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海洋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p><p>A. 海蜇 B. 虾 C. 沙蚕 D. 鳄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p><p>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选项中鳄鱼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海蜇、沙蚕、虾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特征的动物是( )</p><p>A. 涡虫 B. 蝗虫</p><p>C. 水蛭 D. 蛔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扁形动物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等,据此答题。</p><p>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具有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背腹扁平的特征,A正确。</p><p>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不具有以上特征,B错误。</p><p>C、水蛭属于环节动物,不具有以上特征,C错误。</p><p>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不具有以上特征,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蝉蜕可以入药,这里讲的“蜕”其实是蝉的 (  )</p><p>A. 外骨骼 B. 内脏 C. 皮肤 D. 翅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树獭“闪电”,靠肺呼吸,胎生哺乳,它应属于(    )</p><p>A. 两栖类 B. 鱼类 C. 鸟类 D. 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p><p>根据分析可知:“树獭”这种动物具有下列特点: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热血、用肺呼吸,据此可以归类哺乳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出鱼体与流入鱼体的水相比,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是( )</p><p>A.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B.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增多</p><p>C.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D.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减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p><p>A.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p><p>B.母狼有较强的哺育能力</p><p>C.母狼对人的报复行为</p><p>D.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表明动物有哺乳后代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蜘蛛结网 B. 蜻蜓点水 C. 春蚕吐丝 D. 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解:ABC、蜘蛛结网、蜻蜓点水、春蚕吐丝,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不属于学习行为,ABC不正确;</p><p>D、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主要是为了(    )</p><p>A. 使蚯蚓运动灵活 B. 使蚯蚓能够正常呼吸</p><p>C. 使蚯蚓外表保持环状体节 D. 便于蚯蚓进行受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缝隙中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我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p><p>A. 蟋蟀 B. 血吸虫 C. 蝉 D. 金龟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一对,复眼一对,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p><p>蟋蟀、蝉和金龟子等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一对,复眼一对,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属于昆虫。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天空中飞行的蝙蝠和鸽子,有关他们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都能用肺呼吸 B.都能用肺和气囊呼吸</p><p>C.都能用器官和气囊呼吸 D.分别用肺、气囊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不同生物进行呼吸的结构不同。</p><p>蝙蝠和鸽子都能在空中飞行,但二者并不是同类。蝙蝠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鸽子是卵生,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有气囊,能储存空气,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p><p>A. 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 B. 鲤鱼、鲫鱼、草鱼、鲢鱼</p><p>C. 石斑鱼、比目鱼、鲨鱼、鲳鱼 D.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p><p>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有的体温恒定,有的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下列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p><p>A. 变色龙 B. 藏羚羊</p><p>C. 蝙蝠 D. 大山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p><p>A、变色龙是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符合题意。</p><p>BCD、藏羚羊是哺乳类、蝙蝠是哺乳类、大山雀是鸟类,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是恒温动物。</p><p> 因此属于变温动物的是变色龙。</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7/08/bb58eb08/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7/08/bb58eb08/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002.png" width="123"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7/08/bb58eb08/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003.png" width="123"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7/08/bb58eb08/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SYS202002070808290521457218_ST.004.png" width="123"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A、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的,此处是两个关节头,无关节窝,A错误。</p><p>B、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错误。</p><p>C、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正确。</p><p>D、两块肌肉中一块没有跨越关节,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p><p>B. 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p><p>C. 人的运动过程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p><p>D.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p><p>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p>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故A错误。</p><p>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多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故B错误。</p><p>C、在运动系统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肌肉提供动力,C正确。</p><p>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的说法错误,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以下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p><p>A. 蝗虫 B. 狒狒</p><p>C. 家鸽 D. 鲫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社会行为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选项中的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D鲫鱼属于鱼类,C家鸽属于鸟类,它们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学会走“T”形迷宫,而成年黑猩猩则很快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这说明(    )</p><p>A.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没有差别 B.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p><p>C. 动物的学习行为由环境因素决定 D. 动物的学习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p><p>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学会走“T”形迷宫,而成年黑猩猩则很快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就越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p><p>B. 动物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p><p>C. 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p><p>D. 动物在生物圈中只有有益的一面,没有有害的一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A正确;动物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B正确;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C正确;动物在生物圈中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一些昆虫或是鸟类会破坏庄稼,使农作物减产,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运动过程中起动力作用的是</p><p>A. 