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疟疾主题班会3篇
<p><strong>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strong>,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关于预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要怎么准备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吧!</p><h3>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一</h3>
<p>一、教学目标</p>
<p>通过学习,使学生</p>
<p>1、 了解什么是疟疾;</p>
<p>2、 明确疟疾的传播方式,提高对疟疾的警觉性;</p>
<p>3、 知道疟疾的主要症状,树立疟疾治疗必须规范用药的意识;</p>
<p>4、 学会预防疟疾的着急措施——防蚊、灭蚊。</p>
<p>二、教学重点</p>
<p>预防疟疾的着急措施——防蚊、灭蚊。</p>
<p>三、教学过程</p>
<p>第一教时</p>
<p>教学内容:</p>
<p>看图讲故事——“这张图画说的是……”</p>
<p>目的:</p>
<p>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疟疾及其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p>
<p>形式:</p>
<p>看图讲故事</p>
<p>具体操作:</p>
<p>(出示图片)</p>
<p>提出问题: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想象一下所画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谁能说说这个同学在做什么?</p>
<p>学生讨论后,互相说一说。</p>
<p>被蚊子叮咬以后会带来哪些后果?</p>
<p>指名学生说说。</p>
<p>你们听说过疟疾这种疾病吗?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疟疾?关于这种疾病你还知道什么呢?</p>
<p>学生讨论,互相说说。</p>
<p>第二教时</p>
<p>教学内容:</p>
<p>疟疾的传播方式、主要症状及治疗时规范用药等相关知识。</p>
<p>目的:</p>
<p>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疟疾及其流行特点;明确疟疾的传播方式,提高对疟疾的警觉性;知道疟疾的主要症状,树立对疟疾治疗必须规范用药的意识。</p>
<p>形式:</p>
<p>出示挂图进行讲解。</p>
<p>具体操作:</p>
<p>(1)疟疾在目前的流行形势</p>
<p>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及南美北部等疟疾流行地区。目前,在我国流行仍较严重的'地区局限到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省的局部地区以及云南的边境和海南的中南部山区。</p>
<p>(2)疟疾是由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p>
<p>使人们患上疟疾的凶手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它叫做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四种,他们分别能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间日疟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恶性疟次之。</p>
<p>(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p>
<p>那么,疟原虫又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出示挂图)</p>
<p>在天热的时候,我们穿的很少,大部分四肢都暴露在衣服外面,就像图片上的这位同学的样子,很容易被蚊子叮咬而患疟疾。</p>
<p>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蚊子叮咬过,但并没有患疟疾,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分为很多种,只有其中带有疟原虫的按蚊才能传播疟疾,当一只受传染的按蚊叮吸人血时,疟原虫就进入了人体,使人发病。</p>
<p>(4)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p>
<p>患了疟疾,人会有哪些症状呢?(出示挂图)</p>
<p>疟疾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发冷发热又出汗。</p>
<p>患者先是感觉全身发冷、颤抖(夏天盖几床棉被也不暖和)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 8℃,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症状,常常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p>
<p>然后是发热,表现为满脸通红,皮肤灼热,体温高者可超过40℃。患者发热时头痛得厉害。</p>
<p>紧接着患者又表现为大汗淋漓、体温急降,全身乏力,这时体温迅速恢复正常。</p>
<p>间日疟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安徽、湖北、河南、江苏等省。间日疟原虫在血液中的发育周期为48小时,所以间歇一天发病。</p>
<p>(5)疟疾治疗应该规范用药</p>
<p>患了疟疾,应该如何治疗呢?(出示挂图)</p>
<p>患了疟疾,要及时到医院或乡村卫生所云就医,并且要遵照医生的要求,坚持连续服药(氯喹加伯喹)八天,疟疾就会被根治。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感觉身体好转了,就擅自停止服药,这样会导致疟疾复发。</p>
<h3>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二</h3>
<p>一、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p>
<p>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随着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务工、经商等人数增加,疟疾输入风险加大。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在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期间,与当地检验检疫、商务、旅游等部门加强合作,围绕宣传主题,制定详细宣传方案,统筹安排资源,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及时互通境外感染和输入性病例等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与方式宣传疟疾防治核心信息(附件1),尤其要加强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等重点人群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谨防境外感染,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意识,使每一例患者都得到治疗,减少传播风险。</p>
<p>二、组织处置演练,提高输入性疟疾防控能力。</p>
<p>及时有效处置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止出现二代病例是消除疟疾关键环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全国疟疾日”前后,参照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演练方案(附件2),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疫情处置演练,提高防控处置能力,做到输入性疟疾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p>
<p>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疟疾诊治能力和防控水平。</p>
