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3-1-10 17:34:10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p>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p><h3 class='h3_title'>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h3><p>化学的教学设计出来了,快来一起看看吧。</p><p>(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p><p>(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p><p>(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p><p>(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p><p>(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p><p>(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p><p>(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p><p>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p><p>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p><p>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p><p>第一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p><p>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p><p>第三幅图片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空洞的原因之一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如二氟二氯甲烷</p><p>【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p><p>【生答】卤代烃。</p><p>【追问】为什么?</p><p>【生答】虽然母体是烃,但含有卤素原子。</p><p>【设问】回答的不错。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呢?</p><p>【生答】卤代烃的概念。</p><p>【小结】回答的很好。(投影卤代烃的概念,并提问卤代烃的官能团是什么?)。</p><p>【设问】学习各类有机物的研究程序是什么?</p><p>【生答】由典型(代表物)到一般,根据结构分析性质。</p><p>【讲解】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p><p>【投影】二、溴乙烷</p><p>1.溴乙烷的结构</p><p>【边讲述边投影】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其空间构型如下:</p><p>(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p><p>【投影】请同学们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p><p>溴乙烷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应如何表现?(两个吸收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应该是3:2,而乙烷的吸收峰却只能有1个。)</p><p>【小结】溴乙烷与乙烷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c—h键与c—br的不同。</p><p>【引言】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让我们先来研究其物理性质。</p><p>【投影板书】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p><p>【提出问题】已知乙烷为无色气体,沸点-88.6 ℃,不溶于水。对比乙烷分子的结构,你能知道溴乙烷分子中引入了br原子后,在相同条件下,溴乙烷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如何变化?熔沸点、密度呢?</p><p>【科学推测】溴乙烷的结构与乙烷的结构相似,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密度应大于乙烷。</p><p>试剂和仪器:试管、溴乙烷、蒸馏水、酒精</p><p>(1)用试管取约2ml的溴乙烷,观察溴乙烷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p><p>(2)将2ml的溴乙烷分放在两支试管中,往其中一只中加入2ml的水,振荡,静置。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静置。</p><p>【学生回答后投影】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实验结论):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p><p>(学生回答密度比水在时,提问:为什么?你怎么知道水层在上方?)</p><p>【提升】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氯乙烷的沸点比溴乙烷的沸点是高还是低?为什么?</p><p>【生答】低,有可能是常温下是气体,因为氯乙烷与溴乙烷的结构相似,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溴乙烷,分子间作用力小,故沸点低。</p><p>【小结】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p><p>溴原子的引入能使溴乙烷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p><p>【投影】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p><p>【引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溴原子作为溴乙烷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变化应围绕着c—br键断裂去思考。c—br键为什么能断裂呢?在什么条件下断裂?</p><p>【生答】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当遇到-oh、-nh2等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br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p><p>【问题】已知:ch3ch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ch3ch2br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若反应,可能有什么物质产生?</p><p>【科学推测:】若反应,则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p><p>水</p><p>ch2ch2br+naoh → ch3ch2oh+nabr</p><p>【引言】以上所述,均属猜测,但有根有据,属于科学猜测。很多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是通过科学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的。如果让你设计实验证明溴乙烷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你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p><p>(1)如何用实验证明溴乙烷的br变成了br-?</p><p>(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分层的,且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如何提高本反应的反应速率?</p><p>充分振荡:增大接触面积;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p><p>【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p><p>【追问】:能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如何加热?</p><p>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因为溴乙烷的沸点只有38.4℃,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液体容易暴沸。可采用水浴加热。</p><p>【指出】水浴加热时就不可能振荡试管,为了使溴乙烷和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水浴的温度应稍高于溴乙烷的沸点,为什么?</p><p>【生答】使处于下层的溴乙烷沸腾汽化,以气体的形式通过naoh溶液与其充分接触。</p><p>【指出】可同学想过吗?溴乙烷是大气污染物,汽化出来的溴乙烷不可能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散失到大气中就会污染空气,你想如何解决本问题?