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师课堂的教学计划 课节教学计划(三篇)
<p>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p><h3 class='h3_title'>老师课堂的教学计划 课节教学计划篇一</h3><p>四年级从上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在英语学习上掌握较好,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层次上很均匀,英语学习兴趣很高,在教学上我最多的是在个别辅导之余引导他们分组相互学习,师徒结队,共同进步。</p><p>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本册供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英语的学校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p><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分析、研究许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博采众长,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同时,有吸收了当今国内外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把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我国的小学外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以形成我国小学英语的外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p><p>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p><p>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p><p>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p><p>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p><p>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p><p>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p><p>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p><p>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p><p>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p><p>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p><p>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p><p>4、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p><p>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志,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p><p>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p><p>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p><p>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p><p>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p><p>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p><p>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p><p>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p><p>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p><p>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包括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并简单运用。</p><p>3、能听、做6个tpr活动。</p><p>4、能学会3个小制作。</p><p>5、能唱8首歌曲。</p><p>6、能听、说、唱7首歌谣。</p><p>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p><p>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p><p>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p><h3 class='h3_title'>老师课堂的教学计划 课节教学计划篇二</h3><p>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p><p>2、培养他们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p><p>3、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p><p>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p><p>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p><p>本套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吸收了当今国内外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把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我国英语教学基本状况的模式和方法。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p><p>教材的主要特点:</p><p>1、强调语言运用</p><p>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运用功能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p><p>2、注重能力培养</p><p>力求用生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目标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p><p>3、突出兴趣激发</p><p>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p><p>4、重视双向交流</p><p>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放文化知识。</p><p>5、融合学科内容</p><p>十分重视在学习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如语言材料之中。</p><p>6、重视灵活扩展</p><p>运用有效的编排形式,使教师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生能够各得其所。</p><p>7、实现整体设计</p><p>运用整体系统的合理编排力求达到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自然衔接,以确保各阶段的顺利过渡。</p><p>1、会话教学</p><p>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在表演中练。</p><p>2、词汇教学</p><p>巧用实物和卡片。</p><p>融词汇于会话教学中。</p><p>3、歌曲与歌谣教学</p><p>在每节课中渗透、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唱演结合,培养艺术素质。</p><h3 class='h3_title'>老师课堂的教学计划 课节教学计划篇三</h3><p>以地理课程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区教师发展中心“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能,扎实做好教科教研常规工作,努力为学校地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创建教育特色提供有意义的业务指导和专业服务。</p><p>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引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发现、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群策群力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积极稳妥地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教研工作将进一步结合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际,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实际,坚持“理念先行”、“创新先行”和“素质先行”,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以“学科关键能力”、“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为核心的教科研能力,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践力与执行力,在教研工作的主题、方式与机制上进行满足基层切实需要的创新。</p><p>(一)积极持续推进课程改革</p><p>(1)初中:以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为重点,采取参与式研讨、公开课观摩与评价、专题研究、学术沙龙、案例设计、课题研究等多元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积极开展课程研修活动,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开发、管理能力。</p><p>(2)高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开发、管理能力。特别需要加强案例式研修,将研修活动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学过程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和指导。对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等强调整体思考,系统设计,努力提高各项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与指导,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p><p>(二)重点做好高三教学研究工作</p><p>(1)深入学校调研,着重就高三复习教学的工作计划、目标内容、课堂教学、作业练习等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商量对策。积极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工作。</p><p>(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材研究活动,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和经验;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抓好备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学效率和复习效率的提高,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加强高考教学和辅导的针对性,促进高三年级整体教学效率和复习效率的提高。</p><p>八、九月份</p><p>1、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统一安排,对部分学校高三教学工作进行调研,了解高三地理教学情况,探讨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p><p>2、召开区高三备课组长会议,着重就复习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突破展开研讨。</p><p>3、初中地理评优课区遴选。</p><p>4、开展初一研究课。</p><p>5、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研讨。</p><p>十月份</p><p>1、组织获奖教师参加初中地理评优课大市评选。</p><p>2、开展初二研究课,高一研究课。</p><p>3、地理课题研讨会。</p><p>4、开展初中地理数字化教学设计研讨。</p><p>十一月份</p><p>1、组织参加市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研讨会,做好材料、讲座等准备工作。</p><p>2、开展高二研究课。</p><p>3、协助做好市地理年会论文评比活动。</p><p>4、协助市教研员编制好相关年级期末调研试卷工作。</p><p>十二、一月份</p><p>1、组织地理课题申报,布置部分到期课题组汇总有关资料,准备结题,要求其余课题组进行阶段</p><p>总结,考虑下阶段任务。</p><p>2、协助市各年级试卷审卷。</p><p>3、学期有关总结工作。</p></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