<p>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巩固提高疾控技术人员疟疾实验室复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快速处置能力。在输入性病例较多地区,卫生计生部门应建立重症疟疾救治专家库,指定定点医院诊治重症疟疾病例,组织临床医生开展疟疾诊治知识培训和考核。</p>
<p>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16年5月底前将书面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电子版材料(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发送至___,我委将适时开展宣传活动和演练情况的总结交流。</p>
<h3>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三</h3>
<p>一、指导思想</p>
<p>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加强综合防治和监测力度,降低流行程度和发病率,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全民防虐意识,落实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及时发现疟疾病人,规范治虐工作。</p>
<p>二、目标指标</p>
<p>1、到20__年无本地无感染疟疾病例;20__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p>
<p>2、2020年前通过消除疟疾国家认证。</p>
<p>3、按照疟疾项目工作规划完成各项工作指标。</p>
<p>三、技术措施</p>
<p>我真的疟疾防治采取以消除疟疾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传染源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疟治疗为重点,巩固抗虐成果,增强全民防虐意识,从控制疟疾向消除疟疾迈进。</p>
<p>四、方法</p>
<p>(一)传染源控制</p>
<p>1、发热病人血检</p>
<p>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三热病人),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血检对象重点是来自于其它疟区的发热病人。村卫生所(室),应向上级医疗机构或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送检。</p>
<p>血检指标:以乡镇为单位,“三热”病人年血检率应达到70%以上。年血检率大于本地居住人口的100%,乡镇覆盖率100%,村覆盖率100%。</p>
<p>2、疫情报告</p>
<p>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对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均应填写《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和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严防疟疾传播流行。</p>
<p>3、病例治疗</p>
<p>依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确诊的和临床诊断为疟疾病例者,均应进行规范治疗,对疑似疟疾病例应进行假定性治疗,治疗率应达到100%。</p>
<p>治疗药物及方法:</p>
<p>间日疟,三日疟应给予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1)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p>
<p>(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从服用氯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p>
<p>恶性疟及重症疟疾的治疗,(1)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剂(科泰复):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各 2片。(2)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度大于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p>
<p>疑似疟疾病例的假定性治疗药物及方法:</p>
<p>对来自单一间日疟流行区人员的假定性治疗,氯喹总量600mg顿服或两次分服,每次300mg ,间隔6—8小时;在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可用磷酸哌喹600mg 顿服。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给予规范治疗。</p>
<p>4、休止期根治</p>
<p>对上一年的间日疟病人,在疟疾传播休止期,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根治,根治率达到90%以上。方法:口服伯氨喹总剂量180mg,每天1次,每次22.5mg,连服8天。对病人家属和四邻居民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休止期服药。</p>
<p>(二)疫点处理</p>
<p>对5—10月发生的疟疾、输入性疟疾,应根据情况进行疫点处理。</p>
<p>1、媒介防制措施</p>
<p>以患者居住地为中心,周围500米内的居民住房都应进行喷洒灭蚊和蚊帐浸泡。喷洒和浸泡方法防治。</p>
<p>2、保护易感人群</p>
<p>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应根据情况服用预防药。服用方法:每次服氯喹300mg, 每7—10天服1次,连服2—3次。</p>
<p>3、追踪观察</p>
<p>对疫点内的居民,凡出现类似疟疾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检查疟原虫。定期对疫点居民进行一次访视,观察有无继发病例,一般观察一年,对疫点内出现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必要时再进行一次灭蚊和预防服药。</p>
<p>(三)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p>
<p>1、健康教育</p>
<p>近年来我镇发生的疟疾病例有输入性恶性疟,因此,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4.26全国疟疾防治宣传日”宣传活动,重点对外出疟区的流动人口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自我防护和主动参与预防控制工作意识。</p>
<p>2、预防服药</p>
<p>对我镇进入过国内、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回乡人员,应</p>
<p>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到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等高危人群,在传播季节亦应进行预防服药。</p>
<p>预防服药方法:氯喹,每次服300mg, 每7—10天服1次,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p>
<p>(四)疟疾防治技能培训</p>
<p>我镇的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对乡(镇),村医务人员的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p>
<p>(五)突发疫情处理</p>
<p>我镇已连续14年疟疾的爆发流行,如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例,根据《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视为疟疾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p>
<p>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按《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执行。</p>
<p>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