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3-1-9 16:06:59

2023年采矿学心得体会(5篇)

<p>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h3 class='h3_title'>采矿学心得体会篇一</h3<p>一、实习性质</p><p>此次实习为煤矿现场生产实习,是在我们学习完煤矿开采方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等重要专业课后进行的,是我们在实践中验证课堂理论知识与继续深化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必经阶段。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加深了我对采矿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二、实习目的和任务</p><p>我们采矿专业已学完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并进行过矿井认识、地质及井巷工程实习。本次实习为矿井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p><p>1、验证、巩固和扩大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对煤矿生产建立全面系统的概念;</p><p>2、熟悉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和生产系统;</p><p>3、参加采煤工作面劳动,掌握各工种的进行方式和配合方式,熟悉操作基本技能;</p><p>4、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5、熟悉采掘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培养独立工作能力;</p><p>6、初步了解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知识。</p><p>三、实习内容</p><p>1、了解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基本状况</p><p><span class="highlight">_</span>月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日-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月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日,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相关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有关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的地理位置,发展史及企业精神等相关信息,具体如下:</p><p><span class="highlight">_</span>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位于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东南距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约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km,行政区划属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管辖,交通比较便利。其前身为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煤矿,始建于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年,建矿初期为___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年改制为___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煤矿,_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年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月归___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管理,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年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该矿名称变更为_____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煤业有限公司,重组后批准开采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号煤层,生产能力提升为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mt/a。</p><p>2、煤矿生产系统实习</p><p><span class="highlight">_</span>月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日—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月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日,在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了生产系统的实习,熟悉了该矿从井下到地面的整个生产系统。</p><p>该矿采用斜井开拓的方式,布置了主斜井、副斜井,进风排水井与回风立井,根据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span class="highlight"></span>、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号煤层各自的厚度及地质因素选择不同的采煤方法。