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3-1-4 21:22:01

小学生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直到18岁那年,才知生父葬在那里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小学生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直到18岁那年,才知生父葬在那里</p>
            <p>前言</p>
<p>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沈阳,很多学校都会选择在清明节的时候,安排学生们集体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里面,将红色革命的教育思想传递给新一代的孩子们。</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src="https://p4.itc.cn/images01/20230103/66686462858740baac049f2b8eee764a.jpeg"></p>
<p>抗美援朝烈士陵园</p>
<p>那个时候,在这群学生之中,有着一位名叫董耀东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里,有着不少学生是烈士子女,而这些孩子们的父辈、叔辈们有一些人就长眠在此地。</p>
<p>因此,每当学校在清明节举行扫墓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很认真地蹲着将烈士墓前的杂草拔除掉,有时还会互相喊话:某某某,你爸爸在这儿;某某某,我找到了你叔叔。</p>
<p>这时的孩子们因为年纪尚小,天性好玩,并不懂得太多的悲伤,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莫名的亲切吧。</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CD0NY6f/JoncZnIgIz4doCE2b0IHR6gjmDkJ4VPQL92SDRVh6lvfvKiaTJoGrTLIgyNx9W/l2Y+Dii/PQ+WIrWTzmKYPwYvFkmu9a+AK6w="></p>
<p>幼儿园时期的蔡小东</p>
<p>而在董耀东的记忆之中,他曾经不止一次地经过那些烈士们的墓前,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蔡正国的烈士墓前,当年的董耀东也与众多的学生一样,都曾在这些烈士们的墓前认真地拔除杂草,仔细地将尘土从烈士的墓碑上擦拭掉,保证墓碑的干净。</p>
<p>但是董耀东怎么也不会想到,在那不远处的坟冢之内,埋葬着一个和自己有着莫大关系的“陌生人”。</p>
<p>参军入伍,得知身世之谜</p>
<p>1968年,年仅15岁的董耀东有了想要当兵的强烈念头,于是,他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跟自己的母亲说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如果有谁家的孩子能够主动提出要去参军的,那在全家人看来,都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p>
<p>董耀东原本以为自己主动提出要去参军,母亲定会欣喜万分的,但是令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母亲竟然会严词拒绝,之后不管他怎样哀求,母亲就是不同意他去参军。</p>
<p>最后,还是在父亲董凤奎的劝说之下,母亲才算是同意让董耀东参军。</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ej45neWhkcyARccAN6a6HM98BjP/hVz8e4ro/75xS5NlkX4KGPpwTnYIP5CEe67+2dFpnIDGfldot1XAyiBsArWTzmKYPwYvFkmu9a+AK6w="></p>
<p>张博、董耀东(蔡小东)、董凤奎合影</p>
<p>1971年夏的一天,参军已经三年的董耀东正在练兵场上如同往常一样带队训练,这时,政治处主任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对他说道:快点,将手头上的工作做下交接,上级领导来了命令,让你立即赶往大连黑石礁49号楼,你的母亲来了!</p>
<p>当董耀东一听要去“黑石礁49号楼”时,顿时愣住了,这不是接待高管的地方吗?一般人想进都进不去的,自己的母亲怎么会在那里呢?</p>
<p>但是董耀东也明白军令如山,因此,来不及多想,与战友交接完之后,就坐上了前往大连的汽车,来到了黑石礁49号楼。</p>
