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5 23:30:15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王维;出处诗名:《《鹿柴》》<p>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p><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景,昼夜,夕阳,山</p><p>        【名句】</p><p>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p><p>        【出处】</p><p>        唐•王维《鹿柴》</p><p>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p><p>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p><p>        【译注】</p><p>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p><p>        ①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p><p>        ②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p><p>        【说明】</p><p>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p><p>        【赏析】</p><p>        诗中描绘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以动衬静,清新自然,意境深远。</p><p>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一下笔就写空山荒凉,人迹罕至,一片静寂,但紧接着就是一声人语在响,顿时空谷传音,余音不绝,打破了这死水一般的寂静。但正是由于这一声响动,反而更加衬托出这静的深沉透彻,而且人语过后,将会是更加冗长的静谧,愈加增添了这山谷寂寞。</p><p>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诗人撇开了声音,转向了色彩和光芒的描绘上。夕阳的一道余晖,穿过层层密障,直射入深林之中,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之上。此时的天色已经昏暗,各类景物斑驳陆离,明暗对比十分鲜明。近处是投在地面上的渐渐拉长的树影,丛林深处则因幽暗而显得十分幽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夕阳一道明亮的余晖悄然而至,必定是很醒目的。这道光穿越千山万水,来到这最幽邃的所在,仿佛是给这片深林带来了最后一丝光明,它是那么的亘久和沧桑。同时,“青苔”是阴暗的代表,而“返景”则是光明的象征,它们都是自然界常见的事物,一阴一阳,相互融合,妙不可言,具有深深的禅意。《唐诗笺要》:“景到处有情,情到处生景,可思不可象,摩诘真五绝圣境。”</p><p>        <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span>诗词网<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的“</span>名师名句<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栏目。</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