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3篇)
<p>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p><h3 class='h3_title'>理化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一</h3><p>工作要点:</p><p>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p><p>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等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头脑。</p><p>2.认真学习理化生各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中考意识。</p><p>3.在新学期中,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培养教师的教研能力。</p><p>4.对外交流。一个教研组不是封闭的研究组织,而是开放型的研究组织,一方面定期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来组指导、交流,扩大视野,如:邀请理化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教学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外出交流学习。</p><p>5.关注自己240,540的完成情况。</p><p>二、加强常规工作,逐步提高教学质量。</p><p>初中学生对物理和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节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1、集体备课:</p><p>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严格执行备课制度。多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容量。各位教师要学会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利用集体备课这一工作平台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p><p>2、精讲精练:</p><p>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继续强化两个方面的工作:强化课堂为主的精讲和学生的精练,强化反馈矫正和补救。在两个强化过程中做到选题要准、训练要实、反馈要快。要认识到这是我们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能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练会的)</p><p>3、重视实验:</p><p>理、化、生教学中实验是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每位教师应高度重视实验在化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培养能力等诸多方面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p><p>为此,各科任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全部实验教学任务。</p><p>4、互相学习,取长补短:</p><p>教师相互听课,及时研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区域性的或普遍性的问题形成专题,通过学习、研讨予以解决。</p><p>三、积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p><p>我们理化生教研组物理青年教师占物理教师的一半,为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青年教师感受到理化生教研组团队凝聚力和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传、帮、带外,将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创设发展平台,例如参与区级公开课活动,开设教学活动的教学研究课,从而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p><p>四、深入推进学科德育。</p><p>依托学科教学深入开展两纲教育。研究的主题是,把两纲教育如何恰当地、无痕化地渗透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中。</p><p>五、加强中考试题研究,掌握中考信息,提高中考成绩。</p><p>中考是义务阶段的重要考试,参与的人数多,涉及面广,对一线教学的影响大,如何发挥中考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教育改革的积极导向作用,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课题和工作。我们组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教研活动中我们对中考试题进行研究,研究试题的形式与内容、试题出题趋势等对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保证我们的复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考试卷也是我们平时出卷的标准、方向。</p><p>六、月考工作</p><p>九年级物理、化学,八年级物理都有月考。根据课标要求认真出题,备课组长要将该年级所批试题根据批阅过程发现的优点及不足做出认真分析,进行汇总。</p><p>总之,本学期组织本组教师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本组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教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工作中不断寻求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努力争当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p><h3 class='h3_title'>理化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二</h3><p>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理化生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的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p><p>1.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p><p>2.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p><p>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p><p>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些问题,不搞花架子。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本学期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充实、修改,使其符合现有学生的教学实际;并在组内共享。