</p><p>由于该矿为低瓦斯矿井,经审核最终选用中央分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选用2台fbcdz—10—no32/2×400型对旋式轴流风机作为整合后矿井主通风设备,一台工作,一台备用。</p><p>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p><p>井下主水泵房位于进风排水井井筒附近,排水管沿泵房、管子道、进风排水井井筒敷设2趟至地面水处理站,正常涌水时一趟管路工作,一趟管路备用。最大涌水时2趟管路同时工作。</p><p>电力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现代的煤矿生产机械无不以电能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动力,矿山的照明、通讯和信号也都使用电能,因此,矿山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安全性、供电质量的好与坏、供电的经济性等都对矿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矿山供电系统分为井上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系统两部分。其中井上供电系统包括地面变电所和高、低压配电网。地面变电所有两回路电源进线,任一回路因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仍能担负矿井的全部负荷,以保证可靠供电。井下供电系统由两回路或更多高压电缆供电,并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能担负全部负荷。在矿井工业场地新建35kv变电站1座,两回35kv电源分别引自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220kv变电站和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22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井下采用10kv两回路供电,两回路均引自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p><p><span class="highlight">_</span>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建矿以来,安全生产相对稳定,全体员工正秉守“反应迅速,执行坚决”的核心理念,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为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而努力。</p><p>3、回采工艺与通风安全实习</p><p><span class="highlight">_</span>月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日—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月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日,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实习了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的回采工艺与通风安全。该矿回采工作面采用mg3000/701—wd型采煤机、sgz764/2×160型刮板输送机、szz764/160型转载机、及pcm1000型破碎机。工作流程为从工作面采下的煤经刮板输送机到破碎机,经破碎机破碎运输到转载机,经转载机将煤送往皮带运输运往地面煤仓。皮带运输包括:卸载部,驱动部,储带箱,张紧部,绞车、机尾部。保护设施有:满仓保护,拉线保护,跑偏保护,温度保护烟雾保护,速度保护等。</p><p>该矿采用主斜井、副斜井、进风排水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通风容易时期等积孔a=2.25m2困难时期为a=2.37 m2,通过计算可见通风难以程度为容易。局部采用局部通风机,风机工作方法为压入式。</p><p>4、固定岗位实习</p><p>在熟悉了___<span class="highlight"></span>矿井下与地面各个生产系统及其联系后,之后就开始了在生产技术部的实习。生产与技术是全矿的核心,在生产技术部我了解了该部门的职能与职责,作为生产技术部的一员,必须掌握并熟悉一定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比如阅读与修改图纸、绘制与打印图纸、熟悉各项措施与操作规程、必须经常到井下及时了解生产情况以绘制正确的图纸与编制正确的措施等。同时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p><p>四、实习感想</p><p>本次实习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真实的井下环境,采煤器械的实物,感触颇深!</p><p>当我换上矿工服的时候,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矿井工人的不容易,大夏天还得穿上棉衣棉裤雨靴,佩戴沉重的自救器,矿灯等,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的矿工是最可爱的人!</p><p>坐在防爆汽车中大概过了10分钟左右,我们就来到了井底车厂,之后由于条件所限徒步来到了采煤工作面等地点。</p><p>在通往井下的过程中中,我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煤壁俩侧是黑呼呼的,而且是愈走愈窄,总觉得危险就在身边……此时才感觉到什么是“安全是天”!</p><p>当我看到直径约2m的双拱桶采煤机时,霎时间傻眼了,不禁赞叹那些造出这些机器的人,以及我们的采煤工人,在如此的环境中,为了祖国的建设,不惜奉献自己的一生!</p><p>总之,理论终归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次的实习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更能理解的到位。