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作者:王维;出处诗名:《《田园乐》(其四)》<p>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p><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景,自然,田园,牛羊</p><p> 【名句】</p><p>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p><p> 【出处】</p><p> 唐•王维《田园乐》(其四)</p><p>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p><p>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p><p> 【译注】</p><p>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p><p> ①绿:一作“碧”。</p><p> ②落落:松高貌。</p><p> 【说明】</p><p> 《田园乐》是一组六言绝句,共七首,题目一作《辋川六言》,当是诗人退居辋川别业时所作。诗中表现了村居环境的幽宜、民风的纯朴。“芳草”、“长松”,其色调、其形态就给人一种幽美感,与隐逸生活似乎有一种天然联系。</p><p> 【赏析】</p><p>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二句写田园的自然环境,景物非一时之景,而是春之草、下之松,表现出生活环境之惬意。此外,“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倾慕之物,暗写自己归隐的生活情趣。</p><p>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两句写田园的物与人。“牛羊自归村巷”正是《诗经》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画面。诗人写牛羊暮返,妙在“自归”二字,说明是牛羊“自愿”回家的,而不是被人驱赶着而回的,体现出人与物相处之和谐,衬托出村巷的宁静祥和。末句“童稚不识衣冠”中的“衣冠”指代做官之人,说小孩不识官宦之人,或根本不在乎是否有官人,表明人们之间关系单纯,不需要应酬,更不需要繁文缛节,从而更进一步表现出村巷之僻静以及人们淳朴无争的美好品质。</p><p> <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font-stretch:normal;">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span>诗词网<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font-stretch:normal;">”的“</span>名师名句<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font-stretch:normal;">”栏目。</span></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