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2-31 21:12:57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九篇)

<p>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一</h3><p>1、正确认读“世、界”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10个生字。</p><p>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p><p>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p><p>4、了解“隹(zhuī)”等偏旁表意的特点。</p><p>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p><p>了解“隹”等偏旁表意的特点。</p><p>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p><p>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p><p>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p><p>2课时</p><p>第一课时</p><p>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p><p>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p><p>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p><p>3、认识“拍手歌”。</p><p>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p><p>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p><p>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p><p>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p><p>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p><p>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p><p>1、画一画,找一找。</p><p>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p><p>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p><p>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隹”的字。</p><p>2、读一读,选一选。</p><p>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p><p>牢记保护伙伴</p><p>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p><p>动物是我们的好()。</p><p>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p><p>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p><p>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p><p>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p><p>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p><p>四、作业设置</p><p>背熟课文。</p><p>第二课时</p><p>一、复习巩固</p><p>齐背课文,再指名背诵课文。</p><p>二、拍手游戏,品读课文。</p><p>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p><p>2、同桌拍手互读。</p><p>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p><p>三、整体把握,练习说话</p><p>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p><p>2、学生思考后交流。</p><p>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p><p>(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p><p>(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p><p>四、书写“保、伙、伴”</p><p>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p><p>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p><p>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p><p>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p><p>五、拓展小结</p><p>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p><p>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p><p>六、布置作业</p><p>1、书写生字词语。</p><p>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二</h3><p>1、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p><p>2、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p><p>3、认识“柏、纪”等8个生字。</p><p>1、认识“柏、纪”等8个生字。</p><p>2、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p><p>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p><p>多媒体课件</p><p>1、课件出示词语:</p><p>访问 国旗 钢笔 形状 桥梁</p><p>防线 象棋 刚才 粗壮 高粱</p><p>学生读一读。</p><p>2、比较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p><p>3、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p><p>4、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p><p>5、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p><p>6、开火车检查。</p><p>1、说说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点?</p><p>2、读读词语,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p><p>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p><p>1、课件出示:</p><p>三横王 草头黄 弓长张 立早章</p><p>古月胡 口天吴 双口吕 木土杜</p><p>言午许 双人徐 耳东陈 干钩于</p><p>自读,引导学生发现姓氏歌的特点。</p><p>2、说说自己认识其中的哪些姓氏,是怎么认识的。</p><p>3、扩展说几个姓氏</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三</h3><p>教学要求</p><p>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p><p>2、了解溪水两次变化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p><p>3、分角色朗读课文。</p><p>教学重点</p><p>1、学会本课生字。</p><p>2、了解溪水变浑的原因。</p><p>课前准备</p><p>1、课文插图两幅。</p><p>2、课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p><p>教学时间:2课时</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p><p>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弄个明白。</p><p>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p><p>2、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注意下面字的读音。</p><p>停、坑读后鼻音;</p><p>澡、栽读平舌音;</p><p>泥读鼻音。</p><p>3、向难写的字挑战。</p><p>提示:</p><p>坑、培左边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p><p>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变成点。</p><p>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p><p>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p><p>2、再读课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把有关句子记上记号,再读一读。</p><p>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读的内容板书:</p><p>浑浑的溪水</p><p>清清的溪水</p><p>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溪水为什么变浑又变清)教师相机在短语后边加问号。</p><p>浑浑的溪水?</p><p>清清的溪水?</p><p>1、书写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p><p>2、同桌讨论:溪水为什么会变浑又变清?</p><p>第二课时</p><p>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p><p>(出示插图一)</p><p>师:小兔的家门前,绿树成阴,一条清清的溪水欢快地唱着歌奔向远方,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p><p>1、轻声自读课文第38自然段。</p><p>讨论:溪水为什么变黄了?</p><p>2、清清的溪水变成了浑浑的溪水,小兔这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着急、生气)你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用符号画一画,再跟同桌说一说。</p><p>3、体会小兔的心情,读好这些句子。</p><p>4、大象和野猪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你又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再读一读。根据上下文理解胜负、不解的意思。</p><p>5、通过读词语、读句子我们知道:树拔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溪水变浑了。我们再通过分角色读课文,体会小兔、大象和野猪的心情。</p><p>(1)小组分角色读。</p><p>(2)抽读。</p><p>(3)教师读旁白,学生分角色读。</p><p>6、引读第9自然段。</p><p>大象走到小溪边</p><p>野猪跳进小溪</p><p>7、同学们,快替大象、野猪想想办法吧。</p><p>8、它俩是怎样做的,读第10自然段。</p><p>用小圆点儿标出它们做了些什么事。</p><p>(刨坑、栽树、培土、浇水)</p><p>自己试着做做这些动作,再读一读。</p><p>(出示插图二)</p><p>1、细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p><p>(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p><p>2、读好第11自然段。</p><p>3、聪明的同学,你懂得了什么?</p><p>(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p><p>4、你还会做些什么?交流讨论。</p><p>5、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的家!</p><p>1、完成课后练习第3、4题。