</p><p>说到收获,本次实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们较系统的把煤矿的生产流程了解了,巷道建设,通风,供电,掘进以及运输等。在我们的大脑里初步的印下煤矿的整体轮廓,对于煤矿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现在在我们的思想中已不再是单单的挖煤了,而是对于整体煤矿开采的规划管理层面。要说一个煤矿是怎样运行的,这可不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在安全的同时完成一定的产量,甚至超额完成。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要说到效率的问题了,一个产业规划完整与否,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率的高低。通过本次实习,深切地认识到我们已不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而是要实地指导生产,为企业赢取最大的效益。</p><p>煤是工业的粮食,一点都不为夸谈。矿工们的工作生活我们可以想象,作为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我们更应该发扬劳苦大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理论课程上我们应该认真刻苦,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为劳苦大众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工作环境。</p><p><h3 class='h3_title'>采矿学心得体会篇二</h3<p>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p><p>1、实习的目的:</p><p>本次实习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矿山机械、露天采矿工程、爆破工程、地质等有关专业基础课和露天矿认识实习后,进行的一次露天矿生产实习与现场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对露天矿开采建立感性认识和获得露天矿生产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具体任务如下。</p><p>2、实习的任务:</p><p>(1)掌握露天矿开采的生产工艺流程,建立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p><p>(2)了解矿床开拓系统与开拓方法。</p><p>(3)熟悉露天矿的掘沟方法及其发展程序。</p><p>(4)了解矿山的采掘机械和矿山机电设备概况。</p><p>(5)使学生总结已学过的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二、实习地点、时间等:</p><p>1、地点:</p><p>石门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p>2、实习时间(待协调):</p><p>1)整体预计时间十二月份下旬</p><p>2)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0.5天)</p><p>3)实习路程往返(共1天)</p><p>4)爆破技术、工艺流程(1天)</p><p>5)地质等其他相关报告(1天)</p><p>6)采矿工业场地、机械参观(0.5天)</p><p>7)露天矿爆破参观(0.5天)</p><p>8)编写实习报告(回校)</p><p>3、参加人员:</p><p>三、实习内容:</p><p>通过全矿参观,专题报告,现场教学及生产岗位实习。要求学生学习、了解及掌握如下内容:</p><p>1、地质部分:</p><p>矿床贮存地区概况:矿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气候条件。</p><p>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矿区所属的大地构造单元、区域地层系统及其分布,然后是矿区的主要地质构造,各主要岩层在区内的出露情况,矿区的地形特征,矿产的贮存位置。</p><p>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的主要地质构造、矿床的成因与围岩的关系、矿床的数量、规模、形态及其产状、矿床的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及工业储量、矿岩性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的类型及品级、平均品位及开采品位、水文地质情况。</p><p>2、采矿部分:</p><p>(1)台阶的组成,露天矿场的构成要素及其尺寸,露天开采步骤及矿山工程发展程序,露天矿生产能力存在年限。</p><p>(2)矿山的总平面布置概况。</p><p>(3)组织管理系统,主要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的划分,矿山的工作制度。</p><p>(4)矿山采用的开拓运输方法,矿岩的运输系统,所用的运输设备类型、数量、列车的用耗时间及实际的生产能力;平均出勤率,每昼夜出动的台数。</p><p>(5)堑沟掘进的方法及所采用的设备,掘进速度,了解新水平准备的程序方法,新水平准备周期时间。</p><p>(6)矿岩回采采用的穿孔方法和爆破方法,穿孔设备类型及其效率,使用的穿爆方法,爆破器材的种类及加工方法爆破参数,孔网布置及起爆方法,采掘工作面参数,然后工作线的推进方式和方向,采装设备的类型及其效率,各回采工艺的劳动组织。</p><p>(7)排土场的位置及类型,排土场的修建方法,排土设备类型及其效率,排土参数。</p><p>(8)收集矿山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发现矿山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然后并提出改进意见。</p><p>四、实习的准备:</p><p>1、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期间必须学好实习大纲、设计大纲,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与要求;</p><p>2、实习前应携带必要的参考书和实习所需文具;</p><p>3、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委教育;</p><p>4、实习队的组织安排;</p><p>5、劳动保护用品的准备。