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作者:刘过;出处诗名:《唐多令·芦叶满汀洲》<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景,节日,中秋</p><p> 【名句】</p><p>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p><p> 【出处】</p><p> 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p><p>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p><p>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p><p>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p><p> 【译注】</p><p> 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p><p> 【说明】</p><p> 这是一首登临名作。作者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今非昔比和怀才不遇之叹。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建于1186年(淳熙十三年)。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差不多二十年。当时韩侂胄掌握实权,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当时南宋朝廷军备废驰,国库空虚,将才难觅,一旦挑起战争,就会兵连祸连,生灵涂炭。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p><p> 【赏析】</p><p> “二十年重过南楼”,是说二十年前,刘过离家赴试,曾在这里过了一段狂放不羁的生活。二十年很快过去,此时再次经过南楼时,国家动乱不堪,黎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的报国理想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其中的悲愤抑郁之情,在这句中已显露无遗。“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这三句,突出行程紧急,点明中秋时间。</p><p> “未稳”,极言行色匆匆,船还没停稳又要离开,这句同时照应了上句“二十年重过南楼”之“过”字,可见作者行文之紧锁缜密。“能几日,又中秋”,意谓中秋又快来到了,语中含有无可奈何之意。中秋来到,团圆之日,本该高兴才对,只是作者心系国家,国家正处离乱,哪有什么团圆可言。因此,中秋对诗人来说,不过是提醒自己时序变换,岁月催人老罢了。这三句迭用“犹”、“能”、“又”等虚字呼应提携,将词人心情的起伏与人生的波折淋漓尽致地揭示无余。</p><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font-size:13px;"><p>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p></span><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font-size:13px;"></spa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