<p>当董耀东进入会议厅之后,看着厅内坐满了脸色肃穆的部队首长,气氛显得有些压抑,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董耀东从这目光中感受到了慈爱以及悲悯。而自己的母亲此刻正低着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董耀东顿时被这样的场景震慑住了,第一反应是:难道自己在部队犯了什么大错误?</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CD0NY6f/JoncZnIgIz4dkiuvMmcaIVGsCeLkP7G5oXqe9VGW7Wpf8aiPCfeZQ0O0HQt7fTx/gnr6frhPbAQbrWTzmKYPwYvFkmu9a+AK6w="></p>
<p>年轻时的董耀东(蔡小东)</p>
<p>随后,在时任旅大警备区第一副司令的赵国泰的示意下,董耀东揣测不安地坐在了门口的那张椅子上面,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p>
<p>之后,赵国泰先是读了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扭过头来对董耀东询问道:小东,你有没有看过《红灯记》?</p>
<p>董耀东有些茫然地点了点头,不明白自己此次前来会跟《石头记》有何联系呢?但是,赵国泰接下来说出的一席话,却让董耀东直接愣在了那里:</p>
<p>小东,我们今天找你过来开这个会,主要是要郑重地向你说明一下你的身世。你今年也已经满十八周岁了,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三年军龄的解放军战士,是一个有担当的革命军人,也是时候了解自己的身世了。你其实并不姓董,而是姓蔡,你的生身父亲是原人民志愿军50军的第一副军长蔡正国,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之一,你的本名叫蔡小东!</p>
<p>赵国泰看了一眼满脸震惊的董耀东,叹息了一声,指着周围的首长们继续说道:我们在座的这些人,都曾经是你父亲的老战友,有的人跟你父亲一起走过长征路,有的人跟你父亲一起在抗日战场上打过小鬼子,有的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跟你父亲一起从东北打到海南,还有的是跟你父亲一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o9f3aEgTwyiXHsXnmzXieDtOHZxC3GHjNm8yRRHWeFJkxFeo+PnB0pO2/K4fr1XxeFHRNcOVSgFm5HWdJ3nBrWTzmKYPwYvFkmu9a+AK6w="></p>
<p>旅大警备区第一副司令赵国泰</p>
<p>这些话对于董耀东来说,简直是难以置信,他扭头看向了自己的母亲,多么希望能够从自己的母亲眼中看到哪儿怕一丝的否定。可是,当董耀东看到的却是母亲那泪如泉涌般的面孔时,一股撕心裂肺的疼痛开始使得他的全身颤抖。</p>
<p>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小时候曾经多次经过的那个陌生的墓冢,竟然会是自己亲生父亲的。在那一瞬间,紧张、痛苦、彷徨等种种情愫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在这巨大的刺激之下,董耀东一下子就昏厥了过去……</p>
<p>蔡正国的革命历程</p>
<p>1909年10月,蔡正国出生在江西永新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中,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父母还是在他11岁的时候,凑钱将他送到了私塾去读书。后来,由于家境实在有些窘迫了,蔡正国只得选择辍学回家,一心帮助母亲做农活。在这期间,他还跟着村中的木匠学习了一些手艺活。原本按照他自己的设定是结婚生子,然后一生在家庭的生计中奔波。</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ej45neWhkcyARccAN6a6HORm0hF0Qi+9MXONRxrldTZgJPgoFeLf4PNDC7D2CQLpv1ML1XPvyUbR6+NJPpf7YbWTzmKYPwYvFkmu9a+AK6w="></p>
<p>蔡正国</p>
<p>然而随着革命的风暴袭来,江西成为了革命的中心地带,苏维埃政权也在这里建立了起来,蔡正国周边的青年人们都纷纷地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之中,于是,在1929年的时候,蔡正国也加入了革命的风暴中来,成为了一名工农红军的战士。</p>
<p>当时,蔡正国的母亲刚刚病逝不久,而他也已成家。由于他对革命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以为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取得胜利,便让妻子在家里等他三五年之后回来相聚。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离别,竟然会成为彼此之间的永别。</p>
<p>之后,蔡正国跟随着部队四处征战,接连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同时也遭遇到了敌人疯狂的反扑。</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o9f3aEgTwyiXHsXnmzXifCRsVlCKi2icQJbo6YAQnvwhXZs2s0lTHJN4wAWUCSr/ICbeorUsw9sq0+DcKoz97WTzmKYPwYvFkmu9a+AK6w="></p>
