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总结(五篇)
<p>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p><h3 class='h3_title'>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总结篇一</h3><p>作者简介:王燕晶(1986-),女,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摘要:幼儿教师口语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培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存在着课时数少但教学内容庞杂、教学师资相对薄弱、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模块化地安排教学内容、构建“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是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关键词:《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能力培养</p><p>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75-01 自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并实施以来,教师口语课程越来越受到师范院校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其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需要根据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突出学前儿童对教师口语的要求,专门训练和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p><p>一、《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p><p>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各类教学活动都有赖于良好的口语能力。《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旨在让将来会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训练,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掌握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运用规律和基本技巧。</p><p>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教师口语课程的设置时间并不短,但在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有别于以往的诸多问题,具体分析这些问题,找准对策,才能使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p><p>(一)课时数少,但教学内容庞杂。国家教育部在《师范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师范本科生的口语课程不得少于56学时,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在课时设置上,远远不足56学时。《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几个部分,但部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获得教师资格证,往往将该课程和《普通话》课程教学混同,在课堂上一味训练普通话。</p><p>(二)教学师资相对薄弱。目前,高校教授这门课程的大多是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年轻教师,他们都拥有良好的语言和语言教学理论,但基于幼儿教师口语能力培养的实践能力和示范评价能力都较为薄弱,缺乏一定的专业教学经验。</p><p>(三)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很多高校在大一下学期设置该门课程,且教学内容大多从枯燥乏味的语音知识和普通话训练开始,学生又分别来自不同省市地区,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本课程时,对自身的职业角色认识不足。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和训练要求置之不理的“冷场”现象,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p><p>三、《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初探</p><p>(一)模块化地安排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该课程的教学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①</p><p>普通话训练包括普通话和方言的概况、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针对来自不同方言区同学的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语言习惯。以四川方言区为例,幼儿教师口语名词运用中就常见错误使用词缀“子”的现象,教师常常会说出“虾子”、“梨子”、“羊子”、“树子”等方言词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纠正。</p><p>一般口语训练则包括朗读、说话、讲故事、演讲等,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入态势语训练,让学生能通过肢体语言将口语训练项目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结对子等方式,保证每项训练都能人人参与。</p><p>职业口语训练则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目的性地进行训练。如课堂上导入语、提问语、讲解语、过渡语、评价语、结束语和应变语的使用,情景模拟练习,直至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p><p>(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定期请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来校执教,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扮演幼儿,让他们在观摩和体验中领悟教师口语运用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通过讲座、座谈等为学生口语实践提供榜样和示范。