</p><p>五、注意事项:</p><p>1、实习前按要求,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工作;</p><p>2、必须保证路途及在矿山期间的安全,安全主要由带队老师负责;</p><p>3、遵守实习矿山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队的纪律按时赴矿和返校,然后如有特殊原因,必须向带队教师请假。</p><p>4、严守商业机密,严禁资料和图纸丢失;</p><p>5、按实习大纲的要求,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并提交实习报告。</p><p>六、实习报告编写的内容与要求:</p><p>1)在实习期间学生应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然后进行系统的整理并编写实习报告,以巩固所获得的知识。在报告中不应长篇的抄写现场资料,报告的编写程序自行决定,报告的内容应根据实习大纲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编写,对报告的要求如下:</p><p>2)叙述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10页;</p><p>3)报告中的文字简略,书写端正,图表整齐并注明尺寸。</p><p>4)参观的内容要归纳并进行系统的说明。</p><p>5)对现场生产管理中存的问题提出个人人的意见或建议。</p><p>七、实习成绩的评定:</p><p>实习结束后,进行小组鉴定。</p><p>实习成绩由带队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出勤情况(缺勤三分之一以上者按不及格论处)、实习态度及表现,实习报告的质量,同时参考厂矿的意见及小组鉴定,根据学校实习的有关规定,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评定。<h3 class='h3_title'>采矿学心得体会篇三</h3<p>白源煤矿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白源镇镜内,距市区6公里,320国道、浙赣铁路从矿区经过,并与319国道毗邻,交通十分便利。</p><p>白源煤矿是1990年12月竣工投产的新型现代化矿井,设计能力为45万吨/年。92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97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7万吨/年,改扩建后,98年至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年,实际产量在39万吨/年左右。矿井为双立井加暗斜井中央石门开拓方式,中央分列式通风,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爆炮落煤。全矿现有职工2469人,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39人。建矿以来,累计产煤240余万吨,固定资产8034万元。</p><p>白源井田位于青山至赤山桥勘探区之西南段,东西走向长3.9公里,南北宽1.9公里,井田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井田内无煤系出露,自上而下,全区为第四系与白垩系,上三叠系安源组(t3a)、上二叠系茅口组(plm)、石碳系上统黄龙组(c2)。井田可采煤层为91和82两层,煤厚0-5.58m,平均厚度为1.67m,倾角0-45度,平均28度,煤层结构复杂,高灰,低硫。矿井正常现涌水量为140吨/小时。煤层自燃情况为三至四类,煤尘具爆炸性,属低瓦.</p><p>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九龙矿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煤矿井下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经过实践烤炼的理论永远都是纸上谈兵。实践,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成长的必修之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我的的确确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为今后一步步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p><p>这次实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我觉得这样的经年却是很宝贵的。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煤矿工作者的生活,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到做一名好矿工的不易,没一顿煤里都有这些矿工的辛苦汗水。他们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有时为了井下生产连饭都顾不上吃,正是有了这些敬业的煤矿工作者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平煤的强大发展。经过这次实习,让我对矿工这个职业更加肃然起敬,更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工。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同学们的热情和努力。我们认识到煤炭企业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p><p>这次实习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经验,提供了社会实践锻炼的大舞台,让我们了解到了煤矿的复杂而有序的生产系统。一个煤炭企业由采煤系统、掘进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其中采煤系统是最重要的生产系统,煤炭企业所有的生产组织都是围绕采煤系统布置的。