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5 23:30:15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贾岛;出处诗名:《《寻隐者不遇》》<p>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p><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景,自然,山林,隐逸</p><p>        【名句】</p><p>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p><p>        【出处】</p><p>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p><p>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p><p>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p><p>        【译注】</p><p>        他就在这则座大山中,但云深不知他在哪里。</p><p>        ①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p><p>        ②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p><p>        ③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p><p>        【说明】</p><p>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p><p>        【赏析】</p><p>        贾岛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不仅在锻炼字词方面下功夫,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煞费苦心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仅有简短的二十字,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p><p>        “松下问童子”句,省略了主语“我”,是说“我”来到“松下”得知“隐者”不在,便询问“童子”。这里还省略了问话,即“师往何处去”。次句“言师采药去”,以及最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便是童子的作答,由此可见,这里还隐含了诗人“在山中何处采药”的问话。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隐含了童子答复对方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诗人却采用寓问于答的手法,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p><p>        这首诗,除了语言简练、平白如话之外,还绘出了一幅青松冠盖、白云弥漫的山景图。那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是山中最鲜活的景物,一青一白,对比鲜明,不仅衬托出山林的幽深雅致,还象征着云山深处的隐者有着松一样的风骨,云一样的品格。诗中隐者以采药为生,生活在山林深处,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诗人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然而却寻而不遇,可见诗人内心之失落惆怅。</p><p>        黄叔灿《唐诗笺注》:“语意真率,无复人间烟火气。”</p><p>        <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span>诗词网<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的“</span>名师名句<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栏目。</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