</p><p>【生答】试管上加一个带长玻璃导管的橡皮塞,起冷凝回流的作用,既能防止溴乙烷的挥发,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p><p>【学生探究实验2】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溴乙烷能否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p><p>实验用品: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250ml烧杯。溴乙烷、10%naoh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p><p>(1)可直接用所给的热水加热</p><p>(2)溴乙烷、10%naoh溶液的用量约为2ml</p><p>(3)水浴加热的时间约为3分钟</p><p>(巡视,组织教学,及时点拨,结合不同方案组织讨论: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直接加agno3为什么不可以?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程序如何?)</p><p>【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评价得出结论】</p><p>水</p><p>结论:ch3ch2br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p><p>△</p><p>ch2ch2br+naoh→ch3ch2oh+nabr</p><p>【投影】上述方程式也可以写成:</p><p>naoh</p><p>△</p><p>ch2ch2br+h2o→ch3ch2oh+hbr</p><p>该反应可理解为: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反应生成的hbr,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是可逆反应)</p><p>【提升】由此可见,水解反应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溴乙烷水解反应中,c—br键断裂,溴以br-形式离去,故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hs-等均可取代溴乙烷中的溴。</p><p>【质疑】对水解反应的深化:</p><p>ch3</p><p>ch3-c-ch3</p><p>1、把“—br”替换成“—cl”,能否发生反应?</p><p>ch3chch3</p><p>2、把“ch3ch2—”替换“ ”或 “ ” 或 r—如何反应?</p><p>3、把“ch3ch2—”替换成“fe3+ ”,能否发生反应?</p><p>1.(2003年上海市理科综合测试)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已知nh3和h2o在与卤代烃反应时的性质很相似,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卤代烃发生氨</p><p>解,写出溴乙烷的氨解方程式。</p><p>今天,我们研究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中的水解反应,现在回忆这个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p><p>提出问题</p><p>科学猜测</p><p>实验验证</p><p>形成理论</p><p>发展理论</p><p>解决问题</p><p>投影:</p><p>【小结】这个过程不是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一种科学方法。这一过程蕴含着以实验事实为据,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学会它。</p><h3 class='h3_title'>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h3><p>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方法</p><p>自2005年开始到今年,新课程实施下的一轮教学已经结束,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新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看法。</p><p>一、生源情况分析</p><p>有机化学在必修2中已经作了介绍,学生高一下学期时就学习了有机化学的一部分知识:认识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高分子材料也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对高二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很多层次较高生源较好的学校在学习必修2时就一并将选修5上完,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于本校来说,本校是一般生源的普通高中,由于生源较差,为非选修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着想,并没有这么做,所以我们的选修生经过分班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选修5,在时间上有间隔,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遗忘。由于必修2对有机这部分的要求不高,不少选修生对于有机化学了解的并不深刻,甚至有些学生在高一时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所以在系统学习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情况。</p><p>在这种学情下,我采取以下几个方法:</p><p>二、教学方法探讨</p><p>1.上好绪论课,指导学生了解整个框架。</p><p>很多老师都觉得绪论课不重要,里面没有什么需要学生去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在必修2中已经讲到),在简单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后就进入章节的内容。古人说“万事开头难”,头起好了,就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后的思路也就会清晰,这也说明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在绪论课上我们除了介绍学科的发展史外,至少要做到两点:首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自己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计划等,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学习该课程。其次是介绍有机化学与高考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高度重视。这样我们就能在绪论课上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为整个选修5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p><p>2.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并握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p><p>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因为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有机物结构中所含官能团和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甲醇和丁醇都含官能团羟基,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可以生成卤烃及可以被氧化生成醛等。但在引导学生剖析有机结构中官能团时,也不能忽视烃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比如通过比较甲苯和苯的性质有所区别,就是由于受到了甲基地影响。在教学中要善于用官能团与结构推导其性质,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特征,可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在介绍各类烃时应注意发一种烃为代表,着重阐述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要求学生在-1可以将水立方材料etfe(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作为绿色化学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醇时可以将乙醇汽油介绍给学生了解,使学生了解前沿绿色化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p><span >三、</span>训练方法研究</p><p>市面上的有机化学配套练习,很多都是老教材的内容,新课程的外衣。所选的题目不少都是一步到位,难题太多,跨度太大。针对我校生源较差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在开始学习有机化学觉得变化多,不好学,会产生厌学情绪。除了要告诉学生,要搞好学习仅有兴趣是不行的,更须在坚韧不拔的毅力,及时记忆、及时理解、及时消化。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习题,遵循“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给难题设计台阶,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不至于学了不会做题。