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6篇)
<p>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p><h3 class="h3_title">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篇1</h3><p>教学目标:</p><p>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p><p>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p><p>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p><p>教学重点:</p><p>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p><p>教学难点:</p><p>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p><p>教具准备:</p><p>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p><p>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p><p>种 类 摄入量/克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p><p>油脂类 50</p><p>奶类和豆类 450</p><p>鱼、禽、肉、蛋等类 600</p><p>蔬菜和水果类 900</p><p>谷类 1800</p><p>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p><p>3、引入新知。</p><p>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p><p>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p><p>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p><p>3、即时练习。</p><p>完成课后的“说一说”。</p><p>(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p><p>(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p><p>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p><p>汇报计算结果,订正</p><p>学生发言、交流</p><p>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p><p>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p><p>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p><p>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p><p>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p><p>进行计算,订正</p><p>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p><p>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p><p>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p><p>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p><p>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p><p>四、巩固升华</p><p>完成课后“试一试”。</p><p>1、比较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提出数学问题</p><p>2、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p><p>3、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交流。</p><p>五、全课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p><p>板书设计:</p><p>扇形统计图</p><p>能清楚地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h3 class="h3_title">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篇2</h3><p>教学目标</p><p>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p><p>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p><p>教学难点</p><p>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p><p>教学过程</p><p>一、师生交流</p><p>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p><p>师:同学们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p><p>让学生汇报调查的情况,并出示课本的银行存款利率表。</p><p>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大家知道,钱存进银行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还能得到利息。怎样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p><p>二、探讨新知</p><p>1、计算公式</p><p>师:我们去银行存钱,存进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银行存款的利率,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所调整,大家调查的银行的利率和我们书上的银行的利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不同。</p><p>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系。</p><p>请学生讨论利息的算法,老师适当的提示。</p><p>板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p><p>全班齐读公式。</p><p>师:要求利息就必须要知道什么?</p><p>2、计算利息</p><p>师:笑笑和淘气知道你们会计算利息的方法,想请你们帮他俩算一算,他们可以得多少利息,你们愿意不愿意帮啊?下面我们一起来算。</p><p>出示题目:</p><p>笑笑说:300元压岁钱在银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时有多少利息?</p><p>淘气说:我存三年期的300元,到其实有多少利息? 师:笑笑存的本金是多少?存款的时间是多长?利率是多少?</p><p>怎样算?淘气呢?</p><p>学生回答后,师板书。</p><p>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p><p>淘气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p><p>师:笑笑和淘气存同样多的钱,因为存的时间长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p><p>师:同学们在调查中看到了利息税,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从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税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税是利息的5%,从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税。如无特殊说明,今后我们在计算时不要求计算利息税。</p><p>三、巩固练习</p><p>1、李老师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计算。到期时,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p><p>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在全班讲评。</p><p>2、光明小学为400名学生投保“平安保险”,保险金额每人5000元,保险期限一年。按年保险费率0.4%计算,全校共应付保险费多少元</p><p>先提醒学生说出保险金额、年保险费率的含义,再让学生计算。</p><p>四、课后总结</p><p>1、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把压岁钱存到银行可以获得利息,而存款方式有好几种,今后打算怎么处置自己的压岁钱呢?</p><p>如果把它存到银行,该怎样存呢?</p><p>建议学生课后亲自到银行存一次钱。</p><p>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p><p>五、布置作业</p><h3 class="h3_title">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篇3</h3><p>?教学内容】</p><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06~107。</p><p>?教学目标】</p><p>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p><p>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p><p>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p><p>?教学过程】</p><p>一、教学例1。</p><p>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统计》。</p><p>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p><p>师: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热闹极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大家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p><p>预设:</p><p>生:条形统计图。</p><p>师:嗯,老师也同意。(出示p106页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p><p>预设:</p><p>生1: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p><p>生2: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p><p>生3:我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p><p>生4:我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p><p>师:你是怎样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p><p>生4:把喜欢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p><p>师: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但是,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p><p>生齐:不能。</p><p>师: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那是什么统计图吗?