排水、通风系统则为煤矿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运输系统承担着物质和人员运输的任务、</p><p>煤矿测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也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以及对安全生产做出决策。煤矿测量的任何疏忽或粗率都会影响生产或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因此,煤矿测量在煤矿开采中的责任与作用都是很大的。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矿区地面控制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煤矿施工测量、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和矿体几何图绘制等。其中煤矿施工测量时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为各种工程施工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即地面上的土建工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竖井定向测量和竖井导人高程测量、竖井贯通测量。在施工建筑过程中和运营管理阶段,还需要定期进行岩层与地表移动沉降观测,以及为矿区的复耕进行测量服务等。</p><p>此外,在煤矿开采阶段还有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煤矿测量来解决。如主巷道的定向与测量,掘进时中、腰线的给定,井下巷道贯通,弯道设置、竖井联测、斜洞布设,井下场地开拓,回采定水平,矿量计算,井下对照等等,处处都离不开测绘。比如巷道贯通如果不经过精确的测量,就不能随便开挖,否则将造成大量巷道作废,不仅浪费大,而且影响生产甚至会引发事故。</p><p>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部错,一旦实际接触到,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次实习带给我的部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p><p>总之,我觉得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成绩,无论在哪个单位,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的态度端正和积极,我们总会找到辛苦工作的价值和乐趣。也许,我做的不是很优秀,但我对这次的实习所付出的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因为我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我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着与往不同的世界,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p><p><h3 class='h3_title'>采矿学心得体会篇四</h3<p>一、实习时间</p><p>20_<span class="highlight"></span>-09-02~~20_<span class="highlight"></span>-09-03</p><p>二、实习地点</p><p>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p><p>三、实习目的</p><p>1、生产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p><p>2、 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p><p>3、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三鑫铜金矿的开采操作工艺,了解矿山生产组织管理体系;</p><p>4、了解矿山技术经济指标,产品质量要求等,形成对矿山建设的总体认识。</p><p>四、实习内容</p><p>1、企业概况</p><p>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黄金总公司、黄石市冶金工业总公司、鄂东南基础工程公司、大冶市冶金工业总公司、中南地质勘察局联合投资,通过对湖北黄石金铜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黄石金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大冶金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债务、人员进行重组,于1999年发起成立,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p><p>公司现有资产10亿元,员工1300余人,年采选规模90余万吨,年产矿山金1400余公斤,矿山铜120_<span class="highlight"></span>余吨,标硫70000余吨,铁精粉50000余吨,是中金黄金旗下的骨干企业,黄石市地区利税大户。</p><p>公司位于湖北省大冶市西南3.5km处,为大冶市金湖办事处管辖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4′32″~114°55′34″,北纬30°04′54″~30°05′54″,矿区距武九铁路及主干公路仅3km,有公路通达矿区。矿区亦可达黄石港,沟通长江水运。</p><p>本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历史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1.3℃。年平均降水量1382.6mm,雨季为4~8月,降水量可达全年的60%以上,雨季矿区常遭洪涝,年平均蒸发量1414.6mm,相对湿度78%。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东南,平均风速不大于2.2 m/s,局部地点超过31.0 m/s。</p><p>矿区外围地势南高北低,为低山——丘陵——大冶湖盆地。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一般标高为30~60m,距矿区最近的鸡冠咀山标高69.14m,地表风化强烈,属剥蚀堆积地貌。