② 此外,各高校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周边的幼儿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幼儿园见习,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将要面对的教育对象,通过与幼儿的相处,逐步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p><p>(三)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遵循全面的考核原则。无疑,幼儿教师口语跟普通话关系密切,但幼儿教师口语能力并不完全对应于普通话水平。《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考核体系必须体现出一种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普通话不等于口语能力。《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考核标准要全面细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标准的普通话。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对普通话测试的等级标准做了说明,对语音、语法、语调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考核标准中的普通话标准应严格按照《管理规定》执行。</p><p>其次,要求学生在说话、讲故事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入态势语。由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听话的时候对说话内容的关注远没有对说话的形式反映敏感。因此,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要善于利用情态渲染,使口语表达富有感染力,例如鼓励的目光、温柔的抚摸都能帮助幼儿愉快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p><p>第三,将心理素质的考评纳入考核标准。心理是影响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教师要要求学生加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要鼓励学生及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让他们能更从容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p><p>最后,教育教学口语设计能力不容忽视。学生通过学习必须熟练掌握各类课堂用语的使用,并具备设计出完整的课堂教学方案的能力。</p><p>四、结语</p><p>《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p><h3 class='h3_title'>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总结篇二</h3><p>幼儿教师教学口语</p><p>一、导入语</p><p>1、故事导入法</p><p>2、情境导入法</p><p>3、问题导入法 </p><p>4、谜语导入法</p><p>5、游戏导入法 </p><p>6、实验法 </p><p>7、唱儿歌导入法 </p><p>8、复习导入法</p><p>9、直接点题导入法</p><p>二、提问语</p><p>1、围绕教育内容提问,并能随活动进展需要,灵活调整、改变和引申。</p><p>2、提问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p><p>3、多提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p><p>4、提出问题的难度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宜,让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有成功感。</p><p>5、提问题后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并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幼儿勇敢表达。</p><p>6、问题提出后,根据幼儿在回答时的不同表现,适时引导。</p><p>7、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创设支持幼儿提问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幼儿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p><p>8、当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时:积极关注,认真倾听,及时赞扬每一个幼儿的提问,并进行记录。</p><p>9、教师提问或回答幼儿提问时表情应亲切自然,语言清楚、规范,并适当配合相应的手势和身体姿势。</p><p><span >三、</span>讲解语:</p><p>1、描述性讲解语 </p><p>2、说明性讲解语 </p><p>3、评价性讲解语</p><p>4、抒情性讲解语</p><p>四、过渡语 </p><p>1、顺流式 </p><p>2、提示式 </p><p>3、悬念式</p><p>五、应变语 </p><p>1、巧用情境法 </p><p>2、“置若罔闻”法 </p><p>3、将错就错法</p><p>4、幽默应对法</p><p>六、结束语 </p><p>1、归纳<span >总结</span>式 </p><p>2、巧设悬念式 </p><p>3、评价式结束语</p><p>4、指导活动式结束语 教师课堂用语</p><p>1、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p><p>2、你真行,又学会了新本领。 3大家都夸奖你,小手真能干。</p><p>4你的舞跳得很好,大家可喜欢看了。5你一心一意地学本领,老师真为你高兴。6你这样做我很高兴。7老师很喜欢你这样做。8你以后一定还会这样做的。9你进步了,我很高兴。10祝贺你,成功了。11ok,我们胜利了。</p><p>12做了错事没关系,改正了就是好孩子。13你又改正了一个小缺点,大家真为你高兴。14摔倒了,没关系,勇敢地爬起来。15让我们为某某小朋友的进步拍拍手。16你真棒。17你真能干。18你真勇敢。19你的手真巧。20你真机灵。</p><p>21今天,你来的真早。</p><p>22你做操真神气,像个解放军。</p><p>23你能为大家做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你。24你能点到漂亮的圆点,小朋友很羡慕你。25大家都夸你是老师的小帮手。26请让一让,行吗?</p><p>27愿意和我说说悄悄话吗? 28你能和我交朋友吗?