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
<p> 【拼音】wúsuǒwèijù</p><p>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北魏发生内乱,董绍上书希望能统率三千瞎眼的巴人定能将叛军消灭,肃宗看了奏折问太监徐绍巴人是否瞎眼,徐绍对肃宗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说巴人非常骁勇凶悍,见了敌人无所畏惧,奋勇杀敌。肃宗下令让董绍立刻去平叛。</p><p> 【典故】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p><p> 【释义】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p><p>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勇敢</p><p> 【近义词】无私无畏、所向无敌、临危不惧</p><p> 【反义词】谨小慎微、胆小如鼠、畏首畏尾</p><p> 【谜语】露宿害怕</p><p> 【英语】fearless<daring;dauntless;bold></daring;dauntless;bold></p><p> 【成语例句】</p><p> ◎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p><p> ◎她笔下的花木兰、洪宣娇、秋瑾等形象,英姿飒爽,无所畏惧,倾注了画家对历史女英雄的歌颂、敬仰之情。</p><p> ◎同时,在令美军士兵心惊肉跳的铜喇叭声中,中国士兵无所畏惧地冲上来与美军搏斗。</p><p> ◎有你,亲爱的妈妈,我应该无所畏惧了!</p><p> ◎但是,他们无所畏惧,与风雪严寒搏斗了两个多小时,追了八里多路,终于发现了人影。</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