官是翼和足。</p><p>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生有羽毛,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宽大的翼增加了飞行的升力,适于飞行,翼是鸟的飞行器官,而不是四肢变成翼也不是后肢变成翼。鸟类还有一对足,能行走,却不是四肢变成足。可见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奔跑与行走的区别是( ) </p><p>①运动速度快 </p><p>②运动速度慢 </p><p>③四肢交替前伸和后蹬 </p><p>④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 </p><p>⑤身体腾空而起 ⑥有利于获得食物</p><p>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③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有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的方式叫行走,行走时运动速度慢,奔跑时运动速度快,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而起,行走和奔跑都有利于获得食物,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年人跌倒后易骨折,原因是老年人骨的成分中( )</p><p>A.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小 B.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大</p><p>C.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小 D.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p><p>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1/08/bbbbbea7/SYS201912210806502485109964_DA/SYS201912210806502485109964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表格中看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这样的骨弹性小,硬脆易骨折。因此老年人跌倒后易骨折,原因是老年人的骨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p><p>A. 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p><p>C. 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做“引体向上”时,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多组肌肉的协作完成,A错误;</p><p>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p><p>C、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p><p>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A. 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 B.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p><p>C. 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D.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的姿态或是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受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两种,先天性行为即是本能行为,是生来就具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在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是易消退。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训练形成的,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9/08/59d57661/SYS202002090809098466629903_ST/SYS202002090809098466629903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p><p>C. 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 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不管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管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应该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学习行为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不见得能伴随动物的一生。由此分析,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攻击行为有利于</p><p>A.个别动物的生存 B.种族延续</p><p>C.个体发育 D.控制种群数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p><p>A.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十分相似,有利于隐藏自己</p><p>B.乌鸦群鸣叫</p><p>C.两只蟋蟀在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p><p>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跑逃回洞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A.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十分相似,有利于隐藏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p><p>B.乌鸦群鸣叫,是在遇到敌害的时候,用以御敌,属于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p><p>C.两只蟋蟀在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配偶而发生的攻击行为,符合题意。</p><p>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跑逃回洞穴,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发生的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鸡是最常见的家禽,在农村被散养的居多.某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并进行了行为类型判断,存在错误的是(    )</p><p>A. 鸡经常用爪刨地找虫子吃﹣﹣取食行为 B. 公鸡每到早上5~6点会打鸣﹣﹣节律行为</p><p>C. 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社群行为 D. 两公鸡为争一只母鸡打架﹣﹣攻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p><p>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鸡经常用爪刨地找虫子吃属于取食行为,A正确;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公鸡每到早上5~6点会打鸣属于节律行为,B正确;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属于繁殖行为,不属于社群行为,C错误;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公鸡为争一只母鸡打架属于攻击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器皿外放一只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器皿,雄蚕蛾立即兴奋起来,但如果去掉雄蚕蛾的触角,重复上述实验,雄蚕蛾反应不强烈。此实验说明( )</p><p>A.雄蚕蛾的触角有感觉作用 B.外界刺激可引起动物的行为</p><p>C.雌蚕蛾能分泌气体物质 D.玻璃器皿对雄蚕蛾的感觉有遮蔽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信息交流即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p><p>A.分析实验可知,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器皿外放一只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皿,雄蚕蛾立即兴奋起来,但如果去掉雄蚕触角,重复上述实验,雄蚕蛾反应不强烈。通过对比雄蚕蛾有触角的反应和去掉触角的反应说明雄蚕蛾能通过触角的感觉作用感受到了雌蚕蛾分泌的性外激素,进而引起反应,故A符合题意。</p><p>B.此实验中雄蚕蛾有时不反应,有时反应强烈,有时反应不强烈,因此不能证明外界刺激能引起动物的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p><p>C.分析实验可知,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器皿外放一只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皿,雄蚕蛾立即兴奋起来。通过对比说明雄蚕蛾的兴奋与雌蚕蛾分泌的性外激素有关。性外激素是雌虫分泌的吸引雄虫的挥发性物质,并且具有特殊的气味,而不是气体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p><p>D.此实验中,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器皿外放一只雄蚕蛾,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皿,雄蚕蛾立即兴奋起来;去掉雄蚕触角,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皿,雄蚕蛾反应也不强烈。可见雄蚕蛾不同的反应不是因为玻璃器皿的屏障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能反应次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p><p>A. 乌鱼←鲫鱼←螺蛳 B. 水草→鲫鱼→乌鱼</p><p>C. 乌鱼←水草←草鱼 D. 水草→草鱼→鲫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根据题干的叙述,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2b31172/SYS201904240924479836252135_DA/SYS201904240924479836252135_DA.001.png" width="231"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该池塘中存在下列三条食物链:水草→草鱼;水草→鲫鱼→乌鱼;水草→螺蛳→鲫鱼→乌鱼.因此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池塘中食物链的是水草→鲫鱼→乌鱼.