北部为大冶湖盆地,标高在14.5~19.5m之间,湖底由湖积——冲积粘土、亚粘土层组成。矿区东、北部是围湖造田堤坝,将湖水围隔在堤坝以东。矿体上部地表均为水田所覆盖。矿区内中心河床标高13.17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地表水系由南向北汇流至中心河,再注入大冶湖。</p><p>2、地质概况</p><p>三鑫公司开采鸡冠咀和桃花咀两矿床,地质类型为铜金铁硫多金属共生矿床,矿石工业类型属铜金铁矽卡岩型矿石,成因类型是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勘探类型为ⅲ-ⅳ类型。</p><p>鸡冠嘴矿床由ⅰ、ⅱ、ⅲ、ⅳ等4个工业矿体群组成,面积0.25km2,最大控制深度902m;桃花嘴矿床由ⅰ、ⅱ、ⅲ等3个工业矿体群组成,面积0.12km2,最大控制深度935m。</p><p>矿体埋藏于大冶湖围垦区下面,地面为纵横交错的灌渠及良田,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群第五~第七岩性段的浅灰色、黄褐色灰质白云石大理岩中,也在石英正长闪长玢岩与大理岩接触的大理岩捕虏体中。鸡冠嘴矿体总体走向ew,倾向nw,倾角70~84°,主矿体走向长500m,厚度5~40m,平均品位cu1.8%,au2.2g/t;桃花嘴矿体总体走向ne10~30°,倾向nw,倾角65~75°,主矿体走向长550m,厚度6~54m,;平均21.16m,平均品位cu1.93%,au2.2g/t。</p><p>3、开采技术条件</p><p>3、1. 鸡冠嘴矿区</p><p>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矿体顶底板围岩,随各矿体赋存部位不同,其岩性有较大差异,赋存于大冶群碳酸岩地层层间的矿体如ⅰ、ⅱ、ⅲ、ⅳ矿体大部分,其顶底板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部分矽卡岩;ⅲ号矿体南东缘,其顶板为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底板为石英闪长岩。矿体和围岩一般较稳固,局部透辉石矽卡岩、粘土蚀变侵入岩和构造破碎带等则松软破碎、稳固性差。鸡冠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的岩熔充水矿床类型。</p><p>3、2.桃花嘴矿区</p><p>矿体与矿石类型构造复杂,很难分采。其上部母岩为角砾岩,一般胶结较好,但局部为粘土侵入岩、矽卡岩角砾使矿体软硬不均且稳固性中等,总体自上而下完整性与强度逐渐变好,中下部多为致密坚硬的块状矿石,稳固性良好。矿体顶板围岩主要为变质岩类,以4~6线为界,西部以接触变质的矽卡岩类为主,稳固性稍差;东部由坚硬的碎裂结构角砾岩组成的地段稳固性较好之外,其余地段可能发生强塑性变形。底板围岩以坚硬的块状结构矽卡岩为主,稳定性普遍较好,但也有塑性变形的围岩条件。该矿床以溶蚀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类型。并应指出,两矿床均处于地表平坦的大冶湖围垦区之下,不允许陷落。</p><p>4、生产系统介绍</p><p>4、1矿山开采方式和开采范围</p><p>开采方式:设计开采对象为隐伏矿床,埋藏深,且矿区地表为大冶湖围垦良田,只宜地下开采;</p><p>开采范围:鸡冠咀矿床和桃花嘴矿床;</p><p>开采顺序:中段间开采顺序为混合式开采顺序,既有上行式开采,又有下行式开采;中段内回采顺序为混合式回采顺序,既有前进式回采,又有后退式回采。</p><p>生产能力:3000t/d。</p><p>4、2矿山开拓</p><p>鸡冠嘴二采区和桃花嘴矿区采用主副竖井开拓,中段开拓方式为上下盘运输巷加穿脉和下盘运输巷加穿脉开拓方式,中段高度50m。主井直径φ5.5m,副井直径φ5.0m,桃花嘴风井直径φ3.5m,鸡冠嘴风井直径φ3.5m。</p><p>一采区采用主副斜井开拓,中段高度30m。</p><p>5、采矿方法</p><p>目前主要应用的采矿方法有: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嗣后充填、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浅孔留矿嗣后阶段充填法。</p><p>6、主要生产系统</p><p>6、1.提升系统</p><p>主井提升采用双箕斗提升系统,负责提升矿石和部分废石。副井提升采用单层罐笼带平衡锤提升系统,负责提升人员、材料和设备。</p><p>主井提升机型号:jkm-2.25×4(ⅰ)c型多绳摩擦提升机,配zdu-151-1b型直流电机,功率360kw,最大提升速度8m/s。</p><p>副井提升采用单层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系统,罐笼底板尺寸为4.4×1.8m,选用jkm-2.25×4(ⅰ)c型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配zdu-152-1b型直流电机,功率360kw,最大提升速度8m/s。</p><p>6、2.运输系统</p><p>矿石和废石用1.2m3 侧卸式矿车、7t电机车和0.7m3 翻转式矿车、3t电机车运至中段溜井卸载,再由箕斗提至地表。</p><p>6、3.通风系统</p><p>井下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各矿区采用侧翼对角式通风系统,由副井集中进风,新鲜分流分至鸡、桃两矿区需风工作面,污风由各矿区回风井巷排出地表。</p><p>6、4.排水系统</p><p>井下采用接力排水系统,在-580m、-470m和-320m中段设有泵站。</p><p>-320m中段设d280-65/84×7水泵三台,电机型号jsq158-4,功率680 kw,排水管路φ325×8mm无缝钢管2条,水仓容积1000m3(2个)。</p><p>-470m中段设d280-43/84×5水泵三台,电机型号y355-39-4,功率250 kw,排水管路φ325×10mm无缝钢管2条,水仓容积1000m3(2个)。</p><p>-580m中段设d25-50×3水泵三台,电机型号y200l1-2,功率30 kw,排水管路φ89×5mm无缝钢管2条,水仓容积420m3。</p><p>6、5.供风供水系统</p><p>地表建有空压机房,内设6台61.7 m3和1台41.8m3螺杆式空压机。经φ219×6mm无缝钢管供风管路由主井和副井进入各中段用风点。</p><p>61.7 m3螺杆式空压机型号ts32s-400l/wc/sull,电机型号y3151-4/uyg4001-4,功率300kw。</p><p>41.8m3螺杆式空压机型号ts25s-300l/wc/sull,电机型号nec5010-4,功率224kw。