</p><p>29愿意和老师一起交朋友吗? 30你愿意和我跳个舞吗? 31你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吗? 32对不起,请原谅。33谢谢你帮了我的忙。</p><p>34对不起,我没能帮上你的忙。35真抱歉,你受委屈了。</p><p>36我们亲一下,好吗?</p><p>37你能和我拉拉手吗?</p><p>38你能笑眯眯地和我说话吗?</p><p>39你再试一下,好吗?</p><p>40你愿意这样做吗?</p><h3 class='h3_title'>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总结篇三</h3><p>《幼儿教师口语》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是教育部2004-2007年立项通过的推荐教材。《幼儿教师口语》共三编八章,主要内容有:绪论、普通话概述、普通话语音训练、一般口语交际概述、一般口语交际的基础训练、一般口语交际的技能训练、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概述、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p><p>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p><p>了解口语交际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一 般口语表达技能和形式,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做到清晰、准确、流畅、得体;能熟练进行发声训练,掌握发声要领,能有感情地朗读各种文体,讲儿童故事,能根据需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无文字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演讲;能按照语境 选用得体的语言和态势。掌握各教学环节的口语表达技能。</p><p>教学重点</p><p>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和吐字归音等发声技能、朗读、讲故事、演讲等的多种技能技巧、态势语的运用技能技巧、各教学环节的口语表达技能。教学难点</p><p>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和吐字归音等发声技能、朗读、讲故事、演讲等的多种技能技巧、态势语的运用技能技能技巧、各教学环节的口语表达技能。</p><p>第一章 发声训练</p><p>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p><p>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 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p><p>掌握发音原理</p><p>掌握发声技能 教学 难点</p><p>掌握发声技能 教学内容与时 间分配2课时 新课导入教师口语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交际口语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个部分。他们之间是基础、提高与延伸的关系。在进行了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本期我们学习一般交际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这两个部分。具体说来就是学习发声技巧、态势语、各种文体的朗读、讲故事、演讲以及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p><p>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一章 发声训练。</p><p>第二章 态势语训练</p><p>教学目 标及基本要求</p><p>掌握态势语的要素,态势语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 工作和学习中得体地运用态势语.教学 重点</p><p>学会表情语和手势语的要领,重点解决有声语言和态势语的和谐统一问题。教学</p><p>难点</p><p>态势语运用的技巧,与有声语言和态势语的和谐统一.教学内容与时 间分配1课时</p><p>【新课导入】</p><p>我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除了语言信息,还有一些菲语言信息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如目光、表情、手势等等,都对语言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训练态势语。【教学过程】</p><p>一、态势语定义与内涵</p><p>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就是态势语。态势语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有的人对它进行研究,说:有一条信息如果传播出去,所有的效果中间只有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词),55%的信号是无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平均说的话只有10-11分时间,且平均每句话只占2.5秒,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有声是低于30%的,60%的信号是通过无声的信息发出去的。这个对无声信息的研究,给我们一个提示,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就象我们看见别人的表情常会说“我看见你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这就是“别人”在用无声语言(态势语)传播信息。所以,态势语言是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凡是通过手势、身姿、眼色和面部表情来进行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感情交流的活动方式,统统称为体态表达或态势表达。</p><p>体态语内涵要记住:</p><p>1、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交际方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交际方式,是源远流长的,必不可少的;</p><p>2、是对口头表达必要的补充和辅助(除哑语外);</p><p>3、所传递的所有信息受表达环境的制约。</p><p>二、态势语功能 从个人来说:</p><p>1、反映人的性格和心理;</p><p>2、反映人的真实感受和内心需求;</p><p>3、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 从日常交际来说:</p><p>1、更形象的传递信息,表达思想;</p><p>2、更有利的传达情感,反映情绪,如:拍案叫绝、暴跳如雷、扪心自问、趾高气扬等,3、更有效的昭示心灵,加深理解;</p><p>4、更恰当的联络各种关系,使交际更得体。 