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p>写<span class="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教学设计</span>可以锻炼每位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预先拟订的应用文种,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strong><span style="color:#E5333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span></strong></p><p>一、教学内容</p><p>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p><p>二、教学目标</p><p>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p><p>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p><p>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p><p>1、导语:</p><p>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p><p>2、讲述连加的含义</p><p>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p><p>(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p><p>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p><p>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p><p>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p><p>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p><p>⑵小棒图</p><p>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p><p>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p><p>⑷小三角形图</p><p>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p><p>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p><p>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p><p>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p><p>5、巩固练习</p><p>2+2+4=?5+0+3=?</p><p>6、结束语</p><p>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p><p><strong><span style="color:#E5333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2</span></strong></p><p>【教学设计】</p><p>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我适当改进教材内容,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比较感兴趣、比较贴近实际的材料,从生活常见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学习百分数。通过比较得出百分数的概念,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然后通过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自学讨论,补充完善对百分数的认识。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关系,不表示一个数值。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这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中,我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可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练习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的放矢。</p><p>教学目标:</p><p>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读写百分数,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p><p>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p><p>激发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p><p>教具:多媒体</p><p>学习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填写到调查记录单上。</p><p>教学过程:</p><p>里庄是个篮球之乡,村村都有篮球场,是不是?同学们爱篮球、画篮球、更爱玩篮球。谁能告诉我班里谁打篮球?前阶段举行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知道男篮和女篮冠军都给哪个队拿走的吗?(解放军队),我们江苏获得多少块金牌?</p><p>一、报道引入,揭示课题</p><p>(出示)10月23日,全国十运会在江苏南京隆重闭幕。我们江苏队获得56块金牌,占了金牌总数的12%,解放军队获得的金牌数是金牌总数的9%,广东队获得的金牌数是金牌总数的10%。</p><p>同学们,这三个队中,你们知道哪个队获得的金牌数呢?然后呢?的又是哪个队?</p><p>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具体说说看吗?如果把金牌总数看作是100份的话,江苏队就获得了——12份,解放军队?广东队?</p><p>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板书:百分数的意义)</p><p>二、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理解意义</p><p>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带来了吗?</p><p>(1)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出意义</p><p>A、实物投影学生收集的百分数。说一说,这个百分数是谁与谁比的。</p><p>板书:是的</p><p>B、像这样,请同桌交流你收集的这个百分数的意义。</p><p>C、我们现在已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百分数了,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就能把它叫做百分数了呢?</p><p>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p><p>(2)巩固对意义的理解</p><p>老师收集两条信息。</p><p>(出示)我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人口却占世界的20%。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由于沙漠化、开发等因素,还在不断减少。</p><p>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而日本却高达60%。尽管如此,日本却从中国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很少砍伐本国树木。</p><p>问:这条信息中的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看了这句话你还有什么想法?</p><p>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百分数的意义?你还知道有关百分数的什么知识?</p><p>那你还想知道百分数的什么知识?</p><p>(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有顺序的板书:读写法、用途、和分数的区别……)</p><p>三、自学课本,探究交流</p><p>1、自学是我们高年级同学常用的有效方法。看书P89-90</p><p>要求:默读、划出重要地方——思考所提问题——自由交流,看能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或者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生默读后,引导自由交流)</p><p>全班交流,解答问题。</p><p>(1)读法:读黑板上的百分数。</p><p>写法:请学生上来,大家一起边说边写。</p><p>(2)用途:便于统计和比较,因为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p><p>是吗?让我们来试一试,能不能用刚学到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p><p>哪组是投篮组。</p><p>组别投球数投中数</p><p>甲组5043</p><p>乙组200180</p><p>丙组300252四人小组分工计算,请其中的一个同学汇报。</p><p>汇报,我们一下子比较选出了投篮组了。</p><p>(3)和分数的区别</p><p>我们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吧!</p><p>(出示)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为什么?</p><p>一堆煤97/100吨,运走了它的75/100。</p><p>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p><p>(口答)</p><p>因此我们知道,百分数只能表示……,而分数呢?</p><p>现在,你认为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区别?</p><p>(出示)“一堆煤97/100吨”不能改写成97%吨。为什么?</p><p>小结:通过我们的自学交流,我们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指读)意义、读写法、用途以及它和分数的区别。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检查一下同学的掌握情况。</p><p>四、走入生活,实践运用</p><p>1、填一填:P91第4题</p><p>看谁填得又对又快!</p><p>2、根据这些读法,写出百分数</p><p>出示:百分之五十</p><p>百分之三点五</p><p>百分之一百</p><p>百分之二十四点七</p><p>百分之一百三十</p><p>百分之零点六五</p><p>百分之一</p><p>百分之五点七</p><p>百分之二百八十点三</p><p>百分之七十</p><p>学生动笔书写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笔。</p><p>A、你写好几个,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p><p>B、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一百的举手(展示评价)</p><p>C、请同学们读出其中的一个百分数,的、等于1的、等于二分之一的。</p><p>3、辩一辩:</p><p>1.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叫做百分数。</p><p>2.我们羊毛衫厂的产品质量特好,一件羊毛衫中的羊毛含量可达200%。</p><p>3.下周一大扫除,各班派10%的同学打扫,那每班派出的人数一样多。</p><p>4.一根绳长50%米。</p><p>五、小结</p><p>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p><p>愉快吗?</p><p>问题?</p><p>你的收获是什么?(交待:……知识我们下节课再学习)</p><p>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满意吗?满意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多少?</p><p>2、老师送大家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p><p>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p><p>3、课外作业:收集一段含有百分数的资料,分析这个百分数的意义,谈谈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论文。</p><p><strong><span style="color:#E5333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3</span></strong></p><p>教学目标:</p><p>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p><p>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p><p>3.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p>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美。