</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的变化(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0/08/31116726/SYS201907100809446253788863_ST/SYS201907100809446253788863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和丙数量增加</p><p>B. 丙和丁数量增加</p><p>C.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p><p>D. 乙和丁数量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因食物增加而数量增加;丁因捕食者增加而数量减少,进一步导致丙增加。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的变化乙和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包括</p><p>A.森林的盲目砍伐 B.开垦草原</p><p>C.围湖造田 D.有计划地放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切入。</p><p>A.人类对森林的盲目砍伐会引起野生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A不符合题意。</p><p>B.开垦草原会引起植食性动物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B不符合题意。</p><p>C.围湖造田会引起昆虫和一些土壤动物的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C不符合题意。</p><p>D.有计划地放牧,是合理利用,对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影响小,难使生物栖息地缩小和丧失,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是( )</p><p>A.保护珍稀动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p><p>C.为了在保护区内创造新物种 D.保护动物的栖息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见C不正确,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p><p>B.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p><p>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p><p>D.细菌和真菌分解植物遗体产生的无机物又可以被活的植物利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p><p>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B错误。</p><p>C、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有的进行无氧呼吸,如乳酸菌,C错误。</p><p>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分解植物遗体产生的无机物又可以被活的植物利用,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p><p>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一些寄生性细菌用于治疗疾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用于食品制作,生产药物,污水处理等;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使生物患病。</p><p>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p><p>B.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B正确。</p><p>C.手癣、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链球菌(细菌)能引起丹毒、猩红热等疾病,C错误。</p><p>D.科学家们利用一些寄生性的细菌和病毒来治疗疾病或防治农林害虫,如苏云金杆菌可寄生在某些害虫体内,对害虫有较强的致病力,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的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p><p>B. 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中</p><p>C. 胎儿通过脐带和乳腺从母体获得营养</p><p>D.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胎儿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p><p>B. 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p><p>C. 试管婴儿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在试管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p><p>D.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生长发育。解答时可以从人的生长发育的过程、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一旦形成,立刻进行发育(分裂),发育到12天左右囊胚进入子宫。因此受精卵在输卵管里就已经发育,故A错误;婴儿的出生不能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只是体外发育的开始;故B错误;试管婴儿是受精过程在试管内进行,胚胎的发育主要还是在母亲的子宫内进行,故C错误;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必须生活在水边,主要是因为( )</p><p>A.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p><p>B.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p><p>C.水边地形复杂,有利于隐蔽自已不被敌害发现</p><p>D.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p><p>通过分析可知,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必须生活在水边,主要是因为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母鸡“抱窝”时,经常用坚硬的喙拨动一下鸡蛋,这对鸡蛋有什么意义?( )</p><p>A.母鸡“抱窝”是一种本能 B.母鸡挑选喜欢的蛋</p><p>C.使鸡蛋的各部分受热均匀 D.母鸡数一下蛋的个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p><p>母鸡在抱窝(孵蛋)时,是用自己的体温孵蛋,鸡蛋靠近身体的一面温度较高,为使鸡蛋受热均匀,必须经常翻动。所以母鸡抱窝时,经常用喙拨动鸡蛋,这对孵化的意义是使被孵化的蛋受热均匀。</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接近于( )</p><p>A.甲 B.乙 C.丙 D.三个兼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据此答题.</p><p>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甲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甲;授以丙的花粉,经过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因此丙的遗传物质只在种子里,而不在可食用部分,即不在果肉和果皮中,所以可食用部分的性状不相似于丙。故A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p><p>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p><p>C.黄色玉米果穗上长出了红色玉米子粒 D.公鸡和老鹰的羽毛明显不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不符合题意。</p><p>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属于变异,不符合题意。</p><p>C.黄色玉米果穗上长出了红色玉米子粒,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属于变异,不符合题意。</p><p>D.公鸡和老鹰的羽毛明显不同,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差异,因此不属于变异,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p><p>①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p><p>③在体细胞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是成对的 ④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p><p>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27192980225_DA/SYS202007270607527192980225_DA.001.png" width="336"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故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基因(B)是显性,无酒窝基因(b)是隐性。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无酒窝的小孩,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p><p>A. BB和bb B. Bb和Bb C. BB和BB D. bb和bb</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2)“有酒窝基因(B)是显性,无酒窝基因(b)是隐性”,则有酒窝的基因型是BB或Bb,无酒窝的基因型是bb。</p><p>无酒窝的小孩的可以组成是bb,因此父母遗传给无酒窝小孩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3/08/e3d0e224/SYS201910030808133021545970_DA/SYS201910030808133021545970_DA.001.png" width="322"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Bb和B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p><p>B.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p><p>C.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p><p>D.人的神经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29034704406_DA/SYS202007270607529034704406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A错误。</p><p>B.