关于美国交际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的公式:</p><p>信息的效果 =7% 文字 +38% 的语调 +55% 面部表情</p><p>三、态势语类型及操作 1.手势。</p><p>(1)手指语言:“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但有时表高傲的情绪;“十指交叉”一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抓指式”一般表控制全场之势;“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但对有的人是种狂妄表现;“手啄式”表示不礼貌的动作,本身就有一种挑衅、针对和强制性。以上都要看具体环境和当时面部表情。</p><p>(2)手掌语言:“向上”表示诚恳、谦虚;“向下”表提醒、命令;“紧握伸食指”带有一种镇压性;“搓掌”表期待,快搓表增加可信度,慢搓表有疑虑;“手掌向前”表拒绝、回避;“手掌由内向外推”表安慰、把所有的问题概况起来;“劈掌”表果断、决心。</p><p>(3)手臂语言:“手臂交叉”表防御;“交叉握拳”表敌对;“交叉放掌”表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缺乏自信。2.眼睛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可以说话,眼睛不能说话,眼睛的奥妙,在于它是真实的。可以编出一千句、一万句谎言,却不能遮挡眼睛的真实性。眼睛注视用得多的有三种:(1)凝视。集中目光看对方,如果是公事,目光限制于前额到双眼,使人感觉你很诚恳认真;如果是社交,就看双眼到嘴三角区;如果是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就看双眼到胸。(2)环视。眼睛向前然后有目的的扫一下,好处是使所有听你讲话的人都注意了你,不觉得你在和他(个人)交流,能较全面地了解听众的心理反映。而且可根据你的环视随时调整说话的节奏、内容、语调,把握说话的主动权控制住。(3)虚视。就是似视非视,演讲就需要这种虚与实的目光交替,“实”看某一部分人,“非”看大家,演讲要作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p><p>3.表情语言。每个人都有面部表情,脸上的每个细胞、每个皱纹、每个神经都表达某种意愿、某种感情、某种倾向。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表情贵在四个字:自然,真挚。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演讲的面部表情一般要带微笑。</p><p>四、态势语分解训练</p><p>(一)面部表情训练:</p><p>1.对镜自视,观察自己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面部表情的变化,如:大笑、苦笑、忧愁、惊讶、悲伤、平静、兴奋、愤怒等。</p><p>2.观察日常生活中与你交流的人的面部表情。3.朗读下列诗句,用眼神表现出括号中提示的表情。我,常常望着天真的儿童,(微笑)素不相识,我也抚抚红润的小脸。(亲切)他们陌生地瞅着我,歪着头。(陌生)像一群小鸟打量着一个恐龙蛋。(惊奇)</p><p>他们走了,走远了„„</p><p>(失望)(节选自杨牧《我是青年》)</p><p>4.观看王景愚的哑剧《吃鸡》,注意他的表情。然后自己用表情模拟表演哑剧《迟到》。</p><p>(二)手势语训练:</p><p>1.给下面的句子设计相应的手势,然后表演出来。(1)看!太阳升起来了,它光芒四射,普照人间。(2)什么是爱?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3)小赵,真是个好样的!</p><p>(4)中国人民是无所畏惧的,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顶得起。(5)同志们,千万注意,这次实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次。(6)这种损人利已的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p><p>(7)嫖娼、吸毒,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腐败事物,必须彻底清除!(8)她轻轻地躺倒在草地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空。(9)高大的建筑物突然陷入地下。</p><p>(10)伸出我们的双手吧,拿出我们的智慧吧,献出我们青春的热血吧,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要做中华的脊梁!</p><p>(三)身姿动作训练:</p><p>1.每天有意识地做几次“坐如钟”(正襟危坐)、“立如松”(挺身直立)、行如风(步履稳健)的训练,与人交际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身姿,纠正不良的身姿动作。</p><p>2.自我训练:四人一组,相互观察坐姿、站姿、行姿,指出不良的姿势,在同学的监督之下自我纠正。</p><p>3.情境训练。</p><p>与邻座的同学轮流扮演年长、年轻或同龄的不同身份的人,找一个话题进行交谈,注意对方的坐姿、站姿是否得体,对不良习惯要互相指出并予以纠正。</p><p>(四)态势语综合训练:</p><p>朗诵诗歌《再别康桥》,设计好手势语。</p><p>五、态势语实地练习</p><p>实地训练:(地点:微格教室)</p><p>学生登台亮相:(或从门外走出,或从台下上场)</p><p>或朗诵,或讲故事,或讲笑话,或自画像。</p><p>台下师生观察,评述,改进,提高。【教学小结】</p><p>辅助有声语言,应恰当优美,配合默契,不能喧宾夺主;用于实践,收集模仿,熟能生巧。【课后作业】</p><p>设计好态势语,对着镜子朗诵《沁园春 长沙》。</p><p>第三章 朗读训练 第四章 演讲训练 第五章 讲故事训练</p><p>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p><p>1.了解讲故事的特征与分类</p><p>2.掌握开讲与收尾的技巧</p><p>3.掌握“话”与“表”的技巧 教学 重点</p><p>1.开讲与收尾的技巧</p><p>2.“话”与“表”的技巧 教学 难点1.“话”与“表”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时 间分配</p><p>讲故事的技巧</p><p>1课时</p><p>讲故事训练</p><p>1课时</p><p>讲故事检测</p><p>1课时 授课内容</p><p>【新课导入】</p><p>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讲故事。【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故事,是通过生动、曲折而完整的情节,通俗而形象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它具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够感染人,因此深受大众喜欢。