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电影院砸屏幕 熊孩子教育问题的作文素材
<p>5月3日,广东东莞一则熊孩子在电影散场时踢打荧幕的视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画面显示,在一家电影院内,电影刚播放完观众已基本退场完毕,但一个熊孩子却突然看上了这块播放电影的荧幕,冲上前去对它又大又踢,全程不见有大人劝阻。这一新闻,引起了大众对“熊孩子”关注。教育熊孩子有哪些方法呢?孩子为什么会变成熊孩子呢?如何预防孩子变成熊孩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strong>熊孩子教育问题的作文素材</strong>,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p><h3>熊孩子教育问题的作文素材1</h3>
<p>教育熊孩子的方法</p>
<p>1、提高孩子认知的全面性</p>
<p>孩子的认知还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中,看待事物的角度经常比较片面。而且,一些动画片里比较夸张的情节也会促进孩子的片面认知,如从高处摔到地上不会死、被炸被烧后也没事等。因此,家长一方面要主动给孩子灌输知识,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对事情的因果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家长要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在看到一些错误画面及知识时,要不断进行修正,让孩子知道动画片里的内容并不是真实的。</p>
<p>2、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p>
<p>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儿童一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使得孩子的自我中心感更加强烈。若要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逐渐知道怎样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情绪。在与他人交往时,家长也应适时将孩子的关注点转移至他人的感受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此外,当孩子因为一些事情有情绪反应后,家长应在安抚完孩子,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引导孩子通过体验自己的情绪,来体会他人在一些事情后也会有的情绪感觉。</p>
<p>3、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p>
<p>首先,孩子大脑发展还没有达到成熟,负责自控的脑区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行为,这是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其次,一些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较差,不能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抑制自己暂时的冲动。因此,家长应理解孩子处于自控力发展的阶段,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并要让孩子学会忍耐。当孩子有一些欲望时,先不要立即满足他,而是可以提一些额外的条件,如果孩子做到了,再兑现诺言。此外,给孩子形成定时的作息、做事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p>
<p>4、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p>
<p>孩子的道德受到家长道德水平的极大影响,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成为“熊父母”。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做错事后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时间长了就会促成孩子不听管教、妄自行事的行为习惯。对此,家长一方面应对做错事的孩子略有惩戒,让孩子知道“怕”。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告诉孩子惩罚他们的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从中吸取教训,懂得道理。而不进行沟通的一味打骂,不仅不会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容易让孩子形成撒谎的习惯。</p>
<p>孩子成为熊孩子的原因</p>
<p>1、孩子们需要关注度</p>
<p>当孩子们需要被关注时,不良行为也是孩子们意图得到关注的方法。通常,父母在打电话或者拜访朋友及亲属时,孩子们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就会开始发脾气抱怨或者是对兄弟姐妹施暴来获取关注。甚至即便是负面的关注,孩子们也渴望得到。孩子们就是想要一个成年人来注意他们,陪他们聊天。所以忽视孩子的消极行为,多赞扬孩子的积极行为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p>
<p>2、孩子们会模仿</p>
<p>孩子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如果孩子们看到某个同龄人在学校或者电视上表现的不良行为,孩子们也会跟着模仿一遍。</p>
<p>3、孩子们会挑战父母的极限</p>
<p>当父母已经决定设定一些规则,那么就要告诉孩子们什么行为是不允许发生的,而孩子们通常又特别想来挑战一下父母的极限。</p>
<p>4、孩子们缺乏技能</p>
<p>有时候孩子的行为问题源于缺乏技能。一个孩子缺乏社会技能可能就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不打扫自己的房间是因为孩子不确定玩具该放入合适的收纳箱中。</p>
<p>5、孩子们想要独立</p>
<p>孩子们经常违反规则并作出挑衅行为以维护他们所谓的独立性。在孩子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孩子们都希望挖掘更多的独立自主权。</p>
<p>6、孩子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p>
<p>很多时候,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如果他们觉得愤怒,那么他们就会被愤怒笼罩全身,进而会导致他们开始有攻击性。当然,如果孩子们觉得高兴或者无聊,也都会相应的通过行为来表现。</p>
<p>7、孩子们的需求未得到满足</p>
<p>当孩子感觉到累了、饿了或者身体不舒服,那么不良行为也会随之而来。大多数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都不擅长和父母沟通他们实际所需要的东西。</p>
<p>8、孩子想得到控制力</p>
<p>权力和控制力经常会导致孩子不良行为的出现。有时候,挑衅和辩论的行为结果会导致孩子试图获取一些控制力。</p>
<p>9、孩子们想要得到东西</p>
<p>孩子们表现不好的最简单原因就是因为不良行为特别能奏效。如果违反规则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孩子们会乐不思疲的去做。</p>
<p>预防孩子变为熊孩子的方法</p>
<p>1、以身作则。</p>
<p>很多时候,孩子的价值观与认知都是被父母无形中颠覆改变的,任何父母都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孩子是个善于模仿的小精灵,他们会模仿你们的好,但也会吸收你们的恶。只有先从父母自己做起,做一个离孩子最近的榜样,你才有资格去引导孩子,去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p>