骨骼肌 B. 骨骼 C. 骨 D. 关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由骨、骨连接(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间需要交流信息,以下不能起到此作用的是( )</p><p>A. 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B. 蜜蜂的舞蹈</p><p>C. 黄蜂的警戒色 D. 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从动物的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特点方面来解答。</p><p>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长尾猴发现豹时的惊叫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快跑;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是用来吸引异性交配产卵的。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而黄蜂的警戒色是为了警戒天敌等其他动物,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天天同学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下列为细菌菌落的是( )</p><p>A. 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p><p>B. 菌落小,呈绒毛状,絮状</p><p>C. 菌落大,呈现出红、褐等颜色</p><p>D. 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p><p>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细菌菌落,A正确;菌落小的是细菌菌落,而呈绒毛状,絮状的是真菌菌落,B错误;菌落大,呈现出红、褐等颜色的是真菌菌落,C错误;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的是真菌菌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分)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p><p>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p><p>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p><p>C.青霉菌、口蘑、紫菜</p><p>D.大肠杆菌、银耳、猴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p><p>A、香菇属于细菌;根瘤菌、乳酸菌都属于细菌,A错误。</p><p>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都属于真菌,B正确;</p><p>C、青霉菌、口菇都属于真菌,紫菜属于植物,C错误;</p><p>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银耳和猴头菌属于真菌,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你认为最好应当( )</p><p>A. 把它抓作卖给餐馆供客人食用</p><p>B. 把它带回家养着观赏</p><p>C. 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p><p>D. 给它治疗,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在双双面面,如当我们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我们要给它治疗、饲养,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鸟类适于在自然环境中营飞行生活,自然界是鸟类等野生生物的家园。但不能把它直接放回大自然,因为受伤的鸟,不能飞行,不利于捕捉食物和躲避敌害,有可能被自然界淘汰掉。把它抓住卖给餐馆供客人食用或把它带回家中养着观赏等做法也都是错误的,不利于鸟类的生存。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是非题</p><p>(1)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____</p><p>(2)成群的鸭子在水中嬉戏,这属于社会行为。__</p><p>(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__</p><p>(4)河蚌的石灰质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__</p><p>(5)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又有多细胞个体。____</p><p>(6)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__</p></div></div>
<div><p>【答案】对 错 对 对 对 错 </p><p>【解析】</p><p>(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p><p>(2)社会行为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p><p>(3)昆虫特征:一般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p><p>(4)软体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p><p>(5)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酵母菌),也有多细胞个体(蘑菇、青霉、曲霉)。</p><p>(6)两栖动物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1)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细胞,在触手处极多。</p><p>(2)鸭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p><p>(3)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100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活动范围大,利于其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p><p>(4)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分泌的珍珠质能形成贝壳。</p><p>(5)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做面包、馒头时用到。大多数真菌是多细胞的,如可以食用的多种蘑菇,以及能使食品发霉的霉菌(或青霉、曲霉)等。</p><p>(6)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连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13/08/e8698b7f/SYS202002130809313158150353_ST/SYS202002130809313158150353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13/08/e8698b7f/SYS202002130809313158150353_DA/SYS202002130809313158150353_DA.001.png" width="253"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各种动物的常见代表。</p><p>常见的爬行动物:蜥蜴、蛇、龟等。</p><p>常见的腔肠动物:海蜇、水母、海葵等。</p><p>常见的节肢动物:虾、蝗虫、瓢虫、蜈蚣等。</p><p>常见的哺乳动物:鲸、马、鼠等。</p><p>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蝾螈、娃娃鱼等。</p><p>常见的软体动物:扇贝、章鱼、蜗牛等。</p><p>A、壁虎属于爬行动物;</p><p>B、海蜇属于腔肠动物;</p><p>C、龙虾属于节肢动物;</p><p>D、鲸鱼胎生和哺乳,属于哺乳动物;</p><p>E、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p><p>F、章鱼属于软体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美国西部平原的平原锄足娃,为了抵御干旱,雌蛙将卵产在大雨过后形成的小水塘中,小蝌蚪出生就争分夺秒,抢在水塘干涸之前长出四肢,以保证生存.请结合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p><p>(1)美国平原锄足蛙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可以辅助呼吸,而蝌蚪只用________呼吸. </p><p>(2)大雨过后锄足蛙产卵是对________环境适应. </p><p>(3)锄足蛙的生殖和发育是离不开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肺皮肤鳃干旱水</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p><p>(1)美国平原锄足蛙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而蝌蚪生活在水中只用鳃呼吸。<br />(2)蛙的受精过程必须在水中进行,小蝌蚪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因此大雨过后锄足蛙产卵是对干旱环境适应。<br />(3)锄足蛙的生殖和发育是离不开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美丽的南海,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利用概念图将将其中六种动物海鸥、海马、海蜇、海蟹、海螺、鲸鱼进行分类.请补充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0/08/4d95b827/SYS201905300836586473904043_ST/SYS201905300836586473904043_ST.001.png" width="411"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________;B________;</p><p>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海马 海蟹 脊柱 恒定 气囊 刺 外套膜 </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可见图中的①是脊柱。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可见图中的②是恒定,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题干中的海鸥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可见③是气囊。题干中的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有刺细胞,帮助捕食和防御敌害,可见④是刺细胞。<br />题干中的海螺的体表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可见⑤是外套膜。题干中的海马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可见A是海马。题干中的海蟹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可见B是海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戳”。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p><p>(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__。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p><p>(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__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p><p>(3)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p><p>A.中华鲟 B.海豚 </p><p>C.海龟 D.海葵</p><p>(4)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鳍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对维持海洋的__十分不利。</p></div></div>
