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
<br/><p> 百闻不如一见<br/> <br/> 羌族是华夏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到汉朝时,羌族迁到了西北,以游牧为生。<br/> <br/> 汉宣帝神爵元年春,羌族起兵叛乱汉朝。宣帝决定派军队前去平定,召集大臣商量,问谁可领军。73岁的老将赵充国曾经多次出征边地,熟悉情况,愿意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我们要派多少兵去?”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的事是很难遥测的,我愿意先到金城(今甘肃兰州)去,察明情况后,再上报陛下。”宣帝同意了。<br/> <br/> 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到了金城后,摸清了羌族情况后,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汇报,上报宣帝。不久朝廷出兵,第二年就平定了西北边疆。<br/> <br/> “百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br/> <br/> (出自《汉书•赵充国传》)<br/> <br/> <br/> <b>百闻不如一见</b>的意思是: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