<p>2、思考何为熊,何为乖。</p>
<h3>熊孩子教育问题的作文素材2</h3>
<p>大人的忍耐确实是有限的,但换个角度想,可以就把这段经历当作是修行,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学会分析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分析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与他们的互动。同时也主动和其他家长聊如何引导孩子,在孩子哭闹烦闷的时候如何让孩子走出苦闷。</p>
<p>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个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时期,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就会适得其反。</p>
<p>首先要尽早了解青少年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认识到他们出现的这些变化不是什么大问题,坦然地去接受这种变化,学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和立场上和他们倾心交谈,通过对话达成共识。</p>
<p>其次,加强亲子沟通和交流。众所周知,两代人之间,甚至是同代人之间,都存在着思想交流上的冲突,这就是“代沟”现象。而且有越演愈烈的倾向。现在的父母都忙于生计,只注重给孩子物上的供给,而缺少了思想上的关心和交流。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亲子关系的紧张,孩子也许会因此而叛逆。</p>
<p>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叛逆期,表面上,孩子不愿与家长、老师交流,但实际上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愿望会更强烈,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与孩子的对话需求,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主人翁地位,满足他们的“小大人心理”。</p>
<p>第三,孩子始终是孩子,父母对孩子,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加倍的关心,要学会尊重他们。尽管他已经长得比你还高,可他还是很幼稚。在心里上,你把他视为大人,在生活上,一定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来关心他、爱护他,并且要给予他一定的空间,让他自由地生长。这就像竹笋的生长一样,你要搬掉压在竹笋上面的石头,它才能长成笔直的竹子。</p>
<p>家长们不要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放任。其实不是,这是引导,你可以跟孩子亲近的同时,用另外的方法来指出他的错误。比如,让孩子捐款,让孩子享受到被人尊重的乐趣,这样会竖立孩子乐观向上的信心。一旦孩子有了耻辱感,他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处于被关注的地位。</p>
<p>第四,开放自我,了解孩子。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例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然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之融洽的相处。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p>
<p>第五,要正确的看待叛逆的两面性。也许孩子在叛逆期有可能会做出许多令家长、老师不快的事情。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叛逆,才有个性;有叛逆,才能不拘泥于既往,才能有所创新;有叛逆,才能抛弃陈旧的束缚,才能为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逆反,也是孩子的天性。如同其他的天性一样,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抹杀。如果只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成为一只应声虫,没有个性,只有顺从,那他们的未来不过是今天的重演。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前途?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特点,不能抹杀孩子的这一天性,而是应该顺应其自然的规律,给孩子以更多更好的保护,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p>
<p>其实,不只是中国,蓝天下的少年虽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但却有着一样的烦恼,经历着一样的叛逆年代。所不同的是,同样处于叛逆年代的少年,有的奋起,有的沉沦;有的能把握自己,有的却放纵自己;有的正在思考,有的仍在迷茫之中……根据一项调查,心理学家指出,所谓叛逆,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通过谈心、沟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关系变得再次紧密。</p>
<p>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p>
<p>长、老师不快的事情。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叛逆,才有个性;有叛逆,才能不拘泥于既往,才能有所创新;有叛逆,才能抛弃陈旧的束缚,才能为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逆反,也是孩子的天性。如同其他的天性一样,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抹杀。如果只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成为一只应声虫,没有个性,只有顺从,那他们的未来不过是今天的重演。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前途?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特点,不能抹杀孩子的这一天性,而是应该顺应其自然的规律,给孩子以更多更好的保护,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p>
<p>其实,不只是中国,蓝天下的少年虽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但却有着一样的烦恼,经历着一样的叛逆年代。所不同的是,同样处于叛逆年代的少年,有的奋起,有的沉沦;有的能把握自己,有的却放纵自己;有的正在思考,有的仍在迷茫之中……根据一项调查,心理学家指出,所谓叛逆,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通过谈心、沟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关系变得再次紧密。</p>
<p>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p>
<p>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熊孩子教育问题的作文素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作文资讯请继续关注“作文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