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
<p>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p><h3 class="h3_title">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一</h3>
<p>一、复习内容</p>
<p>1. 分数乘除法。</p>
<p>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习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习。</p>
<p>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习的第5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习。</p>
<p>2. 百分数。</p>
<p>百分数内容的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习,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习。总复习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习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习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习。</p>
<p>3. 空间与图形。</p>
<p>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与圆的复习。</p>
<p>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学期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8题复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p>
<p>本学期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习的第9题通过让学生复习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10题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习二十七的第11题进行复习。</p>
<p>4. 统计。</p>
<p>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习第11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p>
<p>二、复习目标</p>
<p>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p>
<p>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p>
<p>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p>
<p>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p>
<p>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p>
<p>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p>
<p>5、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6、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p>
<p>三、复习重点</p>
<p>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p>
<p>四、复习难点</p>
<p>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p>
<p>五、复习原则</p>
<p>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p>
<p>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p>
<p>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p>
<p>六、复习方法</p>
<p>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p>
<p>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p>
<p>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p>
<p>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p>
<p>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p>
<p>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p>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习,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习吸引学生去探究</p>
<p>5、分层指导</p>
<p>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习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都自己新的收获。</p>
<p>6、后20%学生有针对性辅导。</p>
<p>七、注意的问题:</p>
<p>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是一年级下册按行、定位置的一个深化,把第几行第几列的具体描述抽象成数对的形式,更为简洁明了;横向来看,则与四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来确定位置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刻画物体的位置关系。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综合以前学过的平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p>
<p>2、 在小学阶段,学生先后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这4种统计图都可用来呈现相应的统计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人们进行统计判断和决策。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3种统计图,在对比中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够很好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这一点后,再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选择统计图。比如,以同学的身高为例,不同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宜选用条形统计图,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年级时的身高宜选用折线统计图,同一年级的同学不同身高所占的比例则宜选用扇形统计图。九义教材是把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编排的,课标教材则是作为必学内容编排的,即该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但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拔高要求。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故复习时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不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p>
<p>3、在复习时注重思想方法,如周长“化曲为直”,面积“化圆为方”和“极阴思想”,分数乘除法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沟通分数、比、百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是提高比较、类比、迁移、抽象、概括等,在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突出方法的推导过程,在回忆推导过程时对圆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p>
<p>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篇三</p>
<p>一、指导思想</p>
<p>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p>
<p>二、复习内容</p>
<p>1、 分数乘法</p>
<p>2、位置与方向</p>
<p>3、分数除法</p>
<p>4、比和比的应用</p>
<p>5、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p>
<p>6、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p>
<p>7、扇形统计图</p>
<p>8、数学广角(数与形)</p>
<p>9、总复习</p>
<p>三、复习目标</p>
<p>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p>
<p>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p>
<p>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p>
<p>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少)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p>
<p>5、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p>
<p>四、复习重点</p>
<p>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p>
<p>五、复习难点</p>
<p>解决问题的策略。</p>
<p>六、复习原则</p>
<p>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p>
<p>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p>
<p>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p>
<p>七、复习方法</p>
<p>1、带领学生按内容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p>
<p>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p>
<p>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p>
<p>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2)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p>
<p>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p>
<p>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p>4、讲练结合</p>
<p>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p>
<p>5、分层指导</p>
<p>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p>
<h3 class="h3_title">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二</h3>
<p>一、复习内容:六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以三到六年级所学的知识为主,分为数与代数部分,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部分</p>
<p>二、复习目标:</p>
<p>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知识网络系统</p>
<p>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p>
<p>三、复习的重点: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p>
<p>四、复习难点:解决问题的复习。</p>
<p>五、复习时间,安排八周的复习</p>
<p>六、复习策略:1、9~11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安排顺序复习。</p>
<p>2、12~14周教材上的内容完后按题型来复习: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p>
<p>3:15~16周按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来分优生、中差生来复习,优生在一个教室里复习,又学生互相辅导,中差生在教室里又老师辅导。</p>
<p>复习资料:1教材里编排的总复习内容</p>
<p>2、学生每人都有的小学生作文报上的复习内容,</p>
<p>3,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为查漏补缺编写的题单</p>
<p>七,差生辅导| 特差生王华和胥晓庆包给同学个别辅导、王华是由杨鑫瑞辅导,胥晓庆由代一乐辅导。李昊兰由老师辅导,他们三个都主要是把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就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计算会做就好,考试能得到30分都好。李昊兰可以做一点分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能得50分也不错。其他的中差生李亚飞,李长鑫、尤汶川,姚玲玉,在75以上,每天守到他们做完作业。这个班的学生两级分化太严重了。</p>
<p>每次单元测验以后老师认真分析试卷,对每一题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做好分析记录。加强复习,提高优生率。</p>
<h3 class="h3_title">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三</h3>
<p>小学毕业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决定学生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成败。为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p>
<p>一、学情分析</p>
<p>本班实有学生43人,在学习中两极分化趋势严重。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以前的知识点遗忘;也有一些学生对单个知识点掌握较好,但不善于综合应用解决问题。</p>
<p>二、复习任务</p>
<p>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p>
<p>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p>
<p>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p>
<p>3、查漏补缺。结合我班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p>
<p>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p>三、复习目标</p>
<p>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p>
<p>2、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掌握图形的位置和变换的过程。</p>
<p>3、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p>
<p>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p>5、在复习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p>
<p>四、课时划分</p>
<p>本单元内容计划用六周时间完成。</p>
<p>1.数与代数———————12课时</p>