故事的种类很多,从内容来看,有日常生活故事、战斗故事、侦破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科学故事等。</p><p>讲故事,是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将故事材料描述给别人听,它是口语的独白形式之一,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是语言训练的一种载体,也是教师口语中需具备的一种口语能力。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或幼儿园教师,利用讲故事这种形式,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对于师范生来说,学会讲故事不仅能为将来作好准备,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运用普通话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p><p>一、讲故事的特征</p><p>(一)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p><p>讲故事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讲故事的人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告诉听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听故事的人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受到教益,获得知识。</p><p>(二)“话”、“表”兼用,声情并茂</p><p>“话”是有声语言的表达,“表”是态势语表情。“话”与“表”协调配合,讲述则声情并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听众的听觉与视觉同时被吸引,从而受到感染。</p><p>(三)叙述和描述为主,间以议论和解说 讲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经历完整地讲述出来,主要运用叙述和描述的表达方式。叙述时把环境、情节、人物关系交代清楚;描述时正确表达感情倾向。有时,为了揭示故事的意义和表达讲述者的思想观点,提高听众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讲故事时也可间以议论和解说。</p><p>二、讲故事的类型</p><p>讲故事须凭通俗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跟我国评书相似。借鉴我国评书的讲述方式,讲故事也可有“文讲”和“武讲”之分。</p><p>(一)文讲</p><p>“文讲”动作幅度小,语调适中,表情含蓄,情感传递丝丝入扣。这种讲法适用于日常生活故事、神话故事、民间爱情故事等,适用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p><p>(二)武讲</p><p>“武讲”的表情、动作适度夸张,语气、语调变化较大,并有鲜明的拟声造型等。这种讲法适用于战斗故事、侦破故事、历史故事等,适用对象为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小朋友。</p><p>讲故事要达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效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把握如下技巧。</p><p>一、准备过程的技巧 </p><p>即便是口语基本功好的人,如果在正式讲故事之前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也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讲的故事生硬、不合口味;在讲故事中出现结巴,前言不搭后语或者因顾着说情节而表情呆滞,缺乏必要的手势动作,模仿不自然,甚至中途停顿讲不下去等。这都是讲前准备不充分的结果。</p><p>如何作好讲前准备呢?</p><p>(一)选好故事</p><p>要讲好故事,首先要选好故事材料。故事的选择一般需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在什么语境讲,跟谁讲,为什么讲,可以用多少时间讲,等等。这些要素会帮助我们确定故事选择的方向或者创作的路径。具体来说,选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p><p>1.为什么讲——看目的。讲故事必须配合教育目的。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选英雄模范故事;宣传好人好事,就选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要传授科学知识,就选科学故事等等。</p><p>2.什么语境讲——看场合。如课前调动课堂气氛,只宜讲“微型故事”,课上组织班团活动,就可根据活动主题讲述情节曲折、一波三折的“长篇故事”。</p><p>3.跟谁讲——看听众。选材要看听众的接受能力和不同口味。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要选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短故事。如《小猫钓鱼》、《狐狸和乌鸦》之类;给小学高年级学生讲,则要选情节比较复杂、人物较多、篇幅较长的做事。如《刻舟求剑》、《三顾茅庐》等。</p><p>(二)适当改编</p><p>故事材料选好后,就要熟悉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要弄清贯穿情节的线索,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情发生发展的高潮和结局,还要弄清人物的主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领会故事的主题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讲述目的、听的对象以及故事本身的不足,对故事进行加工改造。要使故事内容深刻,情节波澜起伏,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抓住听众,受人欢迎。改编故事包括删、增、改故事主体,设计故事开头和结尾等方面。</p><p>1.删</p><p>故事中有些细节或过程与主要情节无关可删去,把讲的重点放在故事的主干上,使故事紧凑些,尤其是长故事要这样。有些不利听众的内容也要删去,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p><p>2.增</p><p>故事中有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情节或细节,使故事具体生动,跌宕多姿,尤其是短故事要这样。如《猪八戒换脑袋》中原文中有一段“孙悟空急忙扶住他说:‘唉,你一早上哪儿去了?’