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小学优秀,初中成为弱势科目,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数学学习,小学优秀,初中成为弱势科目,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p><p></p>
<h1> </h1>
<p></p>
<p>期末考试后,有些初中的家长们产生一个疑问: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向来很优秀,怎么到了初中反成为弱势科目?为什么同样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应该怎么办?</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src="https://p7.itc.cn/images01/20230104/c4fed85f391e42cfa9d0042ad6ccf357.jpeg"></p>
<p>一、初中数学的特点</p>
<p>小学数学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一个模块的优劣很难影响另一个模块的学习。到了初中阶段,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连贯性就开始体现出来了,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环环相扣,如果在学习一开始的知识理解上就出现了问题,之后的学习就会连带受到影响。</p>
<p>于是,到了初中阶段,很多同学由于学不好数学对数学产生了“怕”的情绪,以致形成了:“学不好——怕数学——因怕数学而不学——更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但是怕数学又有什么用呢?无论如何,我们不是都要学数学吗?找出自己学不好的原因,想办法使自己不再怕数学,把数学学好才是最好的办法。</p>
<p>二、初中数学学不好的原因</p>
<p>1.是不是不够努力?有些初中学生学习比较松散,对学习没有深刻的认识,总感觉像小学一样,边学边玩导致成绩不够优秀。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加减乘除都容易犯错,计算可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后面的学习才可以顺利进行。</p>
<p>2.是不是方法不对?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对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过的知识在考试中再次出现时,是不是还是不会做?我们要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题目及时分析总结,掌握解题的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有些学生本来可以做对的题目,因为粗心错了;本来会解的题,因为时间不够,答案没有写完。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考试做题时审题、分析解答的速度不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不高。</p>
<p>三、初中数学如何学?</p>
<p>1.需要善于思考。解答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题目给出的条件、分析要解答的问题、思考解题的正确思路。善于思考就可以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学习数学概念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知道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在数学学习中有两大基础,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运算,所有题目的解答都是建立在双基基础之上。</p>
<p>2.需要善于解决问题。学习数学需要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每看一道题目,可以马上理清思路,掌握思维方法。对于学习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做到融会贯通。课后,常常把讲学过的公式进行推导,这样就能真正掌握公式。解题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去分析和思考,而这些就是解题的关键。</p>
<p>3.需要勤于练习。数学的学习需要多做练习,要长期坚持,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做综合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多做提高题才能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断弥补不足,才能渐渐提高数学水平。数学学习要用功在平时,练习中就要有高要求,严标准,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考试时从容不迫。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span></span></p>
<h3>
<p>
<br />
</p>
<p>
</p>
</h3>
<p>
<br />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