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6 00:03:35

明察秋毫

<p>        【注音】míngcháqiūháo</p><p>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p><p>        【典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梁惠王上》</p><p>        【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p><p>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洞察力</p><p>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p><p>        【相反词】不见舆薪</p><p>        【歇后语】电子显微镜</p><p>        【英语】seethroughabrickwall<omniscient></omniscient></p><p>        【其它使用】</p><p>        ◎可以说明察秋毫,一个人从我眼前一过,我看得出来他什么性格。</p><p>        ◎"明察秋毫"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车舆薪"这段论述。</p><p>        ◎据说,巴杜伊人凭借着天神的意旨,能够明察秋毫,及时发现所有进入这些村舍的外来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