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p>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p> <p>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p>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1 <p><strong>一、学生的基本情况</strong></p><p>三年级有四班,学生的情况基本一样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近两年的磨合,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虽然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border-radius: 12px;' src='https://fanwen.uxue.com/fanwenimg/jiaoxuegongzuojihua/727335537/4/816542028.jpg' alt='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p></p><p><strong>二、教学目标</strong></p><p>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p><p>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p><p>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p><p>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p><p>5、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p><p>6、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扩展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p><p><strong>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strong></p><p>1、演唱</p><p>(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p><p>(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p><p>(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p><p>(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p><p>(5)能够背唱4~~6首歌曲。</p><p>2、演奏</p><p>(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p><p>(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p><p>3、综合性艺术表演</p><p>(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p><p>(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p><p>(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p><p>4、识读乐谱</p><p>(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p><p>(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p><p>(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p><p>5、创作实践</p><p>(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p><p><strong>四、改进教学的措施</strong></p><p>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随笔、反思。</p><p>2、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p><p>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p><p>4、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p><p>5、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p><p>6、提优补差的途径:a、通过课堂教学。b、通过课外艺术活动。</p>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 <p><strong>一、教材分析及排意图</strong></p><p>本册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教材共分九个单元。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编与活动几大块安排。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声乐作品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笺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p><p><strong>二、学段目标</strong></p><p>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p><p>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p><p>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p><p>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p><p>5、培养乐观的和友爱精神。</p><p><strong>三、具体目标</strong></p><p>1、感受与鉴赏</p><p>①对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受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映。</p><p>②能听辨不同声音的女声和男声,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p><p>③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p><p>④听辨不同情绪的声音,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p><p>⑤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p><p>2、表现</p><p>演唱目标;</p><p>① 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p><p>②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胶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初步掌握和运用。</p><p>③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p><p>④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常作简单评价。</p><p>⑤ 背唱3-4首曲子。</p><p>综合性表演:</p><p>①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了。</p><p>② 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p><p>③ 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p><p>识读乐谱:</p><p>① 早已经学会歌曲学唱乐谱。</p><p>② 结合学习的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记号。</p><p>③ 能够识读简单乐谱。</p><p>3、音乐与相关文化:</p><p>①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p><p>② 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p><p><strong>四、教学措施</strong></p><p>1、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听、视、动结合。</p><p>2、突出音乐课的审美性,采用愉快教学法。</p><p>3、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p><p>4、面向全体,发展个性。</p><p>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让考试变得轻松。</p><p><strong>五、教学进程安排</strong></p><p>第一课:童年 4课时</p><p>第二课:草原 4课时</p><p>第三课:好伙伴 4课时</p><p>第四课:放牧 4课时</p><p>第五课:妈妈的歌 4课时</p><p>第六课:四季的歌 4课时</p><p>第七课:钟声 4课时</p><p>第八课:爱鸟 4课时</p><p>第九课:丰收歌舞 3课时</p><p>音乐宫 2课时</p><p>评价 4课时</p>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3 <p>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为更好的开展本学期工作,拟定如下教学计划:</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p><p>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p><p>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p><p>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p><p>5、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p><p><strong>教学内容基本要求</strong></p><p>1、演唱</p><p>(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p><p>(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p><p>(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p><p>(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p><p>(5)能够背唱4~~6首歌曲。</p><p>2、综合性艺术表演</p><p>(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p><p>(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p><p>(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p><p>演奏</p><p>(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p><p>(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p>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4 <p><strong>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strong></p><p>结合音乐作品的教学,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p><p>为了让低年级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唱游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p><p><strong>二、教学分析:</strong></p><p>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p><p>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p><p>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p><p>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p><p><strong>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strong></p><p>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音乐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p><p>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p><p>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p><p>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p><p>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p><p>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p><p><strong>四、教学进度。</strong></p><p>(略)</p>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5 <p><strong>一、学生情况分析:</strong></p><p>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p><p><strong>二、教材分析:</strong></p><p>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p><p><strong>三、本学期教学任务:</strong></p><p>(一)、发声训练部分:</p><p>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p><p>2、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p><p>3、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p><p>(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p><p>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p><p>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调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p><p>(三)、欣赏部分:</p><p>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p><p>(四)、教学措施:</p><p>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p><p>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p><p>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p><p>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p>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6 <p><strong>一、教学目标:</strong></p><p>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p><p>2 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p><p>3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p><p>4 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p><p>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p><p>6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p><p><strong>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strong></p><p>1 、唱歌:</p><p>(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p><p>(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p><p>2、 演奏: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p><p>3、听赏:</p><p>(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p><p>(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p><p>4、识谱:</p><p>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p><p><strong>三、教学进度</strong></p><p>第一周 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p><p>第二周 表演《摇啊摇》《小酒窝》</p><p>第三周 聆听《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p><p>第四周 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p><p>第五周 聆听《同伴进行曲》《船歌》</p><p>第六周 表演《哦!苏珊娜》《原谅我》</p><p>第七周 聆听《小牧牛》《牧歌》</p><p>第八周 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p><p>第九周 聆听《妈妈之歌》《小白菜》《鲁冰花》</p><p>第十周 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p><p>第十一周 聆听《樱花》《雪花飞舞》</p><p>第十二周 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p><p>第十三周 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p><p>第十四周 表演《钟声叮叮当》《美丽的黄昏》</p><p>第十五周 聆听《对鸟》《空山鸟语》</p><p>第十六周 聆听《一只鸟仔》《小乌鸦爱妈妈》</p><p>第十六周 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p>
页:
[1]