<p>2.空间与图形——————8课时</p>
<p>3.统计与可能性—————6课时</p>
<p>4.综合运用———————4课时</p>
<p>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p>
<p>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p>
<p>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p>
<p>3、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p>
<p>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p>
<h3 class="h3_title">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四</h3>
<p>学情分析</p>
<p>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p>
<p>我所带的班级尖子生不多,中等生一般,后五分之一学生却很多,大多是三十分上下的,平时的学习都是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复习阶段会怎么样?这是我最担心的,因此我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五分之一学生的辅导上面,同时兼顾尖子生的培养。</p>
<p>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p>
<p>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p>
<p>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p>
<p>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p>
<p>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p>
<p>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p>
<p>复习内容和目标</p>
<p>(一)数的认识</p>
<p>1、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p>
<p>(1)掌握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p>
<p>(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数。</p>
<p>2、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p>
<p>(1)知道改写和略写的区别,掌握改写和略写的方法。</p>
<p>(2)能根据要求熟练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p>
<p>(3)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并比较大小。</p>
<p>3、因数、倍数与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p>
<p>(1)理解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的要概念。</p>
<p>(2)能用多种方法找出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p>
<p>(3)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p>
<p>(4)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化简。</p>
<p>(二)数的运算</p>
<p>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p>
<p>(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记住并正确运用四则运算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p>
<p>(2)熟练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p>
<p>2、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的运用</p>
<p>(1)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p>
<p>(2)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p>
<p>(三)式与方程</p>
<p>1、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p>
<p>2、根据字母所取的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p>
<p>3、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熟练地解方程,并能运用方程解决问题。</p>
<p>(四)常见的量</p>
<p>1、掌握长度、面积、体积、容量、质量、时间几个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p>
<p>2、能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互换。</p>
<p>(五)比和比例</p>
<p>1、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能熟练地求比和化简比。</p>
<p>2、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p>
<p>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熟练地解比例,掌握比例尺的有关知识,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
<p>(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p>
<p>1、认识所学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p>
<p>2、掌握所学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熟练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p>
<p>3、掌握所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和棱长和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熟练计算。</p>
<p>4、体验图形的测量方法。</p>
<p>(七)图形与变换</p>
<p>1、理解对称、平移、旋转的含义。</p>
<p>2、能熟练地判断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p>
<p>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p>
<p>简单的图案,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p>
<p>(八)方向与位置</p>
<p>1、根据实际情况,能熟练地确定比例尺,并画出方位示意图。</p>
<p>2、会根据方向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p>
<p>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p>
<p>4、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运用数对知识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p>
<p>(九)统计与概率</p>
<p>1、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p>
<p>2、能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p>
<p>3、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熟练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能选择合适的函数,恰当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态。</p>
<p>4、能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p>
<p>5、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概率,并根据可能性的知识,设计游戏方案。</p>
<p>(十)综合应用</p>
<p>1、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比称物体(等量代换)、打电话、植树问题、抽屉原理,鸡兔同笼等,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p>
<p>2、获得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p>
<p>复习重点、难点、关键</p>
<p>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p>
<p>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
<p>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p>
<p>具体提高教学的措施</p>
<p>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p>
<p>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p>
<p>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p>
<p>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p>
<p>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p>
<p>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p>
<p>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p>
<p>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p>
<p>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p>
<p>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p>
<p>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p>
<p>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p>
<p>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p>
<p>(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p>
<p>(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p>
<p>(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p>
<p>(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p>
<p>(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p>
<p>7、做好提优补差工作。</p>
<p>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教师关心辅导以外,还可以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p>
<p>8、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p>
<p>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p>
<p>9、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p>
<p>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p>
<p>10、面向全体,全面提高。</p>
<p>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不能掌握小学数学应该达到的要求。</p>
<p>复习日程安排</p>
<p>5·1——5·31 第一轮复习 , 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p>
<p>从课本76页——115页,复习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及其他</p>
<p>好查缺补漏的路子,让没学好没学会的学生进一步学好,对个别学生,个别对待,加强个别辅导。</p>
<p>6.1——6.15 第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强化训练)</p>
<p>1. 概念</p>
<p>2. 计算(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或比例、几何图形的计算)</p>
<p>3. 应用题</p>
<p>一般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应用题 、数学广角。</p>
<p>配备专题强化训练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应用能力。</p>
<p>6.16——6.26 第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加强练兵,提高综合解题能力</p>
<h3 class="h3_title">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五</h3>
<p>一、指导思想及学生总体分析</p>
<p>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p>
<p>六年级数学两个班共有学生88人,在知识的接受上,学生呈现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差生的比例不小,属于无法挽救的有顾佳玲,徐艳娟,属于基础知识差,反应迟钝的就有李静,汪洋.黄佳,杨燕,张宁,杜丽,顾顺,姚丽婷,鹿苑,余婷,邓志文,张洁,刘秀秀等,班中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学习成绩优秀的有张静,张莎,张超,吴佳丽,王文丽,姚嘉兴,朱翔,王津,尹娜,陈瑞,冯乐天,中间生比例比较多,抓时困难较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差,不会灵活变通</p>
<p>二、复习内容</p>
<p>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p>
<p>三、复习目标</p>
<p>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p>
<p>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p>
<p>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p>
<p>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p>
<p>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p>
<p>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p>
<p>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p>
<p> </p>
<p class="related_p">【2022年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五篇】相关推荐文章:</p>
<p class="related_p">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p>
<p class="related_p">2022年六年级考试复习计划模板五篇</p>
<p class="related_p">2022年数学阶段检测复习计划</p>
<p class="related_p">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p>
<p class="related_p">2022年六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