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6 00:02:59

发聋振聩

<p>        【拼音】fālóngzhènkuì</p><p>        【成语故事】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p><p>        【出处】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p><p>        【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p><p>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唤醒麻木的人</p><p>        【近义词】发聩振聋、醍醐灌顶</p><p>        【英文】deafeningnoise</p><p>        【示例】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p><p>        【成语例句】</p><p>        ◎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这里关于历史研究对象客观性的揭示,今日已成常识,在当时却是发聋振聩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聋振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