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5 23:29:4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抒情,节日,中秋,祝愿</p><p>        【名句】</p><p>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img src="//www.xigutang.com/pic/allimg/15/1-150911145933M4.jpg" alt="" /></p><p>        【出处】</p><p>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p><p>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译注】</p><p>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p><p>        【说明】</p><p>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写下了这首名篇。</p><p>        【赏析】</p><p>        提起中秋,说起月亮,相信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应是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典出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只要亲人都平安健康,虽然远隔千里,也能通过高悬的明月,将思念之情传递给对方,明月把世间相亲相爱的人联系在一起。更多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诗词网”</p><p>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要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就要依赖于精神交流了,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神交”。这两句不是一般的劝勉之语,而是作者对待人生所持有的一种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更是道出了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的共同愿望。因此,这两句颇能引起人的共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p><p>        用月亮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及祝愿,并非苏轼首创。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看作是对苏轼创作的启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