<p>影视剧中红军激战的情景</p>
<p>那时他所在的部队正在宜黄县驻扎之时,突然就被敌军给全面包围了。部队领导率部奋力抵抗,但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我方损失惨重,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全军突围。</p>
<p>蔡正国在突围时不幸被敌军抓为了俘虏。当时敌人给了俘虏两条路选择,一条是加入国军,另一条是返回家中。当时很多人担心选择回家会被敌人枪毙,因此都选择了第一条当兵。而蔡正国不想到国民党反动派当兵,就选择了回家。</p>
<p>敌人也并没有将那些选择回家的人枪毙,反而还给了每人三块大洋。然后,上天跟蔡正国开了一个玩笑,在他回家的路上,不幸碰到了国民党军队59师51团1营的哨兵,对方觉得他特别可疑,便将他抓到了军营中,安排他做苦力,负责运送子弹。</p>
<p>但原本蔡正国就对国民党军队很不认可,所以,一直都在暗中寻找机会逃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的战斗中,终于被蔡正国找到了逃走的机会,当时战场上的枪声大作,子弹乱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子弹击中。蔡正国正是借此机会躲到了一旁的草丛中,跑回到了红军的营地。</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safSaQN5QC18QPkYCmrQMd2ZlkTSuEMnMFkzAqsA0ftHOxKiAgvmkP0THm+NBOj2BmmjSP9/x0OVtt7pirB8bWTzmKYPwYvFkmu9a+AK6w="></p>
<p>影视剧中的激战场景</p>
<p>由于他当时穿着国军的衣服,所以红军以为他是国军的一员,便将他与其他俘虏一起抓到了俘虏营里。在之后的审查中,蔡正国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在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之后,蔡正国终于回到了部队之中。</p>
<p>此后,蔡正国参与了多场战役,由于作战英勇果敢,荣立了不少的战功,得到了多次晋升,逐步升任为了连长,并且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后来,在长征期间的一次战斗中,蔡正国不幸负伤了,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他竟然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强忍疼痛,使用刺刀硬生生地将子弹挑了出来。但伤口还是因为卫生条件差的缘故导致发炎了,并且还发起了高烧。即便如此,蔡正国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跟随着大部队走完了全程,赢得了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p>
<p>抗战时期,血色浪漫</p>
<p>在到达陕北之后,蔡正国被分到了教导大队任3队长。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蔡正国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在战役中他主要负责警戒工作。在这之后,蔡正国先后被升任为八路军115师补充团参谋长、115师独立支队第一团参谋长。</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safSaQN5QC18QPkYCmrQLB5sXlCrvi7dRPUw4ZYKmrZA5oDIG5ZApmMZtr7P7r/EMfGfC0M1mWsLo5jHwzsvrWTzmKYPwYvFkmu9a+AK6w="></p>
<p>1939年,蔡正国随部队挺进山东,先后担任了团长、参谋长等职务。也是在这一期间,蔡正国无意中得知,远在家乡的父亲已经因病逝世了,妹妹也出嫁了,而他的妻子也因为他迟迟没有归家,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改嫁了。</p>
<p>组织上考虑到蔡正国目前的情况,便为其介绍了一个女子——张博,虽是地主家的小姑娘,但思想开明,为了可以抗日救国,偷偷从家中跑出了参加了革命。</p>
<p>1943年的一天,两人结为了夫妻,然后就在两人新婚后的第二天,蔡正国就接到了让他率部穿越敌人包围圈的命令。就这样,蔡正国带着部队就离开了,在行军中,他也并没有对自己的妻子张博有特殊关照,反而是让其与其他士兵们一起在后面随军而行。</p>
<p>对于这段爱情,晚年的张博曾这样回忆道:正国从来都不会特别关照我,那时候的我们一心想的都是打鬼子,闹革命,哪儿里会有精力总去想个人的那点事情呢?</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CQ4wlY2xLpnfMGKx0HDCCFoE+pEk//5huL5R5vKjyU+ZCV2hTtOqXaYlZ3FcoKm9645MbDuER7FPnHHk/ix47WTzmKYPwYvFkmu9a+AK6w="></p>
