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
<p> 【注音】hùèbùquān</p><p>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郑庄公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就派使者去与陈桓公要求和好结盟。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拒绝结盟。郑庄公率大军攻打陈国,打败陈军。史学家评论陈桓公长期做罪恶的事是自食其果的。</p><p> 【典故】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左传·隐公六年》</p><p>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p><p>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做坏事</p><p> 【近义词】死不改悔、罪大恶极</p><p>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p><p> 【英文】besteepedinevilandrefusetorepent<remainimpenitent></remainimpenitent></p><p> 【成语例句】</p><p> ◎一方面,对那些罪大恶极,怙恶不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需要判处死刑;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并规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p><p> ◎希望你不要怙恶不悛,不要企图在父罕无恙时取而代之。</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