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5 23:30:02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作者:殷尧藩;出处诗名:《《同州端午》》<p>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p><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人,男人,老人,外貌</p><p>        【名句】</p><p>        <strong>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strong></p><p>        【出处】</p><p>        <strong>唐•殷尧藩《同州端午》</strong></p><p>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p><p>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p><p>        【译注】</p><p>        白发垂到了肩膀上,有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p><p>        【说明】</p><p>        《同州端午》是由唐代大诗人殷尧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现已收藏于唐诗宋词之中。</p><p>        【赏析】</p><p>        殷尧藩是唐代诗人,约唐文宗太和初年前后在世。他性情简静,风姿翩然,擅诗词文章,尤爱山水,他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正是因为这个喜好,他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然而,也正因如此,他长期离乡背井,直到垂垂老矣,方有了思归之心。这首诗大概就是在这种归心似箭的情况下所写的。</p><p>        首句“鹤发垂肩尺许长”是一幅自我画像,刻画了一个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此时已经年迈,白发苍苍,垂到肩上,大概有一尺长。“鹤发”即白发,唐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有“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的句子,形容人苍老的样子。“离家三十五端阳”句交代背井离乡的时间之久——三十五端阳。这里以“端阳”点题,不写端午节的风俗、气氛,而以节日代替年华,通过写离乡之久暗寓思归情愫。</p><p>        后两句“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所写的情景与贺知章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极其相似的。戏剧性的一个对话,流露出情随事迁、物是人非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嗟老之叹。</p><p>        <span style="font-size:13px;">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span>诗词网<span style="font-size:13px;">”的“</span>名师名句<span style="font-size:13px;">”栏目。</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