要勤于反馈,有机部分知识点多,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理解、记忆。于是每节课都有听写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反复听写,强化训练。刚开始学生很不习惯,感到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习惯了,因此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作业、记忆并预习新课的良好习惯。</p><p>四、进行教学反思</p><p>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span >总结</span>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p><p>综上,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如上所述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把握有机化合物的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有意义记忆,相信能够改变中等学生有机化学“教得累、学得难” 的状况。</p><h3 class='h3_title'>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h3><p>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p><p>第1课时加成聚合反应 说课稿</p><p>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p><p>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 加成聚合反应。</p><p>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p><p>一.说教材</p><p>本节教材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加聚反应在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已经提起过,本节以复习聚乙烯的形成过程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聚合物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更全面的认识加聚反应的特点。</p><p>首先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p><p>1、知识和技能</p><p>(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p><p>(2).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或聚合反应方程式。</p><p>(3).能说明加聚反应的特点。</p><p>2、过程与方法</p><p>通过对加聚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p><p>然后确立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p><p>1.重点:</p><p>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概念;了解加聚反应的一般特点。</p><p>2.难点:</p><p>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或聚合反应方程式,能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p><p>二.说教法</p><p>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索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以旧引</p><h3 class='h3_title'>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h3><p>高二化学选修5教学计划总结</p><p>高二化学选修5教学计划</p><p>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高二化学教师制定了教学计划。下面是高二化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p><p>高二化学教学计划篇1</p><p>1.要正确处理复习资料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好教材的作用和功能,坚持以教材为主,化学课本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是教与学的关键,是任何复习资料都不可替代的。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好教材关。即在复习每一章前,将考纲的教学要求及本章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让学生根据提纲重返教材,熟悉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基本点、疑点、难点为出发点精选一些例题,讨论题,在课堂上重点点击,帮助学生解决疑问。然后再选编一些紧扣教材的基础题进行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搞知识落实。</p><p>2、扎扎实实开展化学教学大纲、高考考试大纲、尤其是近5年全国高考试题学习和研究。准确把握了解、理解、应用认知层次。</p><p>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全面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评课和评教活动。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课堂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p><p>4、继续开展"三清"运动,要求学生人人有纠错本,搞好知识落实。"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现"三清"的先决条件是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内容,适量作业题量和一定的完成时间;"三清"运动的关键是学生要及时自觉地进行归纳、提升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教师要在诊断学生学情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教研组要督促检查评价。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反复运用"错误"纠错,直到由不会变会。高三化学组要继续搞好章节过关练习题,要把知识落实做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p><p>5.习题讲评要到位,师生要注重反思。</p><p>6、在实验教学上下功夫。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呈下降趋势,但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操作方面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发挥好现有实验设备的作用,把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出来,能做实验的要做,能看的仪器设备要看;利用好实验光盘,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出实验情景和科学精神。</p><p>高二化学教学计划篇2</p><p>一、指导思想:</p><p>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构建乐学课堂和高效课堂为中心,狠抓常规教学的落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学习北门中学教学模式和经验,变"教学"为"导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努力提高四十五钟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个人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p><p>二、现状分析</p><p>1、学情分析:</p><p>本学期教的高二(8)班、(14)班,其中14班均为理科普通班,大部分学生的化学学科基础相对较薄弱,尤其对化学原理的运用能力较弱,分析问题能力,综</p><p>1 / 2</p><p>高二化学选修5教学计划总结</p><p>合能力欠缺。但各班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能及时提出,有较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学习。8班为理科实验班,学生基础较为扎实,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性问题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寻求更简单的解法,才是教学重要任务。</p><p>2、教材分析:</p><p>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四、五章的内容,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所有内容。这两个选修模块是高考中的选考模块。