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2-20 20:09:57

2022年初二物理实验报告(3篇)

<p>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h3 class='h3_title'>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一</h3><p>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p><p>(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p><p>(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p><p>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p><p>:观察水的沸腾。</p><p>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p><p>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p><p>③边观察边记录。</p><p>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p><p>①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越来越多,有少量气泡上升。</p><p>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加快。</p><p>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快。</p><p>④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98℃不变。</p><p>⑤移走酒精灯,沸腾停止。</p><p>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p><p>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p><h3 class='h3_title'>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二</h3><p>: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p><p>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p><p>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p><p>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p><p>;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p><p>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p><p>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p><p>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p><p>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p><p>5.自我评估。</p><p>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p><p>6.交流与应用。</p><p>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p><h3 class='h3_title'>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三</h3><p>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p><p>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p><p>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p><p>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p><p>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p><p>(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p><p>(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p><p>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p><p>时间(分) 0 0.5 1 1.5 2 2.5 3 …</p><p>温度(℃)</p><p>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p><p>5、实验结果分析:</p><p>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p><p>②请学生叙述实验现象。</p><p>沸腾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来,水声;继续加热时,水中发生剧烈的现象,大量上升并且变(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水声变(填“大”或“小”)。</p><p>③实验中是否一加热,水就沸腾?</p><p>④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p><p>⑤停止加热,水是否还继续沸腾?说明什么?</p><p>20xx年x月xx日</p>                        </div>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初二物理实验报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