</p><p>2、开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p><p>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安排了校内外的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及时交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争取将说课和公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外公开课方面,我们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p><p>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p><p>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p><p>4、狠抓初三、高三教学</p><p>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p><p>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p><p>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p><p>6、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兴趣小组</p><p>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组将在高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针对竞赛,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p><p>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p><p>“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并做好现有课题的结题工作。</p><p>8.多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p><p>9.团结组内力量,共同奋斗,适当时侯开展组内教师活动。</p><p>周次</p><p>内容</p><p>主持人</p><p>备注</p><p>1</p><p>开学工作;准备教学用具、资料等</p><p>全体理化生教师</p><p>2</p><p>撰写教学计划;</p><p>全体理化生教师</p><p>3</p><p>制定教研组计划;</p><p>李</p><p>4</p><p>理化组集体备课,王雪玲主讲初三化学</p><p>理化生教师</p><p>5</p><p>高考知识讲座</p><p>王</p><p>6</p><p>理化组集体备课,乔永春主讲初二物理</p><p>全体理化生教师</p><p>7</p><p>教学反馈</p><p>全体理化生教师</p><p>8月考试题命制全体理化生教师</p><p>9</p><p>组织期中试题命制</p><p>全体理化生教师</p><p>10</p><p>期中总结</p><p>全组教师</p><p>11</p><p>高考知识讲座</p><p>李</p><p>12</p><p>业务学习《新课程体系下理化生的教学》</p><p>全组教师</p><p>13</p><p>高三学生应试讲座(杨)</p><p>杨</p><p>14</p><p>初三学生应试技巧讲座</p><p>王</p><p>15</p><p>高二会考模拟</p><p>任课教师</p><p>16</p><p>撰写论文</p><p>全组教师</p><p>17</p><p>上交论文</p><p>全组教师</p><p>18</p><p>期末考试</p><p>全组教师</p><p>19</p><p>组织期末评卷</p><p>李丰英</p><h3 class='h3_title'>理化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三</h3><p>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研讨教材。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p><p>1、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p><p>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包括:</p><p>、学习《有效学业评价》,做好圈点和批注;</p><p>、从骆校长处借阅一本理论书籍,列出自学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和反思总结。</p><p>、教研组内开展的理论学习(三次)。</p><p>2、教学常规工作。</p><p>继续实行周检查制度,本学期主要从教学过程(是详案还是简案。低于两页纸为简案)、作业布置(每周一次)、有效评价和教学反思(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100字)四个方面检查。</p><p>3、研修课活动。</p><p>本学期每人开展一节研修课活动,开课前请精心准备,大家听了才有收获。互相尊重,互相学习。</p><p>每名教师听课、评课次数要达到15节。评课可以采取小纸条的形式汇集于开课教师和教研组。</p><p>4、“课堂观察”为形式的样本研修活动。</p><p>上学期我们尝试了一次课堂观察,收效显著。</p><p>本学期45岁以下教师都必须开展课堂观察,先提供教学目标,由教导处制作观察量表,从“教学目标达成”和“有效提问”两方面开展课堂观察。</p><p>5、课堂研究和教师培训,实验开展。</p><p>本学期教研组收集本组教师教学成绩,试卷分析,论文教研获奖情况材料。九年级教师还有中考研究等。</p><p>注重实验的开展。本学期将注重实验的开展问题,每月收集实验记录。争取开展一些必要的分组实验课。</p><p>6、片级教研工作。</p><p>本学期片级教研活动包括: 片级常规检查一次(第十周) 片级联考(第十二周) 片级公开课(第八周)。</p><p>物 理:胡八(2、3、5、6)班</p><p>郭 八(1、4)班</p><p>潘 九(1、2、7)班</p><p>夏x 九(3、4、5、6)班</p><p>化 学:宋 九(1、3、4、5)班</p><p>董九(2、6、7)班</p><p>生 物:李七(1、2、3、4、5)班 八(3、6)班</p><p>任 八(1、2、5)班</p><p>骆 八(4)班</p><p>1、确定本学期每周四上午为理化生教研日,周四上午第一、二节上研修课,第三节集中评课。</p><p>2、研修活动安排表:</p><p>周</p><p>时间</p><p>主持教师</p><p>教研组活动</p><p>学校或片级活动</p><p>第一周</p><p>2.7-2.10</p><p>(开学报名)</p><p>第二周</p><p>2.13-2.17</p><p>任大军</p><p>制定计划</p><p>第三周</p><p>2.20-2.24</p><p>夏 荣 潘群祥</p><p>研修课</p><p>第四周</p><p>2.27-3.2</p><p>第五周</p><p>3.5-3.9</p><p>董绍军 宋绪明</p><p>研修课</p><p>第六周</p><p>3.12-3.16</p><p>(第一次月考)</p><p>第七周</p><p>3.19-3.23</p><p>任大军 骆观芳</p><p>研修课</p><p>第八周</p><p>3.26-3.30</p><p>(片级公开课)</p><p>第九周</p><p>4.2-4.6</p><p>夏荣</p><p>理论学习</p><p>(清明节放假)</p><p>第十周</p><p>4.9-4.13</p><p>(片级常规检查)</p><p>第十一周</p><p>4.16-4.20</p><p>胡启琳 郭世祥</p><p>研修课</p><p>(校运会)</p><p>第十二周</p><p>4.23-4.27</p><p>(片级期中考试)</p><p>第十三周</p><p>4.30-5.4</p><p>李祖宏</p><p>研修课</p><p>(劳动节放假)</p><p>第十四周</p><p>5.7-5.11</p><p>第十五周</p><p>5.14-5.18</p><p>第十六周</p><p>5.21-5.25</p><p>董绍军</p><p>理论学习</p><p>第十七周</p><p>5.28-6.1</p><p>(片级督查)</p><p>第十八周</p><p>6.4-6.8</p><p>任大军</p><p>理论学习</p><p>第十九周</p><p>6.11-6.15</p><p>第二十周</p><p>6.18-6.22</p><p>教研组总结</p><p>(端午节)</p><p>第二十一周</p><p>6.25-6.29</p><p>(期末考试)</p></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