<p>张博</p>
<p>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之中,夫妻二人虽然时常不在一起,但两人的心却始终在一起的。</p>
<p>当部队到达清西根据地的时候,碰到了日本侵略军的大扫荡,为了避免损失,军分区的首长要求,先让妇女和伤兵们找地方隐蔽起来,部队进行迂回的游击战术。</p>
<p>新婚燕尔的蔡正国很张博都不舍得与对方分离,但无奈军令如山,张博也只得跟随着大家来到了村子里。不久之后,村子里便响起了枪声,小鬼子进村了。张博和一位女同志一起往外面跑去,躲到了一个大坑里面,躲避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直到次日夜里才被县大队的人给找到了。</p>
<p>当时蔡正国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小鬼子进村里扫荡了,妻子也不知躲到了哪儿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内心十分不平静,心中总是在想是不是遇到了危险呢?直到现在心还在紧张地跳动着。</p>
<p>数月之后,蔡正国和张博在这革命的岁月中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环境实在是太艰苦了,所以出生仅仅一个多月的女婴,便因食物的匮乏而不幸夭折了,这使得张博伤心欲绝。直到儿子蔡四东的出生,夫妻俩才算是逐渐地从丧女的阴霾之中走了出来。</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CQ4wlY2xLpnfMGKx0HDCI6FsfH4jehX5qi1BQD8DsDNoLrGnlwcWwaCD5h9WBcMTXv2uXW0wi9t6WxTHYW7zrWTzmKYPwYvFkmu9a+AK6w="></p>
<p>张博怀抱蔡小东与在身旁站着的蔡四东合影</p>
<p>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蔡正国被调入四纵担任参谋长,并先后调任了11师师长、10师师长。在解放战争期间,蔡正国带领部队,多次将敌人的进攻打退,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多次打了胜仗的缘故,蔡正国得到了军区的赞扬,被赞誉为“常胜师长”。</p>
<p>入朝参战,不幸牺牲</p>
<p>1950年10月19日,已是四十军副军长的蔡正国接到命令,率领着四十军跨过了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在入朝不足十天的时间,便取得了温井战役的胜利。</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GD+QZ/Szan5tujIvO+GPakpmDD0XEmPlCzSQWI3YYqkmxwJg3MBOpV/HLxsiNFPAIimHT6spR5SEy1dupT7NibWTzmKYPwYvFkmu9a+AK6w="></p>
<p>志愿军跨过鸭绿江</p>
<p>之后不久,蔡正国便被调往50军担任副军长一职。</p>
<p>50军是原来国民党反动派长春起义的60军,进入朝鲜战场之后,表现得有点不尽人意,为此,组织上决定派一个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且作战英勇果敢的将领前去进行辅佐,使得表现欠佳的50军能够振作起来。</p>
<p>当蔡正国空降到50军不足一个月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第四次战役,组织上要求50军至少要在前线支撑七天的时间。前两天的战斗中,50军的表现欠佳,蔡正国见到这种情况之后,立即在军部指挥所召开了军事会议,并分析道:敌人依靠的是武器上的优势,一旦与我们短兵相接,他们的内心就会发怵,所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也一定要将敌人的坦克炸掉。</p>
<p>当天夜里,蔡正国便组织了12个爆破小组,借着微弱的月光,冒着生命危险,接近了敌军的坦克阵地,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敌军的绝大多数坦克,都变成了一堆废铁。参与偷袭坦克的36名志愿军战士,有超过一半被炸死或受了伤。</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CD0NY6f/JoncZnIgIz4dqGIya4KVauiiUf18BW0gTJIechax5ik7fFEJDTNbnxWdkM/TpVhRLxLMgzqDbieJ7WTzmKYPwYvFkmu9a+AK6w="></p>
<p>朝鲜战场志愿军炸毁坦克</p>
<p>次日一早,50军便向敌军发动了进攻。在经过激战之后,敌军的官兵大部分被歼灭。也正因为50军的超额完成任务,从而使得美5师、韩8军侧翼暴露在了我军的攻击之下,让整个战局发生了质的变化,志愿军趁机发动全线反击,使得战局从全线防御扭转为了机动进攻。</p>