</p><p>目标解析:</p><p>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又是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能巩固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活动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还能使学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p><p>教学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p><p>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拼角。</p><p>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p><p>教学过程:</p><p>一、活动前——充分准备</p><p>(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p><p>1.观察一副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p><p>2.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p><p>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A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A尺①号锐角和A尺②号锐角;另一块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B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B尺①号锐角和B尺②号锐角。</p><p>(二)复习旧知,激趣引入</p><p>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锐角</p><p>2.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板书课题)</p><p>【设计意图: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动前学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义,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两块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点。同时调动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知识,为“拼角”作好准备。】</p><p>二、活动中——合作交流</p><p>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p><p>(一)小组讨论,自由拼角</p><p>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p><p>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视指导。</p><p>(二)汇报展示,师生交流</p><p>1.组长汇报。</p><p>2.挑选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p><p>3.在拼钝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p><p>(三)作品分类,讨论质疑</p><p>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类吗?</p><p>2.讨论交流:一类是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直角与锐角拼成的。</p><p>3.质疑:锐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不一定)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一定)</p><p>(四)验证钝角,优化拼法</p><p>1.交流验证方法</p><p>目测——看上去比直角大</p><p>测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p><p>推理——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p><p>2.总结拼法</p><p>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p><p>【设计意图:通过“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理解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锐角去拼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p><p>三、活动后——运用拓展</p><p>(一)教材第42页“做一做”</p><p>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钝角。</p><p>2.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直角。</p><p>3.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锐角。</p><p>同桌合作拼角,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展示。</p><p>(二)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p><p>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交流讨论。</p><p>(三)教材第45页练习八的第13题。</p><p>综合运用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知识,用七巧板上的图形灵活拼角。</p><p>【设计意图:运用拓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础上,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两块拼角,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三块拼角,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拼,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数学美,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p><p>四、活动总结</p><p>(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p><p>(二)拓展延伸</p><p>1.钝角去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去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为什么?</p><p>2.你还想到了……</p><p>【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兴趣。】</p><p><strong><span style="color:#E5333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4</span></strong></p><p>教学内容:</p><p>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p><p>教学目标:</p><p>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p><p>2、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中事物搭配规律和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p><p>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p><p>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p><p>教学难点: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会解决实际问题。</p><p>教学过程:</p><p>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p><p>1、谈话引入:今天有许多位老师来到了我们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课,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欢迎,谁愿意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p><p>2、揭示课题。</p><p>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中有序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办法来学习新课——“搭配中的学问”。</p><p>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p><p>笑笑的生日</p><p>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裤,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p><p>2、早餐搭配:</p><p>饮料:牛奶豆浆</p><p>早点:面包油条</p><p>饮料和早点各选一份,有几种搭配办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p><p>汇报。板书搭配方法,强调有序搭配。启发说出不同的方法。</p><p>3、去动物园的路线</p><p>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p><p>汇报,再次强调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p><p>4、照相的搭配。</p><p>5、找搭配的规律。</p><p>6、师小结。</p><p>三、巩固练习</p><p>1、石头、剪子、布的。游戏。</p><p>2、猜电话号码。</p><p>四、总结</p><p> </p><p><strong><span style="color:#E5333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5</span></strong></p><p>一、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什么是平移以及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p><p>【过程与方法】</p><p>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增强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p><p>二、教学重难点</p><p>【重点】</p><p>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p><p>【难点】</p><p>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p><p>三、教学过程</p><p>1、导入新课</p><p>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p><p>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移现象。</p><p>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学生答:升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p><p>2、生成新知</p><p>(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p><p>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p><p>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感受平移,并强调平移的方向。</p><p>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p><p>(3)认识平移的距离。</p><p>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p><p>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p><p>数法预设:</p><p>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p><p>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p><p>(4)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p><p>(5)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p><p>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p><p>3、应用新知</p><p>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p><p>(1)学生独立画图。</p><p>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p><p>(2)组织汇报。</p><p>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p><p>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p><p>4、小结作业</p><p>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p><p>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的现象?</p><!--内容关联投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