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3-1-4 21:19:44

小学课本的《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何要删除?你看最后说了个啥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小学课本的《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何要删除?你看最后说了个啥</p>
            <p>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大师--欧阳修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供后人学习和传颂的诗词歌赋。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他的许多文章也被选入教科书当中,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一篇便是他的《醉翁亭记》。但其实他还有另外一篇文章也被选入了教科书,这篇文章就是《卖油翁》。</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src="https://p1.itc.cn/q_70/images01/20230104/c53fcccc209a4d3eaa7971127a1b1e61.jpeg"></p> 这篇课文主要是教导人们关于熟能生巧的道理。相传在北宋年间康肃公陈尧咨剑术高超,善于射箭,他自认为可以打败天下无敌手,若自己称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有一天陈尧咨在家里练习射箭的时候,偶然瞥见家门口站着一位卖油翁。便有心在他面前卖弄自己的剑术,于是拉开弓箭表演了起来,但陈尧咨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卖油翁对他的称赞和恭维,于是好奇心便驱使着他上前主动询问卖油翁道“你也懂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高明吗?”没想到卖油翁见状只是撇撇嘴,不屑一顾地说道,没有啥高明的,唯手熟尔。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1/20230104/465e86ec745a4ce0b8d293f191bbe4c4.jpeg"></p> 卖油翁轻描淡地回答无疑让让陈尧咨感觉到颜面无存。自己引以为傲的剑术,在卖油翁面前却只不过换来了一句熟能生巧,在这个老人眼里就如此不堪一击。于是便气愤地对卖油翁说道:你怎敢如此轻视我?卖油翁淡淡一笑,当即拿了一只葫芦放在地上,并且在葫芦口处放了一枚铜钱,只见卖油翁摇起一瓢油就往葫芦里倒,穿过葫芦落入葫芦底,但却丝毫没有沾到葫芦口上的铜钱,陈尧咨见状大惊失色,连忙问卖油翁,你是怎么做到的?
<p>没想到没有卖油翁依旧是轻飘飘飘的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意蕴深厚,欧阳修通过《卖油翁》的故事,一是警醒世人身有长处,应当谦虚处事,二是则希望通过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要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这篇优秀的课文也被选入了初中阶段的教科书当中。</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XgGKGmmy65S51KsF688i0APKUPh/FFtlBcnveQQ5j1DjL7AIrUFY4Tw2L31sRbOrqs6dd3FgTzfQyLcnBiiVSn9+PHOgUJpXjeWxRKhWfc="></p> 但是这篇文章在许多版本的教科书当中编撰者都会特地删去最后一句话。这是为什么呢?最后一句究竟讲了什么?竟然被多个版本的教科书编撰者删掉?被删去的这句话便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这句话当中一共包含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很熟悉的庖丁解牛。第二个是轮扁斫轮,这两个故事皆出自《庄子》,庖丁解牛讲的是熟能生巧,轮扁斫轮说的是知识不一定在书本里,只看书不实践是没有用的,着重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个道理。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XgGKGmmy65S51KsF688i0APKUPh/FFtlBcnveQQ5j3kAGvdkIyBLRaPS/s20y2LvkZmKWC2cqd88Fm+Er31LrzE03QcZcUVflq2MkflSg0="></p> 最后一句话也是在阐述,只有在日复一日的积累当中发现和掌握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在实践时炉火纯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射箭,瓢油皆是如此,治学求学也应当如此。
<p>单看这一句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问题便出在庄子的天道哲学思想上何为天道说的便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天道不因人的主观因素而改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天道,否则便是违背自然规律。</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lrZM2CeEj0WTHFVM4IzFdkAPKUPh/FFtlBcnveQQ5j1Enwyhxn2okvyRjW+rnlKWIvrVLtpMqAJFAcVAe8tFUdul2TBVo6aR5EcLZu4FOZA="></p>
<p> 这种思想对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中学生来说,会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认识,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毕竟在中国一直提倡的都是唯物主义,人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改变和顺应自然,因此便被各个版本的教科书编撰者默契的删去。当然也有人猜测是由于轮扁斫轮这则典故吹捧读书无用论,因此被删除。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span></span></p>
<h3>
<p>
<br />
</p>
<p>
</p>
</h3>
<p>
<br />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课本的《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何要删除?你看最后说了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