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3-1-4 20:10:20

小学语文6 《千人糕》教学设计

<strong>6 《千人糕》教学设计</strong></p><br></p><strong>教学目标 </strong></p><strong>1.正确识记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9个生字。</strong></p><strong>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借助语气助词读出人物</strong></p><strong>不同的语气,并在朗读中积累运用语气助词。</strong></p><strong>3.学习默读,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了解米糕制作需要的劳动。</strong></p><strong>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strong></p><strong>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米糕的制作过程。</strong></p><strong>课前准备 教师 生字卡片、课件</strong></p><strong>学生 熟读课文</strong></p><strong>教学课时 2课时</strong></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strong>一、揭题导入</strong></p><strong>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千人糕》。(板书课题)</strong></p><strong>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想问?(学生自由举手回答)</strong></p><strong>3.教学“糕”字,米字旁的字与粮食有关。</strong></p><strong>4.指名学生口头组词。</strong></p><strong>二、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strong></p><strong>1.自由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事情。</strong></p><strong>2.分角色表演这几段话。</strong></p><strong>(1)画出文中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strong></p><strong>(2)指导读好疑问句。</strong></p><strong>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strong></p><strong>(1)什么是千人糕?(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strong></p><strong>(2)孩子想象中的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比桌子还大、味道很特别)</strong></p><strong>(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互相讨论)</strong></p><strong>4.练习组词说句子。</strong></p><strong>三、研读第7~11自然段</strong></p><strong>1.指名读第7~9自然段。</strong></p><strong>(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strong></p><strong>(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strong></p><strong>出示句子:(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strong></p><strong>①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strong></p><strong>②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strong></p><strong>③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strong></p><strong>④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strong></p><strong>(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strong></p><strong>提示: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所有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strong></p><strong>2.读第10、11自然段。</strong></p><strong>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strong></p><strong>(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strong></p><strong>(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strong></p><strong>提示: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由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strong></p><strong>(3)练习说话。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种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种东西也是由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strong></p><strong>(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strong></p><strong>四、总结课文</strong></p><strong>1.齐读课文。</strong></p><strong>2.指名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strong></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strong>一、习默读,借插图,解说千人糕</strong></p><strong>过渡: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再一起去听听父子俩的对话。</strong></p><strong>1.学习默读,借助文本说一说。</strong></p><strong>(1)出示句子: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strong></p><strong>提示:从这句话中,你知道千人糕是用什么做成的吗?不要读出声音,快速找到答案。</strong></p><strong>板书:大米 糖</strong></p><strong>(2)出示句子: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strong></p><strong>提示:仍然不出声读,从爸爸说的这段话中找一找大米又是怎么来的。</strong></p><strong>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稻子 种子 农具 肥料 水……</strong></p><strong>(3)追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种稻子还需要什么?</strong></p><strong>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不出声了解课文的意思,就是默读。</strong></p><strong>(4)出示第9自然段。</strong></p><strong>①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一个自然段,思考糖是怎么来的。</strong></p><strong>提示:学写形近字“甘、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甘蔗汁 甜菜汁 工具——火</strong></p><strong>②结合插图,说一说熬糖需要哪些工具,是怎样熬的?</strong></p><strong>提示:熬糖需要的工具有木铲、大锅等,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不断搅动。所以“熬”字下面是四点底,表示熊熊燃烧的火焰。</strong></p><strong>③我们能吃上一块米糕,还得需要哪些劳动?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包装 送货 销售</strong></p><strong>提示:引导学生找近义词理解“销售”,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销”。</strong></p><strong>2.借助插图说一说。</strong></p><strong>出示插图,书上的插图也向我们展示了米糕需要的劳动,你能看着插图说一说吗?</strong></p><strong>提示:出示插图时,应根据文章内容有序排列出示。</strong></p><strong>3.拓展说一说。</strong></p><strong>师结合板书讲述:将板书和插图结合起来,形成思维导图,它能帮助我们更加容易说出制作米糕需要经过的劳动。</strong></p><strong>二、析字形,练书写,巩固识写字</strong></p><strong>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抽读词语卡片。</strong></p><strong>2.指导书写。</strong></p><strong>(1)出示生字:“能”。</strong></p><strong>这个字笔画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strong></p><strong>提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每个部件,提炼书写要领:左右均等下齐平,右边两“匕”下稍宽。</strong></p><strong>(2)“具”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strong></p><strong>提示要领口诀:“具”中三短横,间隔要均匀。</strong></p><strong>(3)“桌、买、菜、劳”都是上下结构,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先找准这些字的中心点,再分别指导上下两部分的宽窄注意点。</strong></p><strong>三、作业布置</strong></p><strong>1.练写生字。</strong></p><strong>2.回家后,把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strong></p><strong>板书设计 6 千人糕</strong></p><strong>米:种子、农具、施肥、浇水、稻子 大米</strong></p><strong>糖:甘蔗、甜菜、榨汁、熬糖 团结合作</strong></p><strong>米糕:米磨成粉、糖、制作、包装、送货、销售 共同付出</strong></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6 《千人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