<div><p>【答案】鳍 食物链 A 生态平衡 </p><p>【解析】</p><p>(1)鱼的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p><p>(2)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 )不断积累,使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高,叫生物的富集。</p><p>(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p>(4)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p><p>(1)鲨鱼翅在民间通常以“鱼翅”简称。鱼翅是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鱼翅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鳍切成丝干制而成,所以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鳍。鲨鱼用鳃呼吸。</p><p>(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海洋中鲨鱼处于较高的营养级别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很多。</p><p>(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鲨鱼属于鱼类,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中华鲟,它们同属鱼纲;海豚属于哺乳类,海龟属于爬行类,海葵是无脊椎动物。</p><p>(4)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滥砍滥伐和滥捕乱杀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又一个原因;外来生物入侵也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使生物的种类减少,因此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基因)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8/09/a452edea/SYS201905080915100444283535_ST/SYS201905080915100444283535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一块骨骼肌是由①________和②肌腹组成. </p><p>(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是关节.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叫________ . </p><p>(3)该图表示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③________处于舒张状态. </p><p>(4)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了冠军,场面气势恢宏,在比赛中骨骼肌受到__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________绕着关节活动,它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________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div></div>
<div><p>【答案】(1)肌腱(2)脱臼(3)收缩肱三头肌(4)神经骨循环</p><p>【解析】</p><p>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图中①肌腱,②肱二头肌,③肱三头肌。</p><p>(1)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p><p>(2)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叫脱臼。</p><p>(3)屈肘时,②肱二头肌收缩,③肱三头肌舒张。</p><p>(4)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对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的产生,不正确的是仅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千万年来草原民族一直认为草原狼是草原的保护神,狼是草原鼠、野兔、旱獭和黄羊的最大天敌。请结合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13/08/e8698b7f/SYS202002130809317672457552_ST/SYS202002130809317672457552_ST.001.png" width="322"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狼怀孕61天左右生产,幼崽五周后断奶.其生殖方式是__、哺乳。</p><p>(2)请写出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__。</p><p>(3)根据狼的食性,其牙齿的结构是如图中的__,狼吃黄羊时,总是用__齿(填图中数字)撕咬。</p><p>(4)狼以前基本是在白天活动,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压力后,主要在夜间活动,这种行为是__</p><p>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遗传因素决定④环境因素影响 </p><p>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p><p>(5)八周后幼崽从狼窝里被带到狼群聚集处,成年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可见狼具有__行为。</p><p>(6)狼的悠远深邃的嚎叫声,成为家族成员之间沟通的桥梁.成员之间用__传递信息。</p><p>(7)每当草原大灾后,牲畜大批死亡,腐尸遍野,狼群会迅速处理掉尸体。由此可见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循环。</p><p>(8)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__请说出你的理由__。</p></div></div>
<div><p>【答案】胎生 正确表达即可(例:草→野兔→狼) B ② B 社会 声音 物质 不能 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p><p>【解析】</p><p>(1)哺乳动物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p><p>(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p>(4)社会行为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p><p>(5)生态平衡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1)哺乳动物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狼属哺乳动物,它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有:草→野兔→狼。</p><p>(3)图B中牙齿有②犬齿,犬齿发达尖锐锋利,因此,图B是狼的牙齿。判断的依据是②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是与它们吃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狼吃黄羊时,总是用②犬齿撕咬。</p><p>(4)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狼以前基本是在白天活动,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压力后,主要在夜间活动,这种行为是②学习行为④环境因素影响,选B。</p><p>(5)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八周后幼崽从狼窝里被带到狼群聚集处,成年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可见狼具有社会行为。</p><p>(6)草原狼的鸣声为嚎叫,其声音悠远深邃,成为家族成员之间沟通的桥梁,起到传播信息,发送指令的作用。</p><p>(7)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8)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在此生态系统中,狼与其他生草原鼠、野兔、旱獭和黄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所示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C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 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13/08/e8698b7f/SYS202002130809320175811856_ST/SYS202002130809320175811856_ST.001.png" width="364"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p><p>(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p><p>A.室温在25℃ B.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C.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p><p>(3)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p><p>(4)乙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p><p>(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__.</p></div></div>
<div><p>【答案】将试管/肉汤内的细菌、真菌(微生物/细菌/真菌)杀死 C 温度 有两个变量 低温抑制细菌、真菌(微生物/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p><p>【解析】</p><p>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p><p>(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将试管/肉汤内的细菌、真菌(微生物/细菌/真菌)杀死。</p><p>(2)甲装置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细菌,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细菌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故选:C</p><p>(3)将甲装置放在25℃的室温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内。甲、丙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唯一变量是温度。</p><p>(4)乙和丙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有两个变量:温度和细菌的有无,不符合变量唯一的原则。</p><p>(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