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不能传给女儿,只能传给儿子,而不是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B错误。</p><p>C.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一定是1:1,C错误。</p><p>D.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所以人的神经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的白化苗是一种变异个体,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这种变异属于</p><p>A. 有利的能遗传的变异 B. 不利的能遗传的变异</p><p>C. 有利的不能遗传的变异 D. 不利的不能遗传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的白化苗,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所以属于不利变异;植物的白化苗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能有效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是</p><p>A. 遗传咨询 B. 禁止近亲结婚 C. 选择性流产 D. 以上说法均正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致病基因通过代代相传。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p><p>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班40名同学进行有关“耳垂遗传”的模拟活动。耳垂有无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蓝色、红色卡片各两张,其中蓝色卡片代表父亲,红色卡片代表母亲,两张蓝色卡片上分别写有A、a,两张红色卡片上也分别写有A、a。然后,让每个同学随机抽取一张蓝色卡片和一张红色卡片进行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卡片代表父母体内的____。</p><p>(2)若抽到两张卡片,一张写有A,另一张写有a,则子代的性状为_____。</p><p>(3)统计全班40名同学的抽取情况,预期子代无耳垂的理论值为_____。</p><p>(4)若某同学有耳垂,则他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p><p>(5)若某同学的基因型为Aa,请在下图圆圈中画出其体细胞内基因A、a与染色体的关系。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ST/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ST.001.png" width="51"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生殖细胞 有耳垂 10 AA或A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DA/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DA.001.png" width="70"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解析】</p><p>(1)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p><p>(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所以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3)“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无耳垂的基因组成为aa。</p><p>(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1)由基因的遗传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内基因的数量关系为: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由于卡片只代表一个基因,所以卡片代表的是生殖细胞。</p><p>(2)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显性性状基因表示为:AA或Aa;隐性性状基因表示为:aa。所以当基因组成为Aa时,子代的性状为有耳垂。</p><p>(3)蓝色卡片代表父亲,红色卡片代表母亲,两张蓝色卡片上分别写有A、a,两张红色卡片上也分别写有A、a。因此父母双方的基因组成都为Aa,后代的基因组成图解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DA/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DA.002.png" width="248"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无耳垂的占到25%,所以统计全班40名同学的抽取情况,预期子代无耳垂的理论值为10。</p><p>(4)从图解中看出,若某同学有耳垂,则他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p><p>(5)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因此体细胞内A、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DA/SYS202007270607531126751511_DA.001.png" width="70"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两个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也就是把小鼠变成大鼠。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下图表示实验过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7/06/8d2de82b/SYS202007270607532997945874_ST/SYS202007270607532997945874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p><p>(2)在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p><p>(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体现了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p><p>(4)由本实验可以推测: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应该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鼠的个体的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形成对照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控制性状的基因 </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超级鼠产生的过程可知,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大小。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超级鼠,而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普通鼠,通过对比可知鼠的个体的大小(性状)是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p><p>(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因此在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p><p>(3)鼠的个体的大小是由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因此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关系: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p><p>(4)在这个实验中导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得到的是超级鼠,可见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50mL牛奶煮沸,倒入一个消毒后的锥形瓶内,锥形瓶白用棉团塞紧,待牛奶冷却后,加入土壤样本(新鲜的未消毒的花园土)。每日观察牛奶的情况,共观察四天。</p><p>(1)这一实验可证明的假设是_____。</p><p>(2)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______。</p><p>(3)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p><p>(4)实验前须先将牛奶煮沸的原因是______。</p><p>(5)加入土样前,应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______。</p><p>(6)用棉团堵住锥形瓶的原因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土壤中有(无)细菌、真菌存在 将50毫升牛奶煮沸,倒入另一个经消毒后的锥形瓶内,锥形瓶口用棉团塞紧,待牛奶冷却后,加入土壤样本(新鲜的已经消毒的花园土) 为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提供有机养料 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 避免煮沸的热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 阻止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 </p><p>【解析】</p><p>(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2)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p>(1)本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究土壤中有无细菌和真菌,据此可以作出假设的是:土壤中有(无)细菌、真菌存在。       </p><p>(2)由设计实验可知:实验变量是新鲜的花园土,因此为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中的土壤样本应该是新鲜的已经消毒的花园土。</p><p>(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提供有机物。</p><p>(4)实验前须先将牛奶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排除实验外其他因素的干扰(或高温灭菌,使细菌的有无成为实验过程的唯一变量)</p><p>(5)加入土样前,应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避免煮沸的热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p><p>(6)为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因此用棉团堵住锥形瓶。</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