</p><p>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四</h3><p>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p><p>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p><p>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p><p>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p><p>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p><p>1课时。</p><p>一、导入新课</p><p>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p><p>板书课题齐读课题</p><p>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p><p>二、整体感知</p><p>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p><p>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p><p>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p><p>三、读认生字</p><p>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p><p>2、去掉拼音检查。</p><p>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p><p>有什么相似点。</p><p>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p><p>4、书写指导“枫”</p><p>指导顺序:1、笔顺。2、压线。3、起笔。</p><p>5。交流识记其他生字</p><p>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p><p>四、指导朗读课文</p><p>1、看图识树朗读。</p><p>(1)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p><p>(2)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p><p>(3)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p><p>(4)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p><p>(5)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p><p>(6)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p><p>(7)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p><p>(8)课件出示图片:</p><p>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p><p>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p><p>2、表演读课文。</p><p>五、我是小诗人。</p><p>柳条弯弯____</p><p>桃树花开____</p><p>银杏叶儿____</p><p>六、拓展延伸:</p><p>请小诗人们课下收集更多树宝宝的知识,写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五</h3><p>【一】、教学目标:</p><p>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识记6个生字。</p><p>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3、体会小老鼠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懂得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向困难挑战才能成功的道理。</p><p>教学重点:初读课文,随文识字</p><p>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小老鼠执著的精神,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懂得只有打破陈规、勇于尝试才能获取新的成功的道理。</p><p>【二】、教学过程</p><p>一、谈话导入</p><p>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介绍自己旅行的感受。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只小老鼠,他也特别想做一次旅行,就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和小老鼠一起去旅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p><p>二、检查预习、梳理脉络</p><p>1、利用课件检查本课生字,齐读、指名读。</p><p>2、检查生词:缓慢、霞光等词语。学生领读、齐读。</p><p>3、整体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文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理清文章脉络,并板书:课文是从“父母劝阻——遭遇危险——看到大海”的故事发展顺序来写的。</p><p>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p><p>(一)学习第一部分——父母劝阻</p><p>1、听了小老鼠的想法,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和同桌分角色读1——4自然段,体会父母和小老鼠的不同心情。</p><p>2、汇报读文,评价读、指导读</p><p>3、理解“千万”换个词说一说,指导读出担心焦虑惊讶的语气。</p><p>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p><p>5、讨论:你认为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p><p>(二)学习第二部分——遇到危险</p><p>1、自由读5——9自然段,看看小老鼠都遇到了哪些危险?</p><p>2、填空(课件演示)一( )霞光 一( )树林 一( )小路 一( )尾巴指名填空,相机认识“霞”字,组词,看课件欣赏朝霞,晚霞,认识“截”字,结合形近字“栽”“裁”“戴”识记,用手比一比“一截”</p><p>3、指导读猫说的话</p><p>4、仿照写小老鼠遇到猫的段落,想象小老鼠遇到老鹰和狗的情景。</p><p>5、指导朗读,体会小老鼠此时的心情,理解词语“疲乏”说同义的词。</p><p>(一)学习第三部分——看到大海</p><p>1、课件出示句子“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山头。突然他看到了大海!”指名读,指导读</p><p>2、大海是什么样的,找出大海美的句子,指导读</p><p>3、理解词语并识字“贪婪”,告诉这里是贬义词褒用。把意义不好的词放在好的地方,表示想看尽一切风景。</p><p>4、和小老鼠一起看大海,观看课件。此时小老鼠的心情如何?找出描写小老鼠心情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p><p>(二)指导书写生字“要”和“受”</p><p>通过课件比较形近字“要”和“耍”“受”和“爱”学生练习书写。</p><p>四、升华情感</p><p>老师就是这只小老鼠,看见大海就是我的愿望,为了看风大海我没有听父母的劝告,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丢掉了自己的一截尾巴,但是我不放弃,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同学们你想对我说什么?学生汇报收集的名言。</p><p>五、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能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六</h3><p>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p><p>读通、读懂简短的课外文章,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p><p>学习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p><p>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p><p>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p><p>课前搜集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p><p>发现许多汉字具有相同的部件。</p><p>a、出示基本字:牙 令 皮 隹,引导学生认读。</p><p>b、引导学生给这些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学生自己上台板书。</p><p>c、出示书上内容,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p><p>看图说反义词。</p><p>a、 出示书上插图,读学习伙伴的话。</p><p>b、 各组说反义词,看哪组说得多。</p><p>读记四字词语。</p><p>选词填空。</p><p>a、 读读词语“漂浮、飘扬”</p><p>b、 引导口述:什么东西会“漂浮”?什么东西会“飘扬”?修改意见</p><p>c、 默读思考,填写词语</p><p>d、 朗读填好词语以后的句子。</p><p>写话</p><p>a、 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p><p>b、 展示例话,师生共同朗读。</p><p>c、 学生分组模仿老师范文,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p><p>d、 评议部分学生写的话。</p><p>读短文</p><p>a、 自由练读,扫除生字障碍。</p><p>b、 教师范读,断句正音。</p><p>c、 模仿朗读,读通读顺。</p><p>d、 读懂短文,思考讨论:先生为什么夸奖韩愈真聪明?</p><p>创设情境。</p><p>a、 课件出示:“动物、植物擂台赛”。宣布“打擂”规则。</p><p>b、 学生按动物组、植物组分列就座。</p><p>c、 言语激趣。</p><p>推举“打擂”人员。</p><p>a、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互相交流。</p><p>b、 各组评选最佳资料。</p><p>c、 引导学生将相同的动物、植物资料合并、整理。</p><p>d、 组内演讲,推选“武功”高手。</p><p>“擂台比武”</p><p>a、 第一场比武:种类多。</p><p>b、 第二场比武:生长特点。</p><p>c、 第三场比武:对人类的贡献。</p><p>d、第四场比武:比一比谁讲的动物、植物有趣。</p><p>讲所搜集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分组合作制作,也可以单独制作。图文兼备,可以剪贴。</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七</h3><p>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p><p>1、 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p><p>2、 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p><p>3、 读背成语和春联。</p><p>4、 口语交际</p><p>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p><p>教学时间:三课时</p><p>第一课时</p><p>教学目标:</p><p>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p><p>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p><p>教学设计:</p><p>一、教学第一题</p><p>(一)审题。</p><p>读题,讨论题目要求 师强调要求。</p><p>(二)指导。</p><p>1、出示足球比赛图</p><p>问:同学们在干什么?</p><p>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p><p>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p><p>4、动手试着写一写。</p><p>5、反诲 表扬好的。</p><p>二、教学第二题。</p><p>1、出示卡片 认读。