<p>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第50军的战绩获得了志愿军总部的赞扬。彭德怀等首长认为:将蔡正国调任到50军,真的是选对了人呀。</p>
<p>在这之后,50军在朝鲜战场上更是屡创佳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军队,淬炼成了一支有着赫赫战功的铁血强军了。</p>
<p>1953年2月下旬,汉江解冻之后,为了避免部队背水作战,于是,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的邓华便下令:已经越过了汉江的志愿军的各个部队,退回北岸,待机作战。总部给50军的命令是用八至十天的时间,在南岸构筑起工事,时刻准备迎击敌军的尾随。</p>
<p>4月12日 晚上9时许,在50军坑道外军部驻地的一栋砖瓦结构的屋子里),蔡正国正在召开着军事会议。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在夜空中响起了敌机的轰鸣声,敌机趁着夜色来突袭军部了,并迅速在军部驻地投下了数枚炸弹。其中有一颗刚好落在了那栋砖瓦结构的屋子顶上,轰然爆炸了。一刹那,房屋倒塌,弹片飞溅,击中了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正在讲话的蔡正国的头上和胸部有多处中弹,虽然被紧急抬入了坑道内进行抢救。但蔡正国依然因失血过多,于当晚22时,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44岁。</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CQ4wlY2xLpnfMGKx0HDCJL+Od+BvTicz2PWvDS87R7ZMUfaa3AXlSgtNuvbwsaAowLOjJa6UzN3jGSinwfTGbWTzmKYPwYvFkmu9a+AK6w="></p>
<p>蔡正国的血衣</p>
<p>50军的军部被炸的事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次日凌晨,在国内的彭德怀接到了关于此事的电报之后,惊得都说不出来话了。同一天中午,毛主席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这封电报之后,先是口中失声地“噢”了一声,之后脸色就突然有些发白了。毛主席随即便神情有些木讷地站起了身,半天才喃喃地说:蔡正国,不幸殉国,我军又折损了一员骁将呀!</p>
<p>不久之后,蔡正国的遗体就被运回了沈阳,安葬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了。时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以及时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共同为蔡正国的墓碑撰写了碑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蔡正国颁发了“独立自由一级勋章”和“国旗一级勋章”各一枚。</p>
<p>结语</p>
<p>当张博得知蔡正国牺牲的消息之后,当场就晕倒了。不久之后,哥哥蔡四东因车祸夭折了,家中只剩下了张博和幼子蔡小东相依为命了。</p>
<p>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个被组织安排的男人——董凤奎站了出来,愿意照顾张博和蔡小东,并承诺会照顾好她,会爱护好蔡小东的。为了让蔡小东有一个更好的童年生活,董凤奎甚至都决定终生不再生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疑,两人将孩子的名字改为了董耀东。</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CD0NY6f/JoncZnIgIz4dnrE6jOx29aZ+s+E5+eSRsVknwgwnaQR2tfB3tzaIlvJReYOlmYjEM7V/weXrju8Y7WTzmKYPwYvFkmu9a+AK6w="></p>
<p>董耀东(蔡小东)在生父蔡正国的墓碑前</p>
<p>了解到自己身世之后的董耀东(蔡小东)特意回到了烈士陵园当中,独自一人来到了父亲的墓碑前,用自己的双手一寸寸地抚摸着父亲的墓碑,泪眼婆娑地认真阅读着父亲的生平介绍。虽然只有着短短358个字,却凝刻出了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形象。</p>
<p>此刻,蔡小东看着父亲的墓碑。喃喃地说道:爸爸,您的儿子小东,来看您了!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span></span></p>
<h3>
<p>
<br />
</p>
<p>
</p>
</h3>
<p>
<br />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生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直到18岁那年,才知生父葬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