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小学
我出生在1958年,1966年8岁的我应该上小学的时候却赶上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使我的小学时代人为的向后推迟了2年。1968年已经10岁的我,正式通知上小学了,上学是按照居住地。因为我居住在河北区王串场铁路宿舍12段,本应在只一墙之隔的天津铁路第五小学。但是因为王串场铁路宿舍职工子弟人太多,只能将我们10段到12段的学生分配到距离家有六里地的民权门外天津铁路第六小学。上小学的第一天,我们每个人分到一个带有水果图案的胸牌。我的胸牌是一个桃子。到学校后,找到有桃子的教室,才知道是一年级六班。</p>天津铁路第六小学位于民权门外,护城河旁。河旁仍然残留着碉堡和岗楼,依稀可见看到天津解放时的情景。铁六小学原本是天津铁路职工学校的一个教学楼,因为当时要上学的孩子太多,铁路分局从天津铁路职工学校拨出一个楼作为铁路第六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必须经过一个木桥跨过护城河。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附近的28、29和39段的铁路职工子弟,大部分是铁三院的子弟。还有一部分来自王串场11和12段的铁路职工子弟,其他还有来自工程学校、37宿舍和盐坨村的铁路职工子弟。</p>我们第一个班主任女性,潘灵璧,仅教了我们2个月因为文化大革命批斗,自杀了。由贾运动老师给我们代课,贾老师当时有50岁以上。老人家非常和善,知识面非常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在刚刚放完元旦假期,节后第课上,贾老师说:“你们离成年又近了一步,而我离死亡越来越近”。当时使我非常惊讶,难道我们是奔着死亡而来?但现在想来千真万确。不知道什么原因,贾老师不再教学了。代替他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暴玉珍老师。她一直把我们教到毕业。前几年我们春节到她家里看望她,年轻时的模样依稀可见。</p>我们班里有54名同学,其中有4个来自王串场铁路宿舍12段1排。其中一位叫孙研青,人非常聪明,学习也很好,小学毕业后去了天津铁路第一中学,听说下岗后买了辆出租车,遭劫匪不幸身亡。另一个女同学叫孙富萍,据说后来也生病了。男同学叫唐杰,从小画画非常好,不知后来干什么。和唐杰住一院还有一个杨永才,生性顽皮,小时候为了沾蜻蜓,在熬胶的时候把脸给烫了,毁了容被破了像,据说后来也得了重病。</p>我们12段3和4排共有3个男生,4个女生。除了我以外,另外两个男生是陈刚和胡培刚,当时三刚在一个班,门口有人曾说“世界小哥”。陈刚始终和我联系,两家人不管大事小事都互相帮衬着,成为了发小中不多的终身朋友。后来胡培刚经商,由于忙很少联系。四个女生有两个是姐妹,张美荣和张美芳。自小学毕业后再也没有看过她们,不知她们过的怎样?傅秀玲与胡培刚和王小荣住一个院,据说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百货公司,最近几年发小聚会还看到过她。王小荣家里7姐妹,人长的漂亮,中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小树林附近的一个玩具厂。离过婚,近年因病去世。</p>王串场铁路宿舍11段也有几个我们班里的同学,其中一个叫姜广斌,个挺高,不善言谈,据说最近因病也去世了。28段有几个同学印象最深。王欣聪明伶俐,上小学的时候深得暴老师的喜爱。上班后一心一意为了家庭和儿女操劳,每年我们聚会都可以看到她,她也是我不多的终身朋友。另一个终身朋友是谢宇飞,她为人豁达开朗,女儿嫁给一个德国人,没有疫情的时候,她要两头跑照顾外孙女。剩下两个男生是王双平和陈旺林,两个同在铁三院。现在王双平仍然工作在国外,帮助援建高铁。陈旺林则已退休,每逢节假日我们这些小学同学仍然聚会,畅所欲言,仿佛又回到小学时代。</p>时光如梭,转眼小学时代已经过去了55年。其中班里已经有5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愿我们活着的人每天快快乐乐!</p>2022年12月30日于下班途中</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