</p><p>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p><p>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p><p>4教学园国</p><p>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p><p>第二课时</p><p>教学要求:读背成语、春联</p><p>教学设计:</p><p>一熟记成语</p><p>1、 出示图片</p><p>说说图上的内容,说清时间、场面、</p><p>2、 出示词语,读,理解</p><p>3、 请联想生活中的场面,用其中一个说话。</p><p>4、 练习背诵。</p><p>二、背诵春联</p><p>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8,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八</h3><p>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p><p>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胜利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p><p>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p><p>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体会人们在申奥胜利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p><p>一、谈话导入</p><p>1、每个人都有胜利的经历,请大家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身做什么事胜利了,胜利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p><p>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胜利,有没有什么胜利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p><p>二、创设情境</p><p>1、讲述北京申办奥运胜利那神圣时刻的画面。</p><p>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p><p>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p><p>三、初读课文</p><p>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p><p>2、同学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同学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p><p>四、识字写字。</p><p>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同学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同学认读情况,可让同学单个读、指名领读、小组读来巩固。</p><p>2、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如,第一段中的“喜讯传来……”一句,第二段中的“人们挥舞……”一句,第三段中的“人们相第……”一句,都包括了较多的生字,可重点指导读正确。</p><p>3、出示单字同学认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成词语。</p><p>4、说说记字的方法,结合旧字识字,反复重现巩固识字。</p><p>5、写字指导:</p><p>引导同学发现:拥、抱、扬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泪、洋都有三点水,也是左窄右宽的字。</p><p>提醒同学注意:1)、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p><p>2)申、洋二字的竖为主笔。</p><p>3)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p><p>4)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p><p>5)、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眼目”不是“日”</p><h3 class='h3_title'>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九</h3><p>(一)知识教学点</p><p>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p><p>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p><p>3、理解重点句:</p><p>(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p><p>(2)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p><p>(二)能力训练点</p><p>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p><p>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p><p>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p><p>(三)德育渗透点</p><p>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p><p>(一)重点</p><p>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p><p>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p><p>(二)难点</p><p>“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p><p>(三)解决办法</p><p>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p><p>两课时</p><p>(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p><p>(二)听录音,朗读训练。</p><p>(三)前后位、同位讨论。</p><p>(四)几名同学上前表演。</p><p>(五)质疑问难。</p><p>(一)明确目标</p><p>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p><p>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p><p>3、加强朗读。</p><p>(二)整体感知</p><p>《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p><p>(三)目标完成过程</p><p>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p><p>正音:削xiāo空kòng塞sāi</p><p>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p><p>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p><p>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p><p>搭拉:向下垂。</p><p>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p><p>(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p><p>(2)简介时代背景。</p><p>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p><p>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p><p>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p><p>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p><p>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p><p>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p><p>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p><p>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p><p>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p><p>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p><p>5、布置作业。</p><p>(1)朗读课文。</p><p>(2)抄写课后生词。</p><p>(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p><p>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p><p>(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p><p>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p><p>(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p><p>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p><p>(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p><p>(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p><p>(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p><p>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p><p>(二)阅读第二段</p><p>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p><p>(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p><p>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p><p>3、讨论: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p><p>(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p><p>(三)指读第三段,讨论</p><p>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p><p>(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p><p>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p><p>(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p><p>(四)默读第四段,思考</p><p>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p><p>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p><p>(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p><p>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p><p>(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p><p>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p><p>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p><p>(六)总结扩展</p><p>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p><p>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p><p>六、布置作业</p><p>1、造句即便……也……</p><p>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p></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