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
<p>情与理究竟孰轻孰重?每个人或许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认为情与理关系深厚,但情是理的先导,情于理先,从某种角度看,情比理更重要。</p><p>情于理先,情让理蒙上温情的色彩。人类情感,大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小到爱护一草一木。法律虽严苛,但也是有温度的。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看似“无情”的法律,其实也是深情的,它是要维护社会正常、健康地运转,要保障广大群众过上安宁舒适的日子,它最终是要维系社会的公正和温情。</p>
<p>情在理先,可铸就熠熠人生。有位诗人,郁郁不得志时,他悲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当自以为能实现伟大抱负时,他满怀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在饮酒时放歌:“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对未来曾出豪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就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试想,假如李白始终充满理性,总是一副思索模样,便不会有要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豪迈,更不会有诸多佳作流传于世。</p>
<p>披发行吟泽畔的屈原亦是如此。“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对国家对人民饱含深情的屈原,最终魂归汨罗江。这纵身一跃虽非明智之举,但其精神传唱千古,其作品中激越深沉的情感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p>
<p>袁隆平,在获得杂交水稻科研的至高成就后,仍坚持把对祖国博大的爱、对人民深挚的情都熔铸于实现“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中,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在实验基地专心于科研工作,即使重病住院,最关心的依旧是水稻的生长状况,袁隆平,他始终都是以博大无私的情怀耕耘着他的梦想。</p>
<p>伟大的人物,因他们充沛的情感更令人仰慕。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感受到的美好,一定也是先源于温暖的情感。父母之爱、兄弟之情、朋友之谊,都是我们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砝码。哈佛大学经过75年的研究发现,幸福的人生就是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而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充满温情的。</p>
<p>总而言之,情是理的基础、情是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俗话说“合情合理”,即要让情感在理想认知的路上成为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让人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智慧,谱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