</p><p>井下用水由地面高位水池供给,经主井和副井至各中段用水点。</p><p>6、6.充填系统</p><p>井下充填采用新型胶固料分级尾砂胶结充填。搅拌好的充填砂浆采用管道自流输送。在鸡冠咀017线通风井附近建有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目前装备有φ8m容积640m3的立式砂仓2座、φ8m容积500m3的立式砂仓2座、φ6m300t胶固料仓2座,充填能力为100m3/h。</p><p>一期充填系统采用卧式砂仓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该系统工艺较为简单,存在生产能力低、自动化程度低、充填体早期强度低及充填体分层离析明显的缺陷。</p><p>二期充填系统采用立式砂仓尾砂全水单管胶固充填工艺,使用特种硫铝酸盐水泥作为充填胶结剂。二期充填系统提高了充填自动化控制程度,但由于成本高、充填体易于析水软化甚至丧失,后期充填体整体承载与直立性能差,难以承受回采时爆破冲击破坏,不能很好满足采矿生产的需要。</p><p>三期充填系统主要对二期充填系统进行了优化,采用立式砂仓充填系统,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很好满足了矿山3000t/d生产需要。</p><p>现充填系统使用新型尾砂胶结材料作为充填胶结剂,较使用普通水泥充填成本降低约50%,具有凝固快、早期强度高、采矿生产能力大的优点。缺点是生产胶固料的主要原料水淬渣供应距离不宜超过300公里。</p><p><h3 class='h3_title'>采矿学心得体会篇五</h3<p>20_<span class="highlight"></span>年6月26日至7月4日期间,广西大学资冶学院矿资_<span class="highlight"></span>-1班全体同学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佛子冲矿业有限公司实习,通过几天的实习,学到了许多采矿知识和采矿方法。</p><p>一、采矿</p><p>佛子冲铅锌矿管辖古益和河三两个分矿,都是地下开采矿山。于1985年投产。设计采选能力600t/d,19.8万t/a,近三年平均采矿实际能力为9.3万t/a(283t/d)。91年只有6.3万t/a(192t/d)。河山分矿于1967年建矿,边探边采,生产能力逐步扩大,达500t/d。近三年平均采矿实际能力为6.3万t/a(190t/d),91年只有10135t/a(30t/d)。现就各分矿采矿方法、床开拓、运输及通风现状进行叙述。</p><p>采矿方法</p><p>矿床开采技术条件</p><p>1)、古益分矿:</p><p>古益分矿为铅、锌、铜多金属矽卡岩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矿带延长1900米,宽200~~300米,倾斜延深300~~450米,矿体成群产出。分为北、南二个矿段,北——石门矿段,于04线~~11线。南——刀支口矿段,于11线~~32线,矿体群呈北北东向展布,共有大小矿体92个,计算工业储量有27个。</p><p>矿体在平面或剖面上呈平行排列,只要矿体沿走向延长200~~400m,延深200~~350m,厚度一般为1~~4m,最厚17m,平均厚度2.15m,倾角55~~60°,矿体间距4~40m,矿石多呈致密块状,矿、岩界限清楚,但矿体矿化连续性较差,形态产状变化大,对开采不利。</p><p>矿体顶底板围岩以厚层砂岩为主,少量板岩和花岗岩,除局部断层挤压破碎带和氧化带矿体,围岩较松散破碎需要支护外,大部分矿体、围岩均稳固(f=10~12),毋需支护。</p><p>2)、河三分矿:</p><p>河三分矿属高——中温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区共分为牛卫、勒寨、午龙岗、水滴、鸭公冲五个矿床。牛卫矿床包括4#、5#、6#矿体,呈透镜状。矿体长度40~100m,延深100~200m,厚度6~20m埋藏倾角72°,矿体分布密集,矿体间距几米到几十米。勒寨矿床包括1#、2#、3#矿体,呈筒柱状,矿体长度40~120m,延深150~250m,厚度10~40m,倾角60~75°。午龙岗矿床包括132#、133#矿体,因地质品位太低(铅1。45%、锌1。6%)而停产。水滴、鸭公冲矿床尚未开采。</p><p>矿体顶低板围岩为板岩、砂岩、灰岩和花岗斑岩。由于岩石受到热液和构造作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蚀变。一般岩性较坚硬,f=8~10,属稳固,若岩石风化后呈土状,易崩塌。</p><p>采矿方法</p><p>佛子冲铅锌矿古益分矿自1985年建成投产以来,采矿方法按设计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8#、11#的厚大部分矿体,采用分段采矿法。该两矿体现已采完。目前为单一浅孔留矿法开采,回采中段有340、300水平,340中段为浅矿回收,300中段为主要回采水平,河三分矿也是以浅孔留矿法开采为主。只有牛卫4#矿体于380~440m水平矿体倾角较缓<30°,采用全面法采。勒寨2#矿体于300~365之间的厚大部分矿体采用大爆破回采。目前牛卫矿床回采于350、400中段,勒寨矿床回采于300中段。现将矿山使用的浅孔留矿法简述如下:</p><p>1)、采场布置和构成要素:</p><p>采场沿走向布置</p><p>采场高度:40~50m</p><p>采场长度:40~50m</p><p>采幅宽度:一般为矿体厚度,若矿体厚度﹤1·1m,采幅=1·3m</p><p>底柱高度:5·5m</p><p>顶柱高度:2~3m</p><p>间柱宽度:6m</p><p>漏斗间距:5m</p><p>2)、采准切割:</p><p>采准切割工程均为脉内布置,设有沿脉运输平巷,采场天井,采场联络道,拉底平巷,漏斗等。井巷掘进使用7655凿岩机打眼,人工装药,华一工型装岩机装载,每天三班作业,一个工作面日进尺1~1·2m。</p><p>3)、采场回采及出矿:</p><p>采场自上而下分层回采,工作面呈梯形布置。分层高度2m,凿岩使用ysp-45打向上孔或用7655凿水平孔,人工装药,导爆索,雷管起爆,浅眼崩矿,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经沿脉运输平巷,采场侧翼天井,联络道进入采场,污风由另一侧天井排至上中段回风道,采矿作业每日三班每昼夜一个循环,采场昼夜生产能力50t,当采场采至顶柱时即可进行大量放旷。</p><p>4)、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p><p>采场顶底柱使用yg-80钻机于运输平巷中打扇形中深孔,一次崩矿,由采场漏斗出矿,间柱回采使用浅孔崩矿,由采场漏斗出矿。