猪八戒皱着眉头说:‘都怪我嘴馋贪吃,吃坏了肚子,拉屎去了„„哎哟,哎哟„„喔哟哟„„’沙和尚慌忙对孙悟空说:‘师兄,快把八戒送医院。’”为了突出猪八戒借用计谋的憨憨模样,可在“沙和尚慌忙对孙悟空说”的前面增加这样的情节“猪八戒索性在地上打起滚来,装得可像呢!”</p><p>3.改</p><p>在大的篇章结构上增删之后,还要有个别段落或词句上的改动。如:把平板的叙述改为生动的对话,突出情节和人物性格;把不出声的地方改用象声词,做到朗朗有声、活灵活现;改长句为短句,改书面语为口语,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如《小猪变干净了》原文是这样的:“小猪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小白兔,就高兴地喊道。”我们就可以改成这样:“小猪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只小白兔,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可漂亮啦,他就高兴地喊起来。”像这样就比较通俗好懂,而且也显得生动活泼。</p><p>(三)熟记试讲</p><p>这是很有必要而且很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它便于我们记住整个故事的细枝末节;</p><h3 class='h3_title'>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总结篇四</h3><p>【1】 浅谈幼儿教师口语特点及技能的培养</p><p>作者 : 潘月芳</p><p>作者单位 :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期 刊: 新课程(教研版)【2】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 作者: 邓萌</p><p>学科专业: 教育</p><p>授予学位: 硕士</p><p>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p><p>导师姓名: 黄念然</p><p>1.【3】20世纪90年代以来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研究</p><p>作者 : 高昕</p><p>作者单位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221004 期 刊: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p><p>journal: modern chinese</p><p>2.【4】基于实践运用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探索——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语言教育》《教师口语》课程的整合作者 : 谭雪莲</p><p>作者单位 :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期 刊: 岁月(下半月)</p><p>【5】基于考核评价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 : 邹丽君</p><p>作者单位 : 合浦师范学校 期 刊: journal: 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guangxi education</p><p>年,卷(期): 2012,(11)</p><p>【6】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性探索 作者 : 刘冬梅</p><p>作者单位 :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山西晋中,030600 期 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p>【7】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p><p>作者 : 杨晓潜</p><p>作者单位 : 铜仁学院学前教育系,贵州铜仁,554300 期 刊: journal: 大学教育</p><p>university education</p><p>年,卷(期): 2013,(14)</p><p>【8】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p><p>作者 : 蔡学梅</p><p>作者单位 : 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浙江嘉兴,314200 期 刊: 当代职业教育</p><p>journal: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9】丹麦的社会教育专业课程:框架、特点与本土化 作者 : 程妍涛</p><p>作者单位 :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期 刊: journal:</p><p>年,卷(期):</p><p>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p>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p><p>2012, 30(3)</p><h3 class='h3_title'>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总结篇五</h3><p>2013年上学期《幼儿教师口语》期末考试试卷</p><p>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p><p>1.“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 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到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变化主要决定于调值。</p><p>3.幼儿教师口语与其它类型的教师口语基本相同中,在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启发性、激励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形象性、生活化、结构简化等三个特 点。4.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德育因素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学活动中,这 种渗透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是民主性原则、肯定性原则、浅显性原则和针对性性原则。</p><p>5.肢体语言的内容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p><p>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p><p>(√)1.