</p><p>师: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p><p>师:这就是已经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p><p>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p><p>师: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学们,那绿色扇形、蓝色扇形、黄色扇形、红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p><p>生1:绿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p><p>生2: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p><p>生3:黄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p><p>生4:红色的扇形表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p><p>师:嗯。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们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p><p>预设:</p><p>生1:我了解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p><p>生2:我了解到喜欢足球的占20%;喜欢跳绳的占15%;喜欢踢毽子的占12.5%;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占22.5%。</p><p>生3:我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只占12.5%。</p><p>师:好!我们已经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p><p>生: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p><p>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p><p>预设:</p><p>生1: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p><p>生2: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p><p>生3: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p><p>生4: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p><p>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p><p>师: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列式解决的?</p><p>预设:</p><p>生1: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40×20%=8(人);</p><p>生2: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40×15%=6(人);</p><p>生3: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12.5%=5(人);</p><p>生4: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40×22.5%=9(人)。</p><p>二、巩固、拓展.</p><p>1.p107页做一做。</p><p>师: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p><p>预设:</p><p>生1:牛奶里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成分。</p><p>生2:我知道每100牛奶里水分占87%、蛋白质占3.3%、脂肪占4%、乳糖占5%、其他营养成分占0.7%。</p><p>师:你是怎么知道的?</p><p>生2:我是根据颜色找到的。图右边的说明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所表示的营养成分。</p><p>师:哦,你是这样找到的,同学们也是这样找到的吗?很好,看了这个扇形统计图,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p><p>师: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p><p>生:用250克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p><p>师:那好吧,现在请大家独立完成这道题。</p><p>(1生板书。 水分:250×87%=217.5(g)</p><p>蛋白质:250×3.3%=8.25(g)</p><p>脂肪:250×4%=10(g)</p><p>乳糖:250×5%=12.5(g)</p><p>其他:250×0.7%=1.75(g))</p><p>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p><p>生:能补充水分217.5克、蛋白质8.25克、脂肪10克、乳糖、12.5克、其他1.75克。</p><p>2.p108页第2题。</p><p>师:下面让咱们来关注关注陈东家每月的生活费支出计划。</p><p>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p><p>预设:</p><p>生1:我清楚地看出陈东家每月支出的食品、还购房贷款、教育、服装、水电、其他各占支出计划的30%、30%、15%、10%、5%、10%。</p><p>生2:我能知道陈东家每月支出的水电费占支出计划的百分数最少。</p><p>生3:我还能看出陈东家每月支出的食品和还购房贷款一样多,服装和其他支出一样多。</p><p>师:同学们得到的信息可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如果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p><p>生: 我们可以求陈东家每月的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p><p>师:问题提得很好,那下面咱们就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吧。</p><p>(1生板书。 食品:1000×30%=300元</p><p>还购房贷款:1000×30%=300元</p><p>教育:1000×15%=150元</p><p>服装:1000×10%=100元</p><p>水电:1000×5%=50元</p><p>其他:用1000×10%=100元。)</p><p>三、课堂小结。</p><p>请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用。</p><h3 class="h3_title">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篇4</h3><p>?教学目标】</p><p>1.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p>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p><p>?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p><p>?教学难点】 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及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p><p>?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数</p><p>1、出示袁隆平相片,让同学猜他是谁。猜一猜,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出示资料同学们看来行行出状元,在农业上作研究也能做出伟大的成就来,你们要努力长大后成为有用人才,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现在袁爷爷有一道题想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p><p>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发芽情况最好?与同学进行交流。小组合作并列式解答要过程。汇报用除法求出发芽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几分之几。得出三个分数,那如何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得出三个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读出来,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板书课题。从而得出,三号种子发芽情况最好。</p><p>2、问:你发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了吗?下面老师又带来一组信息,世界杯比赛如果你是巴西队教练你该派哪位队员罚点球?</p><p>说一说你的理由,并与同学进行交流。</p><p>①学生独立思考,选出一名队员。</p><p>②与同学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p><p>③教师点名提问,全班同学共同评价。</p><p>队员罚点球次数罚中次数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几分之几</p><p>七号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18/20</p><p>三号107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7/10</p><p>五号2521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21/25</p><p>因为:18/20=9010=1425=84/100</p><p>90/100>84/100>14/100</p><p>从而得出派7号队员去罚点球比较合适。</p><p>3、百分数的意义。</p><p>教师:通过以上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把你的体会说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很容易比较大小。)而像92/100、90/100、86/100像这种分数我们也可以写成92%90%86%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数——百分数。</p><p>4、介绍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p><p>你觉得他写得对么?写得好么?他是怎么写得?%是什么?(教师亲自示范写%)。你觉得写百分号时要注意什么呢?</p><p>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p><p>你会读这个数么?读作什么?读作“百分之几”而不是“一百分之几”。</p><p>5、过渡: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么?</p><p>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p><p>1、请同学们随意的写出几个百分数。</p><p>观察学生写的百分数,出示几个让学生明白,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p><p>实物展示过程:</p><p>a.上面的百分数有没有错误的?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么?100%就是多少?该怎么读?</p><p>b.找出一个比一大的百分数,这个数和100%相比更大了吧?可以这样写么?</p><p>(把比较的标准量平均分成了一百份,与它相比较的量可能是这样的一份,两百份,0.5份,或是其他的数。)</p><p>2、看书,学习书上的概念和知识。刚才同学们写出了很多百分数,其实我们的数学书上有一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p><p>生汇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又叫百分比。</p><p>师:那你觉得百分数是个怎样的比呢?这个比有个什么样的特征呢?</p><p>生:百分比的后项始终都是100。</p><p>那你又能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百分率么?</p><p>百分数意义调查研究表</p><p>摘录</p><p>这个百分数是()和()比较的结果。</p><p>这个百分数表示()是()的()。</p><p>三、学生交流,正确构建百分数的意义</p><p>生交流、展示</p><p>师:欣赏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数表示什么了吗?