目前矿山采空区未进行处理,采场矿柱回采量不大,暴露的空区小,至今尚未出现大的地压变化,只是在石门矿段340m以上矿体,由于被原岑溪县县办矿采矿多年,采富丢贫,残留部分矿量,形成了890亩面积的采空去,投产后,对此部分残留矿量进行残采,从而促使地压变化。表土多处出现裂纹和发生下沉,塌陷去面积约十亩,目前佛子矿正在处理此事,征用陷落区及搬迁民房,钱也花了,事情还没有办完。</p><p>5)、采矿作业劳动组织:</p><p>采矿作业各工种组成专业、综合队,有探矿队、采矿队、掘进队、出矿队和综合维修队,具体承包工区下达采掘任务,例:古益坑口共组成一个探矿队,二个掘进队,三个采矿队,五个出矿队,两个综合维修队,每对约10人,三班制,承包计划出矿量。</p><p>6)、采矿技术经济指标:</p><p>对年来,佛子冲矿使用留矿法开采是成熟的,在改革开放中,定产到班组实行产量承包,有关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见表:</p><p>矿山生产能力及三级矿量</p><p>1)、矿山生产能力</p><p>佛子冲矿设计生产规模1100t/d,年产量36。3万t,其中古益矿设计采选能力为600t/d,年产量19。8万t,河山分矿未经正规设计,由矿山自行边探矿边设计,边施工建成投产的,初期生产能力为200t/d,71年扩大到500t/d,见下表:</p><p>河山矿历年采出矿量统计表</p><p>指标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p><p>采矿量</p><p>(万t) 9.65 13.79 10.31 16.3 15.0 10.63 16.58 20.92</p><p>出矿量</p><p>(万t) 8.29 13.67 14.92 16.49 13.64 12.75 15.38 15.96</p><p>指标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p><p>采矿量</p><p>(万t) 12.71 18.13 5.0 3.95 12.25 11.7 20.0</p><p>出矿量</p><p>(万t) 11.79 13.09 14.88 13.59 10.83 12.1 12.8</p><p>指标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p><p>采矿量</p><p>(万t) 13.2 10.4 13.8 4.1 1.01</p><p>出矿量</p><p>(万t) 12.6 11.9 8.3 9.2 5.68</p><p>古益矿设计能力为19。8万t/a,但从1985年投产以来,从未达到设计能力。产量最高年份为88年,年采矿量13。1万t,只达设计能力的66%,1991年最差,年采矿量6。3万t,只达设计能力的32%。</p><p>矿床开拓运输及通风系统——古益分矿</p><p>1)、矿床开拓运输系统</p><p>古益分矿的矿床开拓,设计采用平窿(盲竖井)溜井开拓方案。</p><p>初期开采260m中段以上矿体,采用侧翼平窿溜井开拓,后期开采260中段以下矿体,采用盲斜井和斜井开拓,初期开拓342(340)、300、260三个中段,开拓系统主要由260主平窿、斜井、盲斜井,南北分区矿石,废石溜井及南北分区风井等工程组成,260主平窿全长2670m,属单轨运输巷道,主要担负矿石、废石运输以及材料、人员上下和通风,并用作第二个安全出口。</p><p>后期开采260中段以下的220、180、140三个中段尚未进行开拓。</p><p>由于南部(刀支口)矿段和北部(石门)矿段中间的13~16线为无矿带,设计分南、北两区开拓溜矿井和通风井,各自形成系统,矿岩则集中260主平窿运出坑外至选矿厂。</p><p>目前矿山生产中段分别为242(340)、300两中段,242(340)中段为残采中段。</p><p>北部矿段的340、300中段在10#矿体下盘开掘单轨中段运输巷道,回采矿岩均采用3吨电机车运至9线附近的矿岩溜井。下放至260中段,再由10吨电机车,配1.2㎡侧斜试矿车将矿石运往选矿厂矿仓,废石运往窿口废石场堆放。</p><p>2)、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p><p>矿井通风按南、北两矿段进行分区通风,各为一个分区通风系统,均为对角抽出式通风。</p><p>南部刀支口矿段:新风由260主平窿、380斜井和342平窿进入,经中段运输平巷进入各中段采场和回采,掘进工作面,342中段以上废风由辅扇和局扇抽出地表,342以下各中段废风经采场天井和南风井,汇入326专用回风平窿,由装设在窿口的主扇风机抽出地表。</p><p>北部石门矿段:新风由260主平巷、401斜井和7号平窿进入,经中段运输巷道进入采场和回采,掘进工作面,340中段以上废风由辅扇、局扇和自然负压排出地表,340中段以下各中段废风由北回风井和该矿段的南端风井辅扇抽出地表,祥见开拓通风系统示意图。</p><p>四、综合分析及建议</p><p>1、从表-1可以看出:(1)、凿岩台班效率较高,古益矿年平均达到50.1t/台班,河三年平均达到91t/台班。(2)、河三矿采矿贫化,损失率较低。(3)、古益矿炸药单位消耗指标较低 。</p><p>2、表-1数字表明,无论是古益矿或是河三矿,没有一年达到设计(扩建)生产能力,古益矿1985年投产以来,采矿量最高年份为1988年,达13.1万t,为设计能力的66%,1991年最差,年采矿量6.3万t,只达设计能力的32%,但按可布矿块数验证可能的生产能力高达800~1000t/d。按一般正常情况分析,古益矿生产达到设计规模600t/d应该说不成问题,河三矿1971年扩建到500t/d生产以来,仅有四年达到或超过扩建能力,但近年保有储量减少,按500t/d生产比较吃力,若生探、采准、切割措施跟上去,电力充足,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达到扩建规模。</p><p>矿山经多年生产证明,原设计两矿段矿井通风网路较佳,通风条件良好,矿井粉尘合格率达85%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p><p>3、矿山产量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p><p>1)、采掘失调。</p><p>2)、电力严重不足。</p><p>3)、古益矿井下作业工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纯工作时间少。</p><p>4)、古益矿采矿贫化率过高。</p><p>5)、运输道路条件差影响运输。</p><p></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采矿学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