内容较为多,但是一部分是在必修2的基础上加以延长的,对学生要求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而且本模块所增添延长知识较为多,难以理解,须要时光同时也须要学生多练。</p><p>三、教学目标</p><p>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设计好导学案,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p><p>四、具体措施</p><p>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p><p>精心准备导学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备课资料的搜集;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精心构思每道题。分层、合理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对每一次测试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p><p>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p><p>2 / 2</p><h3 class='h3_title'>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h3><p>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p><p>各位老师,大家好!</p><p>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苯酚”</p><p>一,教材和学生分析</p><p>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这体现着苯酚作为一种重要原料的社会价值,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p><p>酚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而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p><p>二,教学目标:</p><p>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方面</p><p>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 和 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p><p>(2)过程与方法方面</p><p>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p><p>一、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p><p>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p><p>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p><p>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苯酚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p><p>三,教学设计:</p><p>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p><p>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p><p>一节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了无限激情和挑战的,所以我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那么请各位老师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的化学课堂吧。</p><p>第一个环节-生活中的酚类物质</p><p>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含酚类物质的图片,给出结构式,让学生找出苯酚部分。使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有序的认识物质。于是我引入新课:苯酚就是最简单的酚类。</p><p>第二个环节-苯酚的用途</p><p>苯酚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生产酚醛树脂用来制作厨房用的防火板和电器插座,生产锦纶制作登山服,还可以用作医药、染料、农药的重要原料。有人评价说苯酚改变了世界,外科之父 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减少了细菌感染,塑料之父贝克兰合成酚醛树脂,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可见,工业上对于苯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有大货车在运输苯酚。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新闻。化学与生产联系, 我从生活走向化学 , 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p><p>第三个环节-苯酚的性质</p><p>情境再现 1 :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 苯酚有毒,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在 40 摄氏度以下会成为固体形态,如果不是因为雨太大,大量苯酚被地表水带走,也许在泄露过程中就能被截留。”</p><p>我提出问题,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你能得出苯酚的哪些性质?学生会说出苯酚有毒,可能溶于水。接下来我提供苯酚样品,让学生验证归纳苯酚的物理性质。我重点提供三种溶剂:冷水、热水、乙醇。</p><p>苯酚泄露事件继续进行:</p><p>情境再现 2 : 环保局人员在事发 1 小时以后,赶到事故现场时,交警和消防人员已经在用石灰吸附泄漏的苯酚,用沙包、活性炭筑坝拦截。</p><p>看过新闻后,我提出问题:苯酚可以用石灰吸附,这体现了苯酚的什么性质?学生容易想到酸性。于是进入探究二:苯酚的酸性。我以苯酚的悬浊液进行有序的 2 次实验设计和 2 次实验。</p><p>第一次:设计实验,验证苯酚的酸性。</p><p>第二次:设计实验,比较苯酚,碳酸,乙醇的酸性强弱。</p><p>下面是学生实验的视频呈现:</p><p>为了解释视频中出现的现象,我设计了 2 次对比:</p><p>对比 1:结构对比 c 6 h 5oh,h-oh</p><p>通过比较苯酚、乙醇和水的结构,我们发现同样含有羟基,但酸性却不一样,说明羟基所连的基团有影响。由此,可以得出苯环对羟基有影响。那么,羟基能否影响苯环呢?我设计了第二个对比。</p><p>对比 2:实验对比</p><p>我给学生分别展示了苯与溴、苯酚与溴的反应情况及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两个反应的不同点。由此得出结论:羟基对苯环有影响。我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应用比较法,建立学科观念:有机物基团相互作用引起性质变化,达成知识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p><p>第四个环节-学以致用</p><p>情境再现 3 :新安江是杭州重要的淡水源之一,也是农夫山泉取水地之一,20 吨泄露苯酚流入新安江是否会影响到农夫山泉的取水? 通过新闻链接,我设计下面 2 个活动。</p><p>活动 1 :角色扮演。我提出,如果你是农夫山泉的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应对?我引导学生分析,首先我们要查阅国家关于地表水制定的标准,然后再取样品检测苯酚的浓度,再得出结论。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54页,让学生归纳出检验苯酚的方法。</p><p>水质类别viviii二一世</p><p>苯酚浓度≤1毫克/升≤ 为0.1mg / l≤ 为0.05mg / l≤0.005毫克/升≤0.002mg / l</p><p>附:国家环境保护局地表水质量标准限值:</p><p>活动 2:模拟检测我给学生提供三个水样,水样 1水样 2水样 3</p><p>苯酚浓度≤0.0 0 5mg / l时0.0 5 毫克/升2mg / l时</p><p>溴水</p><p>三氯化铁</p><p>下面为学生的视频呈现:</p><p>同学们很快用溴水和三氯化铁溶液进行了鉴别,他们认定,产生明显特征现象的为严重污染的水样,但是另外两个水样为什么没有产生现象呢?热烈的气氛一下子静了下来,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他们认为:对于苯酚浓度较高的水样,检测灵敏度还是很高的,但是对于苯酚浓度很低的水样,尤其是接近合格的水样,就无法鉴别了。我顺着提出:还有哪些更灵敏的方法来检验苯酚,请同学们下课后查阅资料。对于严重污染的水样,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你知道吗?日本利用蟹壳来清除工业废水中的苯酚,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处理?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p><p>通过本环节,化学走向生活,达成情感目标。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学习化学和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认识到学习不是在课堂上就能画上句号的。</p></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