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2-12 23:33:03

自知者明道

<p>“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已经为反省自身,劝诫他人的名句。似乎知人”,“自知”在部分人心中是同等重要,可我认为只有先自知才能知人,才可以明白万物间存在的道”。</p>

<p>自知,是“孔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能够反思自己所得所失的一种能力;是五四运动中受到新思想洗礼后对自己有新的认知的一种觉醒;是焦裕禄知道自身之责任,奔波于沙海,争做党的好干部的一种红色奋斗精神。自知是能力,是品质,是精神,是通过自身去了解社会自然的关键途径。</p>

<p>而“道”,可为多种,是万物之间联系顺应自然,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是顺应社会,融于社会。自知,是打开,理解“道”世界的大门。</p>

<p>所以,自知者明道。</p>

<p>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从自然领悟自身,又从自身领悟社会。</p>

<p>假如老子不自知,不愿走出国家,只愿停留在小国一隅,自己的才华没能绽放,最后便只能默默无闻。可老子并没有,当他看到“天高任鸟飞”的时候,他便知道,自己的才华不应拘于在小国一隅,自己应站在更高的舞台之上。这即是自知,老子知自己身上之才华应放眼远外,于是踏上征途。别的官员说不定自己拘于一时,享受一时,空有一满腹才华,最后沉沦在红尘中。</p>

<p>老子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是因为他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从自然中领悟的知识,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写下来,留给后人思考,所以他去向不一时,也不推辞,将自己的思想流遍九州大陆,从而留下千年金句,活出了人生价值。</p>

<p>自知不是骄傲自大,过度谦虚,而是客观评价自身。</p>

<p>自知不一定通过自己,也可以通过他人合理的劝诫从而改变自身,它可以小到朋友之间,鲍叔牙牙和管仲,相互劝诫,从对方了解自己,最后成为一代名臣。</p>

<p>也可以大到治理国家,唐太宗以魏征为“鉴”,一个愿直谏,一个愿改变,最后唐太宗通过自知,终达到天下太平。</p>

<p>放眼当下,自知者并不是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去改变,而是</p>

<p>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通过自知想要达到的目标。确定目标,自知才有方向。</p>

<p>例如华为,从名字上看“中华有所作为”,就已经有了目标,从而就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有了自知的方向,从而“山挡不了来路,水挡不了归途”的坚强精神。</p>

<p>可见,自知,也需要目标方向,才能走上自己的“道”。</p>

<p>我们要像雄属一样,瞄准目标从而自知,最后飞越于自身的道途之中。</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知者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