“知识”,“冲入”的声母都是翘舌音。</p><p>(×)2.普通话中卷舌韵母有4个,用zhi、chi、shi、ri表示。</p><p>(×)3.学前儿童心理脆弱,纠正其错误时,不可用批评语。</p><p>(√)4.小王在倾听时主要是听说话人所说的字词内容,很多时候错过了说话人通过非语言手段所表达的意思,他的这种倾听属于假意倾听。</p><p>(×)5.“听”与“倾听”是一回事,都只要用耳朵接收别人传达的信息即可。(×)6.“这一问题老师也不懂,谁来说说怎么回事,我们为他鼓掌!”这一评定语用的是激将法。</p><p>(×)7.表扬语与激励语都是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或表现予以肯定,二者没什么区别。(√)8.“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这一句话错用了关联词,应把“尽管”改为“不管”。</p><p>(√)9.思维与语言要同步,否则会发生思维超前与思维滞后的问题。</p><p>(×)10.老师如果思维超前就会造成表意上的空白,形成教学口语的停顿、断断续续、语速迟缓等不良现象。</p><p>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无意注意:</p><p>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被动的,是对环境变化的应答性的反应。</p><p>2.肢体语言:是以说话人的身姿、手势、表情、眼神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一种无声语言。 3.“女国音”:</p><p>所谓“女国音”是指在一些年轻的女性中,在声母舌面音j、q、x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把发音部位前移,发成近似于舌间前音zi、ci、si,或非常靠前的ji、qi、xi的现象,即所谓的“尖音”。由于女性居多,因此称这种女学生特有的读音为“女国音”。4.非语言沟通:是指用语言以外的,即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交流。这 种形式一般表现为视——动符号系统(手势、表情动作、体态语言等非语言交往手段);目光接触系统(眼神、眼色);辅助语言(说话的语气、音调、音质、音量、节奏等)以及空间运用(身体距离)等。</p><p>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儿化韵有何作用?举例说明。</p><p>儿化并不只是语音现象,它还具有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有一定的修辞作用,使汉语在表达上更加精确。(1分)</p><p>(一)儿化在有些词里有确定词性的作用。如:画(动词)、画儿(名词)。(3分)</p><p>(二)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信:信件。信息:消息。头:脑袋。头儿:首领。(3分)</p><p>(三)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感情色彩的作用,有的表示说话的喜爱、亲切的感情,如小孩儿。(3分)</p><p>2、如何处理好表述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关系?</p><p>答: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借助于肢体语言,以达到 强化口语交际内容的目的。但肢体语言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造成负面影响。(4分)</p><p>处理好表述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关系要把握:(6分)</p><p>(一)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述时要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p><p>(二)在使用肢体语言时,要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p><p>(三)肢体语言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不可能代替语言的表述。</p><p>五、实践题(每题15分,共30分)</p><p>1.根据下面情景,针对多血质幼儿特点设计相应激励语</p><p>体育课上,小朋友练习爬绳梯,强强爬了几歩,动作不协调、想退缩不练。老师说:</p><p>参考答案: 老师说:</p><p>“小朋友们,你们看,强强已经爬上了绳梯,他可真是个勇敢的好孩 子,你们说,对不对?大家送给他掌声!(掌声响起)强强,你真行!只要手脚的动作再协调地些,你一定能成功,你说,是这样吗?来,大家为强强加油!”</p><p>2、今天王老师要进行“认识人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及其功能”的教学活动。她应该如何设计教学用语,把幼儿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脸上,认识人的五官然后讲解其功能?讲写出老师的导入语、讲解语。(可配合肢体语言。)</p><p>参考答案:教师:“小朋友们,请看教师的脸。(把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集中后)老师的脸上居住着五位居民,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教师:“(先吸吸鼻子)居住在脸部中央的,长得高高的这个叫什么?(学生答:鼻子)鼻子是做什么用的?(回答:呼吸、闻味道等)回答正确!现在,大家把鼻子捏住,然后再闭上嘴,试试看看有什么感觉。(不能呼吸、难受、不能闻到味道等),大家的这种感觉说明我们的鼻子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两个鼻孔为什么都是朝下的?它如果朝上长好吗?(学生议论、回答后)鼻孔朝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长能防止水、眼泪、灰尘等不容易注入,让我们的鼻子能保持通畅。“那么,居住在鼻子上方的,正在扑闪扑闪的是什么?„„(以下对眼睛、嘴巴、耳朵的教学略)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鼻子、眼睛、嘴、耳朵及它们的作用,让人们今后好好地爱惜它们,让它们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生活。”(评分: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能把幼儿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脸上并能引起学习兴趣,讲解语能认识人的五官及其功能即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参考答案仅为参考,不一定非要与答案相同。)</p></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