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5 23:30:15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作者:佚名;出处诗名:《《诗经•王风•君子于役》》<p>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p><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景,昼夜,夕阳,乡村</p><p>        【名句】</p><p>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p><p>        【出处】</p><p>        先秦•佚名《诗经•王风•君子于役》</p><p>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p><p>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p><p>        【译注】</p><p>        鸡儿回窠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下山歇息。</p><p>        ①役:服劳役。</p><p>        ②曷:何时。至:归家。</p><p>        ③埘(shí 时):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p><p>        ④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p><p>        ⑤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p><p>        ⑥有佸(yòu huó ):相会,来到。</p><p>        ⑦桀:鸡栖木。</p><p>        ⑧括:来到。</p><p>        ⑨苟:表推测的语气词,大概,也许。</p><p>        【说明】</p><p>        《君子于役》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此诗从日常生活中鸡进笼了、羊牛回家了而自己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写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人情之习见,语言之真朴,怀念丈夫之深切,千百年以下感人肺腑。全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然后诗中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表达女主人公怅惘的盼望和期待;最后这种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p><p>        【赏析】</p><p>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描写乡村日暮禽畜归巢返栏的情景,这是乡村黄昏时特有的景象,反映了禽畜日而出暮而返的生活规律,有一种天然的妙趣。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也归了家。然而,这极其普通的景象,却是很感人的,因为它是带有人的情绪的,正是它触发了思妇对久役在外的丈夫的殷切思念。读者通过这一幅画面仿佛看到了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外蜿蜒沿伸的道路的妇人。</p><p>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会有较深刻的体会。每到了夕阳西下之时,就意味着一天的辛苦劳作就结束了。黄昏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之中,炊烟袅袅升起,灯火欢快地跳跃,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谈天,这种温馨恬静是白日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所以,诗中的这位思妇,在黄昏时候忍不住要念起远方的丈夫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p><p>        <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span>诗词网<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的“</span>名师名句<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栏目。</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