</p><p>板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p><p>师:这句话中有几个数?(两个)对,其实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齐读概念)</p><p>四、基本练习,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p><p>师: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这样几道题如何解决。</p><p>1、练一练: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p><p>2、试一试:根据下面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填空。</p><p>①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100。(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比的关系)</p><p>②六年级一班学生的近视率是20%。(沟通百分数与百分率的关系)</p><p>()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通过这句话你还想到了什么百分数由此及彼)</p><p>③一本书已看了40%(开放性)</p><p>()是()的()%。(还可以怎么填?)</p><p>3、练习</p><p>1)读百分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p><p>2)写百分数集体订正。</p><p>3)下面做一个小游戏猜成语的意思用百分数表示出来。</p><p>4)小比赛,在20秒内页10个百分数,时间到时把完成情况用百分数说出来。</p><p>五、找异同,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p><p>动画演示: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欢欢和迎迎两个同学发生了争论。</p><p>1米长的绳子,用去了,还剩下39%米。(一个说对,一个说错)</p><p>师:你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p><p>讨论得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p><p>分数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p><p>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数量。</p><p>六、提高练习,充分体验百分数的意义</p><p>1.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p><p>108%45%98%99%100%55%2%</p><p>①小明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p><p>②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过检验,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p><p>③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p><p>(问:为什么选择108%?其它百分数合适吗?)</p><p>④一本书已经看了(),还剩下全书的()。</p><p>⑤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p><p>2.甲: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占49%;乙: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也占49%。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吗?为什么?</p><p>3、下面做一个小游戏“石头、剪子、布”听清要求再汇报。</p><p>小结: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高兴吗?这节课你一定与老师一起兴奋过、紧张国、还有一些遗憾,你能用百分数告诉大家你这三种情绪所占的百分比吗?愉快()%、紧张()%、遗憾()%,百分数无处不在,他就在我们身边,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我们共勉:天才=1%灵感+99%汗水。</p><h3 class="h3_title">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篇5</h3><p><p>【教学目标】</p></p><p>知识目标:</p><p>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p><p>能力目标:</p><p>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p><p>情感目标:</p><p>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p><p><p>【教学重点】</p></p><p>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p><p><p>【教学难点】</p></p><p>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p><p><p>【教学过程】</p></p><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p>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有一天,孙悟空化了4张饼回来八戒急着要吃,孙悟空为难八戒说:“想吃饼也容易,先回答几个问题,答上来就吃!”这下可馋坏了八戒,聪明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八戒吗?</p><p><p>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p></p><p>1、小组活动</p><p>(1)出示教材27页“分一分”的第(1)、(2)题</p><p>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片代表饼,动手分一分。</p><p>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2=2(份)</p><p>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1=4(份)</p><p>师: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p><p>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把每个圆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可以分成8份。4÷1/2=8(份)</p><p>师: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p><p>学生对那个手操作,把每个圆片都平均分成4份,一共可以分成16份。</p><p>4÷1/4=16(份)</p><p>(1)出示教材27页“画一画”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p><p>(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28页“填一填”“想一想”</p><p>师:通过刚才的“分一分”、“画一画”、“填一填”、“想一想”等活动,你发现了什么?</p><p>生: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p><p>1、学生独立完成28页的“试一试”。</p><p>集体反馈,同桌之间订正。</p><p>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p><p>生:一个数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p><p><p>三、课堂练习,巩固运用</p></p><p>书本练一练</p><p><p>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p></p><p>聪明的小朋友们,八戒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到了饼,也有了新的收获,你们知道它的收获是什么吗?</p><p>(学生谈收获)</p><p><p>【板书设计】</p></p><p>整数除以分数</p><p>a÷=a×(b、c≠0)</p><h3 class="h3_title">小学数学分数乘以分数教案篇6</h3><p><p>教学目标:</p>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p><p><p>教学重点:</p>名数之间的互化。</p><p><p>教学难点:</p>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p><p><p>教学课型:</p>新授课</p><p><p>教具准备:</p>课件</p><p><p>教学过程:</p></p><p><p>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p></p><p>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p><p>5÷6 14÷25 12÷12 18÷35</p><p>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p><p>12÷35=( )/( ) ( )÷( )=4/7</p><p>( )÷( )=a/b 8÷( )=( )/9</p><p>( )÷17=7/( ) 1÷( )=( )/d</p><p>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课件3]</p><p>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p><p>5,填空。[课件4]</p><p>30分米=( )米 180分=( )小时</p><p><p>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p></p><p>1,教学p91 。例4: (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p><p>(2)17分是几分之几时</p><p>思考: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相同</p><p>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 怎样计算</p><p>板书: 3÷10=3/10(米)</p><p>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 怎样求得</p><p>板书: 17÷60=17/60(时)</p><p>※ p91 。做一做</p><p>2,教学p92 。例5: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p><p>(1)提问:a,用谁作标准 该怎样计算</p><p>b,与复习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p><p>(2)归纳。</p><p>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p><p>※ p92 。做一做</p><p>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p><p><p>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p></p><p>1,p93 。4</p><p>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p><p>2,p93 。6</p><p>提问:这两个问题中的标准量相同吗 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p><p>3,p93 。7</p><p><p>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p></p><p>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p><p>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p><p><p>五,家作。</p></p><p>p93 。5,8</p> <!--内容关联投票--></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